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叶焦尖的预防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7
兰花焦尖的原因与防治
兰花焦尖是由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和养分不平衡所导致的病理现象。
一般情况下,焦尖主要表现为兰花叶尖黑褐色干枯,会引起植株生长迟缓、稀疏、枯萎等现象。
防治焦尖的方法:
1.合理浇水。
兰花宜干不宜湿,浇水应以保持介质湿润为主,防止出现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的情况。
2.调整养分。
兰花需要适当的养分供给,以维持正常生长。
当出现焦尖时,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或调整液肥成分等方法来纠正。
3.提高通风。
兰花宜生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适当增加通风量可以预防和缓解焦尖的发生。
4.及时喷灌。
当出现焦尖时,可以适当增加喷灌次数和喷灌量,使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补充。
总之,预防兰花焦尖的关键在于合理管理,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春季兰花易焦尖,及时预防才是关键!春季温度回升,兰花结束休眠,开始生长。
不过这个阶段,很多兰友的兰花容易出现焦尖现象,使大家很头疼。
别急,今天贤辉兰花给大家剖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春季来临,花草树木快速生长是季节变化的规律,但在北方地区,这个季节的特点是风大、气候偏干也是特点。
气候的原因和兰花喜湿喜阴的生长需求成为这个季节的矛盾点。
解决不好,兰花便出现焦尖现象。
知道了原因,解决的办法也就脱引而出。
兰友们养兰环境只要解决了湿度的问题,兰叶焦尖的问题基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具体应该怎样做呢?笔者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首先就是早晚给兰花各喷雾一次,喷雾时一定要达到兰叶整体湿润为最佳程度。
另外,春季是兰花发芽的季节,叶面喷雾之后,应将兰盆表面喷湿(仅限于兰盆表面),保持盆面始终湿润更有利于增湿和兰苗破土发芽。
至于兰花正常的浇水,兰友们保持自己的日常浇水间隔习惯即可。
另外,如果大家是在阳台养兰的话,可以根据空气湿度情况,每天给阳台地面喷水增湿,两种增湿方式互相配合,效果非常理想。
如果在室内阳台养殖兰花,可以盆底加托盘,在托盘中放水,加上喷雾效果也是不错的。
上述两种方式需要以通风为前提,兰友们要时刻谨记,通风是养兰必须具备的要素。
另外,上述两种方式,在雨天或者湿度比较大的天气下停止进行。
还有一点就是遮阳问题。
春季光照虽然没有夏季那么炙热。
但春季中午持续光照的温度也能达到30度以上,这种直射光照对兰花是极为不利的,也能使兰花叶尖快速脱水,形成焦尖。
笔者在这个季节,采用的方法是拉起遮荫网,及时给兰棚进行遮阴,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阳光对兰花的直射,减少兰叶焦尖的发生。
最后一点,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就是植料。
春季是兰花脱盆的季节。
如果兰友们的植料无法沥水透气的话,长期积水也会使兰花烂根,造成兰叶焦尖,因此,如果存在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大家及时脱盆更换治疗,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兰花叶片焦尖。
关于春季兰花焦尖的原因及预防,贤辉兰花和大家交流到这里,希望对大家能够起到帮助作用。
如何防止国兰麻叶焦尖兰叶生长旺盛,青绿茁壮,叶姿优美,形态有神,使人赏心悦目。
如果兰叶尖焦叶枯、病斑累累,好似一块块牛皮癣,即使是奇花异品,也会大为逊色。
养好兰叶,我从以下六方面做了改进。
一、盆土要透气、利水、保湿。
团粒结构好,柔软疏松,状似海绵,中等肥力,最好是山里腐叶土或草炭土;城里搞不到,就自己配制营养土。
配方是:①食用菌渣8份,蜂窝煤灰亚份半,沤熟的骨粉或枯饼半份;②沤熟的锯木屑6份,蜂窝煤灰3份,菜园土和适量枯饼共1份;③沤熟并消毒的谷壳6份,蜂窝煤灰3份,中沙和枯饼共1份。
三种都须拌匀后使用,三者的共性是都透气性好、利水、保湿、柔软疏松,利于兰苗生长发育。
二浇水要合理。
经过沉淀、挥发或暴晒后的自来水、井水(软水)可以用。
浇水时要三看:一看盆表土是否干白,干白则浇,湿则停;二看季节,冬春季盆表土干白的,也可第二天浇水滋润,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强,表土一千就早晨浇足水,傍晚补喷叶面水;三看盆大小、盆质好坏,小盆浇,大盆缓,泥盆浇,瓷、釉、塑盆缓。
三、合理施肥。
兰苗对肥料十分敏感,抗肥害能力差,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淡薄为佳。
肥多了、浓度高了对兰根产生反渗作用。
造成水分倒析,根系枯萎腐烂。
追肥第二天要补浇水,不让残存肥渣聚留兜上。
兰花有兰菌共生固氮,一般不必追施氮肥。
养兰追肥有三不:新栽兰苗半月内不施肥;兰株休眠期不施肥;高温烈日不追肥。
追肥以叶面喷施好,用0.1%磷酸二氢钾,或醋1份,加清水500倍喷叶正背两面。
米醋含乙酸、赖氨酸和谷氨酸,促进兰苗生长,增强光合作用,降低蒸腾消耗。
四、阳光要柔和。
兰花是半荫植物,需要散射光,喜晨光和夕阳,怕烈日直射。
从小暑到立秋常有35~39℃以上烈日高温,甚至40℃以上“秋老虎”,烈日直射兰草生理机能受阻,尤其连续高温,导致植株半休眠或休眠,难以形成叶芽、花芽。
夏秋季节骄阳似火,一定要给兰苗遮阳80%,或移盆至有散射光处。
冬春两季,要接受全日照。
兰苗适宜温度是12~18℃,35℃以上生长受阻,是造成兰叶灼伤、麻叶、焦尖生理病害的直接原因。
一招看破兰花叶子焦尖的原因。
有兰友对焦尖感到头痛,而发生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是过干、过湿或施肥引起,也可能擦伤感染,还有可能发生根腐烂了。
焦尖一旦发生,不可磨灭。
常用方法就是采取剪叶(直至绿色部分)、挑开、戳穿等方法来控制。
有兴趣的兰友不妨试试“对折法”,当然,是对折,不是折断。
就是在焦尖下缘绿色处对折,阻断水分供应,遏制焦尖扩大。
在对折时,有时能听到折断声音,这说明焦尖是过干引起。
如果没有声音,对折处有水分出来,这有可能是过湿或肥伤(肥伤起先像煮
熟样,后感染扩展),通过对折检查,就可发现问题,以便对症下药,进行处理。
这比光剪掉要好玩的多。
另外对焦尖部分用“对折法”进行处理,还有一个判断功能:就是观察对折上下位置的焦尖、病斑发展情况。
一般3-5天就可以发现:对折线上部收干,由黑褐色变黄褐色既而发白,对折线下部不再出现症灶,这是说明焦尖是由物理损伤后感染真菌造成,阻断水分即可控制焦尖发展,这时再剪去发白部分就可以了。
如果对折线下部继续发生病灶,而且往下再次对折后,还是在对折下部出现黑褐色病斑,这时应该怀疑根部有病原菌侵入,并输送到对折线伤口,表现为病情扩
大。
建议这种情况应该检查根部了,直至翻盆重栽!
防止焦尖,主要控制植料干湿度,植料配方要讲究通透性。
施肥切记过浓,起码千分之一以上,甚至可以再淡点。
同时保持兰场通风和一定的环境湿度。
如果发生焦尖、病斑,就可以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大家可以试试!。
兰花黑斑或焦尖兰花起黑斑主要有几个原因,如浇水时当头淋浇,易溅起盆土沾于叶子上,使叶子发焦;施肥时肥液沾在叶子上,如不立即喷洒清水去除,会使叶子出现黑斑、发焦;春夏季节如不注意遮阳,在烈日下会使叶子发黄、发焦。
此外,兰花受炭疽病危害,叶子常会产生黑斑点。
黑斑防治。
如发现兰花受炭疽病危害,应把病叶剪去,可用我们赠送的兰花专用药按说明使用防治。
如没有也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喷1次,连续喷3~4次。
为防止病虫害感染,兰花之间不宜太挤、太密,避免兰叶交叉,保持通风、透光。
焦尖的原因。
一是水分控制不当。
该浇水时未及时浇水,不该浇时又浇了,水分多了会焦尖,水分少了也会焦尖。
二是盆土不理想。
土过细,板结,或上盆过紧,或松紧不匀,造成盆内水分不均匀。
盆土选择不好,浇水就难以掌握,一浇就板结,不浇又干。
三是兰叶受光照过烈或常受狂风吹打。
四是施肥过浓。
盆土肥液浓度过高时,无用或有害物质经根吸收,随体液运行到末端而被丢弃,末端就是叶尖。
兰叶枯焦部分就是兰花排放废物的垃圾场。
焦尖的防治。
要想解决兰叶焦尖的问题,亲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兰花种植管理:一是兰盆水分需保持常润。
夏秋用水要稍多,冬春可以偏少,平时要注意保持盆土水分常润。
二是尽量不给兰株遭受曝晒,通风以常有微风吹拂为佳。
三是施肥不宜过浓,要薄施勤施。
也可适时喷洒花药以防病害,不能等病虫害到了非治不可才治。
最好是发一张图片上来看看叶斑病可是有几种的。
1 鸡冠花叶斑病(又称褐斑病),侵染叶片、叶柄和茎部。
叶上病斑圆形,后扩大呈不规则状大病斑,并产生轮纹,病斑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中央灰褐色。
茎和叶柄上病斑褐色、长条形。
2 鱼尾葵叶斑病(亦称黑斑病)。
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圆斑,后扩大或病斑连片呈不规则大斑块,边缘略微隆起,叶两面散生小黑点。
3 君子兰叶斑病(枯斑病)。
叶上有椭圆型、长条形浅红褐色病斑,周围有退绿圈,后扩大呈不规则大斑块,病斑上产生黑点。
夏季兰花出现“焦尖”原因,以及正确地处理方法!
夏季兰花出现“焦尖”原因是什么?该如何正确处理?
夏季兰花出现“焦尖”原因是什么?
夏季兰花出现“焦尖”主要是因为高温、高湿、通风不良以及病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高温和高湿会导致兰花叶片蒸发速度变慢,而通风不良则会导致叶片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引起叶片焦尖。
此外,病菌感染也会导致兰花叶片出现焦尖。
如何正确处理夏季兰花“焦尖”?
1.及时剪掉焦尖部分。
如果发现夏季兰花出现了焦尖,应该及时将焦尖部分剪掉,以防止病菌继续蔓延,同时也可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兰花的恢复。
2.加强通风。
夏季兰花出现焦尖的主要原因是通风不良,因此要加强通风,保持兰花生长环境的通风良好,可以降低叶片表面温度,减少焦尖的发生。
3.控制水分。
夏季兰花出现焦尖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湿,因此要控制水分,避免兰花生长环境过于潮湿,可以减少焦尖的发生。
4.喷洒杀菌剂。
如果夏季兰花的焦尖是由于病菌感染引起的,应该及时喷洒杀菌剂,杀死病菌,促进兰花的恢复。
兰花叶尖干枯是怎么回事(兰花叶子尖干枯原因及处理)兰花是一种潮湿的植物。
它喜欢潮湿的环境空气。
如果兰花环境中的空气干燥,它就会生长不良。
兰花缺乏活力,叶子表面干燥无光泽,叶尖容易干燥。
特别是在北方空气干燥地区种植的兰花,应全年注意环境喷水,或在周围创造一个潮湿的小环境,以增加空气湿度。
空气太干燥了兰花是一种潮湿的植物。
它喜欢潮湿的环境空气。
如果兰花环境中的空气干燥,它就会生长不良。
兰花缺乏活力,叶子表面干燥无光泽,叶尖容易干燥。
尤其是在北方空气干燥地区种植的兰花应全年注意环境喷水,或在周围创造一个潮湿的小环境,以增加空气湿度,以避免兰花叶干燥。
兰花的光线太强了除了喜润,兰花还特别喜欢散射光。
如果长时间接受强光直射,兰花的叶子容易发黄,叶尖容易枯焦。
因此,在养兰花的环境中,光线要合适,尤其是光线强的时候,一定要采取遮阳措施,避免直接暴露在强光下。
可以用50%~80%的遮阳网遮阳,避免叶尖因强光而枯焦。
浇水过多烂根种植兰花的土壤或植物材料过于粘稠或透水性和通风性差,会导致兰花叶尖或枯萎。
兰花尖往往是根系生长不良的具体反映,如部分根系干燥、空根或腐烂的根。
兰花是一种典型的肉质根,其储水组织相对发达,抗旱性强,兰根也特别喜欢松散、通风和透水性。
如果土壤和材料太粘,透水性和通风性差,兰花的根很容易变黑。
严重时,所有的根都会腐烂,导致兰叶干燥,甚至整株植物枯竭。
因此,兰花植物应选用腐殖质含量高的草炭土或颗粒状风化石、火山岩、松树皮、栗树皮等。
,并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栽培基质,使其透水性好,气泡通风。
这样,兰根就能长出许多水晶头,兰根生长旺盛,兰花的叶子自然会长得鲜绿有光泽。
过度施肥对兰花施肥过多、过浓等,也容易引起叶尖发黄、焦尖老化。
兰花喜欢稀肥,施肥不宜过浓。
由于兰花生长缓慢,年生长有限,肥料较少;由于其根是肉,吸收能力远弱于一般花卉和植物,施肥应特别小心。
生长旺季一般每10~15天左右施用一次花宝、兰花王、花多多等肥料。
如何预防兰花焦尖烂根病引言兰花是一种美丽而受欢迎的花卉,然而,兰花焦尖烂根病是兰花栽培中常见的问题。
这种病害会导致兰花的茎尖变黑、干燥,甚至根部腐烂,严重影响兰花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兰花焦尖烂根病,帮助兰花爱好者保护他们的兰花植株健康。
1. 选择健康的兰花苗预防病害最重要的一步是选择健康的兰花苗。
在购买兰花苗时,务必选择品质好、外观健康、没有明显病斑或损伤的苗木。
检查兰花的叶片和根系是否完整,没有任何异常或不健康的迹象。
2. 注意兰花的生长环境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提高兰花的抗病能力。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光照:兰花喜欢明亮的光照,但不能暴晒在强烈阳光下。
选择适合兰花生长的明亮位置,避免阳光直射。
•温度:兰花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28摄氏度。
避免兰花暴露在极端温度环境下,这可能会导致兰花生病。
•湿度:兰花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也需要适量通风,防止湿度过大。
保持合适的湿度有助于减少病菌的滋生。
3. 注意浇水和施肥兰花的浇水和施肥也是预防焦尖烂根病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浇水:兰花喜欢水分,但过度浇水可能会导致根部烂根。
每次浇水时,确保土壤吸收足够的水分,但也要避免积水。
•施肥:兰花需要适量的营养物质来保持生长健康。
选择适合兰花的肥料,并按照说明进行施肥。
过量施肥会导致兰花烂根。
4. 定期检查和清洁兰花定期检查兰花的叶片、茎和根部,发现任何不正常的迹象,如细菌感染、虫害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叶片检查:如果发现兰花叶片上出现了黑斑或褐色病斑,可能是病菌入侵的迹象。
及时将受感染的叶片剪掉,避免病菌传播到健康部位。
•根系检查:定期观察兰花的根系,发现软腐病变或腐烂的根部应立即处理。
将病菌部分去除,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晾干。
•清洁兰花:保持兰花的卫生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用清水轻轻清洗兰花叶片和茎部,去除灰尘和污垢。
注意不要弄湿兰花的茎尖和叶心。
5. 防止疾病传播如果发现兰花患有焦尖烂根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菌传播到其他植株。
兰花焦尖焦叶防治方法
嘿,你们知道吗?兰花要是焦尖焦叶了可不好看呢。
要是想防止兰花焦尖焦叶呀,首先得给它合适的水。
不能一下子浇好多水,也不能好长时间都不浇水。
就像我们喝水一样,不能喝太多也不能太少。
要是水浇多了,兰花的根会被泡坏,就容易焦尖焦叶啦。
要是水太少,兰花会口渴,也会不舒服。
然后呢,要让兰花晒太阳,但是不能晒太久。
太阳公公很厉害的,晒太久兰花会被晒伤。
就像我们在外面玩久了会被晒黑一样。
找个有一点点阳光的地方,让兰花舒舒服服地晒太阳。
还有哦,空气要流通。
不能把兰花放在一个闷呼呼的地方。
就像我们在房间里要是不通风,也会觉得不舒服呢。
让空气在兰花周围流动起来,它就会很开心。
要是发现兰花有点焦尖焦叶了,要赶紧把不好的叶子剪掉。
就像我们头发长了要剪一剪一样。
用小剪刀轻轻地把焦掉的部分剪掉,让兰花重新变得漂漂亮亮。
嘿,你们知道吗?照顾兰花要很细心哦。
只要我们好好对它,它就会开
出漂亮的花,不会焦尖焦叶啦。
大家一起试试吧。
叶尾焦尖是兰花的常见症状,问题在这8个方面,老兰友教你防治兰叶姿态优美,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繁茂健美的兰叶也是开好兰花的前提。
然而由于栽培管理的不当,会造成兰叶出现一种生理性病害?叶尾焦尖,影响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
叶尾焦尖是兰花的常见症状。
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兰花1.浇水量不当。
盆湿过度或梅雨季节盆内积水数天,引起根部浊湿易烂,造成老苗焦尖。
防治方法:适时适量浇水,梅雨季节遮雨并加强通风。
2.浇水时间不当。
夏季中午浇水,水温与盆土温差太大,导致根系正常生理活动受阻,减弱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产生生理干旱,而使兰叶焦尖。
防治方法:夏季应在早晚水温与盆土温度相近时进行浇水。
3.夏季高温,通气不畅,盆土温度过热,兰根受热引起焦尖。
防治方法:给周围环境喷水,增强通风及遮阴密度以降温。
4.初夏与秋季,风大而干燥天气,水分蒸发量大,空气过于干燥,引起新苗焦尖。
防治方法:及时向叶面、盆面及周围空间喷水、喷雾,增加空气湿度。
兰花5.施肥不当。
施肥过浓过重,使根系受伤,水分倒流,引起焦尖。
防治方法:立即脱盆用清水洗根,待晾干后重新换土上盆。
6.盆土中拌有新鲜木屑等未腐熟的有机物,翻盆浇水后,新鲜木屑等未腐熟有机物发酵腐熟过程中产生热量,灼烧兰根,造成焦尖。
防治方法:配制盆土时使用充分腐熟材料。
7.翻盆时,枯烂根未修剪干净,植材不清洁,影响新根生长发育造成新叶焦尖。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病根烂根,配制盆土时加50%多菌灵消毒。
兰花8.施肥不均衡。
钾肥是兰花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通常分布在生长最旺盛的幼芽、嫩叶、根尖等处。
植株严重缺钾时,植株变矮,叶片容易发生灼焦状。
防治方法:施肥时加入适量草木灰浸出液或磷酸二氢钾等。
兰叶一旦受损,不利于生长,所以在栽培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以防为主。
兰叶焦尖一直困扰着我,也是很多兰花爱好者比较纠结的事,看了很多网络文章,觉得有些道理,现转载和兰友共享,但愿对大家有帮助。
(一)兰叶焦尖的主要原因
引起兰叶焦尖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然因素引起的,有的是管理不当造成的,也有的是病害所致。
其中病害引起的焦尖危害最严重。
1、自然因素引起的焦尖
(1)湿度太低:兰叶焦尖与水分供应密切相关,尤其是蕙兰叶片较长,如水分供应不上势必引起兰叶焦尖。
兰叶的水分供应一是靠根部输送,二是从空气中吸收。
因此兰花的焦尖的原因,除盆土过分干燥外,与空气湿度过低有很大关系。
空气中如果湿度太低,过于干燥,而引起兰株蒸腾作用加强,兰叶水分供需失衡致使兰叶焦尖。
一般说来室内养兰空气湿度较大,兰叶焦尖情况不严重,而室外养兰由于空气湿度难以控制,兰叶焦尖的情况就要严重些。
(2)气候骤变:春天人们刚将兰花从湿度较高的兰房搬出,即遇到了数十年一遇的干旱,河流干涸见底,空气湿度极底,因而兰花焦尖情况较为严重。
梅雨季节来得虽晚,但时间却很长,达50天左右,久不见阳的兰叶既薄又软,刚出梅雨季节随即遇上高温烈日,于是焦尖情况愈加严重。
(3)空气污染:临近污水区、工业区,或有人在兰苑附近焚烧有害物质,致使空气中弥漫了有害气体危害兰叶而引起焦尖。
2、管理不当引起的焦尖
(1)光照过强:夏季疏于遮荫或遮荫力度不够,致使光照太强,造成兰叶焦尖。
(2)长期阴养:兰花在生长过程中遮荫过度,光照过弱,长期阴养,致使兰叶质薄柔弱,如果骤然让兰花见强光,容易引起兰花焦头缩叶。
(3)水害伤苗:浇水太勤,引起烂根导致焦尖。
阳光下喷水,水聚叶尖,经强光照射而焦尖。
浇水的水质受污染,或者兰花淋了酸雨也会引起焦叶。
(4)肥害伤叶:根系施肥时肥料浓度太大,次数太频繁,致使兰根焦黑,继而造成兰叶焦尖。
(5)施药过浓:农药配比有一定的比例,如果浓度超过标准,喷施量又太多,致使农药积聚兰花叶尖,使叶尖受害造成焦尖。
(6)植料太干:懒于浇水致使盆中植料太干,不能满足兰株对水分的需求,形成空根,兰叶不能得到正常的水分供应,因失水致使兰叶焦尖。
上述几种由于自然因素或管理不当引起的兰叶焦尖通常称生理性焦尖,这种焦尖通常呈黑色,且病缘处没有黑色横纹,不会迅速向前推进,病程较为缓慢,危害程度并不大。
只要找出原因,对症管理,兰叶受危害的情况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3、病菌引起的焦尖
(1)细菌性褐斑病:兰花的褐斑病是由细菌侵染兰叶所致,是兰叶病害中最为凶恶的焦尖病,较易识别,它的病斑呈褐色,它在发病初期叶片有似开水烫过的呈水渍状的褪色斑,且迅速连成一片向前推进,造成整段叶片枯死,它传染性极强,迅速蔓延,危害极
大。
(2)炭疽病:兰花的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兰花叶片最常见的焦尖病,比较容易识别,其显著特点是叶尖受害干枯后有若干呈波浪状的横向黑带,焦尖叶片剪去后如不施药,仍会继续向前推进,是一种较严重的焦尖病害。
(3)黑斑病:兰花的黑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兰花叶片最常见的焦尖病之一,较易识别,其显著特点是病斑呈圆形,散布于叶面和叶缘,严重时亦可连成一片,致使整片兰叶失去观赏价值。
(4)叶枯病:兰花的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较凶恶的焦尖病之一,较易识别,其显著特点是后期叶尖变灰白色整段枯死,病叶交界处呈深褐色,且不断向前推进,甚至使整个叶片迅速干枯,危害极大。
(5)枯尖病:兰花的枯尖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最常见的焦尖病,较易识别,其显著特点是枯死部分灰黄色,没有带状痕迹(与炭疽病区别),交界处有黑褐色斑纹。
上述几种病害有时单一发生,有时几种病害同时发生。
如兰花不仅患叶枯病同时又患黑斑病,叶片枯死后黑斑仍然存在。
又如兰叶既
患炭疽病又患黑斑病,叶片枯死后二种病症同时存在。
由病菌引起的兰叶焦尖,危害情况一般都较为严重,病缘处通常有黑色横纹,且这一黑色横纹病斑不断向前推进,严重者整段叶片焦枯,即使剪除还会继续焦枯,再剪再焦,直至秃头。
甚至对兰株的生命构成威慑。
(二)兰叶焦尖病的准确诊断
前面对各种焦尖病的症状虽然作了较为明确的说明,但一般兰友对焦尖是何种病因引起的,一时还难以分辨,其实只要留心观察还是可以识别的。
1、生理性焦尖:(水伤、肥伤、药害等)受害处是全黑,交界处没有黑色条纹;病理性焦尖叶枯后不是黑色,交界处都有黑色条纹病斑。
2、细菌引起的病斑:初期有开水烫过的水渍状褐色斑块;而真菌引起的枯尖没有黄褐色的斑块。
3、真菌引起的病症:一般在交界处都有黑色横斑。
炭疽病危害过的枯尖上,有几条横向波浪状黑纹,其它病症都没有这种波浪状斑纹;叶枯病危害过的病叶呈灰白色;枯尖病危害过的叶片呈灰黄色。
总结起来,生理性焦尖受害部位全部为黑色,病叶交界处无黑色横纹;细菌性褐斑病受害部位开始有褐色斑块,后期病斑呈黑色,病叶交界处有黑色横纹;炭疽病受害叶片上有几条横向波浪状黑色横纹,病叶交界处有黑色横纹;叶枯病受害部位呈灰白色,病叶交界处
有黑色横纹;枯尖病受害部位呈灰黄色,病叶交界处有黑色横纹。
只有准确把握各种焦尖病的病症,在治理焦尖病时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定要下功夫去研究它,在治疗时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三)根治焦尖病的措施
从根本上消除由病害引起的兰叶焦尖病,难度比较大,但只要积极对待,认真管理,综合防治,一定会取得显著效果的。
1、病叶要剪除:叶片既已焦尖,剪去亦不足惜,必须坚决剪掉,丝毫没有留恋的必要。
剪除病叶要彻底,剪口要离病斑处1厘米以上,如老株发病严重,可毫不留情地整株剪去。
并用甲基托布津喷洒。
病叶剪下后要烧毁或深埋,万万不可将剪下的病叶留在兰苑中,修剪过程中掉在地上的病叶也要捡起,以防再次成为病源。
2、用药要对症:兰叶既已焦尖,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因管理不当引起的生理性焦尖,那就对症加强管理。
如果因是病害引起的焦尖,那就首先区分是细菌引起的还是真菌引起的,这一点是很好区分的,那就是细菌引起的褐斑病有一个明显的症状:发病初期病斑似开水烫过的呈水渍状的痕迹。
细菌引起的疾病用农用链霉素、叶枯宁、可杀得防治;而真菌引起的疾病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世高等药剂防治。
如一时难以区分是何种病害,则将杀细菌的药剂和杀真菌的药剂混合使用,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治疗要及时:一旦发现病情就要及时用药治疗,千万不能有
“兰叶焦尖没有关系”的麻痹思想,更不能有“兰叶焦尖是正常的”错误思想,而延误治疗,致使病情加重,范围扩大。
要清楚地认识到兰叶患病的传染速度很快,虽不致死,但失去观赏价值。
4、预防要常抓:“防重于治”,预防工作要常抓不懈,要定期喷洒药液,预防用药要从早春开始,杀细菌、灭真菌的药要一起上,每隔10~15天一次,即使没有发现病情也要用药,防患于未然,要将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5、喷水要严禁:一旦兰叶出现由病菌引起的焦尖,就必须严禁喷水。
因喷水会使叶面湿润而加速病菌繁殖,同时喷水会使病菌加速扩散,造成恶性传播。
如叶面灰尘太多,影响兰花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在喷水后叶面干爽时立即用可杀得和其它杀菌剂一同喷洒,以防病菌扩散传播。
6、管理要加强:不仅兰叶的生理性焦尖与管理有关,细菌引起的焦尖归根结底也与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在管理上多思考、多研究,把管理兰花的工作做好,尽量杜绝因人为引起的兰叶焦尖。
7、购草要慎重:返销草和温室苗由于长年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几乎是泡在药水里成长的,一旦移植到自然环境中种植,由于光照增强、湿度降低等原因,会迅速引起焦头缩叶。
8、农药要轮换:任何一种农药时间用长了都会产生抗药性,因此切不可长时间用一种农药防治病害。
农药要经常轮换,一般说来每种农药连续使用三次即可调换,这样就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