4、压疮管理考核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对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三级监控及管理。
二、各病区对入院、转入、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以及危重、低蛋白水肿、生活不能自理等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三、压疮评估1、压疮评分办法按照Braden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评估:总分23分,评分在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提示极度危险。
18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评分≤18分应建立压疮风险因素量化评估表,并根据不同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2、评估频率①评分>18分,只做首次评估.②评分≤13~18分,需每周或病情变化随时评估并记录。
③评分≤12分,每3天评估一次,并记录,建立翻身卡,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④评分≤9分,每天评估一次,并记录,建立翻身卡,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
⑤评分≤18分,根据不同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后,评分>18分可报护理部撤销压疮预报。
四、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一)申报范围:申报难免压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符合Braden评分<12分,且在必备条件+可选择条件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方可申报。
1 、必备条件强迫体位如:医嘱严格限制翻身、昏迷、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2 、可选择条件高龄(≥70岁)、清蛋白< 30g/ 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等。
(二)难免压疮申报程序及监控1、若符合难免压疮的标准,发现者于24小时内填写难免压疮申请表,由护士长签名后电话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护理部与压疮护理小组成员会诊后认定是否同意申报并备案。
2、对已上报的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床旁悬挂压疮警示标识,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
3、病区护士长根据情况,至少每周1-2次对难免压疮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更改进行检查、记录.4、压疮护理小组分工相关人员至少每周一次定时进行访视,了解伤口进展、护理措施落实以及制定的护理措施是否合适等情况。
压疮预防及护理(皮肤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病区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压疮预防及护理(皮肤护理)(一)观察要点1.根据患者不同的卧位观察骨突出和受压部位。
2.了解患者皮肤营养状况:皮肤弹性、颜色、温度、感觉。
3.了解患者受压皮肤状况:潮湿、压红,压红消退时间、水泡、破溃、感染。
4.了解患者躯体活动能力:有无肢体活动障碍、意识状态。
5.了解患者全身状态:高热、消瘦或者肥胖、昏迷或者躁动、疼痛、年老体弱、大小便失禁,水肿等高危因素。
6.对患者的压疮分期进行判断:淤血红润期、炎症浸润期、溃疡期(Ⅰ0浅度溃疡期、Ⅱ0坏死溃疡期)。
(二)护理要点1.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营养状态。
(2)了解局部皮肤状态。
(3)了解压疮的危险因素。
2.减少患者局部受压:(1)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定时被动变换体位,每两小时一次。
(2)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压红不消退者,应该缩短翻身时间。
(3)长期卧床患者可以使用充气气垫床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
(4)骨突处皮肤使用透明贴或者减压贴保护。
(5)躁动者有导致局部皮肤受伤的危险,可用透明贴膜予以局部保护。
3.皮肤保护:(1)温水擦洗皮肤,使皮肤清洁无汗液。
(2)肛周涂保护膜,防止大便刺激。
(3)对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局部清理,保持清洁干燥。
4.对感觉障碍的患者慎用热水袋或者冰袋,防止烫伤或者冻伤。
5.加强患者营养,根据患者情况,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矿物质饮食,必要时,少食多餐。
6.压疮护理:(1)淤血红润期: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局部皮肤用透明贴或者减压贴保护。
(2)炎症浸润期: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溃疡贴)覆盖;有水泡者,先覆盖透明贴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避免局部继续受压;促进上皮组织修复。
(3)溃疡期: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定时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增加营养摄入,促进创面愈合。
(三)指导要点1.教会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的措施。
2.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加皮肤抵抗力和创面愈合能力。
XXXXXX皮肤压疮管理制度一、患者入院后皮肤压疮实行三级管理(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压疮评估率≥90%。
二、患者出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压疮还是院外带入压疮,均需24小时内通过不良事件(护理)管理系统上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
并向病人或家属告知压疮风险并签字,同时值班护士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单和护理记录单。
三、护士长48小时内审阅、修正,护理部接报后72小时内审核。
四、科护士长接报后48小时内检查压疮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五、根据Breaden评分表,≤9分每班评估1次,≤12分每天评估1次,≤15分每3天评估1次,≤18分每周评估1次,>18分每月评估1次,如患者病情有变化时随时评估记录,≤12分需床头悬挂“防压疮”警示标识,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
六、不能或不愿自行翻身者,需建立翻身卡,至少每2小时记录一次,每班床旁交接皮肤情况。
七、护士长监督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并每周填写一次追踪记录。
八、科护士长随机抽查指导压疮评估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督导整改情况。
九、难免压疮者,值班护士24小时内上报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填写《难免压疮申请/鉴定表》,经护士长、科护士长审阅后48小时内网报护理部,节假日上报总值班护士长。
十、难免压疮申报条件:强迫体位(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病情危重、抢救过程中、医嘱严格限制翻身、Breaden评分≤9分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十一、护理部接报后72小时内组织3名以上人员鉴定审核、确认是否属于难免压疮,并随机抽查。
十二、院内发生压疮者,如未及时填报《难免压疮申请/鉴定表》,均视为瞒报。
十三、压疮上报实行无惩罚上报。
但隐瞒不报者,一经发现记入当月护理质量考核,院外带入压疮扣10分,院内发生压疮扣20分,延迟上报扣2分,首次审核未通过者扣1分,一周审核未通过者扣5分。
braden压疮评分标准考核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压疮的风险,医疗机构广泛采用Braden压疮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估和考核。
本文将详细介绍Braden压疮评分标准以及其评估过程。
一、Braden压疮评分标准简介Braden压疮评分标准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校际卫生系统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评估压疮风险的工具。
该评分标准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感知觉、潮湿、活动能力、移动性、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
每个维度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评分,总分范围为6-23分。
分数越低,表示患者越容易出现压疮的风险。
二、Braden压疮评分标准的维度1. 感知觉感知觉维度主要评估患者对疼痛和刺激的感知能力。
评估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感觉缺失、末梢神经功能障碍等情况。
一般情况下,评分结果为1-4分,4分表示感知觉正常。
2. 潮湿潮湿维度评估患者皮肤表面的湿度。
评估时要注意患者是否处于湿润环境中,如尿液、汗液、分泌物等。
一般情况下,评分结果为1-4分,4分表示皮肤干燥。
3. 活动能力活动能力维度评估患者进行活动时所需要的帮助。
评估时要注意患者是否需要卧床休息或有活动能力受限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评分结果为1-4分,4分表示患者能独立进行各项活动。
4. 移动性移动性维度评估患者移动和转身的能力。
评估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肌力减弱、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
一般情况下,评分结果为1-4分,4分表示患者能够自如地进行各种移动动作。
5. 健康状况健康状况维度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评估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
一般情况下,评分结果为1-4分,4分表示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6. 营养状况营养状况维度评估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
评估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情况。
一般情况下,评分结果为1-4分,4分表示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
三、Braden压疮评分标准的评估过程评估过程应由专业护士或医生进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