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预测(上)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8
201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立意预测及范文一、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蜕变,人性提升的助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喜欢跟周围的小伙伴玩泥巴,玩玩具和捉迷藏等,长大以后,怎么都不会再玩这些游戏,觉得没有意义,大人不会再玩小孩子的游戏;小时候的玩伴,长大后并不一定就是你喜欢的人;小时候喜欢看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机器猫》、《聪明的一休》等动画片和游戏长大后就不愿意看了……但这些游戏、动画片、玩伴或当年有意思的东西等却常常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唤起我们的回忆。
阅读上面这些话,你产生了哪些感想?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宿构,不得脱离材料的中心和含意的范围。
蜕变,人性提升的助力小时候喜欢和小伙伴们玩泥巴、捉迷藏等游戏,爱看机器猫和一休等动画片。
而长大以后便会觉得它们幼稚无趣,便不会再玩再看了。
甚至和小时候的伙伴之间也变得陌生起来。
但这些留下回忆,却时常在脑海中浮现。
人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成长。
在经历了焰炼涅磐的过程后人渐渐成长,在蜕变中人性也得到了提升。
成长会带来喜悦的变化。
人的一生中,从幼稚到自立,从自立到成熟,从成熟到衰老,这些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相貌、阅历、性格、喜好等都会随着时间而变,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也不存在永恒。
人只有变化,才懂得成长的快乐和回忆的幸福,品味出时间的味道。
色彩斑斓的蝴蝶由小小的毛毛虫蜕变而来,幼虫最终蜕变为翩翩的彩蝶。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成长能使人观念改变,带来知书达理变化,让人品尝到变化带来的喜悦,乐哉!事物在变化中完善提升。
自然选择法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生物为适应环境而变化,变得能更好地生存,使物种得以保留。
变化是对外界环境不断发展的反馈和回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大爆炸,冒进思想和公有制政策使得生产力停滞不前,又因为错误的领导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2016年高考作文题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预测(一):苦尽甘来青橄榄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一位妈妈带着小儿子散步,她把兜里唯一的青橄榄递给儿子,小儿子放在嘴里一咬,满嘴苦涩,马上把青果吐出来,一会儿那苦涩竞渐渐化做一股清香,可惜小儿子再也寻不到那青果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苦尽甘来青橄榄一只青橄榄,让小儿子嘴里满嘴的苦涩,马上吐出来,一会儿化做一股清香,再也寻不到那青果了。
这枚青橄榄,正如“行百里者,半九十”一样,先苦后香。
只是没有坚持到底,未忍暂时的苦涩而放弃。
没有苦尽,哪有甘来?没有风雨来袭,哪有彩虹的娇美?事事如此,人生大抵也是如此。
这就是苦尽甘来的青橄榄,带给我们的启示。
想要光明,须忍住黎明前的黑暗。
光明与黑暗是一对互相转化的矛盾体,只有把握好它们转化的脉搏,才能在黑暗过后,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接光明的到来,正像麦克阿瑟所说:在战场上,只有勇敢的人才配活着一样。
我国知名民族软件公司金山公司以其金山词霸和WPS而闻名。
然而在WPS刚刚上市初期,便遭到微软的WINDOWSWORD 的疯狂打压,以至金山公司濒临破产。
在最黑暗的时候,公司高层决定不放弃WPS,同时开发词典、杀毒等软件,“以战养战”。
他们在坚持开发展把握时机。
最终,黑暗过去,机会来临,WPS已被定位政府机构的指定产品,每天使用人数已达2.3亿。
可见,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只是那些高明者善于期待,等过严冬,迎来必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机。
苦尽甘来,须要珍惜奋斗的过程。
过程是走向成功的保障,事情往往是这样的。
毛主席说过:“要在战斗中学习战争”。
诚然,每一次失败,都将化为成功的基石,垫高了我们的脚下,使得我们能够高瞻远瞩。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在实验时屡经失败,但他并未放弃,从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他曾说道:“失败并不可怕,至少它告诉我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题预测:“无用”实为“大用”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是庄子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漫不经心拒绝所谓的“无用”时,其实放弃了很多隐藏在“无用”后的“大用”。
比方说,参加公益活动,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我们融入社会有着大用;再比如说阅读名著,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丰富我们的阅历有着大用。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用规范汉字书写。
【文题解析】:先要提炼出材料中的三个概念:“无用”、“有用”和“大用”。
其一,可以分析“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同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有些人看来有用,有些人看来无用,或者在此时无用,在彼此有用。
世俗所谓的“有用”,不一定是真的有用,而世俗说的“无用”,可能关键时候有大用。
其二,可以谈“无用”与“大用”之间的联系。
中国人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了看不见的精神世界。
所谓无用之用,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
全文可就为什么人们不知无用之用展开,谈无用之用的内涵,谈无用之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关于“无用之用”的文本庄子与惠施关于“无用”的辩论不只一次,我们先从最简明扼要的谈起。
在《外物》中,惠施直接发难。
原文大意如后:惠施对庄子说:“你的言论都是无用的。
”庄子说:“懂得无用的人,才可以同他谈有用。
譬如地,不能不说是既广且大,人所用的只是立足之地而已。
但是,如果把立足之地以外的地方都挖掘直到黄泉,那么人的立足之地还有用处吗?”惠施说:“无用。
”庄子说:“那么无用的用处也就很清楚了。
”以上这段数据在说什么?譬如一个年轻人在学校念书,这时学校以外的世界各地对他都是无用的。
但是如果把这些无用之地都消除的话,他在学校念书又是为了什么呢?他原本以为有用的学校至此也变成无用了。
当责任重回正义身边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2015年2月26日下午,河南濮阳市清丰县一个村子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大三学生孟瑞鹏救起2名落水儿童后不幸溺亡。
后续消息称,被救孩子的家长害怕承担责任,躲避不语,且拒不承认孩子是被救起的。
此事一出,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热议。
2015年3月3日上午10点半,为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的大学生孟瑞鹏遗体告别仪式在清丰县他曾经就读过的小学举行。
亲人、老师、同学、当地政府官员以及自发赶来的数百名群众参加追悼会。
由于良心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被救女孩儿的母亲卢小利带两女儿来到孟瑞鹏灵堂前,下跪痛哭,并送来一万块钱。
当时,已等待了5小时的孟瑞鹏父母表示,他们只要道歉,不接受钱。
当责任重回正义身边不久之前,一名大三学生孟瑞鹏为了抢救两名落水儿童,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可是两名孩子的母亲为了躲避可能会承担的责任,而选择了逃避。
看到这则消息,人们十分气愤和不解。
对这种行为愤怒至极,嗤之以鼻之后,不禁要问:为何因一己之私念而扼杀了若水的上善?当私欲压倒正义,社会将是一片黑暗,那是多么可怕的一幕?担责,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责任,担起来才知它重于泰山。
1920年,11岁的美国男孩里根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
闯了大祸的里根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
”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
”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挣足12.50美元还给父亲。
他就是连任美国第49~50届两届总统的里根。
他曾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是身心健全的人,不免都要承担各种责任。
小到对家庭、大至对社会和国家。
知道责任,勇敢地承担责任,是每个走向成熟的人的必经历程;而勇于担责,则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履责,是重于泰山的天大事情。
2016年高考作文题预测(70篇)看着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减少,各位考生的心里会不会越来越紧张呢?希望最好不要,对于像高考这样的大考来说,调节好心态是很重要的。
高考的脚步渐渐逼近,也没闲着,一直在为大家搜罗关于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的预测题和素材,并在这里做了汇总,大家马上练起来吧!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守住自己的灵魂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专注赢得人生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急流勇退,是一种智慧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利益之外不外乎人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全面发展与专注并行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欲望与理性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由王国维之死想开去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给心灵打补丁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做好自己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距离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网事咏叹调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不要在颂歌中迷失自我2016年高考作文预测:扎根与果香2016年高考作文题:细节铸就人生的辉煌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好奇+践行=成功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决绝力行,成功不二法门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世间百味在路上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2016高考作文预测相关素材:关于勇气2016高考作文预测相关素材:关于毅力2016年高考作文预测:行为与位置,相互影响2016高考作文预测:敬爱职业,生活才能乐之2016年高考作文预测:给孩子留条缝隙2016年高考作文预测:不完满才是人生2016高考作文预测:独是一种人生追求2016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苦尽甘来青橄榄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扬长避短,成就人生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受人玫瑰,传递余香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读书.积淀.薄发2016高考作文预测:映衬与独立之美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在时间中认识自己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求同存异才能丰富多彩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开拓视野行万里路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找寻生命的无限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敢于竞争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民族之魂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完美的平视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牵挂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中国人也可过洋节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自信与谦卑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保持真实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敬业者,人恒敬之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翅膀与风雨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心系中心,不畏边缘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救救猴子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慎重尾随,不要盲从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把握自己,永不言弃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无用实为大用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天行健,人生当自强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在信息之海中留住本真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思辨环境与人生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追求理想先要尊重现实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内外兼修,并蒂莲花分外艳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适合发挥自己潜能的舞台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贵在不虚此行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积沙成塔,集腋成裘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阳光下也要保持奔跑的姿势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高雅浅一度,通俗深一度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永远的责任,永远的良知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于知足中品味人生之美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从半高处去看世界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当责任重回正义身边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褪去浮华求本真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成人礼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自由的生长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守住心灵疆界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不逝的风景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人生需要多回头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善于借力,走向成功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铁笼里的猴子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不曾凋落的梅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秀。
2016年高考作文热点预测孔令元,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长于研究高考试题和命题,多次参加高考阅卷和模拟考试命题审题。
在《求学》《中学语文教学》《考试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教师博览》等刊物上发表高考试题命题研究、新课程教学、作文教学研究论文三十余篇。
获第四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说课大赛特等奖、全国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指导学生在全国刊物上发表作品四十余篇。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与2015年的《考试大纲》对比,2016年全国卷高考《考试说明》在作文方面的文字表述没有变化。
虽然表述没有变化,但根据2015年全国卷的作文试题,可以窥见201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和改革方向。
1.审题难度减小,拒绝价值预设不管是全国卷Ⅰ,还是全国卷Ⅱ,都没有出现以往材料作文要求选准角度和选好立意的要求,而是将题干变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和“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等表述方式。
这是材料作文命题改革的重要信号,预示着以往对考生思维和立意进行过多限制的局面已有所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具体情境展开的开放性材料。
考生通过阅读材料,思考题干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即可。
2.设置写作定向,在限定中开放虽然作文的审题难度有所减小,但考生不能信马由缰、信口开河。
题干“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和“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这些具有引导性的表述,其实是在开放性的大前提下,体现了限制性和定向性。
这是对考生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似思考的一种反拨。
3.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公民意识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大多是从社会热点事件出发,引导考生积极思考社会,思考人生,思考公民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培养考生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意识。
在此,笔者建议考生要关注社会热点,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思考社会热点事件,努力提升思辨能力。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9篇【附范文】为蜘蛛哀叹的人日渐消沉,为蜘蛛反思的人变得聪明,为蜘蛛感动的人坚强起来。
由此我明白一个道理:追求成功的人心中充满阳光,畏惧失败的人心中布满阴霾。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呼喊:我阳光,我成功!荀子曰:“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心中的阳光,如美玉,如珍珠,如牛黄,如红木。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既然如此,就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英国诗人雪莱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确“不宜妄自菲薄”,应在心底保留哪怕一米阳光。
屈原曾是个阳光大臣,写过“揽彗星以为旌兮,举斗柄以为麾”的豪言,但顶不住流放的痛苦自杀了,多么可惜!纵然楚王使“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周易》上说:“夫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心中有阳光,便能“与日月合其明”,顺应自然规律,积极追求进步。
韩愈诗云:“白日悬大野,幽泥化轻壒。
”阳光使沉泥化为轻尘,使烦恼化为轻烟。
韩愈“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把心中的阳光化为油灯的光,走向文学的成功。
只要心中有阳光,普通的景象,也令人神往。
欧阳修在《秋声赋》里写道:“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其实并不是景色有多好,只是欧阳修心中有阳光,才写出了生机。
潘尼在《逸民吟》中慨叹“朝云叆叇,行露未晞”,而被贬的苏轼则能写出“淡烟疏柳媚晴滩”这样很阳光的句子。
张孝祥阻风三山下,却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他就是相信,最黑暗时,黎明在前。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这首《江上》说明,追求成功的人心中映照着大片的阳光。
要变“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以至“屡战屡胜”。
看过别人的悲欢,走好自己的路线。
笑乌云与失败一色,怀阳光共成功齐飞……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高考十大高考作文话题话题一时事热点,感受时代脉搏预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有关部门统计:不论机关单位的公款招待,还是民间的私人庆典,我国每年在“舌尖上”的浪费数量巨大,至少有800万吨食物蛋白和300万吨脂肪被白白丢掉——等于浪费掉了2.5亿到3亿人一年的口粮,这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堪承受之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材料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色彩。
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抓住核心的问题,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紧扣“勤俭”挖掘立意。
具体的写作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1)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弃。
(2)养成俭朴的良好生活习惯,益国益民,并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3)杜绝铺张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俭朴并不等于吝啬,要树立健康的消费观、价值观。
(5)树立俭朴正气,摒弃奢靡之风,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等。
2014年光盘运动、司法公正、聂树斌案、中国梦、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与传统文化、和平崛起、为……点赞预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10月,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在进入香港大学学习一个月之后选择了休学,准备回母校高中复读以期来年高考能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国学。
刘丁宁一直想上北大,可当时听从家长老师的劝告无奈选择了港大。
到港大后发现自己还是想追求“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北大中文系可能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
加之港大网上学习时间比较长,刘丁宁的眼睛不太适应,于是决定放弃港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个有关社会热点的话题,有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为什么还要退学复读?这是不少人疑惑的地方,也应该是文章所要阐明的主旨。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10篇【优秀范文】预测作文题目一:把握自己,永不言弃在美国尤金举行的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比赛,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并列季军。
苏炳添成功夺牌让中国人倍受鼓舞。
他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亚洲的骄傲。
他不到最后一秒不放弃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专注执着,正确科学地把握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专注精神,不受干扰,是一种智慧。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成功所必须的精神。
他,年仅25岁,就获得了获得了神学哲学双学位。
如果他愿意,他随时可以成为巴赫音乐最正统的接班人,这就是史怀哲传奇的青年人生。
然而,外界的鲜花掌声,舆论的吹捧没有给这个理性的年轻人带来一丝的浮躁。
29岁时,他决定从零基础学习医学,拯救非洲难民。
从此,他把毕生的精力,都专注地奉献给了非洲医疗事业,在蛮荒丛林中度过余生。
被誉为“非洲之父”的他,临终时由衷感慨:“上帝啊!当跑的路我跑过了,尽力了,我一生扎实的活过了!”史怀哲的一生可谓专注地做到了追随奉献的本心,做了最真实的自己。
可见,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具有专注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努力拼搏,科学追求,是一种能力。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南开马蹄湖畔的亲笔题诗,正是叶嘉莹先生一生的写照。
已九十岁高龄的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她研究的方法讲究科学,充分利用优势,她大半生漂泊,所到之处,从孩子到成人,传播的方法都是让人喜闻乐见,她也从中得到启发。
叶先生曾说,她的根在祖国,她要为祖国永远留下古典诗歌的财富。
于是,人们依旧能在世界各地华人文化圈内,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的一生的努力也终让一代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她因此成为当今诗坛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一员宿将。
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她的科学精神和执着的卓越的内涵,却始终没有改变,精神矍铄,风采依旧,真是“莲实有心”“梦偏痴”。
预测2016高考作文河南邓州史博1.几年前,人们提出学校体育场馆要面向社会开放。
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赞同者认为可弥补社会资源不足,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反对者认为容易出现校园安全隐患。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开放社区,人们对此又是议论纷纷。
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对此,你怎么看?可立意:表明态度或赞同,或反对,或既要开放又要加强管理(可联系改革开放)2.《庄子》里记载一位姓朱的人向人学习屠龙之技。
三年大成,可无所用其技。
还有一位庖丁解牛能做到游刃有余,受到梁王赏识。
还有一位梓庆削木为鐻(古代一种乐器),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
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
当是时也,无公朝。
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传说鲁班曾制作一只木鸟在天空飞三日不绝。
可墨子嗤之以鼻:吃不能吃,用不能用,要之何益?鲁班醒悟,后终成民间木匠鼻祖。
对此,你怎么看?可立意:观察朱姓慕虚名无所用其技,庖丁专注投入反复实践,梓庆无名利之心,鲁班木鸟不能吃不能用。
可立意工匠精神的求实,专注,创新。
3.近日,有网友曝出视频,称当日下午上海地铁二号线南京西路站一车厢内,一短发女子边吃泡椒凤爪边将残渣扔在地上,面对乘客的提醒还破口大骂,十分嚣张。
对于不遵守社会道德的“凤爪女”,被指出错误后还毫无悔改之心,个人素质确实欠佳。
相比“凤爪女”,敢于挺身指出错误、积极报警的市民则让外界看到,在经过越来越多类似事件洗礼之后,民众对于不道德事件拥有更多的正气和站出来指正的勇气。
随后又有市民曝出一男子在地铁吃瓜子时将瓜子壳随地扔。
还有网友近日发图称:“可能我老了,很多事情比较保守,但我就是不明白,为何现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养?等个地铁就可以随随便便蹲着,难看不难看?谁教他们的?这是什么生活习惯?”引发热议。
有网友赞同女孩地铁里蹲着没教养,称再累也不蹲,有网友称该体谅。
2018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预测(上)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纵观古今,有人“忍辱负重”,有人“忍辱偷生”,有人“忍无可忍”。
放眼世界,有时“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是可忍,孰不可忍”。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关于“忍”的话题,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较强的思辨意味。
中华文化中有不少关于“忍”的思想和事例,有肯定,有否定。
有人认为“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
勾践忍胯下之辱,卧薪尝胆,终雪耻辱;司马迁遭受宫刑而忍辱发愤,写成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廉颇争高下,甘愿忍受种种羞辱,高风亮节传颂千古。
也有不少英雄好汉面对暴政、面对民族危亡,不堪忍受而奋起反抗,激荡起农民起义、民族革命的历史风云……当忍处,大度包容,无语自显品德;
不当忍处,拍案而起,自溢英豪之气。
对什么要忍?对什么不能忍?何时该忍?何时不该忍?这些都要仔细思量,并联系自身或社会实际,方可写出深刻、新颖的文章。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下,越来越多的网络低俗用语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表达方式,在各个大中学校校园里,“苦逼、我靠、钻家、叫兽”等低俗用语随处可闻,并且日益蔓延。
低俗网络用语已悄无声息地侵入了你的生活,但你却以为“潮流”而不知。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
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粗俗甚至污秽词语,这是无法改变的人类文化现象。
但人类走向文明,首先要普及文明用语,拒绝粗鄙化语言,这是一项基础而迫切的工作。
当前,网络新词的创造可谓野蛮生长,但一些普及度很高的网络新词明显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散发着粗鄙恶俗的气息。
随着刺激程度越来越强,人们的容忍度也大大提高,有时还带着几分捉弄人的快感参与其中,把粗鄙当成了魅力、潮流。
然而,粗鄙低俗的网络语言中流露着一种破坏性的焦虑,对社会危害极大。
如果让这些低俗语汇充斥网络,充斥人们的
生活,结果可想而知。
写作时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最好从文化的高度加以把握,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视角阐明拒绝粗鄙低俗网络用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木匠砍了一棵树,把它做成了三个木桶。
一个装粪,就叫粪桶,众人躲着;一个装水,就叫水桶,众人用着;一个装酒,就叫酒桶,众人围着。
桶是一样的,因装的东西不同,桶的命运也就不同。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
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审读所供材料,做到全面把握,整体感知。
木匠所做的三个木桶,其材料是一样的,形状也相似,但因装的东西不同,命运也就不同了。
所以,这里面“装的东西”很重要。
可以说,“装的东西”直接决定了桶的用途和命运。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生其实也一样,心中“装的东西”也直接决定了人生的方向与意义,具体来说,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
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比如有积极进取的思想,往往就会有积极进取的行动;有消极无为的思想,也往往有消极无为的行为。
而怎样的行动,往往就有怎样的结果。
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装的东西”非常重要,“装的东西”决定了人生的高度与广度。
写作时,应该由桶及人,充分展开联想,找到联系点,紧密联系社会和人生实际,具体分析问题,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同时,要做到深入挖掘,辩证思考,写出有丰富内涵和深度的义章来。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道题目的材料是两个名句,其共同点是都谈到了故乡,因此故乡是核心。
这里的故乡一方面是指生养之地,即一般意义上的故乡;另一方面是指精神层面的故乡,即心安之地,这个“心安之地”有可能是“他乡”。
所以,该命题若写成记叙类文章,一定要表达出对“故乡”或“他乡”的独特情感。
这样的情感,无须直抒胸臆,最好是融情于事,
借助对故乡或他乡中的相关事件或人物的描绘,表达出特有的情感。
比如,可以通过人在思乡与漂泊的挣扎中逐渐明白生命的价值的故事,体现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不向命运低头的抗争,等等。
若写作议论义,可阐明故乡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或阐述精神之乡对人的支柱作用。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总会开
只要心中存有美好的向往
无论经历怎样的严寒困苦
是花,总会开放
开在每一处尘埃
开在心的每一个角落
读了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
这个作文材料是一首富含寓意的小诗,首句“只要”两字表明了“花总会开”的先决条件,即“心中存有美好的向往”,然后结合“严寒困苦”“每一处尘埃”“心的每一个
角落”等就可确定材料主旨。
“花”象征人,“开”喻指成功,“每一处尘埃”喻指低微的出身或者处境,“心的每一个角落”指内心思想感悟。
因此整个材料的最佳立意应该是只要拥有美好的向往(追求、梦想、信念、希望),并为之努力奋斗,不管曾经的处境多么艰难卑微,总会取得成功。
若写成记叙文,可以将花与人的经历巧妙结合,用真情动人,表现出“向往”“严寒困苦”,巧妙地揭示材料主旨;若写成议论文,明确中心后,利用新颖准确的事例,巧妙运用铺垫的手法,紧扣材料中心进行论述,使论证严谨深刻。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说,我们的一生是个犯错误与改错误的过程,在人生路上,向后看看,再向前看看,才能走得更远。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犯错,或者走错路,这不要紧。
错误对于人生也是有意义的,
错误往往是正确之路的先导。
回头看看所犯的错误、走过的错路,再眺望远方,你会走得更好更远。
所以,不要惧怕错误,也不要拒绝错误。
但犯错之后我们应懂得改正,这样,才能够让错误为未来开拓出正确之路。
所以,立意时可写新的路在错的基础上被开拓;可阐述“走对路”和“走错路”这二者之问的辩证关系,倡导积极进取、勇于面对失败的心态,鼓励自我反思。
同样,本材料写成记叙类文章或者议论类文章皆可。
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能谈得上生活。
――雨果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
这两个名句共同的就是生活、理想,它们都是谈论理想与生活的关系。
第一句强调“理想的生活”,第二句从表面上看似并列,其实强调的是后半句。
因为“生存”只是为了留住生命,而一个人的追求不可能只是停留在生存的层面,只有确立了理想并为之奋斗,才谈得上“生活”。
所以写作时要分析好生存、生活、理想之间内在的因果联系,尤其是生活与理想的关系。
我们不妨这样追问什么是生存?人为什么要生存?什么是生活?人为什么要生活?为什么“有了理想才能谈得上生活”?怎样理解“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只有理清生存、生活、理想的联系和区别,才能切中肯綮,阐明道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