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诊断要点2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36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马久明【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综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及图像特征.结果103例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阳性率为98.06%(101/103),有2例漏诊;103例患者图像测量指标显示,平均左房内径(3.12±0.27)mm、左房内径/主动脉内径(1.14±0.09)、射血分数(61.28±7.33)%、E/A值(1.51±0.10),超声图像提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左房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心律失常等.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较为直观了解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流信号情况,阳性检出率高,有效提示心血管病变情况,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理想影像学诊断方法.【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24【总页数】3页(P175-176,179)【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价值【作者】马久明【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句容 21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是由于循环体动脉在长期的高压状态下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而引起的病变。
高血压性心脏病初期无明显特异性表现,胸闷、气短、高血压等临床症状也往往容易被忽视[1]。
然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负荷过重,会出现有左心室肥厚,可引起患者出现心功能衰退,可会激发出现ST-T段心电图改变,临床临床症状加剧,严重威胁的患者生命健康。
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病率高,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患者心功能和免疫调节能力减弱,进一步加剧了病情恶化的风险,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2]。
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
方法:在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接收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人均进行心脏彩色多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情况。
结果:观察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E/A比值、左心房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区分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以及健康人员,帮助医生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高血压性心脏病指的是患者受血压长时间控制不良进而导致心脏结构以及功能发生变化的情况,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舒张功能衰退、左心室肥厚等,如病情较为严重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情况,诱发冠心病以及心房颤动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所以其早期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1]。
基于此,本院进行了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的研究。
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接收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在42-78岁间,(56.91±3.76)岁;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在45-78岁间,(57.35±3.64)岁。
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受检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1.方法心脏彩色多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是型号为GE LOGIQ E9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要求根据检测需求合理设置探头频率,而后观察受检者左心室长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以及心尖区四腔心切面情况,需注意的是,检测时受检者应保持左侧卧位,医务人员应明确心尖搏动位置,保证探头放置正确。
鉴别诊断一、肥厚型心肌病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肥厚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前者有高血压病史,心肌肥厚为对称性普通性肥厚,与后者非对称性肥厚,并有SAM征及主动脉瓣早关闭现象易区别。
2.冠心病:本病大多为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应与肥厚性心肌病相鉴别,前者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存在,心电图有缺血性或梗死图形,冠状动脉造影有动脉狭窄,而后者胸痛大多为非典型劳力性心绞痛,临床听诊杂音和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改变。
3.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与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前者有风湿病史,联合瓣膜病一般伴有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瓣膜有炎性改变,肥厚粘连,而后者瓣膜无炎症改变,有心肌肥厚所致特征性超声心动图改变。
4.主动脉瓣狭窄:本病可有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及收缩期震颤,但此杂音常伴有收缩早期喀喇音并向颈部传导,杂音强度不变,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X线有升主动脉狭窄后扩张、瓣膜有钙化等特点。
而肥厚性心肌病的杂音听诊位置较低,在胸骨左缘第四肋或靠心尖部,主动脉瓣区不清楚,用药物或物理学方法能使杂音强弱改变,超声心动图更有特征性改变易与主动脉瓣狭窄鉴别。
5.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本病杂音特点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本病病程长,发展慢,主动脉瓣区杂音不仅向心尖而且向颈部传导,与后者不同,另外本病超声心动图二维五室图上主动脉瓣为大小两个瓣组成,M型超声见主动脉关闭线有偏移现象,此可与后者鉴别。
6.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本病在胸骨左缘3、4肋间有收缩期杂音,粗糙伴有震颤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但前者杂音传播范围广,有时整个胸前区均能听到。
超声心动图见有室间隔缺损,有左向右分流,易与肥厚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点区分之。
二、扩张型心肌病1.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多有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与心脏大小不相平行,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病年龄偏年轻,无典型心绞痛,病情发展慢,心脏比较大时才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②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ST-T 改变与异常Q波出现的导联与冠状动脉供血部位相一致,而扩张型心肌病的ST-T 改变比较广泛,异常Q波也不典型,且与冠状动脉供血无相应关系;③超声心动图:缺血性心肌病多以左室受累为主,缺血心肌可有局限性运动减弱,坏死心肌可有不运动或运动减弱或矛盾运动(室壁瘤),以节段性分布为特征,而扩张型心肌病则以左室左房扩大为多见,心肌运动以普遍降低为特征;④选择性冠脉造影则能肯定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而扩张型心肌病冠脉通常是正常的;⑤核素检查:冠心病有节段心肌缺血改变,扩张型心肌病呈多节段心肌花斑样改变。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要点心肌病是一类病因和临床表现均比较复杂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各种影像技术如心脏磁共振(CMR)、心脏CT和超声心动图等在心肌病的诊断和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
超声心动图技术操作简单,可直观显示心脏形态结构改变、室壁运动、心脏血流和功能情况,在心肌病的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成为心肌病检查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近年来超声声学增强剂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斑点追踪成像(STI)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重要信息,结合基因检测和临床其他检查极大提高了心肌病患者的病因诊断水平。
扩张型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概述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原发的由心肌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收缩功能障碍、无其他负荷异常(高血压、瓣膜病等)或冠状动脉病变。
二、诊断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是DCM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技术,X线胸片、CMR、心脏CT同样有助于诊断。
在对DCM诊断时,需要排除引起心肌损害的其他疾病。
临床常用诊断标准: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5.0cm(女性)和>5.5cm (男性)(或相对准确方法:经体表面积校正的LVEDd>2.7cm/m2,或LVEDd大于年龄和体表面积预测值的117%,即预测值的2倍标准差+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和(或)左心室短轴缩短速率(LVFS)<25%;除外高血压、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1. 心脏结构改变2. 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减低3. 瓣膜反流4. 左心室充盈压升高5. 心腔声学造影6.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7. 心肌机械运动的同步性指标四、鉴别诊断1. 缺血性心肌病(ICM):2.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3. 心脏瓣膜病:4. 高血压性心脏病:5. 其他原因引起的扩张心肌病病变,可根据临床及疾病特点进行鉴别诊断。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文巧艳【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患者采取心电图检查,对比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心脏左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以及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VE、VA、E/A、IVRT).结果经检查,患者高血压等级越高心脏左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增厚率越快,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VE和E/A均低于对照组VA和IVR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具有显著效果,诊断价值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超声心动图;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价值【作者】文巧艳【作者单位】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黑龙江大庆163515【正文语种】中文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诱发的心脏并发症,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全身小动脉腔狭窄致使血管中阻力增加导致的,患者早期并没有显著的临床表现,容易发生漏诊现象,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存在呼吸困难、水肿等现象,此时给治疗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会危机患者生命安全[1]。
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做了进一步研究分析。
具体内容如下: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和沟通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7.1)岁,高血压分级Ⅰ级14例、Ⅱ级4例、Ⅲ级2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7.9)岁,高血压分级Ⅰ级12例、Ⅱ级7例、Ⅲ级3例。
高心病超声诊断标准
高心病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其诊断标准之一是心脏超声检查存在心肌肥厚,具体说明如下:
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患者存在心肌肥厚影像学指标:比如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厚度达到了12毫米及以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大于50毫米。
以上超声检查指标如果具有,则可以诊断为高心病。
由于高心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患者会出现心衰,所以在治疗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治疗上主要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为主,再配合其他的降压控制血压,还应该选择相应的药物改善心脏功能。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1-06T03:47:15.608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2期作者:方小敏[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检测对疾病诊断作用。
方法:2021年7月初至同年12月末,选择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47例,对其开展检测,采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心功能及检测结果实施比较。
方小敏绥阳县中医医院 5633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检测对疾病诊断作用。
方法:2021年7月初至同年12月末,选择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47例,对其开展检测,采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心功能及检测结果实施比较。
结果:采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心功能数据与心电图检测心功能数据可见差异(P<0.05),检测中心脏结构异常情况检出率比较,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偏高(P<0.05),诊断准确率、灵敏度比对,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数据偏高(P<0.05)。
结论: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检出高血压性心脏病,疾病检出率及诊断精准度良好,应用效果极佳。
【关键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作用高血压疾病在发病后,人体心脑血管均将在其影响下,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其患心脑血管疾病几率偏高。
心脏作为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以为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能为主要功能,但在高血压疾病干扰下,患者心肌、心脏冠状动脉等发生病理性改变,促使其心脏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在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病的同时,患者机体状态、生理功能等也将受累,从而使其机体健康水平降低[1]。
及时检出高血压性心脏病并予以确诊,尽早开展临床干预,可使高血压性心脏病对人体健康影响、生理功能损害等得以减轻,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心脏疾病能够做可视性探查,用于心脏疾病检测中,能够准确采集心脏疾病诊断所需数据信息,并获取患者心脏结构影像,由此在患者接受检测后,其病情、所患病症类型等可快速得到检出,从而促进其确诊[2-3]。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07-01T08:06:11.48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期作者:方敏[导读] 探讨分析在进行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时,将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其中的效果。
方敏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郫都 61173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时,将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其中的效果。
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进行研究调选我院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120名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由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在检查完成后对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常规诊断结果来说,实验组中患者的诊断准确度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
在此研究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实验组来说,两组患者的各数据有明显差异,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射血分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进行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时,选择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从而达到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的目的,其检查结果更具有准确性,提高对患者诊断方案及治疗效率,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被医护人员广泛应用到临床检查中,并推广和提倡。
关键词: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方案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近年来现在人群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都罹患有高血压症状[1]。
高血压性心脏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并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患者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由医务人员给予及时、规范有效的管理和治疗。
2021年8月 第16期影像学及诊断检验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实践效果分析陈晓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摘要】目的:主要通过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数据,讨论证明使用它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确诊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就诊6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使用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
结果:60例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96.67%,漏诊率为3.33%。
可清晰观察到:患者的心脏左室明显增大。
结论: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有临床应用效果,可提高临床应用优先级。
【关键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图分类号]R541.3;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186-02高血压传统的诊断主要是依靠于心电图,并且可以结合超声和x线片等影象检查方法来进行诊断,但有一些研究和报道普遍认为该影象检查方法的诊断率较低[1]。
相较而言,上述影像学检测方式的缺点为:分辨率较低,成像效果较为模糊。
此外,在扫描检测期间,也存在很多技术方面的缺陷。
由此可能导致漏诊,耽误患者的病情,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如果早期能预防和治疗,才可以减少后期发病的痛苦[2]。
有研究表明,心脏彩色成像及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检测时,具有如下优点:①成像清晰;②检测过程简易、复杂程度较低;③融合多重先进技术,可大幅度降低检测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
比如在微创、无痛的情况下,患者心血管的状态、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均十分精准。
这些流程严格执行,才能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提出准确数据作为诊断病情的基础,提高确诊的质量[3]。
因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统计分析本院的有关数据,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科室界定: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分析对象选定:60例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通过对患者及其他家属意见的咨询并签好同意书,选取了一定区间年龄段的人,从38岁到70岁,平均年龄在55岁,其中男患者共计45人,年龄主要是45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另外,女患者人数为15,她们的年龄是46岁到69岁之间为检查区,平均年龄60岁。
241高血压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若其长期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会造成心脏功能下降以及结构改变,诱发高血压心脏病,例如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或左室肥厚等[1,2]。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准确诊断,对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均是诊断该疾病的常用方法,为探究两种诊断技术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本次选取83例患者开展相关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3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43~70岁,平均(57.6±3.6)岁,病程2~10年,平均(5.8±1.4)年。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显示,左室肥厚22例,左室增大24例,左房增大16例,主动脉扩张6例,心律失常15例。
患者高血压分期结果包括Ⅰ期患者27例,Ⅱ期患者36例,Ⅲ期患者20例。
1.2 方法本组患者分别进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
①心脏超声检查:选择飞利浦EPIQ 7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2.5~4 MHz,患者呈左侧卧位,充分暴露患者的前胸部,探头对其前胸进行全面扫描,检查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室收缩能力、主动脉内径以及心室壁厚度等指标,对左室流入通道血流速E、A 峰比值进行计算。
②心电图检查:选择美国通气公司生产的MAC5500心电图仪,患者呈平卧位,在患者需要连接导联的部位处进行常规消毒,连接心电图仪进行检查。
需要至少两名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影像学医师进行检查操作和结果分析,以保证检查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同时比较心脏超声对不同分期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检测结果。
①心脏超声诊断阳性标准:E/A 峰值在1以内,有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出现左房扩张以及室间隔增厚等情况为阳性。
②心电图诊断阳性标准:发现左房扩张以及左室肥厚劳损等情况为阳性[3]。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分别对其实施心电图检查(对照组)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
对两组患者的心脏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分析各项病变的检出状况。
结果:在左房内径、左方/主动脉内径上,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数值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
在主动脉扩张、左房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弹性减退等病变检出率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进行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可通过相关指标观察,病变检出状况来确定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效果在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基础性疾病覆盖面增加的背景下,心血管系统病变的发生率提高。
高血压性心脏病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功能病变,其是个体在血压长期偏高的状态,体循环障碍,引起的心脏负荷增加,并形成的病变。
一般来说,高血压性心脏病在发生初期,患者没有特意表现,以胸闷、高血压等较为典型,难以引起患者的重视。
而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病情会恶化,很容易出现左心室肥厚等病变,危及个体的生命。
因此,尽早的诊断可保证治疗的确切性与预后效果,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十分重要。
目前,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有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多种方案。
其中心脏彩超相对心电图而言,可更为确切的扫查心脏结构,检出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在本次研究中,以确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
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
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42岁,平均年龄(63.20±5.47)岁。
纳入标准:(1)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符合各项临床标准[1];(2)患者对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
高血压心脏病超声诊断标准
高血压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在其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超声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左心室肥厚,超声检查可以测量左心室壁厚度,正常成人左心室壁厚度一般不超过1.1厘米。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心脏病的一个常见特征,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评估左心室肥厚的程度。
2. 心脏功能,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功能。
LVEF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成人LVEF一般在50%以上。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脏功能是否受损。
3. 心脏瓣膜功能,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心脏瓣膜病变,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瓣膜的开合情况、反流情况等,对于高血压心脏病合并瓣膜病变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 心脏结构,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包括心腔大小、心室壁运动情况等,对于高血压心脏病引起的心脏结构改变进行评
估。
总的来说,超声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标准主要包括左心室肥厚、心脏功能、心脏瓣膜功能和心脏结构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超声检查
可以全面了解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脏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
供重要依据。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及准确度评价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准确度。
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接收的所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
比较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及单一心电图的诊断准确度及对不同心脏病变的检出情况。
结果: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度为98.78%,高于单一的心电图诊断结果(8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诊断对主动脉扩张、左心室扩大、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主动脉弹性减退、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单一心电图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均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与单一的心电图诊断相比,将两者进行联合诊断可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度,能够为临床医师明确患者心脏病变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联合诊断;准确度;诊断效果高血压属于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具有终身性,发病率极高,且多集中于中老年人[1]。
随着人们生活结构的不断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有不断上升趋势,如肿瘤、精神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尤多,此病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肥胖、抽烟喝酒、精神过度紧张等[2]。
患病后,若是未能有效控制血压,随着病情发展将可对心脏造成损伤,引发心脏增大或肥厚症状,即所谓的高血压性心脏病。
随之会引发代谢紊乱、心肌细胞负荷过重等现象,进而会对其全身系统造成影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及时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以影像学技术为主,心电图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具有一定诊断效果,但并不够全面,具有一定局限性[3]。
因此,还需要寻求更为有效、安全的诊断方式。
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9-05-06T16:36:45.61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2期作者:朵丽梅[导读] 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价值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云南昆明 650204)【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应用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断的6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
参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研究组给予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指标检出率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价值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脏病;超声;诊断价值前言高血压性心脏病是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因长期的血压升高导致其对左心室的负荷逐渐加大,从而导致其左心室代偿出现逐渐扩张和肥厚的情况,诱发器质性心脏病,早期有效的诊治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意义重大,是确保其生存期延长的关键[1]-[2]。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但诊断效果不是很理想,超声心电图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方式,临床诊断效果显著。
基于此,本研究将超声诊断应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率诊断中,对其临床诊断效果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系统抽样法的分配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
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的60岁,年龄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70.21±3.41)岁;高血压病程:病程最短的4年,病程最长的17年,平均病程(9.54±0.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