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感官检验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228.24 KB
- 文档页数:5
玉米油产品标准号GBT19111GBT1911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也是中国食品行业的行业标准,主要规定了玉米油产品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的内容。
玉米油是一种由玉米粉制成的植物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用油。
作为一种粮油作物,玉米油的品质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玉米油产品的标准化规范,不仅是确保食品安全,还是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GBT19111标准规定了玉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包括感官指标、物理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指标等内容。
其中,感官指标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和口感等,物理化学指标包括酸值、过氧化值、铁、黄酮等含量,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和霉菌等指标。
标准还规定了玉米油产品的检验方法,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GBT19111还对玉米油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标准规定了玉米油产品应该采用统一的标志,以便消费者识别和选择。
同时,对于产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GBT19111标准的实施,对于玉米油生产企业和玉米油销售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规范生产、销售和检验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它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保障了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GBT19111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食品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保障玉米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为推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玉米油的GB/T 19111-2003《食用玉米油》是我国制定的玉米油产品标准。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食用玉米油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促进食用油市场的有序发展。
在技术要求方面,该标准对玉米油的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加热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中国好粮油挂面检测标准一、原料检测1. 挂面原料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高品质小麦粉、饮用水和食用盐等,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
2. 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无异味、无污染,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3. 对原料进行检验和验收时,应关注小麦粉的品质、杂质、水分、粗细度、面筋质含量、酸度等指标,以及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和化学成分等。
二、感官指标1. 挂面色泽应呈金黄色或淡黄色,有光泽,无明显色差。
2. 挂面口感应筋道、滑爽、有弹性,无酸味、霉味及其它异味。
3. 挂面形态应规则、整齐,断面有层次感,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
三、理化指标1. 水分含量:挂面水分含量应不高于14.5%。
2. 粗细度:挂面粗细度应符合产品品种要求,一般而言,特制一等挂面的粗细度为(695.0~770.0)μm(B型),普通挂面的粗细度为(790.0~825.0)μm(A型)。
3. 酸度:挂面酸度应不高于14.0。
4. 面筋质含量:挂面面筋质含量应不低于22.0%。
5. 熟断条率:煮后面条熟断条率应不大于8.0%。
6. 烹调损失率:烹调损失率应不大于11.0%。
四、卫生指标1.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如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均不得检出。
2. 食品添加剂:挂面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不得检出过量使用。
3. 污染物限量:挂面中的铅、镉等污染物限量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4. 农药残留量:挂面中的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5. 真菌毒素限量:挂面中的黄曲霉毒素B1等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6. 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挂面所使用的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7. 食品接触表面:挂面生产过程中食品接触表面应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8. 贮存和运输:挂面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受潮和污染等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同时,应定期检查库房的清洁卫生情况,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稻谷和大米检验一、稻谷概述:1、稻谷的分类和特性(1)按稻谷生长期长短不同分早稻(90-120d)中稻(120-150d)晚稻(150-170d)一般早稻品质较差、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晚稻米质坚实,耐压性强,加工时碎米少,出米率高。
(2)按粒形粒质分1)粳稻:①谷籽粒短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
②米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高。
③蒸煮成米饭后胀性较小,粘性较大。
2)籼稻:①谷籽粒细长,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
②米粒强度小,耐压性能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
③蒸煮成米饭后胀性较大,粘性较小。
3)糯稻:按其粒形、粒质分为籼糯稻谷和粳糯稻谷。
米粒呈现乳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粘性大。
一般情况下,晚稻加工工艺品质优于早稻,粳稻优于籼稻。
2、稻谷的形态结构稻谷籽粒包括颖(外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
(1)颖(稻壳):稻谷经砻谷机脱壳后,颖便脱落,脱下的颖壳通称稻壳,俗称大糠或砻糠。
(2)颖果:稻谷去壳后的果实称为颖果(糙米),它是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颖果的主要部分是胚乳,其质量约占整个谷粒的80%左右。
随稻谷品种和等级不同而变。
3、稻谷加工流程:总括起来可分为清理、砻谷和碾米 3个主要工序。
1)清理:稻谷中混有砂石、泥土、煤屑、铁钉、稻秆和杂草种子等多种杂质。
加工过程中清除不净,不仅影响安全生产,降低稻米质量,而且有害人体健康。
清除方法有:①筛选—筛除与谷粒大小不同的杂质。
②精选—利用稻谷和杂质在长度上的不同进行分离③风选—筛除质轻的杂质(如谷壳、稻秆、不实粒)④磁选—筛除稻谷中混杂的磁性金属⑤比重分选—将砂石与稻谷分离。
2)砻谷:剥除稻谷的外壳使之成为糙米的过程。
碾米3)碾米:稻谷经脱壳和谷糙分离而成的净糙米,表面的皮层含纤维较多,影响食用品质。
碾米即将糙米的皮层碾除,从而成为大米的过程。
机械碾米靠碾米机的摩擦和碾削等作用碾除皮层。
粮油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粮油检验工作,保障粮油质量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粮油检验工作的单位,包括粮食仓储企业、食品生产企业、贸易企业等。
第三条粮油检验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保障粮油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四条粮油检验工作应当依法进行,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粮油检验管理制度第六条粮油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粮油检验管理制度,确保检验工作的规范进行。
第七条粮油检验管理部门应当配备具备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检验人员,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粮油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并公布粮油检验的技术标准和方法,指导检验工作的实施。
第九条粮油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检验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粮油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粮油检验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检验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十一条粮油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粮油检验质量监督制度,对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抽查。
第三章粮油检验工作流程第十二条粮油检验工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和准确。
第十三条粮油检验工作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仪器,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粮油检验工作应当进行样品采集和标识,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第十五条粮油检验工作应当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十六条粮油检验工作应当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当事人通报,并做好信息记录和归档。
第四章粮油检验结果处理第十七条粮油检验结果应当及时通报当事人,并提供检验报告。
第十八条检验报告应当包括检验结果、检验方法、检验日期等内容,并经过检验人员签字确认。
第十九条当事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以向粮油检验管理部门申请复检,复检结果为最终结果。
第二十条粮油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检验结果的存档和归档制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可追溯性。
稻米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米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稻谷(稻米表皮或麸皮)为原料经压榨、浸出等工艺,使用或不使用加工助剂活性白土等制取的稻米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350稻谷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806.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480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27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T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009.2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5009.2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5525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GB5526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GB/T5527动植物油脂折光指数的测定GB/T5528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GB/T5531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加热试验GB/T5532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GB/T5533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含皂量的测定GB/T5534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GB/T5535.1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GB/T5535.2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快速法GB/T5539粮油检验油脂定性试验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8955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GB/T15688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GB/T1737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18979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GB/T22460动植物油脂罗维朋色泽的测定GB2557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活性白土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食用植物调和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亚麻籽油和菜籽油为原料,经调配、精过滤、灌装等工序制成的食用植物调和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536 菜籽油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009.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36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 5009.2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GB/T 5525 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31 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加热试验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235 亚麻油GB 89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产卫生规范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22460 动植物油脂罗维朋色泽的测定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原料:应符合GB 1536菜籽油和GB/T 8235亚麻油的规定。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团体标准
T/CCOA —XXXX
粮油食品感官检验规范
Standard Criterion of Cereal & Oil Food Sensory Evalua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国粮油学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粮油学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粮油食品感官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粮油食品感官检验实验室、检验人员、样品的要求以及感官检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粮食、油料的食品感官特性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 5525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
GB/T 10221 感官分析术语
GB/T 13868 感官分析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
GB/T 14611粮油检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直接发酵法
GB/T 14612粮油检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中和发酵法
GB/T 15682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GB/T 16291.1 感官分析选拔、培训与管理评价员一般导则第1部分:优选评价员
GB/T 16291.2 感官分析选拔、培训和管理评价员一般导则第2部分:专家评价员
GB/T 20569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20570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20571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22504.1粮油检验粮食感官检验辅助图谱第1部分:小麦
GB/T 22504.2粮油检验粮油感官检验辅助图谱第2部分:玉米
GB/T 22504.3粮油检验粮食感官检验辅助图谱第3部分:稻谷
GB/T 22505 粮油检验感官检验环境照明
GB/T 24303粮油检验小麦粉蛋糕烘焙品质试验海绵蛋糕法
GB/T 31785大豆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35869粮油检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评价快速烘焙法
GB/T 35875粮油检验小麦粉面条加工品质评价
GB/T 35991粮油检验小麦粉馒头加工品质评价
LS/T 6123粮油检验小麦粉饺子皮加工品质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参照GB/T 10221 感官分析术语。
4 感官实验室要求
感官实验室应设置于无气味、无噪音区域中,应符合GB/T 13868的规定。
为了防止感官评价员在感官评价前通过身体或视觉的接触,使评价员得到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信息,影响他们感官反应和判断,评价员进入评价区时要避免经过准备区和办公区。
4.1评价区
评价区是感官实验室的核心部分,气温应控制在20 ℃~25 ℃范围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70%,通风情况良好。
应避免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评价结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评价区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品评室、讨论室和评价员休息室。
4.1.1品评室
品评室应与准备区相隔离,并保持清洁,采用中性或不会引起注意力转移的色彩,例如白色。
房间通风情况良好,安静。
根据品评室空间大小分割成数个评价工作间,内设工作台和照明光源,照明应符合GB/T 22505的规定,为掩蔽样品不必要的、非检验变量的颜色或视觉差异,可以使用特殊的照明设施,如彩色光源、调光器、滤光器等。
4.1.2 讨论室
讨论室通常与会议室的布置相似,但室内装饰和家具设施应简单,且色彩不会影响评价员的注意力。
该区对于评价员和准备区来说,应该比较方便,但评价员的视线或身体不应接触到准备区。
其环境控制、照明等可参照品评室。
4.1.3 评价员休息室
评价员休息室应该有舒适的设施,良好的照明,干净整洁。
同时注意防止噪音和精神上的干扰对评价员产生不利的影响。
4.2 准备区
样品制备区一般应配备样品制备和储藏设备,如微波炉、炉、锅、冰箱、冷藏柜等;称量或测试设备,如温度计、天平、保持样品特定温度的装置等;样品提供设备,如品评杯、盘子、勺子等。
根据样品的贮存要求,准备区要有足够的贮存空间,防止样品之间的相互污染。
准备用具要清洁,易于清洗。
准备过程中应避免外界因素对样品的感官特性产生影响,影响评价结果。
5 感官评价员的要求
5.1 感官评价人员应经体格检查合格,其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符合感官评价的要求,且在文化上、种族上、宗教上或其他方面对所评价的粮油食品没有禁忌。
5.2 感官评价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与考核,符合感官分析要求,熟悉评价样品的色、香、味、质地、类型、风格、特征及检测所需要的方法,掌握有关的感官评价术语。
5.3 感官评价的当天,评价人员不得使用有气味的化妆品,患病人员不得参加。
5.4 感官评价时,感官评价人员应穿着清洁、无异味的工作服。
5.5 感官评价不应在评价人员饥饿、疲劳、饮酒后的情况下进行。
5.6 感官评价人员应在评价开始前1小时漱口、刷牙,并在此后至检测开始前,除了饮水,不吃任何东西。
5.7 在感官评价中,应采用合适的食物进行清口,如清水、苏打饼干等。
5.8 在感官评价的过程中,品评人员应独自打分,禁止相互交换意见。
5.9 感官评价员的选拔、培训与管理应按照GB/T 16291.1 和GB/T 16291.2执行。
6 样品制备的要求
6.1 供感官评价的样品,样品的处理方法及程序应完全一致。
6.2 在品评过程中应给每个评价人员相同体积的样品评价,提供样品的量应根据样品本身的情况,以及感官评价时研究的特性来定。
6.3 供感官评价人员品评的样品温度适宜,并且分发到每个品评人员手中的样品温度一致。
6.4 供评价的样品应采用随机的三位数编码,避免使用喜爱、忌讳或容易记忆的数字。
6.5 评价中盛装样品的容器应采用同一规格、相同颜色的无味容器。
7. 感官检验程序
7.1 样品的制备
7.1.1 可以直接品尝的样品,应根据样品本身的特性来确定样品制备方法。
7.1.2 需加工的样品,应先明确加工方式,在根据加工方式来确定样品的制备方法。
7.2 样品的评价
7.2.1 原粮:进行外观、气味指标的评价。
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等原粮的色泽、气味评价按GB/T 5492 执行;小麦在储存过程中的感官品质评价按GB/T 20571 执行、稻谷在储存过程中的感官品质评价按GB/T 20569 执行、玉米在储存过程中的感官品质评价按GB/T 20570 执行、大豆在储存过程中的感官品质评价按GB/T 31785-2015 执行、小麦的外形评价参考GB/T 22504.1 的内容、玉米的外形评价参考GB/T 22504.2 的内容、稻谷的外形评价参考GB/T 22504.3 的内容。
7.2.2 成品粮:确定标准化的加工方法,评价加工后的产品的感官特性,包括外观、气味、滋味、口感指标。
大米蒸煮食品品质的感官特性评价按GB/T 15682 执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直接发酵法按GB/T 14611 执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中种发酵法按GB/T 14612 执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评价快速烘焙法按GB/T 35869 执行、小麦粉蛋糕烘焙品质评价海绵蛋糕法按GB/T 24303 执行、小麦粉馒头加工品质评价按GB/T 35991 执行、小麦粉饺子皮加工品质评价按LS/T 6123 执行、小麦粉面条加工品质评价按GB/T 35875 执行。
7.2.3 油脂:直接检验,进行外观、气味、滋味、口感指标的评价。
烹饪后检验,确定标准化加工方法,评价加工后的产品的感官特性评价,包括外观、气味、滋味、口感指标。
其中,植物油脂的透明度、气味、滋味评价按GB/T 5525 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