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13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点0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先把一个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然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知识点0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时,可以把减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也可以同时把被减数和减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被减数的整十数减去减数的整十数,再用被减数的一位数减去减数的一位数,然后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可以先把减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也可以把被减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十几的数,把减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被减数的整十数减去减数的整十数,再用被减数十几的数减去减数的一位数,然后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还可以用凑十法计算。
知识点0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计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计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10,再减。
注意:几百几十的数相加减,竖式计算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知识点04:用估算解决问题1.取近似数取近似数时首先确定在哪两个整百数或是整十数之间,然后看离哪一个数更近,取其近似数。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问点1笔算加减法: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一样数位肯定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假如前一位是0,那么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留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2估算:结合实际,把试题中的数分别看作及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
随堂练习1、列竖式计算〔1〕467+354 〔2〕563+761 〔3〕158+280〔4〕365+918 〔5〕348+736 〔6〕486+734〔7〕294+48 〔8〕57+467 〔9〕383+274〔10〕905-346 〔11〕816-347 〔12〕423-95〔13〕640-178 〔14〕804-476 〔15〕907-469〔16〕603-329 〔17〕400-109 〔18〕900-6783估算:98+25≈ 376+284≈ 517—348≈ 507—348≈ 500—185≈1、电影院一共有406个座位。
一年级有197个学生,二年级有208个学生。
他们要一起看电影,能坐下吗?2、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
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一共来了多少游3、商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两种方法解决〕加减法的验算3加法的验算:(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一样。
(2)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4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看和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1、板演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2、口算6+8+2= 5+7+9= 3+7+5= 6+7+4=1+4+9= 3+5+5= 4+8+6= 8+9+2=8+7= 7+6= 5+8= 4+6=9+5= 7+5= 3+8= 4+7=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4、小结引出新课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1)出示袋子图(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3)教计算方法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2单元导学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的加法、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退位)的减法和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P15-17例1、做一做及练习四教学目标:1.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水平;3.渗透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法和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列竖式计算:63+26 45+34 25+45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二、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有许多珍奇的动物,你能说出几种吗?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们的祖国,还生活着几种珍奇的动物。
(出示主题图)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现在,我们就一同来看一看这四类动物在我们国家存在的具体情况。
(课件出示下表)仔细观察这个统计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教学例1:出示例1。
(求中国特有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就是求这两类动物的种数和,用加法计算)板书:98+25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算法,然后汇报。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算法1:98+25先用100+25=125,因为多加了2,所以再用125减去2,就等于123。
算法2:先用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就是90+20=110,然后个位上的数相加,8+5=13,最后,用110+13=123。
算法3:用列竖式的方法。
98+25=123(种)9 8+ 2 51 2 3 答:________________教师重点讲解“算法3”万以内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
个位:8加5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
十位:9加2得11,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得12,这时十位上写2,向百位进1。
百位:因为十位满了一个十,所以向百位进1,此时百位就写1。
3.练习:(1)完成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第1题。
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名学生板演,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这四道题有什么共同特征?(2)完成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求出每一个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然后全班讲评。
小结: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时,从个位加起,无论哪一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17页练习四的第1题。
将叶子上的两个数的和与相应的花中得数连起来。
2.完成课本第17页练习四的第2题。
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可以怎样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讲评)3.完成课本第17页练习四的第3题。
(1)让学生说一说,要求“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用什么方法来列式?独立完成计算,然后同桌检查。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养鸡场,根据看到的场景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可以是加法,也可以是减法)。
然后用列竖式的方法完成。
四、总结梳理: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说一说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围绕如何把计算课上“活”进行设计和实施,改变了以往计算教学的模式,在学生自主探索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较好地处理了算法多样化和一般方法的关系,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P18-2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五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计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3.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的计算方法及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
(全班做,请学生板演)2 7 7 2 8 6+7 2 +8 8 + 3 9结合板演情况进行评议。
2.估算。
59+61 66+32 58+76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进行估算的?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2:(1)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引导学生分析:要求“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就是把爬行类376种与两栖类284种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列式是376+284。
板书:376+284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①376接近380,284接近280,380+280=660,所以376+284的和大约是660。
②376不到400,284也不到300,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小结: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
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2)竖式计算376+284: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
同时教师边板书边讲解:376+284=660(种)3 7 6+ 2 8 46 6 0 答:________________个位:6加4得10,个位写0,向十位进1。
十位:7加8得15,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得16,十位写6,向百位进1。
百位:3加2得5,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得6,百位写6。
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
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结果时,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19页练习五的第1题。
本题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出现。
如:这里有6艘船,你来当驾驶员,只要能正确进行笔算,你就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
2.完成课本第19页练习五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提问:你是怎样算出两数的和的?(让学生说出加法的计算法则)3.完成课本第19页练习五的第3题。
提问:这一道题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什么?怎么列式?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4.完成课本第19页练习五的第4题。
提问:“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这句话的“它”指谁?(京广大厦)京广大厦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也可以怎样说?(中央电视塔比京广大厦约高196米)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全班讲评。
四、总结梳理: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说一说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
3.你还存在什么疑问?教学反思:本课时的教学注重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在探究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一些方法和作用,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明白“哪一位满十,就应该向它的前一位进1”并掌握竖式的规范书写。
减法1.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第22、23页的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掌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连续退位减法,并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3.在合作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卡片):80-7= 35-8= 63-4= 26-7=42-5= 44-6= 32-9= 65-9=34-22= 63-24= 45-18= 53-26=提问:个位不够减怎么办?2.竖式计算(学生板演):53-31= 89-37= 64-24=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让学生通过计算,复习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为新知识的传授奠定基础)二、讲授新课:1.同学们,你们暑假都去过哪里旅游呢?2.同学们在假期中全都去过这么多的地方。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到美丽的云南去走一走、看一看。
我安排了三个景点供大家游览(出示情境图)。
你们看得出我是怎样安排观光路线的么?同桌或小组讨论讨论。
3.请小组代表讲图意。
4.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从图中了解到了部分信息。
如果按同学们讲的从昆明出发,到大理要走多远呢?(边说边画线段图)再到丽江呢?还要走多远?图上没有告诉大家,那517千米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5.对,请看线段图:0千米348千米517千米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这两个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从大理到丽江还要走多远呢?)6.谁愿意解答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板书列式:517-348)7.我们先来估计一下结果会是多少呢?8.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来估算了大理道丽江大约有多远,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结果么?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571-348=5 1 7— 3 4 8个位:7减8不够减,向被减数的十位退1当十,与个位的7相加得17,17-8=9,在个位上写9。
十位:1先减去退位点1得0,0减去4不够减,向被减数的百位退1当十,与十位的0相加得10,10-4=6,在十位上写6。
百位:5先减去退位点1得4,4减3得1,在百位上写1。
9.这道题与前面的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10.总结:两个数相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的数相加后,继续减。
三、巩固练习:1.P23做一做2.请同学们把水果放在相应的水果仓库中,用线连起来。
香蕉:556-379 苹果:352-135 菠萝:257-188仓库一:217 仓库二:177 仓库三:69四、总结梳理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而教学重难点则在于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我的思路主要是先以口算和笔算的形式复习旧知识,然后通过例题引出“当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都要向前一位借1”的知识点,接着再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但一节课下来,我却感到这节课上的不好,上的不好的地方主要有:1、时间分配把握不好2、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较少而且时间比较迟、板书计算过程时,最好是强调每一步骤,一边强调一边板书,将整个计算过程完整地讲一次。
2.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P24例2、例3教学目标:1.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例,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计算的过程中,感受算法多样化,学会简便算法。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计算1.口算(卡片)80-3= 100-10= 1000-200= 900-60=8000-1000= 800-50= 410-40= 700-70=2.计算:3 1 64 9 8 7—2 1 7 — 2 9 9 8学生独立练习后,全班讲评,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数位的退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