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评析
- 格式:ppt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84
201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全国卷】小猫吃鱼的故事。
【点评】关注现实,是高考作文最热点的主题。
全国卷的漫画作文,无疑是关注现实的又一例证。
今年两会的热点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收入分配悬殊问题,还有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漫画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和讽刺,由此引发的思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这也给了考生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较为常规的是对某些部门权责不明、人浮于事的现象引发批评。
也可以对城乡差异、职业差异、分配差异等不公加以评述。
还可以联想到大学生就业难和大学生不愿低就,甘为坐享其成、不思上进的“啃老族”,由此引发的社会和伦理危机……总而言之,这个题目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储备、以及主动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的意识。
【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
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全国卷II全国卷II是甲乙丙丁四人对浅阅读问题的看法,有的赞扬,有的担忧,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辨能力,可写的角度比较多,引导学生关注新的现实问题,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可议可叙。
思维拓展1阅读是一种放松,不需要任何功利性。
阅读是人都一种精神食粮,它不需要太多的教育功底;阅读是一种爱好,先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选择。
适合的就是合适的,阅读是一种享受,是真以愉悦式的,只要能带给人们感觉上的喜悦就可以。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解读:语文组张小溪(转载请注明)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6分)(1)既见复关,。
(《诗经·氓》)(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5)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等级为A级。
要求准确无误地进行上下句默写。
从选句所属篇目的体裁来看,主要涉及诗、文、楚辞、赋、词等,面比较广。
从选句内容看,属于典型的、常见的句子,难度不大。
考生在默写时,可能在“载”“臾”“也”“厚”“孰”“抱”“长”“堪”“摘”等字出现错误,有的考生因字形不够熟悉,写错了,如“臾”“堪”;或是因音同字异而写错了,如“孰”“长”;或是笔误,缺胳膊少腿的,如“载”“厚”“摘”等。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诗经》《离骚》《劝学》《师说》《赤壁赋》是出题频率较高的篇章。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重视重点篇目。
【误区警示】考查识记能力,需要一字不错,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
【参考答案01】(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4)孰能无惑(5)抱明月而长终(6)如今有谁堪摘(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
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
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
2010福建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2010福建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0分)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从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
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
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理科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
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
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今年福建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一道纯粹的材料作文题,不提供题目,也不提供话题,不限文体,让考生自己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感受某种情感,或归纳某种观点,进而成文。
那么,材料可以有哪些解读呢?比如,可以谈民间与历史的关系。
格林兄弟搜集民间故事,本想弄懂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关系,但一时弄不明白,把它搁在一旁,但通过他的朋友的发现、整理、出版、发行,成了世界经典,而这经典可能从某一角度反映了历史事实、概括了历史规律。
如果考生有能力论述该经典是如何详细地描述民间状态、如何真实地反映历史,那会是一篇很切题、很有深度的文章。
再如,可以谈意愿与结果的关系。
格林兄弟本很想弄懂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关系,但预速则不达;放下该事转而干别的事后,他的朋友反而成就了经典。
所以做一件事不要强求。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缺点:一是材料中的几个概念不统一,如格林兄弟是在搜集民间故事呢,还是传说?还是童话?因为这几个概念不清楚,接下来就难以论述。
二是材料作文的难以脱离的弊端,就是在审题上给考生太多的障碍。
审题角度从格林兄弟的角度可以说永不言弃,是金子总会发光,人生总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写成“努力与机遇”、“努力与成功”,似乎都可以,因为有时候成功还是需要点运气和际遇的。
201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权威评析新高考新作文2010-06-21 1045福建高考作文《格林童话》的诞生今年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
材料说的是格林兄弟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最后的《格林童话》。
要求考生更善于关注和思考人生□泉州师范学院教授、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戴冠青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很活,是个开放性题目,对考生来说也是个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刚一接触这个题,考生可能一下子不明白材料说的是什么,这就需要考生深入思考用心提炼。
这样的题目不容易套题,可以检测出考生审视材料、分析材料内容、善于提炼材料立意的水平和能力。
这个题目也是个具有人文精神的题目,它揭示了优秀文学的世界性问题,揭示了文学本身对世界历史和人类精神的独特影响,当然也揭示了“思考与传达”的关系。
列宁说过,有时候一部文学作品抵得上一打纲领。
像《格林童话》那样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所要传达的道理有时候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容易影响人类的精神和发展。
今年的题目延续了往年的人文关怀精神,但对这一精神的思考应该比往年更有深度广度和历史感,也要求考生要更加善于关注人生和思考人生。
从审题和选择体裁的角度说,我认为这个题目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因为这一则有关“格林童话”的材料其实想要说明的是一种规律或者说是一种道理。
上述分析的几个方面都可以成为立意的范围。
如童话对历史或人类精神的影响。
虽然格林兄弟想证明民间童话与历史的关系证明不了,但他们的童话本身已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精神,因此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从这个角度入手进行议论,要求考生对格林童话要比较熟悉,能把握出格林童话对人类精神,特别是孩子成长的影响。
也可以议论文学在人类精神发展中的作用,以格林童话及其他优秀文学作品为例进行说明。
“思考与传达”的关系也是一个立论的角度。
2010年高考“材料作文”阅卷报告之三(全国新课标卷福建卷)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
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1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
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8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足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卷精神此材料作文命题紧扣社会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其命制直接对接着一个热点新闻事件:今年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下面,笔者重点讲一下今年海南、宁夏、陕西这三个省区的高考作文阅卷精神。
先看海南的阅卷精神。
该省认为,此题可选的正确立意角度有:①第一则材料: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②第二则材料:好奇心、充满兴趣:③第三则材料:激励、赏识。
该省认为,取三则材料的整体立意或取其中一则材料单独立意均可,在“立意”分的给定上应同等对待;对议论文以外的文体,要注意文章内容是否暗合“人才成长”这一题意,正确给分。
该省认为,此题常见的偏离题意、脱离题意的情况有:①只谈“成功”,不淡“成才”;②泛谈规律,而没有扣住“人才成长的规律”;③漫谈环境,而不是“环境对人成才的影响”;④在主观网索上,漫谈人才成长要刻苦、谦虚、勇敢、能经受住挫折、有毅力、克服自卑、坚强、坚定,自信。
该省还专门对“反向立意”的情况作出如下判定:考生若反向立意,比如,把第一则材料理解为“空间与成就未必成正比”,把第二则材料删解为“好奇心有时要不得”,把第三则材料理解为“期望值与成就未必成正比”,均应视为偏离题意。
2010福建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0分)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
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
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
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
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超人脱下他的袍子后也只是个会从马背上摔下导致瘫痪的普通人,然而演员克里斯托福·里夫懂得在消沉的黑暗期中让思维转弯,“‘禁止通行’的路牌不是要你停下,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有些事单凭一腔热血和一份坚执是无法完成的,正如格林兄弟永远无法找出那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关系,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
这种时候,让思维转个弯,也许你能(看)得见成功的彼岸草丰水美,风细柳斜。
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前路荆刺棘藜、乱石粗砺,何必囿于传统,不肯转圈?你无法知道你是否是在第666次实验中侥幸成功的欧立希,是否是尝试了五百多次而成果寥寥的普利斯特利。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直言索勒“在真理撞上鼻尖时还是没有找到真理”,也许正是由于后者和格林兄弟相同,不愿在原有假设上让步,让思维转个弯,终究把“氯气的发现者”这一称号拱手让人。
人生极长又极短,岁月不会容许你做那个徒劳地把巨石重复推到山顶复又使其滚回谷底的薛(西)西弗斯。
让思维转个弯,无用功只会降低生命机械的输出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