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14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厂商不得不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控制,确保所生产的食品安全、美味、营养丰富。
而食品感官检验技术作为品质保证的重要环节,也成为了食品加工行业中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
一、什么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是指通过人的视觉、味觉、嗅觉等感官来检测食品的质量,并对食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技术。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保证食品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和需求。
二、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分类1、感官评价法感官评价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感官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对试品的口感、外观、口感等特点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以此来评估食品的质量。
2、感官分析法感官分析法是一种特殊的感官评价方法,它是在客观实验条件下确定多个测试参数后进行分析,以探索不同的变量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3、感官鉴定法感官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通过对含有不同成分的食品进行对比和鉴定,从而确定食品中成分的数量和种类。
三、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应用1、计量评估因为人对于食物的感官体验往往更直观、更立体,计量评估法适用于感官参数较多时,进行评估和鉴定的场合。
经过科学的统计学推演,最终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
2、定量分析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人为的因素和机器自动化不同导致食品的口感、质量等出现一定的误差,定量分析法可以通过对原材料、成品、加工工艺等进行详细测定,来发现关键参数变化的症结所在。
3、知觉分析知觉分析法适用于感官分析、感官鉴定、食品鉴定等领域,从而全面分析食品材料、口感、气味等因素,这可以帮助食品厂商更加全面地了解食品产生的机理,分析食品质量的缺陷所在,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工艺和产品的建议。
四、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优点1、该技术可精确地描述食品的口感、气味、外观等特点,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美味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2、食品感官检验技术能够用较少的人力和资源来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感官检验的方法
感官检验是一种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来评价和判断食品质量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官检验方法:
1. 视觉检验:通过观察食品的外观、色泽、质地等来判断食品的新鲜度、成熟度和是否有不良改变。
例如,观察水果是否有腐烂、发霉,观察肉类是否有变色、异味等。
2. 嗅觉检验:通过闻食品的气味来判断食品的新鲜度、是否有异味等。
例如,闻一闻牛奶是否有酸败味,闻一闻烤肉是否熟透等。
3. 味觉检验:通过品尝食品的味道来判断食品的口感、风味等。
例如,尝一尝果汁的甜度、酸度,尝一尝烤鱼的咸淡等。
4. 触觉检验:通过触摸食品的质地、弹性、软硬程度等来判断食品的品质。
例如,摸一摸水果的软硬程度,感受一下鱼片的弹性等。
5. 综合感官检验: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检验方法来判断食品的质量。
例如,同时观察食品的外观、闻其气味、品尝其味道等。
在进行感官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环境清洁卫生,避免异味干扰。
2. 选择具有代表性、均匀的样品,并进行适当处理(如切块、研磨等)。
3. 进行多角度观察和判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检验方法。
4. 检验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感官分析经验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食品的质量。
5.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食品(如药品、化妆品等),需要进行专业感官检验和评估。
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方法食品感官检验方法是通过观察、嗅觉、味觉等感官来评价食品的品质和特性。
它是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从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为食品生产和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章中,将介绍常见的食品感官检验方法和相关的评价指标。
一、外观检验食品的外观是指其色泽、质地、形状等方面的特性。
通过对食品的外观进行检验,可以了解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外观特征,是否存在色泽不良、质地异常、形状不正等问题。
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对食品的外观进行检验:1.视觉检验:通过肉眼观察食品的色泽、透明度、颗粒分布等方面的特征。
例如,对于果蔬类食品,可以检查其色泽是否鲜艳、透明度是否正常;对于面制品等可以检查其表面是否有焦糊、裂纹等现象。
2.质地检验:通过手感来检验食品的质地。
例如,对于糕点类食品,可以用手指轻压表面,看是否有弹性、回弹性等;对于饼干类食品,可以用手掐碎后看是否有松散、脆硬等感觉。
3.形状检验:通过观察食品的形状来检验其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例如,对于肉类食品,可以检查其形状是否规整,有无裂缝;对于面制品等可以检查其形状是否完整,有无变形等。
二、气味检验食品的气味是指其散发出的味道和气味。
通过对食品的气味进行检验,可以了解其是否具有正常的气味特征,是否存在异味、变质等问题。
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对食品的气味进行检验:1.嗅觉检验:通过嗅觉来检验食品的气味。
例如,对于鲜肉类食品,可以用鼻子闻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腥味;对于奶制品,可以用鼻子闻其是否有酸味等。
2.熏蒸法:将食品放置在密闭的容器中,并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打开容器,用鼻子嗅判断食品的气味。
例如,对于调味品等可以通过熏蒸法来检验食品的香味是否纯正。
三、口感检验食品的口感是指其在口中的感受,包括脆、软、酥、糯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食品的口感进行检验,可以了解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口感特征,是否存在口感不佳、异物感等问题。
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对食品的口感进行检验:1.咀嚼法:将食品放入口中进行咀嚼,通过口腔中的感受来判断食品的口感。
2023年食品感官检验标准一、感官检验概述食品感官检验是指通过观察、分析和评价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滋味和质构等感官特性,以及评价食品的综合品质和营养价值的过程。
感官检验是食品检验中最重要的检验方法之一,具有直接、快速、简便和经济等特点。
二、食品感官检验基本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合格的感官鉴别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2. 检验场所应清洁、安静,具有足够的照明和通风条件,避免外界干扰。
3. 检验样品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准备和呈样。
4. 检验过程中应采用规范的感官检验方法,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5. 检验结果应准确、客观、公正,并可追溯。
三、食品感官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观察食品的外观、颜色、质地和形态等,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2. 气味检验:闻食品的气味,以判断其气味是否正常。
3. 口感检验:品尝食品的味道和口感,以确定其味道和口感是否符合要求。
4. 滋味检验:通过味觉感受食品的味道和风味,以判断其滋味是否正常。
5. 质构检验:通过触觉感受食品的质地和结构,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四、不同食品的感官检验要点1. 液体食品:观察其颜色、透明度、气味和滋味等。
对于酒精饮料,还应考虑其酒香和口感等。
2. 固体食品:观察其外观、质地、颜色、气味和口感等。
对于熟食和加工食品,还应考虑其风味和质地等。
3. 半固体食品:观察其外观、质地、颜色、气味和口感等。
对于婴幼儿食品和病人食品,还应考虑其口感和营养价值等。
4. 气体食品:闻其气味,以判断其气味是否正常。
对于啤酒等饮料,还应考虑其泡沫和口感等。
五、食品感官检验应用案例分析以某品牌果汁为例,通过感官检验可以对其颜色、透明度、气味、口感和滋味等进行全面评价。
在颜色方面,应选择鲜艳的橙色或黄色,表示其富含维生素C;在透明度方面,应选择清澈透明的样品,避免其中的杂质和沉淀物;在气味方面,应选择具有清新果香的样品,避免不良气味的存在;在口感方面,应选择口感爽滑、酸甜适中的样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在滋味方面,应选择口味纯正的样品,避免过甜或过酸等问题。
食品感官检验一、名词解释1、食品感官鉴评的定义2、感觉阈3、绝对阈4、范氏实验5、啜食实验6、感觉疲劳7、二、三点实验法8、三点实验法9、顺位实验法10、描述实验法二、问答题1、心理对感觉的影响,并详细说明?2、选择食品感官鉴评候选人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详细说明。
3、在食品感官鉴评人员筛选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详细说明。
4、详细说明感官鉴评的环境条件?5、掌握几个描述分析的语言及特点,如果汁、火腿肠、牛奶(鲜)、面包、奶粉等。
答案如下:一、1、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他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感觉阈:a、是指从刚能引起至刚好不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b、感官(受体)接受的上下限对最小变化的敏感程度.(ab任选一个作答)3、绝对阈:是适足以引起感官反应的单一刺激能量的强度。
(上下限、觉察阈)4、范氏实验:通过舌头来感觉气味,使用啜食技术,用于食品的香味识别。
5、6、感觉疲劳:由于受到连续和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降低.7、二、三点实验法先提供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
要求鉴评员熟悉对照样品之后,从后者提供的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样品的方法称为二-三点检验法,也称一—二点检验法.呈送顺序有:RAAB, RABA(其中A为参照样).8、三点实验法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于其它两样品或哪两个样品相似的检查方法称为三点试验法,也称三角试验法。
呈送顺序有:ABA、AAB、ABB、 BAA、 BAB、BBA。
9、顺位实验法:比较多个样品,按照某一品质的大小、强弱进行排序的试验方法。
10、描述实验法:有一组合格的感官评价人员对产品提供定性、定量描述的感觉检验方法,是一种全面的分析方法,所有感官都要参与描述活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二、1、a、对比增强b、对比减弱c、变调现象d、相乘作用e、阻碍作用2、(1)兴趣.兴趣是挑选候选人员的前提条件.(2)健康状况。
食品感官检验名词解释
食品感官检验是一种利用人的感官器官 (眼、耳、鼻、口) 和对食品的感觉(温度、粘度、香气、口感等) 来评估食品质量的方法。
它主要涉及到食品的色泽、香气、口感、脆度、柔软度、粘度、温度等感官指标。
食品感官检验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和掺杂物,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食品感官检验的类型主要包括分析型感官检验和偏爱型感官检验。
分析型感官检验是指通过感官检验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特性,主要用于鉴别多个样品之间的差异。
而偏爱型感官检验则是通过感官检验来了解人的感官反应及倾向,主要用于选择样品或评估样品的质量。
在食品感官检验中,感官评估结果是通过感官检验人员的主观感受和判断得出的。
因此,感官评估人员的经验和专业水平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同时,食品感官检验也需要配合相应的理化分析等方法,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一章1.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它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实验3.人作为仪器的特点(也为缺陷):1)不稳定性2)人容易受到干扰4.所以在感官检验当中感官评价人员需要做到的有(针对3如何克服避免):1)实验要反复几次进行2)每次试验使用多个品评者,通常参评者的数量要在20~50之间3)要对参评人员进行筛选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5.执行一项感官检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1)项目目标的确定2)实验目标的确定3)样品的筛选4)实验设计5)实验的实施6)分析数据7)解释结果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2、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3、黏稠性(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4、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5、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二、填空题: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分别是_视觉_、__听觉__、_嗅觉_、_味觉_、__触觉_。
2、四种基本的味觉分别是___酸__、__甜___、__苦__、___咸_。
3、声音的三种特性分别是:__音调___、__音量___、___持续性___。
三、判断题:1、食品的声音特性与食品的硬度和脆性有关。
(T )2、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是不相同。
(T )3、由于感觉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时,应由浓气味→淡气味。
(F )4、人类基本的味觉就是酸、甜、苦、辣。
( F )四、选择题:1、最容易产生疲劳的是( C )。
A、视觉B、味觉C、嗅觉D、触觉2、食品的外观性状,如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充气情况等靠( A )来评价。
A、视觉B、味觉C、嗅觉D、触觉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由感觉的( B )产生的。
A、对比现象B、疲劳现象C、掩蔽现象D、拮抗现象4、评价食品的质地要靠( D )来完成。
A、视觉B、味觉C、嗅觉D、触觉5、味觉感受器就是( B )。
A、舌尖B、味蕾C、舌面D、舌根6、靠嗅觉评价的物质必需具有( B )。
A、一定的温度B、挥发性及可溶性C、旋光性和异构性D、脆性和弹性7、当食盐水浓度高于0.13%时就能被准确地品尝出咸味,则0.13%称为食盐水的( B )。
A、察觉阈B、识别阈C、极限阈D、差别阈五、简答题:1、简述食品的感官因素分别有哪些?外观;气味;均匀性和质地;风味;声音a)均匀性和质地:黏稠性: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如纯净水与蜂蜜)均匀性:指液体或半固体的混合状况。
(如果汁)质地:是对压力的反应,通过手、指、舌、唇上的肌肉的动感感应来测定,比如硬度、黏着性、聚合性、弹性、黏性等。
(如面包)b)风味香气:由口腔中的产品逸出的挥发性成分引起的通过鼻腔获得的嗅觉感受。
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化学感觉因素:通过刺激口腔和鼻腔粘膜内的神经末端获得的感受(涩、辣、凉、麻、金属味道等)。
c)食品断裂发出的声音可以和硬度、紧密性、脆性相联系;声音的持续时间也和产品的特性有关,如强度、新鲜度、韧度、黏性等。
d)感觉def: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e)感觉具备以下五个基本特征:1.一种感觉器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2.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
3.感官会产生疲劳(或称适应)现象。
4.感觉识别刺激时会受心理作用的影响。
5.不同感觉器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f)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也不同。
这个强度范围即称为感觉阈。
它是指从刚好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范围。
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感觉阈值可分为下列几种:(1)察觉阈值: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2)识别阈值: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量。
(3)极限阈值:对刚好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
(4)差别阈值: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值,又叫最小可觉差。
g)感觉的基本规律:①感觉的适应现象;②感觉的后像现象;③感觉的对比现象;④感觉的掩蔽现象;⑤感觉的协同效应;⑥感觉的拮抗效应。
h)舌根--苦味舌尖--甜味舌尖两侧--咸味舌体两侧--酸味i)辣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肤、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涩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使蛋白质凝固时而产生的一种收敛感觉。
j)影响嗅觉的因素:①人的个体差异。
②人的身体状况。
第三章一、选择题:1、盛样品的容器不可用的材质为( D )。
A、玻璃制品B、陶瓷制品C、不锈钢制品D、塑料制品2、感官检验宜在饭后( C )小时内进行。
A、0.5B、1C、2-3D、83、感官检验中,理想的食物温度,应以体温为中心,一般在(B )℃的范围内。
A、1-15B、15-20C、25-30D、35-404、当品评员品尝两种以上溶液样品时,两个样品问需要用清水漱口,等待()分钟后再进行品尝。
A、1B、2C、3D、4二、判断题:1、呈样品的容器可以用任何材质。
( F )2、感官检验的样品准备室可与检验室放在一起使用。
( F )三、简答题:1、感官检验要做好哪三方面的控制?品评室的控制;产品的控制—对样品的要求;品评小组的控制(品评人员)品评室的控制:1、最好有固定的品评室:(1)规格: 见p21 图3-1(2)内部设计:a.必须有用来传递样品的小窗口b.一杯清水、一次性纸杯、餐巾纸、记录笔、电源开关,插头、电脑等c.白色墙壁d.两种灯光:无色的白炽灯;有色的白炽灯。
●品评室的环境:(1)品评室的微气候——指试验区的气象条件温度与湿度:一般恒定在21℃左右,湿度保持65%左右空气流通与洁净:保持空气新鲜、空气流通,避免室内用具产生气味。
(2)品评室的位置:①便利地区,较低楼层。
②不经过办公区和准备区。
③远离噪声和气味源,比如加工车间、厨房等。
●样品的编号:数字、字母或数字加字母均可。
原则:数字编号一般采用三位随机数(可查随机数表)同次试验编号位数一致同一个样品应编多个不同的号码同一个品评员拿到的样品不能有相同的编号●人员要求:(1)兴趣:认识意义,理解重要性,具有浓厚兴趣。
(2)健康:身体健康,感觉正常,无过敏症。
年龄20-50岁。
(3)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4)准时出席:保证测试的时间性和试验的完整性。
(5)态度客观:自我意识太强、个人好恶和偏见明显者不宜参加品评。
(6)没有不良嗜好:烟、酒、浓茶(咖啡)依赖,强烈喜好化妆品等人员不宜参加品评。
●感官检验宜在饭后2~3h内进行,避免过饱或饥饿状态。
●要求评价员在检验前0.5h内不得吸烟,不得吃刺激性强的食物。
第4章、第5章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食品一般不适宜直接进行感官检验而需要使用中性载体的?( A )A、油脂B、面包C、饼干D、橙汁2、让评价员品评样品后,对产品作出打分,这是使用了哪种感官检验度量方法。
( B )A、分类法B、打分法C、排序法D、标度法3、五中取二检验法,可识别(A )种类型的样品间的细微感官差别。
A、2B、3C、4D、54、α-风险与置信度互补,即当α为5%时,置信度为(B)。
A、90%B、95%C、80%D、50%5、使用三角检验的方法时,品评员会收到(C )个样品。
A、1B、2C、3D、46、成对比较检验包括两种,一种是差别成对比较,另一种是( D )。
A、三角检验B、2-3检验C、5选2检验D、定向成对比较7、使用定向成对比较检验的方法时,品评员会收到(B)个样品。
A、1B、2C、3D、48、进行三角检验时,正确的概率为(A )。
A、1/3B、1/2C、1/4D、1/109、进行5选2检验时,正确的概率为(D )。
A、1/3B、1/2C、1/4D、1/10二、判断题:1、从3个样品中挑出单个不同的样品,这种方法叫2-3检验。
(F )2、进行三角检验时,需要有1个参照样。
( F )3、进行2-3检验时,不需要参照样。
( F )4、进行5选2检验时,不需要参照样。
(T )三、填空题:1、感官体验常用的度量方法有:_分类法_、_打分法_、_排序法_和_ 标度法_。
2、感官体验中常用的标度法有三种,即:__类项标度_、_线性标度__和__量值估计标度法_。
3、成对比较检验法又叫_______;三角检验法又叫_______。
●对感官检验的程度进行量化的方法:数字化处理●感官检验进行度量的方法:(会区别,用了哪种方法)1)分类法2)打分法3)排序法4)标度法:1、类项标度2、线性标度3、量值估计标度●什么是差别检验:让受试者回答两种样品之间是否存在不同。
●α-风险:错误的估计两者之间差别存在的可能性。
(α越小,差异程度越显著。
)β-风险:错误的估计两者之间差别不存在的可能性。
●三角检验法是同时提供三个样品,其中两个是相同的,要求评价员区别出有差别的那个样品。
●2-3检验:在检验中,每个评定人员也是得到3个样品,其中一个标明是“参照样”,要求评定者从另外两个样品中选出一个与参照样品相同的那一个。
●5选2检验:在检验中,每个受试者得到5个样品,其中2个是相同的,另外3个是相同的。
要求受试者在品尝之后,将2个相同的产品挑出来。
●成对比较检验:1、差别成对比较:试验者每次得到2个(1对)样品,被要求回答它们是相同还是不同。
2、定向成对比较:将两个样品同时呈送给评价人员,要求其识别在指定的感官属性上程度较高的样品。
●A-非A检验:首先让感官评定人员先熟悉样品A及“非A”。
然后将样品呈送给这些检验人员,样品中有的是样品A,有的是样品“非A”,参评人员要对每个样品做出判断,是A还是“非A”。
●与参照的差异检验:也叫差异程度检验法。
在这种方法中,呈送给品评人员一个参照样和一个或几个待测样,并告知参评者,待测样中的某些样品可能和参照样是一样的,要求品评人员定量地给出每个样品与参照样差异的大小。
●连续检验:连续地进行实验,直到得出相应结论。
第六章●如何判断是单边检验还是双边检验?方法:看试验目的。
(1)双边:试验目的是关心两个样品是否不同。
(2)单边:试验目的是想知道样品的特性哪个更好,或者哪个更受欢迎。
第7章一、选择题:1、选择品评员最基本的要求是( B )。
A、年龄一致B、自愿参加C、做过培训D、感官正常二、判断题:1、区别检验品评员与描述分析试验品评员的选拔与筛选程序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