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家 经委“厂 长负责 制条例”
实行
Y
未实行 N
……
分析单位
城市 A B C D
……
测量图例 3
测量法则
按国家 统计局 的统计 标准
测量内容 符号(数字)
(规 模)
700万 15 万 100万 50 万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
人一方面作为测量的客体或对象,而另一方面又作为测量过程 的主体,因而给社会现象的测量带来了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
的零点
数字性质 平均量度值
=,
众数
统计检验
χ2检 验
>,<
中位数 符号秩序检验
+,- 算术平均数 t检验,F检验
、、 、
几何平均值 t检验,F检验
§2 概念的具体化与操作化
一、概念、变量与指标
概念 变量 指标
概念、变量、指标及取值关系
变量
指标
取值:
(具有多个取值的概念)(表示变量含义的具体事物)
例:桌子的高度--以米为衡量标准,收入情况
有效测量法则的条件:
准确性 –所指派的数字或符号能够真实、可靠、有效地反
映调查对象在属性和特征上的差异。 –如,英语80分与60分
完备性 –能够包括研究变量的各种状态或变异。 –如,中共党员和非党员
互斥性 –每一个观测对象(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都能
以一个而且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 –如,工人、农民、城市居民、干部……
0
0
测量层次小结
类别区分(=、=)
定类变量 定序变量 定距变量 定比变量
有
有
有
有
次序区分(>、<)
有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