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之科学篇——一节实验课
- 格式:docx
- 大小:12.29 KB
- 文档页数:1
暑期作文:一堂有趣的实验课(24篇)1 实验课我们今天刚开始学,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老师拿出了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着黑乎乎的液体,有的同学以为是酱油;有的以为是醋;还有的以为是可乐……老师要我们模仿动作,我们没有成功,失败了。
后来老师才说:“哪个是用酱油、醋、葡萄酒、矿泉水组成的。
”同学们听后满脸露出要吐的表情。
班里只有一个同学没有尝过,但表情是越来越开心。
老师问我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成份,同学们说:“没有。
”今天,我们知道要仔细观察才能把作文写好。
2 小实验一天,我和小朋友到老师家里看老师做实验。
我们走到老师家里,老师已经在做实验了,我问老师你在什么实验啊?老师说:“我在做把酱油和醋放在一个杯子里,看看是什么味道呢?”老师把瓶盖拧开,再倒进一个塑料杯里面,让我们每个人用手指蘸下杯子里的东西尝一下。
老师先试了一下,她用中指放进塑料杯里面,老师尝了之后直摇头。
现在该我们尝了,我们尝了之后觉得很伤心。
最后,老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我们,老师她根本就没有吃,她是用中指放进杯子里,可她在吃的时候换了一个手指头,所以才没有吃到。
老师的实验真有趣啊!3 一堂有趣的实验课今天,老师拿着一瓶矿泉水瓶,里面装着黑褐色的液体,是什么东西呢?老师要我们仔细观察,她小心地拧开瓶盖,将液体倒入一个一次性塑料杯里。
老师个中指蘸了蘸黑褐色液体,尝了尝,然后,要我们每个同学都上去尝一尝,每个同学尝了之后都是愁眉苦脸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老师说:“黑褐色液体是什么呢?”同学们有的说是醋,是酱油,是……结果,老师说是酱油、花雕酒、葡萄酒组合的。
大家一个个都呆住了。
我真伤心啊!4 小实验老师先把一个塑料瓶里的黑褐色液体倒到一个透明的杯子里,用手指蘸了一下。
再把手指放在嘴巴里尝了尝,接着愁眉苦脸的直摇头。
然后,老师让我们每人都尝一下。
最后,我们有的后悔,有的开心。
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啊!我们以后可要细心的做事。
5 做实验今天,老师拿来一瓶装着黑褐色液体的矿泉水瓶给我们做实验。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介绍第一篇:《瓶子里的彩虹》记得小时候,我跟小伙伴们最爱玩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小实验,那时候的快乐简单又纯粹。
有一天,我在家里的书架上翻到了一本关于科学的小册子,上面有一个特别吸引我的实验——制作瓶子里的彩虹。
这听起来就像是童话故事里才会有的魔法,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
准备材料很简单,只要几个透明的玻璃杯、食用色素、水还有糖。
先给每个杯子加点水,然后分别滴入不同的食用色素,这样就有了红橙黄绿青蓝紫几种颜色。
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了,在每个装有颜色水的杯子里加入不同量的糖,搅拌均匀。
因为糖水的密度不同,所以当我们将这些彩色的液体轻轻倒入一个大瓶子里时,它们不会混合在一起,而是像彩虹一样一层层叠起来。
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每一步,生怕破坏了这个即将成形的“魔法”。
最后,当我把所有颜色都倒进瓶子后,奇迹真的发生了!那瓶子里的液体就像天边的彩虹一样美丽,五彩斑斓,让我不由得发出了惊叹。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魔法师,能够创造出如此美妙的事物。
这个小小的实验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也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来,科学并不总是那么高深莫测,它也可以很有趣味,就在我们身边。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瓶子里的彩虹,就像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温暖而明亮。
第二篇:《自制火山爆发》说到科学小实验,不得不提的就是自制火山爆发了。
这个实验不仅看起来超级酷炫,而且操作起来也挺简单的,特别适合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做。
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些白醋、小苏打、红色食用色素、洗洁精以及一个塑料瓶和一些泥土。
把塑料瓶埋在土堆中间,只露出瓶口,这就成了我们的“火山口”。
接着,在瓶子里倒入大约半瓶的白醋,再加几滴洗洁精和红色食用色素,这样可以让喷发出的“岩浆”看起来更逼真。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向瓶子里快速倒入一小杯小苏打。
几乎瞬间,瓶口就开始冒泡,像是真的火山爆发了一样,红色的泡沫迅速涌出,覆盖了周围的土地。
那一刻,整个房间都充满了孩子们的尖叫声和欢笑声,大家都被这个神奇的现象所吸引。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引言科学实验是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观察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方法。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十个简单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这些实验能够让孩子们在家中或者学校里进行,并能从中学到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
1. 理解密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浮力现象来理解密度的概念。
实验步骤和材料1.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水,几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石头、木块、橡皮球)。
2.将玻璃杯填满水。
3.将不同材质的物体轻轻地放入玻璃杯中观察现象。
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观察到拥有较大密度的物体会下沉而拥有较小密度的物体会浮上水面。
2. 色彩吸收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溶液对光的吸收情况,了解颜色是如何被吸收和反射的。
实验步骤和材料1.准备几个透明的玻璃容器、水和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2.将不同颜色的溶液分别放入玻璃容器中。
3.使用手电筒照射不同颜色的溶液,观察吸收光线的情况。
不同颜色的溶液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
当我们照射不同颜色的溶液时,溶液会吸收相同颜色的光线,而反射其他颜色的光线。
3. 飘浮的葡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葡萄在不同溶液中的表现,了解溶液的浓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实验步骤和材料1.准备几个透明的杯子、水和糖。
2.将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分别放入杯子中。
3.将葡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糖溶液中,观察葡萄的浮沉情况。
浓度较低的糖溶液中,水分子比较多,所以葡萄会浮在水面上。
而浓度较高的糖溶液中,水分子比较少,所以葡萄会下沉。
4. 棉花火箭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和发射棉花火箭来了解火箭原理。
实验步骤和材料1.准备一个小塑料瓶、棉花、烧杯、火柴和水。
2.将烧杯中加入一些水。
3.将塑料瓶的一端装满棉花。
4.将塑料瓶口迅速插入烧杯中的水中。
5.观察火箭的发射。
当塑料瓶插入烧杯中的水中时,底部的水会被迅速加热并转化为蒸汽气体。
蒸汽气体增加了瓶内的压力,最终导致瓶底部的棉花火箭射出。
5. 彩虹漩涡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彩虹漩涡来展示液体的旋转运动。
简单易学的科学小实验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简单易学的科学小实验一.烧不断的棉线思考:为什么棉线烧不断?材料:棉线一根、清水一杯、食盐、筷子、火柴操作:1、在一杯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2、将一根棉线放入配制好的浓盐水里浸泡一下,拿出来放在桌上晾干。
3、将晾干后的棉线用手提起,点燃一根火柴去烧棉线。
4、棉线从下端一直燃烧到上端,但烧过后的线灰仍象一根线一样没有被烧断二.糖的燃烧思考:糖可以燃烧吗?什么条件下糖才可以燃烧?材料:糖1—2块、火柴1盒、烟灰少许、盘子1个操作:1 将方糖放在盘子上,用火柴点燃,观察糖是否燃烧2 在糖上放烟灰少许用火柴点燃,观察糖是否燃烧三.水制放大镜思考:水也能当放大镜吗?材料:水、保鲜膜、大碗1个、彩色珠子操作: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
2. 用手轻轻把碗口上面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3. 将水倒在保鲜膜上,通过水看碗中的物体,观察彩色珠子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四.汤匙变磁铁思考:金属汤勺为什么变成了磁铁?材料:金属汤匙、磁铁、铁钉、曲别针操作:1、用金属汤勺去吸铁钉、曲别针2、准备一支金属汤匙,手里拿一块磁铁慢慢地在汤匙上来回摩擦。
3、汤勺将铁钉、曲别针吸起来了4、将汤匙在桌子上一敲,汤匙的磁力又消失了五.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思考:横放在桌上的一叠硬币为什么会自动倒下呢?材料:十枚硬币、磁铁操作:1. 将十枚硬币叠成整齐的圆柱形横放在桌面上2. 拿磁铁在硬币的上方2—3厘米高的地方接近桌面上这叠横放的硬币3. 横放在桌面上的硬币自动倒下六.不同的承载量思考:为什么卡纸变形后,它的承载量会不同材料:纸卡1张(30×20cm)、相同高的纸盒两个、硬币若干枚操作:1、一张卡纸悬空平放在相同高度的纸盒上,纸上只能放两枚硬币。
2、把纸卡折成波浪形状,架在相同高的纸盒上,波浪形状的卡纸上能放多枚硬币。
小学生的十大科学实验让他们爱上探索世界科学实验作为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践操作,小学生不仅能够对科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十个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帮助小学生爱上探索世界。
实验一:飘浮的蛋材料:茶杯、淡盐水、鸡蛋方法:将鸡蛋放入茶杯中,慢慢地加入淡盐水,观察鸡蛋随着盐水浓度的变化而漂浮或沉没。
作用:通过实验,小学生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实验二:橡皮水材料:塑料袋、水、橡皮方法:将橡皮放入塑料袋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封上袋口,观察橡皮内的气泡和水的变化。
作用:通过实验,小学生能够了解气体的特性,并观察到气体与液体的相互作用。
实验三:漂浮的气球材料:气球、醋、小瓶子、小苏打粉方法:将适量的小苏打粉倒入小瓶子中,用醋将气球充满,迅速将气球口封住瓶口,观察气球的变化。
作用:通过实验,小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并观察到气体的产生与漂浮现象。
实验四:沙水过滤材料:砂子、石头、细铁网、塑料瓶方法:将砂子、石头和细铁网依次放入塑料瓶中,将脏水倒入瓶中,观察过滤后的水清澈程度。
作用:通过实验,小学生能够理解过滤的原理和方法,并认识到水的净化过程。
实验五:冰与盐材料:冰块、盐方法:在一块冰块上撒上适量的盐,观察冰块的变化。
作用:通过实验,小学生能够了解盐的溶解特性和对冰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六:植物的吸水材料:白色鲜花、食用色素、水方法:将白色鲜花放入食用色素溶液中,观察鲜花吸收色素的过程并观察花变色情况。
作用:通过实验,小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吸水过程,认识植物的生长特性。
实验七:纸巾液体运动材料:纸巾、水、粘合剂方法:将纸巾涂满粘合剂,然后挂在两个支架上,倒入适量的水,观察纸巾上液体的运动。
作用:通过实验,小学生能够了解毛细管现象和液体的运动特性。
实验八:蜡和水材料:蜡烛、水、盘子方法:在盘子中倒入适量的水,点燃蜡烛,将蜡烛放入盘子中并用水熄灭,观察蜡烛与水的互动。
15个超棒科学小实验假期和孩子做起来(建议收藏)1.彩虹牛奶:将牛奶倒入浅碟中,再滴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然后用棉花棒在牛奶上滴几滴洗洁精,观察牛奶中的彩虹色斑点是如何形成的。
2.飘浮的蛋:在玻璃杯中加入水,然后慢慢地将生鸡蛋放入杯中,观察鸡蛋在水中飘浮起来的原因。
3.纸袋气球充气:将一只风筝线绑在纸袋的底部,然后在纸袋的侧面做一个小孔,让纸袋中的空气逐渐被排出,纸袋会像气球一样充气起来。
4.陀螺定理验证:将一个陀螺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手给陀螺一个旋转的力道,观察陀螺的运动轨迹和稳定性,验证陀螺定理。
5.颜色变换鸡蛋壳:将鸡蛋放入一碗醋中,观察鸡蛋壳逐渐变得透明,并可以看到鸡蛋中的黄白蛋清。
6.阳光水龙头:在一个有直射阳光的地方放一个透明的水龙头盖,使得阳光通过水龙头喷出的水流,形成美丽的彩虹。
7.纸板音响:将一个金属刀叉插入一个纸板的两端,然后将纸板放在嘴边吹气,可以听到放大后的声音。
8.氧气燃烧:在一个瓶子中加入一些水和过氧化氢溶液,然后点燃棉花棒,将它放入瓶子中,观察火焰熄灭瞬间的变化。
9.纸张火焰:在一张纸上滴几滴酒精,然后将纸悬挂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点燃,观察燃烧的纸张会如何向上升起,而不会向下掉落。
10.露水实验: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倒入几杯温水,然后将另一个空的容器盖在上面,并观察一段时间后,空的容器内壁上是否会出现水滴,模拟露水的形成。
11.油和水的分离: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加入水和食用油,观察油和水是如何分离的,可以更好地理解油和水的密度差异。
12.吸管漂浮:用两根吸管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将一个杯子中的水吸入吸管,再将吸管放入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吸管是如何浮起来的。
13.神奇花瓣:将一朵鲜花放入一个玻璃杯中,然后将杯子放在暗处,观察花朵的颜色会逐渐变深,再将杯子放在阳光下,观察花朵的颜色会变浅。
14.魔法烟圈:在一杯水中加入几滴食用色素,然后在水的表面上轻轻吹气,形成美丽的烟圈,可以用手指动作模拟小水波传递的过程。
安全又简单的科学小实验你有没有想过,科学其实不一定是那些高深莫测的实验室,什么穿着白大褂、戴着护目镜、捧着试管的形象?我们在生活中就能做很多简单又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既安全又容易上手,搞不好还会让你眼睛一亮,忍不住惊呼:“哇,原来是这样啊!”今天呢,就给大家带来几个超级简单的小实验,咱们一起来动手做做看,说不定能让你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哦!我们来做一个“水变色”的小实验。
听起来很神奇是不是?其实也没什么复杂的,只需要一根白色的纸巾、一碗清水和几种食用色素就行了。
你先准备好这些材料,把纸巾对折一下,放在水和色素的容器里,纸巾的两头分别沾上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你会看到纸巾慢慢吸水,颜色就会像流水一样地扩散开来。
等一会儿,纸巾的两头颜色相遇,形成一幅五彩斑斓的图案,简直像是魔术!你看,水在纸巾的帮助下,像是有了生命,快速地流动,颜色一点点地交织,真的是特别有意思!这不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水流不息、颜色斑斓”吗?你看,科学也可以这么简单又漂亮。
再来一个简单又不失趣味的小实验,叫做“彩虹瓶”。
你可能听说过什么“彩虹桥”之类的浪漫说法,但今天我们要做的这个“彩虹瓶”可是实打实的彩虹哦!你只需要几种不同密度的液体,比如蜜糖、食用油、酒精、洗洁精等,然后把它们依次倒入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
注意哦,每种液体要轻轻地倒进瓶里,不要让它们混在一起。
你会发现,瓶子里的液体层层叠叠,五颜六色,好像是一道小小的彩虹!是不是很神奇?要是让小朋友看,一定会觉得自己变成了魔法师,指点江山,手到擒来!还记得小时候你是不是曾经有过一个疑问:“水到底有多重?”今天呢,我们就来一场“水重力”的小实验,看看水究竟有多神奇。
你只需要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和一个吸管。
先把瓶子装满水,然后用手指堵住瓶口,轻轻地把瓶子倒过来,接着将吸管插进瓶口。
等水流出来时,你会发现,瓶子中的水居然被吸管吸住了,水流不断地从瓶口流出,简直让你怀疑人生——这吸管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啊,原理就在于空气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科学家们叫它“气压”现象,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不过是个简单的小小魔法罢了!如果你是那种喜欢跟朋友们炫技的人,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气球吹气”的小实验。
一次难忘的小实验三年级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做实验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一次难忘的小实验三年级作文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
一上课,科学老师就捧着一个小盒子走了进来。
咦,这个小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我正纳闷呢,老师就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你们相信放大镜可以把纸点燃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相信。
”我灵光一闪:“既然老师这么说,那盒子里面一定是放大镜了。
”老师先让我们拿出一张纸,并在纸上画一个小点,然后给各个小组都发了一个放大镜。
老师先跟我们讲了一下放大镜在这次实验中的作用,为的是把光聚焦,让光那强烈的温度烧穿纸。
讲完了,她便带着我们出发了。
正好是中午,太阳非常大,照得操场上热烘烘的。
我们各个小组在老师的指挥下分散开来,各自趴在操场上。
我们组一个人趴着按住纸,不让纸被风吹走,一个人拿着放大镜,调整好方向。
还好老师教了我们应该怎样反射太阳光,不然我们肯定不会将太阳光好好地反射到纸上。
我们几个人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纸,生怕一眨眼的工夫错过了这个见证奇迹的时刻。
可是,烧了半天,我们的眼睛都盯得疼了,纸却一点动静也没有,我真是纳了闷了:我们明明都照老师说的做了呀,为什么现在一点也没有烧破纸呢?于是,我们找来了老师,老师看了我们的操作说:“你们要找到最强的光,而且你们拿放大镜的人手一直在动,要固定在一个点,对着那个点烧。
”于是,我们让组长来拿放大镜,也不知道为什么,组长的手竟然比原先那个人还要抖。
没办法,我们只能请其他组的同学来帮忙。
我们仔细地盯着那个同学的动作,恨不得眼睛一眨也不眨。
哇,他竟然一会儿就烧着了。
于是,我们也学着他的方法:一只手举着放大镜,另一只手撑在地上托着拿放大镜的手,果然手就不抖了,一会儿便烧出了一个大洞。
11个在家也能做的科学小实验,放假长知识!科普书中经常会附有一些“科学小实验”,科普书看得多了,儿子对实验也很向往。
于是,在儿子上中班以后,我就留意给他“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这些小实验,没有昂贵的科学器材,全部取自生活,这样做也是想让他知道科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1、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1、接一杯自来水,放冰箱冷冻两小时;2、把冰箱冷冻的水取出,观察水的变化;3、把冰放入锅中煮,观察水的变化;在大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水的三种形态”的实验,孩子全程兴致勃勃。
最后高呼“我把水变没了”,然后他兴致不减地又做了一遍。
做完后,都不用我多说,他便把“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记牢了。
2、化石和考古在暑假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时候,儿子巴巴地看着有券的小朋友在挖化石,羡慕不已。
回来后,我便给他买了挖化石的玩具。
儿子大爱,立刻就动手。
没想到的是,儿子整整花了一个星期,才把骨头从石膏模型中全部剔出。
原因是,儿子第一次使用“锤子、凿子和刷子”等工具,没有掌握个中的使用技巧,靠着蛮力乱敲乱打,颇废了一番力气。
在敲出所有骨骼后,还按照图纸把恐龙拼接了起来,顺便把头骨、脊椎骨、尾骨什么的术语也学会了。
在完成这项工作后,儿子不禁感叹:“考古学家挖化石真辛苦啊!”3、密度和浮力这个是受百科全书中“死海”的启发。
在洗澡时,拿出一堆东西,让孩子猜猜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猜完后,就开始实践。
然后,从这个引出了“密度”和“浮力”的概念。
通过实验,他记住了“密度大的物体容易沉,密度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有浮力”。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容易接受这些看似复杂的概念。
类似的还有,鸡蛋,放在淡水中会沉下去;而放在浓度较大盐水中则会浮起来。
为什么呢?因为盐水浮力比淡水大。
做完了这个实验,顺便还给儿子科普了下“海水不易结冰”及“冬天撒盐防止路面结冰”的小知识。
4、根吸水实验在完成学校的扎染作业后,留下大半瓶染料,想着扔了可惜,我便又设计了个简单小实验给儿子做。
一节实验课
高邮市临泽实验小学六(1)薛知吾
我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的盯着显微镜不放,豆粒般大小的汗珠如赛跑似的滚落下来。
今天,我们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向实验室“进军”,一切都好。
天空中的云朵洁白洁白的,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格外的好。
可到了实验室,我怎么也不能将光聚到透光筒里去,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个片段。
我只得不停的尝试着,可收效甚微。
偶然间抬起头,看向窗外的天空,空中的云朵不知什么时候黯淡了下来,样子也变得狰狞起来,像是在嘲笑我的无能。
我的心不禁颤抖起来,好似寒冷的小石潭水。
可从小养成的好强的性格,却又使我不肯认输,内心的不甘又似将息的火焰重新燃起。
我反复调试着聚光镜,小黄同学不耐烦了,开始着急起来……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我忽然看到了一点图似的东西。
很黑,夹杂些许白色的斑点像极了秋夜澄净的星空。
成功了!
我心中窃喜了好长一段时间。
又趁热打铁换了其它几个细胞继续观察,其中一个像粉色的甜甜圈,是红血球;那个凹凸不平的三角形,是骨细胞;植物的茎切片细胞则像一个幽蓝的漩涡……
“时间到!”科学老师的声音在耳旁响起。
回去的路上,我无意间瞥见天空,之前的那些形态狰狞的云朵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不见了,云朵又重回了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