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营养与饲料
- 格式:pptx
- 大小:7.97 MB
- 文档页数:68
正大母猪料饲喂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正大母猪料是一种专门为母猪设计的营养全面,科学合理的饲料。
合理的饲喂标准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性能,还可以减少生猪养殖中的浪费,降低疾病发生率,从而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正大母猪料的饲喂标准。
一、合理的饲料配方1.能量含量: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消耗量很大,饲料中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支持母猪的生长和生产。
正大母猪料中含有适量的能量,可以满足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2.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母猪生长和繁殖的关键营养素,正大母猪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3.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正大母猪料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满足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间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保证母猪和猪崽的健康生长。
二、合理的喂养量和次数1.妊娠期:正大母猪料在妊娠期的饲喂量应根据母猪的体重和妊娠阶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每头母猪每天的喂食量为2-3%。
2.哺乳期:在哺乳期,母猪的饲喂量会逐渐增加,一般建议每头母猪每天的喂食量为5-6%,分2-3次喂食,保证母猪有足够的能量维持哺乳期的生产。
三、遵循科学的饲喂原则1.量多饲喂: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素来支持生长和繁殖,保证母猪每天摄入足够的饲料是保证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
2.间歇性饲喂:母猪在哺乳期要求比较频繁的饲料,一般每天分2-3次喂食,避免长时间饿得过久对母猪和猪崽的生长有不利影响。
3.逐步调整饲喂量:随着母猪生长和生产的不同阶段,需要逐步调整饲喂量和配方,保证母猪生长和生产的需求。
四、注意饲料的保存和卫生1.饲料的保存:正大母猪料在存放时应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防止发霉和变质。
存放时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饲料的卫生:在饲喂母猪时,应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和新鲜,及时清理残留饲料和粪便,避免饲料受到污染。
要定期清洁和消毒饲料槽和饮水器,保持母猪的生产环境清洁卫生。
怀孕母猪喂料标准
怀孕母猪的喂料标准取决于怀孕的时期,以下是一般的喂养建议:
1. 早期孕期(前三个月):在这个时期,母猪需要维持正常的
体重和健康状态。
建议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含有适当的蛋白质、能量
和维生素。
每天喂给母猪大约2.5-3%的体重的饲料。
2. 中期孕期(第四个月到第六个月):在这个时期,胎猪的生
长速度较快,母猪需要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
逐渐增加饲料的量和质量,每天可以喂给母猪3-3.5%的体重的饲料。
3. 晚期孕期(第七个月到分娩前):在这个时期,胎猪的体重
增长速度加快,母猪需要更高的营养摄入量。
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
含量需要适当增加,以满足母猪和胎猪的需求。
每天喂给母猪3.5-4%
的体重的饲料。
除了适当的饲料量外,还需要确保饲料的质量良好,保持饮水的
充足供应。
此外,根据兽医的建议,可以增加一些补充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益生菌,以提供额外的营养和促进母猪和胎猪的健康。
饲养
母猪时需密切关注其饲料摄入情况和身体状况,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饲养管理措施。
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哪些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从总体的养殖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主要原因就是母猪饲养管理存在不足,那么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哪些方面?一起来了解下。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从总体的养殖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主要原因就是母猪饲养管理存在不足,那么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哪些方面?一起来了解下。
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哪些方面?1、配种母猪促发情以NRC(2023)标准或者偏高水平的能量摄入量,有利于促进母猪发情和获得最佳的排卵数。
高脂肪高纤维日粮,与以淀粉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日粮相比,能使后备母猪初次发情的时间提前,并提高其发情率。
促排卵来源于糖类的能量比来源于脂肪的能量更能提高母猪的排卵数。
在生产管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高油脂和高纤维作为能量源的日粮,在配种前改为高淀粉或糖作为能量源的日粮。
添加抗应激、抗氧化营养维生素C、维生素E、有机硒、有机铬等可通过抗氧化作用,降低应激对母猪神经内分泌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2、妊娠母猪高能日粮不利于受精卵存活,也会影响乳腺的发育以及妊娠后期胎儿的存活。
所以,妊娠全程都不能使用高能日粮。
然而,低能日粮不能满足母猪和胎儿对营养的需求,一般情况下采用中等能量水平的日粮。
在妊娠后期,母猪需要足够的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基酸等,这些氨基酸不仅能促进胎儿肌纤维快速生长、满足胎儿快速生长的需求,而且还能抗氧化、调节免疫力,提高初生仔猪的活力。
母猪不同阶段饲喂方法后备母猪到了三四个月龄就要开始饲喂后备母猪料了,这时起就要分餐饲喂,每天四至五斤,到了六月龄就开始初情,到了七个半月龄后就要准备配种了。
在配种的前几天可以一天喂五斤以上的哺乳料,或者饲料里加些鱼粉鸡蛋动物性蛋白饲料。
初配母猪配种后每天采食量应该控制在四斤之内,可用怀孕料一直饲喂到生产。
生产后换哺乳母猪料。
经产母猪配种后的一个月内每天饲喂的量不能够超过四斤,一个月后再根据母猪的膘情来增减饲喂量,膘情适中的则根据母猪的体型大小饲喂体型小的保持日采食量四斤,体型大的则可以多喂一到四两。
后备母猪的营养饲及养管理措施
1、日粮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5%-16%,消化能3050-3150千卡/千克,赖氨酸0.7%-0.85%,钙0.80%-0.90%,总磷0.6%-0.7%。
2、在考虑钙质需要时,应让后备母猪有一定的体脂储备,从而提
高繁殖能力,延长繁殖寿命。
3、不能用育肥猪的饲料来喂70千克以上的后备家犬,最好专门
为后备母猪设计的预混料。
4、用育肥猪的饲料来喂山羊后备母猪会导致以下问题:①不发情:铜过高(生殖系统的第七杀手),VE、VC、胡萝卜素偏低或缺乏;②产
仔少:蛋氨酸或胆碱不足或缺乏,导致排卵少;③蹄裂:缺乏钙生物
素导致腿部和蹄部发育不佳,种用价值降低,淘汰率高;④体型像大
肥猪,能量过高.
饲养管理措施
1、水对育肥猪极其重要,它是猪体内输送养分、调节体温的极其
重要物质。
因此,每天必须给猪供给充分、清洁、新鲜的水。
2、食槽不足,往往能引起猪互相争食,即妨碍正常采食,又影响
猪的休息,应保证每头猪占用的食槽长度25~40厘米。
3、育肥阶段,猪的活动量以越少越好,以促进增膘。
在猪休息时,饲养人员的动作要轻,严禁大声喧哗,以保持环境安静促成增膘。
4、仔猪断奶后20天左右进行驱虫。
还有疥癣病、湿疹等疾病,
须在兽医的指引下进行。
丹系猪营养标准一、丹系母猪的营养需求丹系母猪是生长较快的高产母猪品种之一,它们需要高质量的饲料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具体而言,丹系母猪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热能、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矿物质等。
二、丹系母猪营养标准1. 热能要求丹系母猪的热能需求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一般来说,成年丹系母猪每天需要消耗3000-3500千卡的热量。
2. 蛋白质需求丹系母猪在生长期和妊娠期需要更多的蛋白质。
在生长期,每份饲料必须提供16%的蛋白质,而在妊娠期,每份饲料提供的蛋白质必须至少达到18%。
3. 脂肪需求丹系母猪需要一定量的脂肪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在生长期和妊娠期,每份饲料所含的脂肪必须在3%以上。
4. 纤维素需求丹系母猪在生长期和妊娠期均需要纤维素,以促进肠道消化功能。
对于生长期的猪只,每份饲料需含有15-20%的粗纤维,而对于妊娠期的母猪,每份饲料需含有18%以上的粗纤维。
5. 矿物质需求丹系母猪的矿物质需求非常重要,其中钙和磷的比例尤其重要。
为了确保健康发育,每份饲料中应含有钙1.0-1.2%和磷0.6-0.8%。
三、丹系母猪的饲料搭配在给丹系母猪配制饲料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需求,具体而言:1. 生长期饲料配方:粉碎玉米100kg+豆粕25kg+磷酸二氢钙5kg+盐0.5kg+微量元素适量。
此配方适合2-3个月龄的丹系母猪。
2. 妊娠期饲料配方:粉碎玉米65kg+豆粕25kg+磷酸二氢钙5kg+盐0.5kg+微量元素适量+骨粉2kg。
此配方适合泌乳期的丹系母猪。
3. 哺乳期饲料配方:粉碎玉米60kg+豆粕20kg+磷酸二氢钙5kg+盐0.5kg+微量元素适量+骨粉10kg+烘干橙皮1kg。
此配方适合哺乳期的丹系母猪。
怀孕母猪的营养特点及饲料配制怀孕母猪怎样养殖?妊娠母猪的营养特点及巴氏饲料配制。
有机肥营养水平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营养水平过高不仅会会带来造成饲料浪费,还会造成家犬过肥、难产、乳房水肿、泌乳量少和新生仔猪腹泻等;营养水平过低则会造成瘴霉属母猪瘦弱、仔猪初生重低、断奶发情间隔时间长的等。
要想达到无公害母猪的效益目标,即窝产仔数最多、仔猪平均初生重1.2——1.5千克、母猪泌乳量高、母猪体组织损耗少、肉牛黄白痢发生率低,就必须满足妊娠母猪的营养供给并科学配制饲料。
一、妊娠母猪的于堂1,新陈代谢机能旺盛:猪只妊娠期甲状腺、小脑分泌功能增强,对饲料的利用率增加,对酵素的合成能力增强。
妊娠第三个月月前较妊娠前高蛋白提高25%,第四个月可提高30%以上。
2,胎儿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妊娠初期卵子重量很小,胎儿30日龄为2克,占初生重的0.15%,从60天(胎儿体重为110克,占初生重的8%)开始体重增速加快,90天(胎儿体重为550克,占初生重的40%)以后胎儿增重十分迅速,绝对增重很大,胎儿体重的60%左右是在这一时期高速增长的,胎儿初生重为1.2——1.5千克。
3,猪体重增加很快:体重平均增加40.5%,经产母猪妊娠期平均增重40——50千克;青年母猪妊娠期第一个月增长500克,第二个月增长630克,第三个月增长540克,第四个月增长658克,整个期间增重50——60千克(配种前体重的50%——60%)。
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要求整个妊娠期要给予微量元素平衡的配合日粮,特别是后期应对其不断增加营养营养,以保证胎儿良好的优异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减少胚胎存活率,并母猪产后有良好的体况和泌乳性能。
二、妊娠母猪的营养能够特点根据母猪妊娠期的营养湿处于堂,应在其妊娠的不同时期提供排卵相应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维持生命、自身增重和胎儿生长的需要。
配种前较高营养水平会提高青年母猪的排卵数和卵母细胞的产品质量,但配种后若继续保持高营养水平会增加妊娠期胚胎死亡率,尤其是初产母猪,死亡率可达30%——50%。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分析妊娠母猪是种繁殖动物,她们的生长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繁殖效益。
为了提高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必须从营养和饲养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调整。
本文将结合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和需求,全面分析她们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以期对猪场的运营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1. 蛋白质:蛋白质是妊娠母猪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成分,也是组织修复和分娩所需的必要营养。
在妊娠初期,妊娠母猪需要较高含量的蛋白质来支持胎儿的生长,而在后期,蛋白质的需要则更多地用于妊娠母猪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科学合理的蛋白质配比和摄入量对妊娠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2. 能量:妊娠母猪在妊娠初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持胎儿的生长,而在妊娠后期,则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胎儿的生长。
饲料中的能量含量和能量来源对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3. 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妊娠母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对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饲料配制中应合理搭配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妊娠母猪的生理需求。
1. 猪舍环境:猪舍的环境对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猪舍的通风、保温和卫生条件都会影响妊娠母猪的食欲和生长发育。
猪舍的环境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管理,以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保障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
2. 饲料管理:妊娠母猪的饲料管理是影响她们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饲料配比和喂养方法,可以提高妊娠母猪的食欲和消化吸收率。
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也会直接影响妊娠母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饲料管理应该严格按照科学的要求进行,以保障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分析随着农业的发展,养猪业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
而母猪的妊娠期是养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正确的营养和饲养管理对母猪的健康和产仔数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对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养猪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妊娠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妊娠后期,胎儿生长的需要会占据较大一部分蛋白质。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妊娠中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5%,妊娠后期则要增加到17-18%。
2. 能量妊娠母猪需要摄入较高的能量来支持孕期的正常生理活动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饲料中应该含有高能量的成分,如玉米、麦麸等。
妊娠中期每日代谢能的需求量较为平稳,在1800-2000千卡之间,而到了妊娠后期则要增加到2000-2200千卡。
3. 矿物质和维生素妊娠母猪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尤其是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D、E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于胎儿的骨骼发育和母体的营养供应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饲料中应该适当补充这些营养成分。
1. 合理的饲料配比针对妊娠期的母猪,应该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比,确保每日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量符合其需求。
不同阶段的妊娠母猪也需要有所区别,比如妊娠后期需要增加饲料供给,以满足胎儿生长的需要。
2. 舒适的生活环境母猪在妊娠期需要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干净的饮水、干燥的床铺和充足的活动空间。
这些都会影响母猪的情绪和身体状态,进而影响胎儿的健康。
3. 定期体检和护理妊娠母猪在妊娠期间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护理,以确保其身体状况良好。
特别是在妊娠后期,要密切关注母猪的食量、体重、行为等指标,以及观察有无产前征兆和并发症。
4. 合理的运动和运输母猪在妊娠期需要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对于运输过程中的母猪也需要特别的关注和保护,以避免对胎儿和母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妊娠母猪饲养饲料营养配比的注意事项妊娠母猪是养猪场的重要生产力,其饲养管理对于猪场的发展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而妊娠母猪饲养饲料的营养配比则是关键的一环。
兽医专家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些关于妊娠母猪饲养饲料营养配比的注意事项。
首先,妊娠母猪饲养饲料的主要目标是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以满足母猪的生长和妊娠需要,并为胎猪的正常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饲料应包含适量的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必需的氨基酸和脂肪酸。
其次,饲料的能量含量非常重要。
在妊娠期间,母猪的需能量逐渐增加,尤其是末期妊娠时更需要大量的能量。
因此,在配料时应调整妊娠母猪饲料中的能量含量,以保证其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
一般来说,饲料中的能量来源可以包括谷物、油籽类、豆粕、鱼粉等。
第三,蛋白质是妊娠母猪饮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妊娠期间,蛋白质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胎猪最后一个月的生长最为迅速的阶段。
为了满足其需求,饲料中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并注意蛋白质的来源和消化率。
常见的蛋白质来源包括豆粕、鱼粉、肉骨粉等。
此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也是妊娠母猪饲养饲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和增加繁殖性能,例如维生素A、E和D。
矿物质的供给对母猪骨骼和胎儿骨骼的发育至关重要,尤其是钙、磷、锌等元素。
因此,在配制饲料时应注意合理搭配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和比例。
最后,饲料的添加剂和饲喂方式也需要引起兽医专家的重视。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促进母猪的生长和产仔能力。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酵母、益生菌、酸化剂等。
饲喂方式方面,应注意合理分娩周期的饲喂限制和增加饲喂频次,以减少母猪的应激和避免营养不良。
在实际操作中,兽医专家还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结合母猪的品种、孕龄和营养需求,进行饲料配方和调整。
此外,妊娠母猪饲养饲料的营养配比也需要根据季节和环境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综上所述,妊娠母猪饲养饲料的营养配比是养猪场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怀孕妊娠母猪的营养与饲料妊娠母猪的贮存目的时是使其有合适的体况并在分娩时不能过肥。
每头肉食是不同的个体,能对所给的饲喂量产生会带来不同的反应,尽管他们的体重相差不大。
所以,确定妊娠母猪合适的饲喂量是十分主要的。
采食必需一方面足以保证胎儿的发育和较佳初生重,另一方面也能达到母猪理想的体增重和体况。
生产孕期实际中发现母猪在妊娠期喂给2?.2公斤的饲料会有较满意的结果。
血压初产母猪和个体小的母猪需较高的体重增长需要,而体型大的母猪则需较高的维持需,因此这个推荐量可适合不同性质的母猪。
但是,特别需指出的是,绝对不能忽视个别漠视母猪的体况,除非时要采取特别的措施。
在妊娠期间,母猪能缓解生长发育中胎儿的营养中不足问题。
但是,这是以消耗母猪组织机构自身社团组织储备为代价的。
因此,应给母猪提供养分充足的日粮,并使母猪的而使自身储备能有持续的增长。
对后备母猪,为了而令蛋白质沉积到各种各样最大量,在生长肥育阶段至分娩期,和氨基酸的营养供应宜相对稳定。
所以,在第一个妊娠期,可在应给后备母猪提供含充分蛋白质的日粮,以使机体没有的瘦肉组织沉积不被消耗。
但是,日龄较大的母猪对日粮中的蛋白质的需要量没有这么,它们并不需要高蛋白以使瘦肉组织沉积。
在妊娠期间,母猪的允许增重量母猪的年龄大小和体况而定。
通常,妊娠母猪增重最小,有别其增重大小要与其生产力相一致。
但是,分娩时,母猪母猪须要有充足的身体储备,以完成哺乳,断奶不久才能顺利配种。
每每前夜妊娠期过后种母猪的增重约为30公斤(或者每次妊娠期过后种母猪的总增重在45?0公斤左右),这样可以维持母猪的最佳繁殖效率。
在妊娠期间,应定期观察母猪的体况,必要时调整饲养水平。
最佳的饲养水平不是饲养固定式不变的,因为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1)体重和体况,体重每增加30公斤,每日维持需要增加即约600千卡可消化能或250克饲料;2)环境,在低于临界温度(LCT)时,环境温度每降5℃,每日维持需要增加即约750千卡可消化能或250克饲料;3)舍饲情况,单栏舍饲时,母猪活动量大,需要其维持能量高于群饲舍。
妊娠母猪的营养
1.妊娠初期(配种后4周内),胚胎几乎不需额外的营养,此时若母猪采食量大,将会增加胚胎死亡,所以此阶段应限制采食,一般日饲喂量为1.5-2.0公斤,对体况特别差的断奶母猪可以多喂一些饲料。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290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2.妊娠中期(配种后4周至产前4周),这一阶段根据母猪体况限制饲喂量,日喂1.8-2.2公斤,以保持母猪的膘情在3.5-4.0分,同时饲粮应适当提高粗纤维的水平,增加饱感,防止便秘。
要严防日粮采食过多,导致母猪肥胖。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290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3.妊娠后期(产前4周至产仔),仔猪初生重的60%-70%都是在这一阶段快速生长的,因此对产前4周的妊娠母猪应加强营养,促进胎儿快速生长,并为产乳作一些储备。
一般在这一阶段就可开始饲喂哺乳母猪料,日饲喂量为2.5-3.0公斤,但在产前5-7天要逐渐减量,特别是肥胖的母猪在产前7天就要减料,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3100-3200千卡/公斤,粗蛋白16%-17%;赖氨酸在0.8%以上;优质青绿和青贮饲料特别适合于饲喂妊娠母猪,既有利于维持旺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和粪便排泄,又有利于提高产仔数和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所以有条件的猪场每天可适当加喂青饲料。
- 1 -。
饲料与营养第一节猪对饲料的基本要求猪是杂食动物,又是能迅速生长发育和多胎高产的肉用家畜,其对饲料也有特殊要求,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1、猪的消化器官和生理特点猪的门齿、大齿、臼齿都发达,咀嚼食物比较细致,其胃是肉食动物的简单与反刍动物的复杂胃之间的中间型,肠道较长,因而能利用各种动植物和矿物质饲料。
2、猪是生长快和多胎的动物猪的迅速生长发育和多胎高产,就要求短时间内必须给予大量的养分,才能满足它的需要,所以猪吃的多,消化的快,能消化大量饲料。
由于消化器官特点的限制,应喂给含纤维少而易于消化的饲料,要求饲料的消化率达到目的85%左右。
一般猪的日粮营养中,精料占的比例大,也就是需要大量喂给谷类及其副产品,这些种类饲料单位体积营养多而不易平衡,即容易出现某种营养欠缺,当饲料给予量不足或某种欠缺,对猪的不良影响又快又显著,这就要求喂猪的饲料不但量要足,而且多种饲料搭配。
3、猪的嗅觉和味觉灵敏猪的嗅觉和味觉比牛、马灵敏,不是什么饲料都吃,有选择性,能辨别口味,特别喜欢甜味,也不愿采食粗粗纤维多的饲料。
4、猪对饲料的嗜好颗粒饲料与粉料相比,猪喜爱吃颗粒料;干料与湿料相比,猪爱吃湿料,且采食时间比较短一些,对猪来说,熟饲料适口性强,但不比生饲料消化好,生饲料反而经济有效。
5、猪的采食行为猪对饲料的采食,具有种属特有的行为形式,但采食量,采食速度、对食物的挑选,有品种和个体的差异,也有年龄特征,以及受生理状况和外部条件的影响。
总的来说,由于猪的杂食性,用来喂猪的饲料很多,能否把猪喂好,关键在于合理利用。
必须根据猪的消化器官特征和营养需要特性,挑选当地价廉的多种精、青、精料搭配来喂猪,只靠一、二种饲料是很难把猪养好的,通过加工调制,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以及适当的体积,使猪能多吃,且容易消化。
第二节饲料的分类及各类饲料的营养特性根据国际饲料命名及分类原则,按猪饲料特性共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能繁母猪的饲料营养管理方案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
母猪的营养水平不仅影响自身生产性能,而且影响仔猪的初生有重、成活率、断奶体重栽种以及后期的生长性能,最后影响到出栏时间和最末育肥的生产效益。
因此,一个紫菊的管理水平好坏,关键要看母猪的营养和生产水平。
一、能繁母猪产仔成活率缘何低下近年来,能繁母猪产仔成活率低已成为困扰各养猪场户的重要一环难题。
一头母猪从配种到产仔约需要进行需4个月时间,到头来盼的就是产一窝数量既多又体质健壮的仔猪,可现在产后一窝仔猪“全军覆没”的不在少数,有的一窝仅留几个猪娃的更是常见。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景,令畜主心灰意冷、十分沮丧。
母猪是生产仔猪的工厂,母猪的生产水平对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据调查,目前国内每头能繁年提供断奶仔猪数量平均16头左右,而国外达到25头以上。
母猪不发情、延情、死胎、产仔数少、成活率更少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通过深化母猪的营养管理,科学地结合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调控措施母猪的营养,并加以科学饲养行政管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每头母猪年大幅提高提高断奶仔猪数量,从而有效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二、能繁镰形妊娠期阶段划分根据母猪妊娠期各阶段生产状况的营养需要,将母猪饲养管理分为6个阶段:怀孕前期(配种—配种后30天)、怀孕中期(妊娠30~85天)、怀孕后期(妊娠85~110天)、围产期(5天~产后5天)、泌乳期、空怀待配种期(断奶~再配种)。
母猪的营养状况以肉食母猪的体况来衡量,体况直接影响巴氏母猪的繁殖性能,只有各阶段达到理想体况的肉食难能可贵繁殖性能才高。
母猪的营养供给根据体重和各阶段的生理需求设定,体况调整饲喂量,环境温度可以影响母猪采食量,过肥或过瘦都会影响母猪都市型的生产性能,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分娩对妊娠母猪限饲是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给后期提高续初生重的补饲留有空间,以使哺乳期有更好的食欲,提高产奶量。
三、各发展阶段的营养管理要点(1)怀孕初期(配种~配种后30天)。
猪的繁殖管理中的营养与饲料配制猪是人类常见的家畜之一,猪的繁殖管理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中,合理的营养与饲料配制是猪的繁殖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重点讨论猪的繁殖管理中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制技巧。
一、猪的繁殖管理中的营养需求猪的繁殖管理中,了解猪的营养需求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的饲养管理需要根据猪的不同生理阶段和性别,为其提供适当的营养成分。
1.1 母猪的营养需求母猪的营养需求通常分为妊娠期、哺乳期和配种期。
在妊娠期,母猪需要摄取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在哺乳期,母猪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满足乳汁的产生和断奶仔猪的生长。
在配种期,母猪需要获得适量的营养来维持其体力和健康状态。
1.2 公猪的营养需求公猪的营养需求与母猪有所不同。
公猪需要较高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以支持繁殖能力的表现。
此外,公猪还需要获得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提高精子质量和数量。
二、猪的饲料配制技巧了解猪的营养需求后,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的需求来合理配制饲料,以保证猪的健康和繁殖效果。
以下为猪的饲料配制技巧的讨论:2.1 平衡营养成分猪的饲料配制需要平衡各种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合适的能量供给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可以增加肌肉生长和繁殖性能。
适宜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可以提高免疫力和繁殖效果。
2.2 选择合适的饲料原料猪的饲料配制需要选择适合的饲料原料。
饲料原料的种类和质量都会对猪的繁殖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常见的饲料原料包括谷物、豆粕、鱼粉等。
合理搭配这些原料可以提供猪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2.3 精确控制饲料配方根据猪的不同生理阶段和生长状态,需要调整饲料配方的比例。
例如,在怀孕期和哺乳期,需要增加蛋白质供给,而在生长期可以适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尽量避免过度摄入。
2.4 合理饲喂和管理饲料的饲喂和管理也是饲料配制的重要环节。
定时、定量地投喂饲料,确保猪的饮水和饲料的清洁、新鲜,避免粮食浪费和猪的挑食行为。
母猪饲养管理技巧
母猪饲养管理是猪场运营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母猪饲养管理的技巧:
饲料与营养管理:合理的饲料供应和营养管理对母猪的生产和繁殖性能至关重要。
确保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包括适当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母猪的需求。
饲喂时要控制好饲料的数量和次数,避免过度饲喂或饥饿,保持良好的体重管理。
饮水管理:母猪对充足清洁的饮水需求量较大,因此要保证母猪随时有足够的新鲜水可供饮用。
定期检查水源和水质,保持水槽的清洁和水流畅。
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合适的舒适环境有助于母猪的生产效能。
确保母猪的居住空间干净、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供母猪活动。
合理的照明、噪音控制和防虫措施也是重要的环境管理要点。
疾病预防与控制:实施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是确保母猪健康的重要措施。
建立有效的疫苗接种计划、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注意生物安全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
生猪繁殖管理:根据母猪的生理周期和繁殖需求,制定合理的配种计划和控制怀孕管理。
监测母猪的情绪和行为变化,确保配种和受孕的成功率。
个体监测和数据记录:对母猪进行个体监测和数据记录可以帮助饲养人员及时了解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监测指标包括母猪的体重、发情和配种情况、分娩记录、断奶和仔猪生长记录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