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6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张周社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试场及座位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砉(huā)然 垓(gāi)下 创(chuà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9.写出下面文字中最能体现“中国政府鲜明态度”的两个关键词语。
(2分) 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
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为,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
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
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
中方将为此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答: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 ( 材料一)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曾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回到2500年前去,从孔子的思想中寻找智慧。
” (材料二)《论语》摘录: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2.不要套作;3.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8分)1.【题文】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A.逋.(bū)慢终鲜.(xiǎn)兄弟星分翼轸.(zhěn)洗.(xǐ)马B.睇眄..(dìmiǎn)涸.(hé)辙之鲋叨.(dāo)陪鲤对碧溪岨.(jū)C.央浼.(miǎn)酒馔.(zhuàn)仓廒.(áo)憎.(zēnɡ)恶D.戗.(qiàng)兽不落言筌.(quán)尺牍.(dú)岑.(cén)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此题考查的大多为多音字和生僻字的读音,可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着词义判断,例如A 项,洗马,洗,通假于“先”,洗马也就是先马,意思是在马前做先导。
此处应读xiǎn;B项,“叨”为多音字,作“承受”之意时,应读tāo。
C项,浼,应读měi。
故选D。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考查类型:音误、调误、音调全误。
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
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形近字可根据词语的意思及固定搭配来分析。
例如选项A就属于生僻的通假字;选项B属于多音字,要根据词义判断。
【结束】2.【题文】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玷辱陶冶锱铢必校平心而论B.拮据窈窕皇天后土天高地迥C.拂拭迟顿良晨美景舸舰迷津D.鞭苔狭隘日薄夕山高朋满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
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A项,锱铢必校---锱铢必较;C项,迟顿---迟钝;良晨美景---良辰美景;D项,鞭苔---鞭笞;日薄夕山---日薄西山;高朋满坐---高朋满座。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兰橑.(liáo)澧.浦(lǐ)金钿.(diàn)西澨.(shì)B、剡.溪(shàn)訇.然(hōng)羸.弱(lãi)渌.水(lǜ)C、阴霾.(mái)车毂.(ɡǔ)玉枹.(páo)躐.余行(liâ)D、酒馔.(zhuàn)恣.肆(zì)沽.取(ɡū)岑.夫子(cã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粉黛白薠缓歌慢舞九重城阕B.薜荔金樽含情凝睇流水孱湲C.鹧鸪绸谬袅袅秋风临邛道士D.楫桨岩扉芳馨庑门逍遥容与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成全了她那婉转绝美的败落,春风桃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蓝色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转变正是他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真实表现,与他早期以黄色为基调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这对夫妻因战乱而相互分离,本指望着比翼连枝....、白首偕老,谁料想竟是殊途阻隔,老境凄凉。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C.元嘉三大诗人之首的鲍照生于乱世,身份地位极其卑微,但他才高八斗,志可凌云,功名之心尤其强烈,森严的门第观念与其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4题,每小题2分,共8分;5题10分,共1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见长.人者好烦其令C、故.曰:弊在赂秦也。
其土欲故.D、凡长安富豪为.观游及卖果者传其事以为.官戒2、下面四副对联中不适用于孔子的一项是()A、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B、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C、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D、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3、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往者不可鉴,来者犹可追。
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C、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D、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
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
若读书面窄,思路就不广。
但是,切切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
你若喜欢上了一本书,不妨多读:。
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A、第一遍可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二遍囫囵吞枣,这叫享受;第三遍可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B、第一遍可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
C、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D、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第三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5、默写填空(10分)(1)_____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开琼筵以坐花,。
(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4)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
(5)子曰:“。
一日克己复礼,。
,而由人乎哉?”二、阅读鉴赏(共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6—9题,每小题2分,共8分;10题10分,共18分。
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课内阅读(一)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句中加点字字形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洎.(jÌ)牧以谗诛,邯郸..(gāndān)为郡 B.大车无倪.(nÍ),小车无钺.(yuè)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ŭn),亦遂增胜D.其莳.(shĭ)也若子,其置也若弃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交互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B.思厥先.祖父: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率.赂秦耶:全部,一概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迅速终继五国迁.灭: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苟.以天下之大:如果3、选出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B.驼业.种树李牧连却.之C.不有佳咏.,何伸雅怀一夫夜.呼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以弱.天下之民4、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赵尝五战于秦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D.祸患常积于忽微且何谓阁子也5、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岂非人事..哉 B.不抑耗其实..而已C.室仅方丈..以组..,可容一人居 D.视方其系燕父子6、翻译下列句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语文(必修3)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教科书再删鲁迅作品引发争议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1881-1936)的散文《风筝》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撤出了初中新版语文教科书,取而代之的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境外媒体称,这一变动引发诸多争议。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9月5日题为《中国的深度思考战争》一文指出,近年来,鲁迅的作品正逐步从语文教科书中退出,这激起某些学生家长的担忧。
在新浪新闻与微博展开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对这样的变动感到不满。
他们说,“鲁迅的作品都是经典作品,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精神”。
鉴于鲁迅的声望与公认的中国现代最优秀作家之一的地位,他的作品为什么要退出教科书呢?有分析认为,“初中生接触的内容不宜过于深刻”。
文章援引赞同这一调整的作家赵瑜的话说,不应让孩子过早涉入思考、判断等阅读领域,要让他们逐渐积累自己的见识。
网上有少数人支持这样的变动,理由是鲁迅的作品情绪消极,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他的现实主义使人们对真实的世界有了必要的了解。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8日报道称,多年来,学生和教师一直在抱怨年轻人很难理解鲁迅的作品,并称鲁迅大约写在一个世纪以前的那些对中国文化的见解正在与时代脱节。
删除其文章的决定或许可以迎合这些人,但其他人认为,此举是在向错误的方向前进。
报道指出,一份河南当地报纸在报道了新版教科书删除鲁迅作品的决定后,数万人当晚在网络上发表了相关评论。
在新浪微博进行的两项调查中,超过85%的参与者反对删除鲁迅作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对中国一代又一代改革者和知识分子来说,鲁迅对国家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学领域,他的作品鼓励人们对社会进行反省。
即便现在阅读鲁迅的作品,你还能受到强烈的启发。
”而许多学生称,他们不喜欢学习鲁迅的作品,并称他的文章使用的是旧式的语言风格,很难理解和掌握。
西安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案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 C.【A、欢T^B(xue)/®头(xu6).B、,令(qidng 进酒/扶#(jiang)轻奏(qiU)/罗案(qin)帝(gu)酒/商贾' (gu)等(ji)月/嫉(jD D、窥何(si)/何(ci)候喂(kui)然俾(kul)然2、 B.【A、亭亭玉立偃仰啸歌。
C、严惩不怠(贷)抚(忧)然趋之若鸯(鹫)D、左支右拙(细)】3、 D.【A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贬义词。
B项:不知所云:指说话者逻辑混乱,表达不清。
C项:师心自用: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
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4、 B. [Bo【A. “根本原因是……”和“是……造成的”杂糅。
C. “污染严重和环保资质不达标的十几个企业”有歧义,“十几家”修饰对象不确定。
D.第二句话“说明” 一词之前缺少主语。
】5、 C. (2、4句相连,4、1句相连。
5句在最后)6、 A.【《论语》篇名没有深刻含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文言文阅读(19分)7. A (用:因为)8. B (③陈述的对象是皇帝而非沈炼,间接表现了沈炼的为人刚直;④写的是沈炼以忠义大节开导保安当地百姓。
)9. A.(“除了痛哭和怒骂也没有其它更好的解决办法”理解不对,下文有“上疏请罢斥”)10.(1)塞外人都熟知严嵩的罪恶,争着痛骂严嵩让沈炼高兴。
(“i念知”、“詈”、“快” 各1分,共3分)(2)扬顺非常生气,派遣私党告诉严世蕃,说沈炼结交不怕死的勇士练习击剑和射箭,意图不可推测。
(“走”、“白”、“结”各1分,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11.(4分)上句描绘了眼前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的景象(1分),下句遥想堂弟远去之地的景象,暮春的洞庭湖水天空阔一望无际(1分),为想象的虚景(1分)。
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4题,每小题2分,共8分;5题10分,共1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见长.人者好烦其令C.故.曰:弊在赂秦也。
其土欲故.D.凡长安富豪为.观游及卖果者传其事以为.官戒【答案】D【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有以下判断方法:(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2)联想迁移法: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3)通假代入法: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4)利用字形推断: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占70%以上形声字,都是由其形旁来确定字义的。
根据这一点,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
(5)互文对举法: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
陕西省西安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钟鼓馔玉/编撰岑寂/汗涔涔恣肆/睚眦欢谑/噱头B、将进酒/扶将轻裘/罗衾沽酒/商贾霁月/嫉妒C、修葺/休憩溽暑/繁文缛节舟楫/狼藉冠者/弱冠D、窥伺/伺候滥觞/国殇铿锵/吭声喟然/岿然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孝悌婷婷玉立畏葸偃仰笑歌B、饥馑百战不殆啜饮曲肱而枕C、哀恸严惩不怠抚然趋之若骛D、莞尔左支右拙户牖循循善诱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从目前形势来看,“考公务员热”还会持续下去,因为只要大环境不发生根本改变,这依然是一种炙手可热的选择。
B.老教授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在课堂上天马行空,挥洒自如,甚至中外文自如切换,很是自我陶醉,但学生却经常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C.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走过了一条前无古人的发展道路,只有师心自用,不断学习借鉴别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才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
D.技术来自于苦练,熟能生巧,任何工作要想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境界,除了天长日久的刻苦练习和用心摸索,没有其他任何捷径。
4.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美关系面临的种种新危机,根本原因是美国不能抛弃零和的冷战思维、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造成的。
B.在西安的餐饮市场上,特色鲜明的中式快餐因为缺乏严格的产品标准和操作流程,虽然占有一定的市场,但还不能和肯德基等洋对手分庭抗礼。
C.针对雾霾天气越来越多、而且PM2.5检测值频频爆表的新情况,当地政府坚决采取措施,及时关闭了污染严重和环保资质不达标的十几家企业。
D.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经贸文化交流日益热络,但台湾民众赞成统一的比例不升反降。
从这一现象,说明了两岸关系发展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深层问题。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对于名著,为何现代人读不下去呢?有专家指出,____,____,_。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语言文字应用:(14分,1—5题每小题2分,第6题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仇雠.(chóu)勖.勉(xù)鸡豚.(tún) 鼎铛.(dāng)B.瞋.目(chēn)哂.笑(shěn)横槛.(jiàn)羽觞.(shāng)C.筼.筜(yún)蜩.腹(tiáo)修葺.(qì)俳.优(fēi)D.少.牢(shǎo)縑.素(jiān)剽.掠(piāo)缫.丝(cháo)2.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传其事以为官诫也。
B.赤也为之小,熟能为之大?C.大块加我以文章。
D.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面对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随机采访,有人直言不讳“我幸福”,有人调侃道“我姓曾”,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与追捧。
B.深圳南山区前海学校在每班特设两个心理情报员,搜集同学的心理,定期向老师汇报,以便老师及时掌控学生心理动态。
C.在文学发展的路途上,人们会越来越感觉到,不同文体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融汇与交织的趋势越来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D.统计中心数据表明,中国居民储蓄在2012年前三季度中,用于住房与教育的比例高达65.7%,远高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D.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B.《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907年至960年间梁、唐、晋、汉、周五代史实。
C.柳宗元与白居易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柳宗元的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种树郭橐驼传》就是一篇寓言体传记。
D.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志,名词,就是“记”的意思。
6.汉语中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
阅读下面的例句,从备选例子或从你的积累中选择一个量词加以揣摩赏析。
(4分)钩:一“钩”月亮。
静穆的夜空中,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一样小巧轻灵,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泓:一“泓”清泉。
清澈的泉水从泉眼中流出,是那样充盈而明亮。
它不仅写出了泉水水量的充沛,而且写出了泉水水质的明净。
备选例子:一“挂”瀑布、一“叶”扁舟、一“缕”箫声、一“轮”明月二、古代诗文阅读:(23分)(一)古文阅读(15分,7—10题每题2分,11题3分,12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李应升诫子书①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
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
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不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
若长而弗改,必至穷饿。
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
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
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
此宜孝以事亲,三也。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
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
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亩一粒。
汝视伯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我志。
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
倘嫁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当足其衣食,拨与赡田,收租以给之。
内外出入,谨其防闲③。
此恩义所关,五也。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
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学,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
若上进无望,须做一读书秀才,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
此文章一脉,六也。
吾苦生不得尽养。
他日伺祖父母千百岁后,葬我于墓侧,不得远离。
[注]①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
明朝南直隶江阴人。
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御史,为东林党人,敢言直谏,多次上疏弹劾权奸魏忠贤,入狱而死。
②韦弦:韦,熟牛皮;弦,弓弦。
成语有“韦弦之佩”,意为用来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规劝。
语出《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③防闲:防,防水的堤坝;闲,防兽的圈栏。
泛指防备和禁阻。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吾直言贾.祸贾:招致B.祖父母拱璧视.汝视:看见C.衣鲜.食甘鲜:很少D.以负.我志负:担负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若.长而弗改若.上进无望B.不复与.汝相见须与.妆田百亩C.汝长成之.日及狱中幽囚痛苦之.状也D.以.贵公子待汝当待以.同胞9.下列各句,全部属于李应升对儿子的“告诫”的一组是()①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②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③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④人不可上,势不可凌⑤内外出入,谨其防闲⑥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阉党屈服,决心以死报效朝廷,因此写下这封信,作为临终遗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儿子。
B.作者指出儿子身上存在的过于任性、不敬长辈、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儿子认清危害,改正缺点,学会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们和睦友爱,妹妹出嫁时要以一百亩田地作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财产,谁也不要想多占一点。
D.作者把自己的两点遗愿托付给儿子:一是希望儿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将来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
1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鉴赏(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
玉楼春·春思【宋】严仁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蝴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
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13.这首词的上片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14.试比较“意长翻恨游丝短。
尽日相思罗带缓。
”与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异同点。
(4分)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每空1分)15.(1)《阿旁宫赋》最后一段的议论以秦为中心,上下延伸,总结历史教训。
这一段中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的句子是:,。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4),飞羽觞而醉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走眼王伟峰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
“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
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
赵老板内行,眼力好。
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
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
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
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
自此,赵老板名声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
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
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
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
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
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看过,沉吟片刻,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
”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免谈。
”“收了。
给客人添茶。
”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
客人走后,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
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
赵老板低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
”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
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
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
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
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当众说明,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一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