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词及辅助背诵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26
小学阶段(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背诵手册(含译文注释)目标本手册旨在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背诵古诗词,提供译文和注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诗词选择标准1. 选取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包括唐诗宋词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选择内容简洁、朗朗上口的古诗词,适合小学生研究和理解。
3. 避免选择法律复杂的诗词,以避免对学生的理解和背诵造成困扰。
手册内容一年级1. 《静夜思》 - 李白- 译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注释:诗人在床上看到明亮的月光,感觉像是地上的霜。
他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译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注释:白天依山势消失,黄河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尽千里风景,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二年级1. 《七步诗》 - 曹操- 译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煮豆子时,豆子的壳燃烧起来了,豆子在锅中流泪。
其实我们本是同根生,为什么要相互伤害呢?2. 《春晓》 - 孟浩然- 译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注释:春天睡得很沉,不知道天亮。
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叫声。
经过一夜的风雨,落下的花儿有多少呢?三年级1. 《悯农》 - 李绅- 译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注释:春天种下一粒小米,秋天可以收获成千上万的谷子。
但是整个国家都没有闲置的土地,农民们依然饿死。
2. 《静夜思》 - 杜甫- 译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注释:床前的明亮月光,让人感觉像是地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四年级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译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注释:白天从山的尽头消失,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尽千里风景,就要再往上爬一层楼。
2. 《行宫》 - 元稹- 译文: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冀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及补充背诵篇目一年级语文上册1.一去二三里(宋) 邵雍yōng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帮你理解:诗人郊游一走就是两三里路,看见沿途炊烟袅ni ǎo 袅ni ǎo,几户人家。
看到数座亭台耸立,路边的野花昂án g 首怒n ù放。
2.江 南汉乐y ù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帮你理解: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
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3.静 夜 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帮你理解: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更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补充背诵篇目:4.悯农(一) 锄禾(唐)李绅shēn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帮你理解:在盛夏的正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汗水滴到庄稼地里。
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5.悯农(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s ù,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yóu饿死。
帮你理解: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天收获万颗粮食。
到处的田地都耕种了,可是还有农民饿死。
6.咏 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帮你理解:鹅儿长长的颈项弯曲起来了,爆发出嘹亮的鸣叫声。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绿水,激荡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身体不断前行,是多么快乐!7.风(唐)李峤qiáo解jiě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帮你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 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8.蜂(唐)罗隐yǐn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精选5篇)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小编在此整理了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比赛,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篇1)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 (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篇2)1、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凉州词 (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7、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篇3)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部编版一到三年级语文古诗背诵内容一年级(21 首) 一上(6首)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01咏鹅一下( 7首)[唐]骆宾王07 春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唐]孟浩然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02 江南汉乐府歌辞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08 赠汪伦鱼戏莲叶间:[唐]李白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03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04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05 古朗月行 [ 唐]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09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10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06、风[唐]李峤11 池上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6 古朗月行不解藏踪影,浮萍一道开。
[ 唐] 李白12 小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宋杨万里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泉眼无声惜细流,17 画鸡树荫照水爱晴柔。
[ 明] 唐寅小荷才露尖尖角,头上红冠不用裁,浑身雪白走将早有蜻蜓立上头。
来。
13 画鸡一生不敢轻语言,一叫千门万户[ 明] 唐寅开。
头上红冠不用裁,浑身雪白走将18 所见来。
[ 清] 袁枚一生不敢轻语言,一叫千门万户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开。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嘴立。
《课标》介绍的( 8 首):19 牧竖14 鸟鸣涧[ 唐] 崔道融[ 唐] 王维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 绝句15 惜时【唐】杜甫三春花事好,为学须提早。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花开有落时,人生简单老。
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小学一年级上必背古诗(五篇材料)第一篇:小学一年级上必背古诗一年级必背古诗1.山村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登鹳雀楼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7.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画鸡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9.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2.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13.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5.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三字经(节选)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第二篇:一年级上必背古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注释①《敕勒歌》:敕勒(chì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学习古诗词是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口,也是培养我们语言美感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悯农》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咏鹅》
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绝句》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这些古诗词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意境深远,非常适合小朋友们背诵和学习。
希望你们在背诵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加油,小朋友们!。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教辅资料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语言和文化启蒙的关键时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熏陶他们的审美情操。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以及相应的教辅资料: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教辅资料:解释“床前”、“明月光”等词汇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表达的思乡之情。
2. 《春晓》- 作者:孟浩然- 内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辅资料:通过图片和声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理解诗中的意境。
3.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辅资料:结合地图和实景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地理环境和诗人的抱负。
4. 《咏鹅》- 作者:骆宾王- 内容: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教辅资料:通过观察鹅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鹅的外形特点,感受诗中的生动形象。
5. 《悯农》- 作者:李绅- 内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教辅资料:讲述农民劳作的艰辛,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感恩之心。
6. 《江南》- 作者:汉乐府- 内容: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教辅资料:通过绘画和手工活动,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和生活。
7.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辅资料:利用动画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瀑布的壮观景象。
8. 《绝句》- 作者:杜甫- 内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教辅资料: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学生了解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背诵、绘画、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词。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课内背诵分为:1.古诗词2.名人名言3.歇后语4.对联5.俗语写对每个字?理解什么意思?作者?朝代?选择哪个作品?用什么方法?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画鸡》唐寅 (明)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4.《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李绅(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村居》高鼎(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所见》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小池》杨万里(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赠刘景文》苏轼-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山行》杜牧(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回乡偶书》贺知章-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赠汪伦》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草》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望庐山瀑布》李白-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年级下班语文要背诵的内容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要背诵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些经典的诗歌、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以及一些常用词语。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背诵内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诗歌
1.《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二、课文重点段落
1.《小池》(杨万里)第一段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2.《荷叶母亲》(冰心)第二段
荷叶是你的保护伞,
荷花是你的姐妹花。
在池塘里,
你们手拉手,
一起成长。
3.《小松树》(金波)第三段
小松树,小松树,
你为什么长不高?
我要努力吸收阳光雨露,
长成参天大树。
三、常用词语
1.春天: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风拂面
2.夏天:夏日炎炎、夏雨雨人、夏风凉爽
3.秋天:秋高气爽、金秋时节、秋风落叶
4.冬天:寒冬腊月、冰天雪地、白雪皑皑
同学们,背诵这些诗歌和词语,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背诵,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上学期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一年级1.子夜秋歌2.山中3.秋风引南北朝民歌唐王勃唐刘禹锡秋风入窗里,长江悲已滞,何处秋风至,罗帐起飘扬。
万里念将归。
萧萧送雁群。
仰头看明月,况属高风晚,朝来入庭树,寄情千里光。
山山黄叶飞。
孤客最先闻。
4. 秋夜寄邱员外5.送灵澈上人6.送别唐韦应物唐刘长卿唐王维怀君属秋夜,苍苍竹林寺,山中相送罢,散步咏凉天。
杳杳钟声晚。
日暮掩柴扉。
空山松子落,荷笠带斜阳,春草明年绿,幽人应未眠。
青山独归远。
王孙归不归。
7.送崔九 8.易水送别9.剑客唐裴迪唐骆宾王唐贾岛归山深浅去,此地别燕丹,十年磨一剑,须尽丘壑美。
壮士发冲冠。
霜刃未曾试。
莫学武陵人,昔时人已没,今日把示君,暂游桃源里。
今日水犹寒。
谁有不平事?10.别云间(节选) 11.惊雪 12.终南望余雪明夏完淳唐陆畅唐祖咏三年羁旅客,怪得北风急,终南阴岭秀,今日又南冠。
前庭如月晖。
积雪浮云端。
无限河山泪,天人宁许巧,林表明霁色,谁言天地宽?剪水作花飞。
城中增暮寒。
13. 马诗 14. 劳劳亭15.竹里馆唐李贺唐李白唐王维大漠沙如雪,天下伤心处,独坐幽篁里,燕山月似钩。
劳劳送客亭。
弹琴复长啸。
何当金络脑,春风知别苦,深林人不知,快走踏清秋。
不遣柳条青。
明月来相照。
16.绝句17.幼女词18.夜宿山寺唐杜甫唐施肩吾唐李白江碧鸟逾白,幼女才六岁,危楼高百尺,山青花欲燃。
未知巧与拙。
手可摘星辰。
今春看又过,向夜在堂前,不敢高声语,何日是归年?学人拜新月。
恐惊天上人。
1、江南两汉佚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作者介绍佚名,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诗歌背景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
诗歌情感诗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诗歌鉴赏全诗采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2、咏鹅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
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作者介绍骆宾王唐代文学家,著有《骆临海集》。
诗歌背景小时候骆宾王聪敏伶俐。
一天他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看到一群白鹅,客人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诗歌情感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之情。
诗歌鉴赏诗歌里的“曲”字,把鹅伸长脖子朝天长鸣的形象写活了。
后两行诗句,动词“浮、拨”的使用也恰到好处,动静结合,写出了变化美。
3、风唐代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了二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花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
有时大风从江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著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
作者介绍诗人李峤,在文学上造诣很深,和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后被尊为“文章宿老”。
诗歌背景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三人一起在春天游泸峰山,山上景色秀美,一片葱郁。
等及峰顶之时,一阵清风吹来,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诗歌情感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歌鉴赏诗歌里的“解落”一词中“解”字用得好,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
“能开”中的“开”告诉我们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4、回乡偶书唐代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作者介绍诗人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诗歌背景贺知章在公元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八十六岁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抒发了回乡感慨。
诗歌情感诗歌表达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
诗歌鉴赏古诗通过三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突出了离开家乡时间长;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突出人事变化速度快;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
5、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作者介绍王维有“诗佛”之称,王他维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诗歌背景这首诗为诗人赞画之作。
作者看到这幅画,随机吟诵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情感诗歌表达了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赞美及轻松愉悦的心情。
诗歌鉴赏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节奏清晰,读起来琅琅上口。
诗歌以简洁浅显的文字,巧妙地描述了画面上的“山”、“水”、“花”、“鸟”。
6.画鸡明代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裁一作:戴)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栽培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
一生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了。
作者介绍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诗歌背景这首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诗人画完高昂的公鸡后,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
诗歌情感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大公鸡的赞美之情。
诗歌鉴赏诗人用“不用裁”写出了雄鸡的天然美,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全诗以动静结合表现了公鸡的美德和权威。
7.明日歌明代文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译文: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一切事情都会错过机会。
作者介绍文嘉,衡州府衡山县人,吴门派代表画家,喜欢藏书。
诗歌背景这首诗歌是明代文人钱福所作。
有人认为是续文嘉的《今日歌》而作,看两人的生卒年应该是文嘉续钱福的《明日歌》而作《今日歌》。
诗歌情感诗歌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不荒废光阴。
诗歌鉴赏这首诗自问世至今,广为世人传颂,经久不衰。
诗中五次提到“明日”,劝告迷世人珍惜每一天,不要永远等待明日而浪费时间。
8、春晓唐朝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作者介绍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著有《孟浩然集》。
诗歌背景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来到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诗歌情感诗歌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诗歌鉴赏这首诗第一句由春睡的香甜听到了悦耳的春声,交代了醒来的原因;第二句通过回忆表达了诗人喜欢春天、珍惜春天。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作者介绍李白被称为“诗仙”。
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诗歌背景这首诗是李白26岁时创作于扬州旅舍,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看到天空中的月亮,写下了《静夜思》。
诗歌情感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写出了诗人内心活动,“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亲人、山水、草木......都在作者的思念之中。
10、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作者介绍李白被称为“诗仙”。
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诗歌背景这首诗是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
离别那天,主人的深情厚谊让李白感动,当场写下这首诗赠送给汪伦。
诗歌情感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诗歌前两句描写了送别的场面。
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深千尺”写出来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厚,耐人寻味。
11、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作者介绍李白被称为“诗仙”。
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诗歌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
作者借月亮表达心中的忧愤不平。
诗歌情感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之情。
诗歌鉴赏诗中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写出了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
“呼”、“疑”这两个动词,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12.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作者介绍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歌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有一天在池边,看见小娃撑船作下此诗。
诗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小孩淘气、顽皮的喜爱之情。
诗歌鉴赏这首诗抓住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
13.悯农其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作者介绍李绅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
诗歌背景作者在青年时目睹了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其一。
诗歌情感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之心。
诗歌鉴赏诗人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很有说服力。
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14.悯农其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作者介绍李绅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
诗歌背景作者在青年时目睹了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其一。
诗歌情感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之心。
诗歌鉴赏诗中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农夫犹饿死”写出了当时农民种田的真实现象。
15.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作者介绍贾岛,唐代诗人,他的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著有《长江集》。
诗歌背景这首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
诗歌情感表达了隐士高洁脱俗的品格以及诗人对隐士的钦慕之情。
诗歌鉴赏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16.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作者介绍杨万里,南宋杰出诗人。
诗歌背景杨万里到常州任职,一天他来到池塘边,看见一汪清泉细细流入池塘,杨柳拂水、小荷刚刚钻出水面,几只蜻蜓或站或飞,杨万里诗兴高涨,即成小诗一首。
诗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池塘美丽的景色,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画面中的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17.武侯庙唐杜甫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译文:武侯庙中的壁画已经脱落,整座山空旷寂静,只有草木徒长。
站在这里好似还能听到诸葛亮作辞别后主的声音,只是他病死军中,再也无法回到故地南阳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