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 格式:doc
- 大小:210.03 KB
- 文档页数:2
1.1.1 案例借鉴(1)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城东金鸡湖畔,下辖三个镇,总面积达80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25 万。
借鉴新加坡的管理模式,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 年,历经16 年的发展,园区规划完善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已经初具规模,高新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
2009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2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2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512.8 亿美元。
○1发展定位、战略与目标定位:苏州现代化新城区,中央商务区。
发展理念:实现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
发展战略: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依赖、投资拉动向科技依托、创新驱动转变,从“工业经济”、“制造经济” 向“服务经济”、“智力经济”转变,和从“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变。
发展目标:把园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新城区。
○2主导产业、示范区与产业业态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四大示范区:即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
四大产业业态:信息产业集群,包括独栋高端办公楼、组合式商务中心、花园式办公;制造业园区,包括公园式制药园区、集中式中低层研发区;会展中心,包括临湖大体量建筑、倚自然景观的特色建筑群;休闲服务业,包括酒店式公寓、商务型酒店、分散式度假型酒店主题酒店。
○3空间布局苏州工业园区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配套。
目前已经建成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独墅湖高教区,国际博览中心等大型生产服务设施68 万平方公里,建成邻里中心、左岸商业街、星海休闲广场等生活服务设施50多万平方米。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卢济威陈屹峰吴其煊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位于苏州市东部,东侧紧靠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西侧毗邻苏州古城,区内有作为苏州内环线一部分的东环路、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及中新路、三星路、机场路、金鸡湖路等重要城市干道穿越(图1)。
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西起东环路,东至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北起三星路,南至机场路,主要对三星路、中新路、金鸡湖路、机场路两侧地区及东环路东侧地区进行设计研究,规划设计范围为63.5ha。
1、发展定位苏州市在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城两区的格局:即整个城市由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构成。
从宏观上来看,位于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之间的东环路地区,正是限定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城市区域的重要边沿之一。
因此,作为一个城市界面,强化苏州工业园区的整体城市意象是东环路地区的一个基本功能。
今后,苏州古城将以旧城保护、旧城改造为主要任务,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而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则发展成以生产为主,兼重服务的自我完善的独立城市区域,这一城两区将由东西向城市干道干将路—中新路所联系,因此干将路中新路已成为苏州城市的生长轴和发展轴,苏州城市这一沿东西轴向的主导发展模式在新编制的《苏州市总体规划》中也得到肯定。
规划中的沿干将路—中新路的地铁轻轨系统也将使这一发展趋势得到加强。
因此作为联系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的东环路地区,同时,也应把强化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主导趋势作为他的基本目标。
基于上述认识,对于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应以城市界面作为其总体发展定位。
这个定位包含二个层面:(1)城市景观层面: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现代化工业区,有着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城市意象与之相称。
对这一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而言,东环路地区是对它起限定作用的一个城市界面,因此它对塑造工业园区整体的城市意象有着重要意义,也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苏州⼯业园区详细规划⽬录第⼀章总则 (2)第⼆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标 (2)第三章⼟地利⽤ (2)第⼀节总体⼟地利⽤分配2第⼆节⼟地利⽤细分4第四章指标体系和要素控制 (5)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7)第六章绿地、河湖系统 (10)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12)第⼋章分⽚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14)第⼀节中⼼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4第⼆节居住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6第三节⼯业区控制和建设指导20第四节软件园控制和建设指导24第九章专项规划 (26)第⼀节市政公⽤⼯程规划26第⼆节综合防灾规划34附件⼀:论证意见附件⼆:规划背景XX新区⼆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第⼀章总则第 1 条为贯彻总体规划,适应XX新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园区建设合理有序,特制定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范围第 3 条“XX新区⼆三区”是指XX新区中新合作区的第⼆区、第三区两区,即本规划范围,位于⾦鸡湖东岸、青秋浦以西,北⾄娄江、南⾄斜塘河,共58.46平⽅公⾥。
第 4 条任何单位、团体和个⼈在本规划范围内的⼀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规划⽂本和图则配套使⽤,具有同等法律效⼒。
第 5 条规划范围内的⼯程设计与建设除执⾏本规划外,尚需符合国家、江苏省现⾏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第 6 条本规划⾃XX市⼈民政府批准之⽇起执⾏。
由XX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 7 条若需对本规划进⾏局部调整或重⼤变更,应按法定程序进⾏。
第⼆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标第 8 条规划依据1. 《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 《城市⽤地分类与规划建设⽤地标准》(GBJ137-90)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 《XX新区第⼆三区总体规划》(1995)7. 《中国-新加坡XX新区⼆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报告》(1995)8.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初步报告》(1996)第 9 条规划原则1.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市场体制与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1.1 天然环境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
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
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
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
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
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
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着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
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着称。
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
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
苏州工业园区总部基地B-10-010203地块设计任务书苏州工业园区总部基地B-10-01/02/03地块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苏州工业园区企业总部基地总占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
功能上,基地以一带两环、一心多片的整体布局,规划有60多栋层次多样的总部楼宇,满足个性化总部办公需要。
环境上,以中央绿地公园、星湖街高架下公园、沿街绿地以及屋顶绿化,构筑特色生态系统;配套上,以创新支撑、商务配套为基础,引进具有特色性、主题性、参与性、娱乐性的商业服务项目,将打造成集总部办公、商务休闲、时尚文娱、交通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门户枢纽和总部经济集聚区。
本项目主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园区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科技等三大新兴产业,引进高新技术领域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国内外大型企业投资总部、研发总部、结算中心、销售总部等职能型总部,大型制造业企业扩大整合的管理、销售总部,大型企业战略新兴产业总部、上海等一线城市溢出的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总部等。
兼顾最终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和效益的充分汇聚,促进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
2、基地情况项目位于企业总部基地范围内,园区高铁站北,跨春路南、瑞丰路东、支一路西,由3个地块(B-10-01/02/03)组成,总占地面积约7.5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暂定约47.3万平米(地上约30.6万平米,地下总面积约16.7万平米,其中车库及配套用房15.4万,局部商业约1.3万平米,另有轨道8号线站点约2.1万平米已设计完成需设计配合)。
地块南侧为即将运营的轨道3号线及其站点,即将建设的轨道8号线站点位于02地块(与项目整体设计、建设),03地块东侧预留有轨道12号线线位及站点,3条线互为换乘。
地块北侧预留有市政与地块内地库连接的地下通道及市政管廊,另按园区高铁站线位调整远期规划,还将考虑南北向穿越至和路的地上、地下通道。
(附件1-3)按规划要求,地块内拟建2栋不高于80米的塔楼、1栋180米塔楼、1栋200米塔楼办及相应裙房、地库(约2000辆机动车),初步业态规划请见附件,控制性规划指标参附件(除容积率、建筑高度外,其他可根据方案进行优化,建议调整,03地块西南角下沉广场用地需结合建筑统一设计)3、整体定位(1)产业高地1)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研发基地和区域型职能总部2)科技、研发、制造等行业优质企业培育发展平台3)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器(2)服务平台1)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起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2)商务服务平台:打造服务整个园区的配套服务平台(3)区域门户及交通核心1)在既有城市设计基础上,突出打造核心地块的门户形象2)整合高铁、轨道、区域交通资源,打造TOD开发模式的区域标杆4、建设目标本项目是苏州工业园区重要门户、大型铁路-轨道交通枢纽、战略新兴产业总部核心区域,具备完善的交通集散、研发、办公、商务配套、公共服务等功能。
(完整版)苏州⼯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苏州⼯业园区⾸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1.1 天然环境苏州市域⾯积8488平⽅公⾥,其中178平⽅公⾥(包括14.2平⽅公⾥的古城)是属于市区。
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地势基本平坦。
太湖(2,425平⽅公⾥)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注⼊长江和⼤海,五千年前这⾥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道与太湖连接。
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量和⽔位。
这些风景怡⼈的⽔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威尼斯”。
苏州位于长江三⾓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
京沪线铁路和京杭⼤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络和众多的河流/⽔道⽹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陆交通途径。
1.2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567万⼈。
其中:市区⼈⼝856,700⼈,⾃1975年以来,苏州市⼈⼝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涌⼈,这⾥的⼈⼝增长率相信会升⾼。
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增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对苏州市⼈⼝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然增长。
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中少于10%是从事第⼀产业(⽐如农业和渔业),⼤约60%从事第⼆产业(⽐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如零售业、酒店和⾦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苏州是中国⼀⼤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著称。
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前14.2平⽅公⾥古城的所在地。
一、景观照片二、公共及配套建造办公建造商业建造现代大厦园区邮政中心园区档案中心(未建成)国检大楼东方之门置业广场(CSSD 大楼)建屋集团大厦商旅大厦税务大厦国际大厦市场大厦综保区物流大厦时代广场李公堤水巷邻里月光码头商业(未建成)娄葑镇人民政府胜浦镇机关大楼园区路灯控制中心(城管大厦)园区工商大楼园区检察院大楼园区法院大楼园区公安分局大楼星虹国际大厦(未建成)星虹国际大厦(未建成)新天翔商业广场翔信国际大厦星都中心暂时商业现代休闲广场(商旅)要求能反映园区规划建设全景效果的摄影作品,重点征集。
除左边所列各项外,属于园区及周边五乡镇建设项目的摄影作品均可。
1文化建造体育建造医疗建造招商银行(未建成)东吴证券中茵皇冠酒店金鸡湖大酒店尼盛万丽广场欧尚超市百安居唯亭国际蟹城(未建成)利福广场润华环球大厦(未建成)圆融星座(未建成)湖滨楼恒宇国际(未建成)娄葑镇顺达广场(未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苏州国际会展中心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摩天轮(未建成)独墅湖高教区体育馆、游泳馆星海游泳馆九龙医院娄葑镇娄葑医院疾病控制中心星海娱乐休闲中心晋合酒店(翠园路南宾馆)新罗酒店晋合广场(凯悦)新鸿基大厦九龙仓大厦新鸿基四季酒店B 岛晋合酒店式公寓乐嘉服务公寓宜必思酒店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深国投商业广场独墅湖高教区影剧院独墅湖高教区图书馆胜浦镇胜浦医院2三、居住建造教育建造宗教建造邻里中心社区活动中心低密度住宅普通住宅苏州大学园区校区南京大学苏州研究院教学楼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教学楼苏大附中星海学校娄葑镇莲花学校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新城幼儿园重元寺娄葑镇玉皇宫湖东邻里中心新城邻里中心玲珑湾邻里中心沁园邻里中心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娄葑镇文体中心万科中粮本岸中海半岛华府建屋水墨江南唯亭镇观澜丽宫(未建成)万科玲珑湾中海御湖西岸中海湖滨一号星湾学校园区十中新城花园小学星港学校园区二中园区三中新加幼儿园新洲幼儿园基督教堂翰林邻里中心胜浦镇吴淞社区活动中心唯亭镇君地上郡(未建成)置地澳韵花园置地湖左岸置地城邦花园3四、工业建造动迁安居住宅青年公寓宿舍标准厂房自建厂房建屋东湖大郡 1-8 期晋合金湖湾晋合水巷邻里花园中茵国际天域翡翠国际朗诗国际凤凰城南山巴黎综保区东城都会娄葑镇金色尚城娄葑镇莲花新村唯亭镇亭苑动迁小区胜浦镇金淞湾小高层唯亭镇阳澄人家动迁小区(未建成)高教区 MBA 公寓楼高教区学生宿舍楼苏春工业坊(置地)娄葑镇北区创投工业坊博思格钢铁(苏州)有限公司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可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娄葑镇天骄锦城娄葑镇中旅花园娄葑镇独墅苑娄葑镇淞泽家园东湖林语湖畔天城城湾小区(高层) (未建成)奇梦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中新科技城苏净集团娄葑镇苏州工业园区雅可集团有限公4五、科技研发建筑物流中心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娄葑镇缤特力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娄葑镇宝时得机械(中国)有限公司唯亭苏州天亿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胜浦镇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苏州普洛斯物流园开辟有限公司科技园 1-4 期创意泵站高教区创意产业园研发楼高教区生物纳米科技园研发楼沙湖综合服务中心中新生态科技城启动区研发办公及综合服务楼太阳能光伏发电中新生态科技城启动区研发办司唯亭镇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唯亭镇太阳电线(苏州)有限公司胜浦镇珉泰克高级耐火材料系统有限公司胜浦镇苏州工业园区飞宇印刷有限公司胜浦镇广阳金属制品(苏州)有限公司中新生态科技城启动区研发办公及综合服务楼水源热泵空调中新生态科技城启动区研发办公及综5六、市政基础设施七、绿化景观工程道路桥梁隧道立交轨道交通各种站场自来水厂变电站电信局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垃圾中转站景区及体面带公楼雨水采集利用娄葑镇信息大厦北环路东延金鸡湖大道现代大道星港街星明街星华街独墅湖隧桥星华街 312 国道立交(未建成)轨道交通一号线园区段公交沁苑小区首末站金鸡湖大道公交停保场园区水厂湖西湖滨 110KV 变电站湖西金鸡湖路电信支局园区第一污水厂园区第二污水厂兰天热电厂苏虹路杏林街垃圾中转站金鸡湖八大景区现代大道景观带唯亭镇青剑湖景观合服务楼屋顶绿化公交星塘街枢纽娄葑东区垃圾中转站6唯亭镇星湖街绿化景观中央公园白塘公园沙湖公园唯亭公园中塘公园胜浦镇金清公园公园湖滨公园(白鹭园)莲池公园中新科技城中心湖生态湿地公园(未建成) 娄葑镇荷花公园(未建成)方洲公园小游园南施公园康健园广场城市广场星海街广场绿地7。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
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
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
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
“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
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