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
- 格式:ppt
- 大小:619.50 KB
- 文档页数:9
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能明确底数、指数、幂这几个概念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仔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二、教学设计(一)有效导入,明确目标提出问题:(1)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2)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体积怎么计算?(3)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对折一次的厚度怎样计算?那么连续对折2次的厚度又怎样计算呢?连续对折3次,4次,...,30次又怎样计算呢? 依次引导学生完成三个问题。
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教材41页,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叫做乘方?什么叫做幂?2、 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请说出 的读法。
3、什么叫做底数?什么叫做指数?n a n a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活动,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深入学生的活动中去,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帮助各别有困难的小组分析问题,提出思考方向。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1、什么是乘方?什么叫做幂?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对回答问题的小组进行评价,板书。
2、 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请说出 的读法。
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即 ,记作 ,读作“a 的n 次方”,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
对回答问题的小组进行评价,板书。
3、什么是底数?什么叫做指数?在 n a 中, 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
对回答问题的小组进行评价,板书。
教师补充提出问题:在教材,你还发现哪些其他的知识,请你提出来有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教师鼓励学生发现知识,对发现知识的同学所在的小组进行评价。
第一部分:知识精讲知识点一、乘方的有关概念(1)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 叫底数,n 叫指数,a n 读作:a 的n 次幂(a 的n 次方).(2)乘方的意义:a n 表示________.n an a a a a a =⨯⨯⨯⨯个(3)写法的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一定要打括号,不然意义就全变了. 如:(32-)2=(32-)×(32-),表示两个32-相乘. 而322-=322⨯-,表示2个2相乘的积除以3的相反数.2.知识点二、a n 与-a n 的区别.(1)a n 表示___________,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___________. (2)-a n 表示___________,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___________. 如:(-2)3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有理数的乘方(-2)3=(-2)×(-2)×(-2)=.-23底数是,指数是,读作___________.-23=-(2×2×2)=.注:(-2)3与-23的结果虽然都是-8,但表示的含义并不同.知识点三、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数.(3)负数的偶次幂是数.(4)0的奇数次幂,偶次幂都是.所以,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或.知识点四、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①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②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③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注意: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今后将会学到)叫做第三级运算。
第二部分:例题精讲例1.计算:(1) ()32-; (2) ()42-; (3) ()52-例2.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指数各是多少? ①(-2.3)×(-2.3)×(-2.3)×(-2.3) ②(-14)×(-14)×(-14)×(-14)③ x ·x ·x ·……·x(1999个)④(-6)×(-6)×(-6)⑤ 23 ×23 ×23 ×23例3、把5)21( 写成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