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业务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doc
- 格式:doc
- 大小:274.05 KB
- 文档页数:9
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5.30•【文号】•【施行日期】2015.05.3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2005年10月13日电监会令第9号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5年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6号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类别和条件第三章申请和受理第四章审查与决定第五章变更与延续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罚则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管理,规范电力业务许可行为,维护电力市场秩序,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电力监管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和管理。
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负责电力业务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电监会遵循依法、公开、公正、便民、高效的原则,建立电力业务许可证监督管理制度和组织管理体系。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力业务,应当按照本规定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
除电监会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不得从事电力业务。
本规定所称电力业务,是指发电、输电、供电业务。
其中,供电业务包括配电业务和售电业务。
第五条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单位(以下简称被许可人)按照本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接受电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被许可人依法开展电力业务,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电力业务许可证;被许可人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电力业务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电力业务许可。
第二章类别和条件第七条电力业务许可证分为发电、输电、供电三个类别。
从事发电业务的,应当取得发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
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加强电力市场监管,保障电力用户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电力企业申请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电力业务许可事项、注销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管理。
第三条电力业务许可证包括独立发电业务许可证、输电业务许可证、配电业务许可证。
第四条电力业务许可证由国家能源局负责颁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管理。
第五条电力企业申请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应具备下列条件:(一)依法独立注册,具备法人资格;(二)具备相应的电力生产、输送、配送设施;(三)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四)具备良好的信誉和资信。
第六条电力企业变更电力业务许可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控股股东。
电力企业变更电力业务许可事项应在变更后的15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机关备案。
第七条电力企业注销电力业务许可证,应在决定注销之日起的3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注销,并将相关设施、设备归还或清理完毕。
第二章电力业务许可证申请与发证第八条电力企业申请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应向所在地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一)申请表;(二)企业章程或合伙协议;(三)法人或合伙人的身份证明;(四)电力生产、输送、配送设施证明;(五)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六)信誉和资信证明。
第九条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收到电力企业申请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审核。
初步审核合格的,将申请资料转交国家能源局审批。
第十条国家能源局收到电力企业申请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详细审查,并决定是否发放电力业务许可证。
审查通过的,国家能源局颁发电力业务许可证。
第十一条电力业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20年,自颁发之日起计算。
电力企业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内提出续期申请的,可以继续开展电力业务。
第十二条电力企业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后,应当按照许可范围和期限,履行相关义务,接受监督检查。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业务许可证注销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9.05•【文号】电监资质[2012]47号•【施行日期】2012.09.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业务许可证注销管理办法》的通知(电监资质[2012]47号)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有关电力企业:为规范电力业务许可证注销管理,保护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公共利益,国家电监会依据有关法规制定了《电力业务许可证注销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依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九月五日电力业务许可证注销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力业务许可证注销管理,保护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电力监管条例》、《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电力业务许可证注销的实施,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电力业务许可证是指发电类、输电类、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
本办法所称电力业务许可证注销是指被许可人已经取得的电力业务许可被依法撤回、撤销,或者电力业务许可证被依法吊销,以及存在其他法定情形电力业务许可被依法终止,并依法办理注销手续的过程。
第三条电力业务许可证注销的实施,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监管机构应当依照本办法实施撤回、撤销电力业务许可和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办理许可证注销手续。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电力业务许可的撤回、撤销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撤回电力业务许可的决定:(一)电力业务许可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导致电力业务许可项目依法被终止的;(二)准予电力业务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电力业务许可被终止的;(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产业和环境保护等政策,做出停止被许可人经营电力业务的决定的;(四)依法应当撤回电力业务许可的其他情形。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业务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业务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发资质〔2020〕69号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电力企业:为进一步完善电力业务许可制度,优化电力业务许可证监督管理,国家能源局对《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电监资质〔2010〕36号)和《电力业务许可证(输电类、供电类)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电监资质〔2011〕10号)进行合并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电力业务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能源局2020年12月25日附件电力业务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业务许可证监督管理,规范电力业务许可行为,维护电力市场秩序,保护电力企业合法权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发电企业、输电企业、供电企业(含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及电力交易机构遵守电力业务许可制度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电力业务许可证监督管理工作遵循依法、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
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开展电力业务许可证监督管理工作,发电、输电、供电企业及电力交易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并按照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国家能源局关于实施电力业务许可信用监管的通知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实施电力业务许可信用监管的通知国能发资质〔2019〕79号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入推进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信用管终身”,切实提升监管水平,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国发〔2019〕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等文件要求,以及《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年)》(国能资质〔2016〕350号)的工作部署,现就实施电力业务许可和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以下简称“电力业务许可”)信用监管,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按照“依法依规、分类有序、标准统一、协同共治”的原则实施电力业务许可信用监管,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按监管对象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监管措施实行全国统一标准,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的协同共治模式。
(二)主要目标建立健全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电力业务许可信用监管机制,科学规范的信用等级评定与分类标准健全完备,对接联动、动态管理的平台系统顺畅运行,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发挥作用,“守信者无事不扰、失信者利剑高悬”的信用监管格局基本形成,电力业务许可监管水平大幅提升,监管对象诚信意识显著增强,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行业氛围持续优化。
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
根据《电力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包括以下内容:
1. 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种类和管理范围:规定了不同类型的电力业务许可证,包括发电许可证、输电许可证、配电许可证和售电许可证等,以及规定了每种许可证的管理范围。
2. 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程序:规定了申请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提交申请材料、审查和评估、公示和听证等环节,以及许可证的审批流程。
3. 电力企业的资格要求:规定了申请电力业务许可证的企业的资格要求,包括企业的法人资格、注册资本、技术能力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4. 电力业务许可证的期限和变更:规定了电力业务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和续展程序,以及变更或注销许可证的程序和要求。
5. 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监督和管理:规定了对电力业务许可证持有者的监督和管理要求,包括定期报告、经营行为监督、安全检查和违规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6. 电力业务许可证的权益和义务:规定了电力业务许可证持有者的权益和义务,包括履行供电责任、公平竞争、信息公开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7. 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处罚和奖励:规定了对电力业务许可证持有者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停业整顿和吊销许可证等,以及对履行良好的企业给予奖励的措施。
以上是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的一般内容,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发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办理服务指南(适用于告知承诺)发布日期:2020年9月实施日期:2020年9月发布机关:国家能源局贵州监管办公室第一章总则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除在能源行业信用信息平台上信用等级为失信或严重失信且没有完成信用修复外,项目地址位于贵州省的公用电厂、并网运行的自备电厂和国家能源局规定的其他企业办理发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申请、变更、延续、补办等行政许可事项。
二、行政许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2.《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令第432号)3.《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9号)4.《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电监资质〔2010〕36号)5.《国家能源局关于明确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资质〔2014〕151号)6.《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发电企业许可监督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资质〔2016〕351号文,2016年12月8日印发)7.《国家能源局关于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优化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资质〔2020〕22号)8.《国家能源局公告》(2020年3号)三、受理机构国家能源局贵州监管办公室四、决定机构国家能源局贵州监管办公室五、项目审查类型告知承诺六、数量限制无数量限制七、办理基本流程(一)申请人登录国家能源局贵州监管办公室门户网站()查询相关规定,确定申请事项并准备申请材料。
(二)申请人根据填报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三)国家能源局贵州监管办公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受理审查。
经受理审查,申请事项不属于本机构职权范围的,应向申请人出具《不予受理行政许可决定书》;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在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出具《行政许可材料补正告知书》;企业信用等级不属于信用良好和守信的,5日内出具更改申报方式意见;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申请并出具《行政许可受理单》。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电力业务许可证(输、供电类)变更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文号】办资质[2008]55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电力业务许可证(输、供电类)变更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办资质〔2008〕55号)为规范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做好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工作,根据《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电监会9号令)及相关规定,现将电力业务许可证(输、供电类)变更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输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输电类许可变更是指持证企业新建、改建输电线路或者变电设施投入运营,终止运营输电线路或者变电设施,向电力监管机构申请许可变更。
自2008年10月起,输电企业定期(一年)就该期内完成的所有设施,向会资质管理中心提出变更申请,并集中在下一年3月份办理。
申请变更设施应符合报备制度要求。
有关部门按照电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许可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资质〔2008〕5号)和《关于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办人〔2005〕41号)规定的工作流程办理。
二、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供电类许可变更是指持证企业供电营业区变化或新建、改建供电设施投入运营,终止运营供电设施,向电力监管机构申请许可变更。
因供电营业区变化申请变更的,应于有关部门批准供电营业区变更后30日内向派出机构提出申请。
因供电设施变化申请变更的,应当自发证时间起每满一年,向派出机构提出申请。
申请变更设施应符合报备制度要求。
会有关部门及派出机构按照电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许可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资质〔2008〕5号)、《关于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办人〔2005〕41号)以及《关于加快电力业务许可证颁发工作的通知》(电监办〔2006〕26号)规定的工作流程办理。
2023年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规范电力市场的竞争秩序,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力业务许可证是指国家能源局颁发的,允许从事电力业务的凭证。
第三条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分类和内容分别如下:(一)发电许可证,内容包括发电容量、发电方式、发电燃料等;(二)输电许可证,内容包括输电能力、输电线路、输电能效等;(三)配电许可证,内容包括配电能力、配电线路、供电范围等;(四)售电许可证,内容包括售电区域、售电品种、售电服务等;(五)其他电力业务许可证,内容根据相关业务特点确定。
第四条申请电力业务许可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二)拥有相应的电力设施和设备;(三)具备良好的信誉和资信状况;(四)有能够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的能力;(五)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条申请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程序如下:(一)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递交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二)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审核申请材料,如符合条件,向国家能源局递交审核意见;(三)国家能源局根据审核意见决定是否予以许可,并向申请人发放电力业务许可证;(四)申请人应当按照许可证中规定的期限和范围开展相应的电力业务。
第六条电力业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可以延期申请续办。
第七条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变更、撤销和注销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
第八条电力业务许可证持有人应当按照国家能源局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提交电力业务运营情况和相关数据。
第九条电力业务许可证持有人应当遵守国家能源局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和优质。
第十条对于未经许可从事电力业务的行为,国家能源局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本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以前版本的相关规定。
以上为2023年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有效期为5年,续办需要重新申请。
电力业务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
申请表(试行)
(发电类)
申请人(盖章 )
填表日期年月日
说明
1.本申请表为持有国家电监会颁发的发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发电
企业,因新建、改建发电机组投入运营,取得或转让运营机组,或者
机组退役,申请变更许可事项时使用。
2.申请人必须具有法人资格,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应按照隶属关
系由其上级法人单位提出申请。
3.申请人可以在制成的表格中手工填写,也可以在电子文档上填写
后打印。
手工填写申请表请用蓝黑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在所需填写的栏、表、框内,准确无误的用中文书写,如某些栏目无需填写,请
在该栏目空白处用“/”表示。
4.除特殊要求外,申请材料中有关需要用数字填写的内容一律用阿
拉伯数字填写。
申请表中带有“□”的项目,申请人只需在与自身情况相符的选项前的“□”内划“√”即可。
5.在填写格式文本时,如内容较多时请按格式要求自行附页。
打印
时用纸为国际标准A4 型,字型采用小四号、仿宋_GB2312 字体。
6.申请人除填写申请表外,还需要提供表中第五项所列各附件。
附
件按申请表所列序号顺序装订,每份附件分别标注页码。
装订要求左排竖装,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 毫米。
附件材料每页右下方适当位置均应加盖法人公章。
7.复印用纸为国际标准A4 型,并达到完整、清晰、能正确显示所要反映内容的程度。
若复印不清晰,可用数码拍照,并打印装订。
法定代表人承诺
本人(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号码:
郑重声明,此次填报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申请表(发电类)》及附件材料的全部内容是真实的,同样我在此所做声明也是真实有效
的。
如有虚假,本单位愿接受电力监管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给予的处罚。
法定代表人(签名):
年月日
1.基本信息
法人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企业名称:
(本项仅供申请人为下属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申请时填写,请填写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名称)
总资产(亿元):是否为国内上市公司:●是○否
至目前持续盈利年数:年
2.电力业务许可证编号
电力业务许可证编号:
3.联系方式及许可证送达方式
填写申请人详细通讯地址及其他通讯方式,以便许可机关在需要时与申请人联系
联系人: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及邮编:
电话:
传真:
许可证送达方式:○ 邮寄●自取
4.变更事项
4.1 新建、改建发电机组投入运营:
项目名称:(本期项目是否已有机组取得许可○是○否)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项目核准或审批部门:
项目机组概况:
机组机组容量设计调度关系** 所参与的名称所在电厂地址所有人机组类型* (MW)投产日期寿命电力市场***
* “机组类型”:填写凝汽式火电、热电、燃气轮机、内燃机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核电、水电、抽水蓄能、风电、地热、潮汐、其他等。
** *** “调度关系”:填写机组运行的调度管辖机构的名称,如“××省电力调度中心”等。
“所参与的电力市场”:填写机组所在电力市场的名称。
4.2 取得已运营的发电机组
序号机组出让人机组名称转让时间变更前机组所属许可证编号
机组基本情况:
机组机组容量设计调度关系所参与的名称所在电厂地址所有人机组类型(MW)投产日期寿命电力市场
4.3 转让已运营的发电机组
机组容量
序号机组受让人机组名称(MW)转让时间
4.4 发电机组退役
序号机组名称机组容量(MW)退役时间
5.附件材料明细(请根据申请变更事项类型选择提供附件)
序号页数附件材料名称、详细说明
附件 1 电力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因新建、改建发电机组投入运营申请变更的相关材料:
(1 )提供各项目建设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或者审批的证明
材料。
(2 )发电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的证明材料,
详见《关于新建发电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的证附件 2 明材料的说明》。
(3 )提供相关发电机组通过启动验收的证明材料或者经有
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质量监督机构同意进行整套启动的质量
监督检查报告。
在机组通过启动验收或项目竣工后,还需在
3 个月内提供机组通过启动验收的证明材料或项目竣工验收
的证明材料。
因取得或转让发电机组申请变更的相关材料:机组所有权合
法转移的证明材料,如合同、协议等。
其中对于取得发电机组的,如机组在转让之前已取得电力业
务许可,还应提供该许可证副本复印件;如未取得电力业务
许可,还应提供:
1. 对于存量发电项目
将相关项目审批、环保、验收方面情况分别合并填入《存量
发电项目审批、环保、验收情况证明》,作为项目审批、环
保、验收方面的证明材料,如在项目审批、环保、验收方面附件 3 有特殊情况需要出具说明和相关证明,则一并放入本附件
中;《存量发电项目审批、环保、验收情况证明》的格式文
本及说明在电子表单下载页面中提供下载。
2. 对于新建发电项目
(1 )提供项目建设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或者审批的证明
材料。
(2 )发电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的证明材料,
详见《关于新建发电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的证
明材料的说明》。
(3 )提供相关发电机组通过启动验收的证明材料或者经有
关主管部门认可的质量监督机构同意进行整套启动的质量监
督检查报告。
在机组通过启动验收或项目竣工后,还需在
3个月内提供机组通过启动验收的证明材料或项目竣工验收
的证明材料。
因机组退役申请变更的相关材料:机组退役符合国家有关规附件 4
定的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