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 第5节:有理数的乘方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4
2.5有理数的乘方(1)一、基础训练1.-32的值是( )A.-9B.9C.-6D.6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 -32 与 -23B.-23 与 (-2)3C.-32 与 (-3)2D.(-3×2)2与-3×223.下列各式运算结果为正数的是( )A.-24×(-5)B.(1-2)×5C.(1-24)×5D.1-(3×5)64.一个数的立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A.0B.0或1C.-1或1D.0或1或-15.如果一个有理数的正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数是( )A.正数B.负数C.非负数D.任何有理数6.-24×(-22)×(-2) 3=( )A. 29B.-29C.-224D.2247.两个有理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n 次幂的值( )A.相等B.不相等C.绝对值相等D.没有任何关系8.(-1)2001+(-1)2002÷1-+(-1)2003的值等于( ) A.0 B. 1 C.-1 D.2 9.-26中指数为 ,底数为 ,结果是 ; 523⎪⎭⎫ ⎝⎛-的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 10.根据幂的意义,(-3)4表示 ,-43表示 ;11.一个数的15次幂是负数,那么这个数的2003次幂是 ;12.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1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它的相反数,那么这个数是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是 ;14.=⎪⎭⎫ ⎝⎛-343 ,=⎪⎭⎫ ⎝⎛-343 ,=-433 ;343-= 。
15.()372⋅-,()472⋅-,()572⋅-的大小关系用“<”号连接可表示为 ; 16.如果44a a -=,那么a 是 ;17.计算:①()42-- ②()33131-⨯--③()2233-÷- ④()()3322222+-+--二、自主选择18. 你能求出1021018125.0⨯的结果吗?19.若a 是最大的负整数,求2003200220012000a a a a +++的2.5 有理数的乘方一、填空题1、(-2)3的底数是_______,结果是_______.2、-32的底数是_______,结果是_______.3、5×(-2)2=_______ ,48÷(-2)5=_______.4、n 为正整数,则(-1)2n =_______,(-1) 2n +1=_______.5、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则这个数为_______.6、一个数的立方与这个数的差为0,则这个数是_______.7、(1)一个数的平方等于36,则这个数为________.(2)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_________.(3)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 .(4)—23 _______ (—2)3(填“>”、“<”或“=”).(5)43= ______;(—2)3=_______;(—3)4=______;(—1)1001= ________; —132= ________; (-1)9=_____; (-3)3 =__________;(-5)2 =________; (-0.1)3=_______; (-1)2n =______;(-1)2n+1=________;二、选择题1、如果a 2=a ,那么a 的值为( )A.1B.0C.1或0D.-12、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则这个数是( )A.+4B.-4C.±4D.±8 3、a 为有理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2>0B.a 2-1>0C.a 2+1>0D.a 3+1>0 4、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102=(-10)×(-10)B.32=3×2C.(-21)3=-21×21×21 D.23=32 三、判断题1、若一个数的平方为正数,则这个数一定不为0. ( )2、(-1)n=-n .( )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上数学学科校本作业 编写人:郑强松 审核人:陈妹红 日期:2014.9.6 3、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这个数. ( )4、平方是8的数有2个,它们是±2. ( )四、解答题1、计算:(1)(-31)3 (2)-32×23 (3)(-3)2×(-2)3(4)-2×32 (5)(-2×3)2 (6)(-2)14×(-21)15(7)-(-2)4 (8)(-1)2001 (9)-23+(-3)2 (10)(-2)2·(-3)22、若a2=16,b2=9,则a-b=_____.3、有一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第一次剪掉一半,第二次剪掉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5次后剩下的纸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设a、b、c是互不相等的自然数,a·b2·c3=540,则a+b+c的值是多少?初中数学试卷。
期末复习二有理数的运算要求知识与方法了解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倒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倒数乘方、幂、指数、底数的概念计算器的简单使用理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说出一个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有理数的精确位数及根据精确度取近似值运用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必备知识:1.若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____________,就称这两个有理数____________.2.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先算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最后算____________.如有括号,先进行____________运算.4.把一个数表示成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幂相乘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二、防范点:1.倒数不要和相反数混淆,倒数符号不变,相反数要变号.2.乘方运算不要和乘法运算混淆,如23和32不相等.3.有理数混合运算中注意运算顺序,特别是乘、除同级运算时,注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4.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及带单位的有理数的精确位数时要注意单位及10的幂的位数.倒数的概念例1 (1)2017的倒数为( )A .-2017B .2017C .-12017D .12017(2)已知a 与b 互为倒数,m 与n 互为相反数,则12ab -9m -9n 的值是________. 【反思】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注意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是相同的,不要与相反数混淆起来.有理数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例2 下列计算错在哪里?应如何改正?(1)74-22÷70=70÷70=1;(2)(-112)2-23=114-6=-434; (3)23-6÷3×13=6-6÷1=0.【反思】乘方运算是初中阶段新学的一种运算,要弄清楚它的法则,不要和乘法混淆起来;运算顺序也是学生的一个易错点,特别是乘、除同级运算过程中要遵循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例3 计算:(1)(-2)2+3×(-2)-1÷(14)2; (2)-32-[-(12)2-116]×(-2)÷(-1)2017.【反思】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的顺序不要搞错,-32的求值也是学生的一个易错点.有理数的简便计算例4 用简便方法计算:(1)(-6134)-(-512)+(134)-(+8.5); (2)19999899×(-11); (3)(-5)×713+7×(-713)-(+12)×713.【反思】合理地利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可以加快速度,分配律和分配律的逆向使用也是简便计算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近似数及科学记数法例5 (1)数361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A .0.361×109B .3.61×108C .3.61×107D .36.1×107(2)下列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①4.7万 ②17.68(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取下列各数的近似数:①0.61548(精确到千分位);②73540(精确到千位).【反思】求带单位的近似数的精确度时,要注意单位也是有效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例6 出租车司机王师傅从上午8:00~9:00在某市区东西向公路上营运,共连续运载八批乘客.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王师傅营运八批乘客里程如下:(单位:千米)+5,-6,+3,-7,+5,+4,-3,-4.(1)将最后一批乘客送到目的地时,王师傅在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什么位置?(2)已知王师傅的车在市区耗油成本约为0.6元/千米,若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起步价8元(不超过3千米),若超过3千米,超过部分按每千米2元收费,则王师傅在上午8:00~9:00扣除耗油成本后赚了多少元?【反思】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要抓住题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是求各数之和还是各数的绝对值之和.1.计算:3×(-1)3+(-5)×(-3)____________.2.已知(x -2)2+||2y +6=0,则x +y =____________.3.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则a 与b 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写出一个正确关系式即可)第3题图4.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50,精确到____________位,它表示大于或等于____________且小于____________的数.5.数轴上A 、B 两点位于原点O 的两侧,点A 表示的实数是a ,点B 表示的实数是b ,若||a -b =2016,且AO =2BO ,则a +b 的值是____________.6.计算:(1)(34-112+13)×(-60);(2)(-3)2÷92+(-1)2017-|-2|.7.已知x ,y 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运算※,满足x ※y =xy +1.(1)求2※3的值;(2)求(3※5)※(-2)的值;(3)探索a ※(b +c)与a ※b +a ※c 的关系,并用等式把它们表达出来.参考答案期末复习二 有理数的运算【必备知识与防范点】1.1 互为倒数 3.乘方 乘除 加减 括号里的 4.a(1≤a<10) 10【例题精析】例1 (1)D (2)12例2 (1)运算顺序错.改正为:74-22÷70=74-4÷70=74-235=733335; (2)运算法则错.改正为:(-112)2-23=94-8=-234; (3)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都错.改正为:23-6÷3×13=8-6×13×13=8-23=713.例3 (1)-18 (2)-838例4 (1)-63 (2)-2199989(3)-176 例5 (1)B (2)①千位 ②百分位 (3)①0.615 ②7.4×104例6 (1)正西方向3千米处 (2)67.8元【校内练习】1.12 2.-1 3.答案不唯一,如a >b4.百分 0.495 0.505 5.±6726.(1)(34-112+13)×(-60)=-60×34+60×112-60×13=-45+5-20=-60. (2)(-3)2÷92+(-1)2017-|-2|=9×29-1-2=-1. 7.(1)7 (2)-31 (3)∵a ※(b +c)=a(b +c)+1=ab +ac +1,a ※b +a ※c =ab +1+ac +1.∴a ※(b +c)+1=a ※b +a ※c.。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性质及运算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学生对于乘方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的掌握。
3.乘方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乘方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乘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拓展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乘方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的PPT,以便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乘方实例,以便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以便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乘方概念,如“2的3次方表示3个2相乘,即2×2×2=8”。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乘方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如“乘方的性质:a m×a n=a(m+n);乘方的运算法则:a m÷a n=a(m-n)”。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材完整目录【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阅读材料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1.2 数轴1.3 绝对值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2.2 有理数的减法2.3 有理数的乘法2.4 有理数的除法2.5 有理数的乘方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7 近似数和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实数阅读材料神奇的π3.3 立方根3.4 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 用字母表示数4.2 代数式4.3 代数式的值阅读材料数学中的符号4.4 整式4.5 合并同类项4.6 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一次方程5.2 等式的基本性质5.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阅读材料丢番图课题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6.1 几何图形6.2 线段、射线和直线6.3 线段的大小比较6.4 线段的和差6.5 角与角的度量6.6 角的大小比较6.7 角的和差6.8 余角和补角6.9 相交直线阅读材料初识“几何画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下册】第1章平行线1.1 平行线1.2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3 平行线的判定1.4 平行线的性质阅读材料地球有多大?1.5 图形的平移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2.1 二元一次方程2.2 二元一次方程组2.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简单应用2.5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选学)阅读材料《九章算术》中的“方程”第3章整式的乘除3.1 同底数幂的乘法3.2 单项式的乘法3.3 多项式的乘法3.4 乘法公式3.5 整式的化简3.6 同底数幂的除法3.7 整式的除法阅读材料杨辉三角与两数和的乘方第4章因式分解4.1 因式分解4.2 提取公因式法4.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第5章分式5.1 分式5.2 分式的基本性质5.3 分式的乘除5.4 分式的加减5.5 分式方程阅读材料实验与归纳推理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表6.3 扇形统计图6.4 频数与频率6.5 频数分布直方图综合与实践关于“初中生最喜爱看的电视节目”的调查。
2.5 有理数的乘方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50分)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未来5年“精准扶贫”的战略构想,意味着每年要减贫约11700000人,将数据11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17×106B. 1.17×107C. 1.17×108D. 11.7×1062. 一家特色煎饼店提供厚度相同,直径不同的两种煎饼,甲种煎饼直径20厘米卖价10元,乙种煎饼直径30厘米卖价15元,请问:买哪种煎饼划算?A. 甲种B. 乙种C. 一样D. 无法确定3. 2016年第一季度,我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持续增加,获得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408万元,408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 408×104B. 4.08×104C. 4.08×105D. 4.08×1064. 2013年8月31日,我国第12届全民运动会即将开幕,据某市财政预算统计,用于体育场馆建设的资金约为14000000,1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4×105B. 1.4×106C. 1.4×107D. 1.4×1085.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泸州市常住人口大约有4220000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 4.22×105B. 42.2×105C. 4.22×106D. 4.22×1076. 若∣m−3∣+(n+2)2=0,则m+2n的值为( )A. −1B. 1C. 4D. 77. 2003年10月15日9时42分,我们祖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中生活21小时,这21小时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表示约为( )A. 7.56×104秒B. 7.5×104秒C. 7.6×104秒D. 7.6×105秒8. 将一根长1米的木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截至第五次,剩下的木棒长是( ) 米.A. 132B. 116C. 1516D. 31329. 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母亲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进一,用来记录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由图可知,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是( )A. 84B. 336C. 510D. 132610. 计算:21−1=1,22−1=3,23−1=7,24−1=15,…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规律,猜测22014−1的个位数字是( )A. 1B. 3C. 7D. 5二、填空题(共10小题;共50分)11. 写出一个含有三级运算的算式,使它的结果等于 −6: .12. 2015年“圣地车都”--随州改装车的总产值为 14.966 亿元,其中 14.966 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元.13. 1 米长的小棒,第 1 次截去一半,第 2 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第 6 次后剩下的小棒长 米.14.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南京市区西部,总占地面积 896000 平方米,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主要场馆.数据 896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5. 流经我市的汀江,在青溪水库的正常库容是 6880 万立方米.6880 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6. 绝对值小于 100 的所有的整数的和为 a ,积为 b ,则 a 2016+b 2017 的值为 .17. 据中央电视台 2007 年 5 月 22 日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自 1976 年推广种植以来,累计增产 5200 亿公斤,如果按照每年每人消耗 500 斤计算,就等于解决了世界上 20 亿人口一年的温饱问题. 5200 亿公斤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公斤.18. 计算 (−25)10×(−2.5)11 的结果等于 .19. 为美化烟台,市政府下大气力实施城市改造,今春改造市区主要街道,街道两侧统一铺设长为 20 厘米,宽为 10 厘米的长方形水泥砖,若铺设总面积为 10.8 万平方米,那么大约需水泥砖 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 已知:31=3,32=9,33=27,34=81,35=243,36=729,⋯,设 A =2(3+1)(32+1)(34+1)(38+1)(316+1)+1,则 A 的个位数字是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65分)21. 在比例尺为 1:8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太原的距离为 6.4 cm ,将实际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是多少?22. 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只有数码 0 和 1),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 (101)2,(1011)2 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101)2=1×22+0×21+1×20=4+0+1=5;(1011)2=1×23+0×22+1×21+1×20=11.按此方式,将二进制 (1001)2 换算成十进制数.(说明:20=1)2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Ⅰ 7230;Ⅱ 2100000;Ⅲ −102600;Ⅳ 15 亿.24. 计算:(−3)2n ⋅(−13)2n+1−2×(−1)2n+1,其中 n 是正整数.25. 向月球发射无线电波,电波从地面达到月球再返回地面,共需 2.57 秒,已知无线电波的速度为3×105 千米 / 秒,求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答案第一部分1. B2. B3. D4. C5. C6. A7. C8. A9. C 10. B第二部分11. 答案不唯一,例如32−3×5=−612. 1.4966×10913. 16414. 8.96×10515. 6.88×10716. 017. 5.2×101118. −2.519. 5.4×10620. 1第三部分21. 6.4×8000000=5.12×107(cm)=5.12×102(km).22. (1001)2=1×23+0×22+0×21+1×20=9.23. (1)7.23×103.(2) 2.1×106.(3)−1.026×105.(4) 1.5×109.24.(−3)2n⋅(−13)2n+1−2×(−1)2n+1=(−3)2n⋅(−13)2n×(−13)−2×(−1)=[−3×(−13)]2n×(−13)+2=−13+2=53.25.3×105×2.57÷2 =7.71×105÷2= 3.855×105(千米).答: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3.855×105千米.初中数学试卷。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概念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有理数运算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后续学习指数运算、对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方,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法则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例题、练习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乘方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乘方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实质,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具: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或者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计算一辆车行驶100公里需要的时间,如果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那么100公里需要多少小时?”让学生认识到有理数乘方的重要性。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性质及其运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有理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函数、方程等数学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对于简单的数学运算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方,学生可能初次接触,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性质。
2.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及其性质。
2.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有理数的乘方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有关有理数乘方的PPT课件,包括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等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方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有理数的乘方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阐述有理数乘方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利用有理数乘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