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新版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7.3、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教案4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3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7.3实践与探索(共2课时)教案华东师大版学习目标:1.学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互相交流,培养和发展分析、抽象、求解和检验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难点:怎样解决与“鸡兔同笼”相类似的问题.方法设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因此要求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学生能做的事,教师绝不包办代替,遇到障碍时,教师适当地给以点拨,做好服务工作.本节课我们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从中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通过例题教学和练习,进一步的熟练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一个农民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50个头和140条腿,问这个农民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子?(“鸡兔同笼”问题在我国《孙子算经》中早有记载.在此提出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合作探究:1.问题探究:(1)上面问题如何解决?(2)有没有其它解法?(对于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不仅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而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板书学生的各种解法:(1)算术解法:如果兔子也算为鸡,即有50只鸡,那么共有100条腿,多出40条由于每只兔子少算了2条腿,可得算式:(140—50×2)÷(4—2)=20故,20为兔子只数,余下的30只为鸡的只数.(2)巧解:“金鸡独立”,设想鸡都用一条腿站着,兔子前腿攀杠,只用两条后腿站立,这样腿数就是140之半,因此70—50=20为兔子只数,同上.x(4)“试凑法”:鸡数兔数腿数50 o 1000 50 200--- ---- ---30 20 140同学们,看了上面的四种解法,你有何感想?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容易理解?(让学生自由地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科学的.在提出不同解法时,我们不能简单的罗列各种解法,而应注意方法的比较,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2.实践与应用:(1)44名同学去划船,租了大小共10只船,小船每只坐4人,大船每只坐6人.大小船各有几只?(2)有5角和1元的钱币共108元,一共134张,你能算出两种钱币各有几张?(3)5米和3米长的水管共90根,装成350米长的自来水管道.两种各有多少根?(4)一次数学比赛共15题,每对一题得8分,每错一题倒扣4分,小刚共得84分,他对了几道题? (通过对“鸡免同兔”问题的研究后,学生已经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些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一组类似问题的练习是必要的,这不但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且可以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从中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三、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发现?有何体会?(这里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的感知: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表面上看似不同的问题,其实内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不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又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网络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四、达标练习1.从每千克28元的茶叶和每千克42元的茶叶中各取出一部分,混合成34元一千克的茶叶共14千克,问两种茶叶各取出了多少千克?2.从A地到B地,快车须行3.6小时,慢车须行4.5小时,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8千米.那么从A地到B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3.鸡兔同笼,鸡比兔少15只,足共有282只.鸡免各有多少只?4.三种昆虫18只,它们共有20对翅膀,116条腿,其中每只蜘蛛8条腿,每只蜻蜒2对翅膀6条腿,每只蝉是一对翅膀6条腿.问三种昆虫各几只?5.某人从A村翻过山顶到B村,共行了30.5千米,用了7小时,他上山每小时行4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如果上山下山速度不变由B村返回A村,要用多少时间?(以上达标练习能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点,能准确及时地了解教和学的效果,巩固教学目标,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五、布置作业:达标练习.六、课后反思:。
课题*7.3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三元一次方程、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2.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数学思考掌握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过程中化三元为二元或一元的思路,进一步体会“消元”思想.问题解决会利用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解题技巧.情感态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比较等活动去发现一些规律,体会一些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消元方法.类型教具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问题1: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问题3: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方法?主要步骤有哪些?通过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知识,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做好铺垫.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多媒体展示)问题回顾暑假里,《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赛了9场,只负了2场,共得17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解:设勇士队胜了x场,平了y场,则胜平负合计每场得分 3 1 0场数x y 2 9总得分3x y 0 17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引入新课.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这个方程组和前面学过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区别和联系,未知数个数和方程都比二元一次方程组多一个,未⎩⎪⎨⎪⎧x +y +2=9,3x +y =17,解得⎩⎪⎨⎪⎧x =5,y =2.答:这个队胜了5场,平了2场.提出问题:在第二轮比赛中,勇士队参加了10场比赛,按同样的计分规则,共得18分.已知勇士队在比赛中胜的场数正好等于平与负的场数之和,那么勇士队在第二轮比赛中,胜、负、平的场数各是多少? 解:设勇士队胜了x 场,平了y 场,负了z 场,则胜 平 负 合计 每场得分 3 1 0 场数 x y z 10 总得分3xy18⎩⎪⎨⎪⎧x +y +z =10,3x +y =18,x =y +z.知数次数都是一次.(续表)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探究1]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上例中,由题意可得到方程组:⎩⎪⎨⎪⎧x +y +z =10,3x +y =18,x =y +z.如果能解出这个方程组就可以了.问题1:它与方程组⎩⎪⎨⎪⎧x +y +z =9,3x +y =17有什么共同特点?问题2:类比二元一次方程,你能说出x +y +z =10,x =y +z 这两个方程是什么方程吗?问题3:那么上面的方程组应该叫做什么方程组呢?问题4:什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像这样共含有三个未知数的三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探究2]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活动:类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三元”化成“二元”.怎样解这个方程组呢?能不能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1.结合实例,用类比法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由于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以谈话的方式解决即可.的解法,设法消去一个或两个未知数,把它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方程呢?(展开思路,畅所欲言)解方程组⎩⎪⎨⎪⎧x +y +z =10①,3x +y =18②,x =y +z③.解:把③分别代入①②得⎩⎪⎨⎪⎧y +z +y +z =10,3(y +z )+y =18,整理得⎩⎪⎨⎪⎧2y +2z =10④,4y +3z =18⑤, 由⎩⎪⎨⎪⎧④×2,⑤×1得⎩⎪⎨⎪⎧4y +4z =20⑥,4y +3z =18⑦, 由⑥-⑦得z =2,把z =2代入④得2y +4=10,即y =3. 把z =2,y =3代入③得x =5, 所以⎩⎪⎨⎪⎧x =5,y =3,z =2.试一试:你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解上面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吗?学生练习:解方程组:(1)⎩⎪⎨⎪⎧x +y +z =12,x +2y +5z =22,x =4y.(2)⎩⎪⎨⎪⎧2x -3y +4z =3,3x -2y +z =7,x +2y -3z =1.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做一做:(1)解上面的方程组时,你能用代入消元法消去未知数y(或z),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吗?(2)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议一议上述不同的解法有什么共同之处?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什么联系?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什么?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把“三元”化为“二元”,再化为“一元”.2.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师生共同分析,得到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由学生独立尝试写出解答过程,结合板演规范并梳理解题步骤,让三元一次方程组――→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一元一次方程总结: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观察方程组的系数特点,确定先消哪个未知数; (2)消元,得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4)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写出方程组的解.学生明确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应用举例】例1 [教材P38例1] 解方程组:⎩⎪⎨⎪⎧2x -3y +4z =3,3x -2y +z =7,x +2y -3z =1.例2 [教材P39例2] 解方程组:⎩⎪⎨⎪⎧3x +4y -3z =3,2x -3y -2z =2,5x -3y +4z =-22. 变式1 已知12a x +y -z b 5c x +z -y 与-12a 11b y +z -xc 的和是单项式,求x ,y ,z 的值.变式2 若|x -3y +5|+(3x +y -5)2+|x +y -3z|=0,求x ,y ,z 的值.2.举一反三,灵活掌握,熟练解题. 1.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异同,深刻领悟消元思想.【拓展提升】例3 若三元一次方程组⎩⎪⎨⎪⎧x +y =5,x +z =-1,y +z =-2的解使ax +2y -z =0,则a 的值是( )A .0B .-83C .83D .-8例4 已知方程组⎩⎪⎨⎪⎧x +y =3a ,y +z =5a ,x +z =4a 的解使代数式x -2y +3z的值等于-10,求a 的值.例5 某个三位数是它各个数位数字和的27倍,已知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比十位数字大1,再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新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99,求原来的三位数.领会题意,熟练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续表)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达标测评】1.下列方程组中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x2-y=1,y+z=0,xz=2B.⎩⎪⎨⎪⎧1x+y=1,1y+z=2,1z+x=6C.⎩⎪⎨⎪⎧a+b+c+d=1,a-c=2,b-d=3D.⎩⎪⎨⎪⎧m+n=18,n+t=12,t+m=02.解方程组⎩⎪⎨⎪⎧3x-y+2z=3,2x+y-4z=11,7x+y-5z=1,若要使运算简便,消元的方法应选取( )A.先消去x B.先消去yC.先消去z D.以上说法都不对3.解方程组:(1)⎩⎪⎨⎪⎧x-2y=-9,y-z=4,2z+x=47;(2)⎩⎪⎨⎪⎧3x-y+2z=3,2x+y-3z=11,x+y+z=12.4.小明手头有12张面额分别为1元,5元,10元的纸币,共计38元,其中1元纸币的数量是5元纸币数量的4倍,求1元,5元,10元纸币各有多少张.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通过设置达标测评,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课堂总结】1.课堂总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2.布置作业:教材P39练习和P41练习.注重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知识网络】三元一次方程组提纲挈领,重点突出.⎩⎪⎨⎪⎧三元一次方程三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加减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审、设、列、解、答(续表)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③[师生互动反思]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可以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互动、探究,总结方法,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学习热情更高. ④[习题反思]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提升操作流程和自身素质.。
初一年级数学学科第七单元第三节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2、掌握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中化三元为二元的基本思想,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重点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学习难点:
将三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二元
学习探究:
问题1.阅读教材第 页,利用已学知识,你能列出方程或方程组吗?
【设计理由】由实际问题引入,学生列出方程组,对三元一次方程组有了第一印象.此问旨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后续问题的解决做好准备.
【使用说明】学生独立自学,思考并回答问题1.
问题2.观察所列方程组,它与之前认识的方程组相同吗?你来命名这类方程组,它可以叫做什么名字?
【设计理由】此问意在唤起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记忆,对比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使用说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独立回答.
问题3.你将三元一次方程组:⎪⎩
⎪⎨⎧==-+=++y x z y x z y x 4427 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吗?
【思路导航】想想23y x x y =⎧⎨
+=⎩和31x y x y +=⎧⎨-=⎩
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怎么解的?
【设计理由】此问直指本课的核心知识,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考虑到转化是本课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不容易领会,因此,通过设计思路导航,引导学生对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突破难点.
【思考】你想到几种方法?哪种更简便?请在小组中交流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使用说明】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借助导航问题学生自行完成三元到二元的转化过程,再根据学生解决情况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各组,关注各组讨论情况,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及
时的指导,督促小组成员之间的帮扶,收集学生中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展示各小组的探究成果,交流不同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展示怎么转化的?为什么这样转化?不仅要关注问题结果,更要关注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中哪种更简便?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此时,如能暴露学生三元转化后仍是三元方程组的典型错误最好,如没有,教师可提前做好该错误预案.学习能力较弱的班级可有教师进一步点拨二元化一元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类比;学习能力一般的班级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进行小组交流,利用优等生的思维活跃性进行小组的带动.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拨,渗透转化、分类讨论等思想,可不在课堂探究完;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可多探索一些.
问题4.你能说说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吗?
【设计理由】此问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本质,得到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使用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问题.
反馈练习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
⎪⎨⎧-=--=+-=++4312236z y x z y x z y x
【设计理由】这个题是对三元转化二元思想的简单运用,通过学习反馈,了解学习效果,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
【使用说明】学生独立完成,引导评价交流.上课视时间而定,如时间不足,课让学生只完成三元到二元的转化过程即可.
达标检测:
★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是
★★2.解三元一次方程组15
27x y z x z x y z +-=⎧⎪+=⎨⎪-+=⎩
(1)先消去x ,可得y 、z 的方程组是
(2)先消去y ,可得x 、z 的方程组是
(3)先消去z ,可得x 、y 的方程组是
(4)你认为较简便的是消去
★★★3.解三元一次方程组:3
45x y y z x z +=⎧⎪+=⎨⎪+=⎩
(请用两种方法完成)
【设计理由】达标检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螺旋上升,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达成学习目标,同时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用说明】达标1、2应该作为基础要求,达标3的方法较多,可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训练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