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众使用口罩简易问答指南
- 格式:docx
- 大小:15.71 KB
- 文档页数:3
用人群、口罩两个词写一分钟即兴口语
【原创版】
目录
1.口罩的重要性
2.佩戴口罩的人群
3.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
正文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口罩”这个话题。
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口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更是成为了我们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工具。
首先,让我们来谈一谈口罩的重要性。
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挡空气中的灰尘、病毒和细菌,保护我们的呼吸道不受侵害。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佩戴口罩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一种公共道德的体现,能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佩戴口罩的人群。
实际上,所有人都应该佩戴口罩,无论你是健康的,还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
健康的人佩戴口罩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和病毒进入呼吸道,保护自己的健康。
而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保护他人的健康。
最后,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要选择符合标准的口罩,比如 N95 口罩或者医用口罩。
其次,佩戴口罩时要确保
口罩完全覆盖口鼻,不能留有空隙。
最后,口罩佩戴时间一般不应超过 4 小时,否则需要更换新的口罩。
总的来说,口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佩戴口罩的良好习惯。
第1页共1页。
口罩佩戴方法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和扩散,佩戴口罩成为一种重要的防护手段。
虽然不同地区和不同组织对于口罩的使用建议有所不同,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专家的建议,以下是一些公众科学佩戴口罩的指引。
1.选择合适的口罩:-医用口罩:医用口罩包括外科口罩(熟悉的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过滤效果更好,适用于高风险接触场所)。
普通公众一般无需佩戴N95口罩,应该将其留给医护人员和病患人群使用。
-布口罩:布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可以通过洗涤和消毒来清洁。
选择具有多层织物(至少两层)和透气性好的材料制作的口罩。
2.洗手:在佩戴口罩之前,务必先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至少20秒。
3.正确佩戴口罩:-在佩戴口罩之前,确认口罩外侧是否干净,并且没有破损或撕裂的情况。
-将口罩放在面部,盖住口鼻和下巴,并确保无任何漏洞。
-通过调整鼻夹(如果有)使口罩更贴合面部。
-如果使用耳挂式口罩,确保将弹性带挂在耳朵上;如果使用绑带式口罩,则绑在头部适当位置确保稳固。
4.注意戴好口罩的时间:-当呼吸感到困难时,应及时更换口罩。
-一次性口罩一般在佩戴4小时之后应该被更换,而布口罩应该每天更换。
5.避免触摸口罩:-一旦佩戴口罩,尽量避免触摸口罩或调整口罩的位置。
如果需要触摸口罩,务必先洗手或使用洗手液。
6.正确脱掉口罩:-在脱掉口罩之前,务必先洗手或使用洗手液。
-不要用手触摸口罩的前端,因为这部分可能已经被感染。
-从耳朵处或系带处轻轻慢慢地将口罩脱下,避免触摸口罩的外表面。
-脱下口罩后,将其折叠或卷起来,将被触摸的外表面朝内,放入塑料袋或密闭容器中。
7.口罩的清洁和消毒:-一次性口罩在使用后应该立即丢弃,不应重复使用。
-布口罩应该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涤,彻底清洁,并用热水或漂白剂进行消毒。
8.其他防护措施:-佩戴口罩只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其中一种防护手段。
同时,保持社交距离和勤洗手也是非常重要的。
-口罩应该和其他防护措施(如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结合使用,以提高防护效果。
“规范个人防护,远离新冠病毒”试题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下列情况应及时更换口罩的描述正确的是(D)A、口罩被血渍污染B、汗水浸透口罩C、口罩表面损坏D、上述情况均需更换2.口罩能够确保防护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根据风险等级选择合适的口罩种类B、口罩只要选择防控等级高的就能够保证防护安全C、口罩需要正确的佩戴才能保证防护作用D、作业过程中应对潮湿、污染等失效的口罩及时安全更换3.佩戴口罩时不正确的是( D )A、分清口罩内外、上下,深色面朝外,浅色面朝内B、佩戴后将折面完全拉开,完全包住口、鼻、下颌C、压紧鼻夹,双手沿鼻梁、面部塑性,使其与面部贴合D、为了节约,可以两面轮流佩戴4.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时正确的步骤(D)A、佩戴前应规范进行手卫生B、口罩鼻夹对准鼻梁双手按压使之与颜面部贴合C、拉伸口罩,使之完全罩住口鼻、下巴D、上述步骤均需规范完成5.佩戴口罩时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A)A、单手的拇指和食指对鼻夹进行塑型,捏紧成角B、口罩佩戴前检查口罩系带,避免佩戴过程中断裂、松脱C、男性人员佩戴前,须刮净胡须,避免影响口罩密合性D、口罩应充分展开,罩住口鼻、下巴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口罩只要选择高级防护类型,佩戴时的气闭性不重要。
(×)2.口罩如有脏污、潮湿、污染、变形、损坏、有严重异味等失效情况应当及时更换;(√)3.使用过的口罩经 75%乙醇喷洒后,可再次使用。
(×)4.疫情期间,为达到更佳的防护作用,口罩可选择多种多层叠加佩戴。
(×)5.虽然在污染区,护目镜只打开一小会儿没有问题。
(×)6.个人防护中佩戴 N95 口罩时,需做呼/吸气试验来检查佩戴密闭性。
(√)7.佩戴口罩是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正确选择口罩类型和规范佩戴可减低感染风险。
(√)8.使用带有呼气阀的防护口罩,飞沫、微生物等可通过呼气阀呼出,从而危害他人。
口罩佩戴方法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科学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康健。
目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为引导公众科学戴口罩,有用防控疫情,保护公众康健,特提出以下指引。
一、普通公众(一)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优良。
防护建议:不戴口罩。
(二)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
在高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对于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四)对于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二、特定场所人员(一)处于人员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和单位进出口等场所。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二)在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学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日常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
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其他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重点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四、职业暴露人员(一)普通门诊、病房等医务人员;低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医务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警察、保安、保洁等。
口罩佩戴正确指南随着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口罩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防护工具。
然而,很多人在佩戴口罩时存在一些盲区和误解。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佩戴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面将详细分析口罩佩戴的正确指南。
首先,选择合适的口罩是至关重要的。
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口罩,如医用口罩、N95口罩、KN95口罩等。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优先选择医用口罩或颜色一致的一次性口罩。
这类口罩有很好的过滤效果,并且易于使用。
在购买口罩时,要确保口罩尺寸适合自己的面部,并注意检查是否有损坏或过期。
在正确佩戴口罩之前,必须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双手。
这个简单的步骤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
接下来,取出一块口罩并检查其内外部是否有明显的区别。
大多数口罩的折线应该位于口罩的上侧。
将口罩轻轻展开,确保口鼻部分能够完全覆盖住。
佩戴口罩时要注意口罩与面部的贴合度。
口罩应该紧贴面部,鼻夹应该被固定在鼻梁部位以确保较好的密封效果。
同时,拉开口罩的下侧将口罩下沿延伸至下颌。
这种佩戴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从下方进入呼吸道。
在口罩佩戴期间,避免频繁触摸口罩,尤其是外侧。
因为外侧可能存在病原体,触摸后会将病原体带入手部,增加感染的机会。
如果不得不触摸口罩,请先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双手。
同时,佩戴时间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普通公众在非疫情高风险的环境下,一般每次佩戴口罩的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口罩佩戴时间过长会导致口罩湿润,从而降低过滤效果,甚至增加自身呼吸不畅的风险。
当口罩变湿、脏污或有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最后,正确脱下口罩同样重要。
在脱下口罩之前,务必先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双手。
同时,避免触摸口罩的外侧,应将手尽量放在口罩内侧。
拖着口罩的绳子小心解开,尽量不要碰触到口罩本身。
将口罩折叠或放入塑料袋中,然后正确处理口罩垃圾。
综上所述,口罩佩戴的正确指南是选择合适的口罩,洗手后正确佩戴,注意口罩与面部的贴合度,避免触摸口罩,及时更换口罩并正确脱下口罩。
口罩测试题1. 口罩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暖B. 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C. 防晒D. 装饰2. 以下哪种类型的口罩不适合用于预防新冠病毒?A. 医用外科口罩B. N95口罩C. 棉布口罩D. 活性炭口罩3. 佩戴口罩时,以下哪个步骤是错误的?A. 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B. 调整口罩使其紧贴面部C. 佩戴口罩时可以随意触摸口罩的外表面D. 定期更换口罩4. 口罩的更换频率应该是多久?A. 每4小时更换一次B. 每天更换一次C. 每使用一次就更换D. 根据口罩的清洁程度决定5. 以下哪种情况下,应避免使用口罩?A. 患有呼吸道疾病时B. 在空旷的户外C. 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时D.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6. 口罩的正确存放方式是什么?A. 放在干净的密封袋中B. 随意放在桌子上C. 挂在脖子上D. 放在口袋里7. 以下哪种口罩不适合儿童使用?A. 医用外科口罩B. N95口罩C. 儿童专用口罩D. 带有卡通图案的棉布口罩8. 口罩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立即更换?A. 口罩变湿或沾有污物B. 口罩佩戴超过4小时C. 口罩有破损或变形D. 所有上述情况9. 佩戴口罩时,以下哪个行为是正确的?A. 将口罩拉到下巴处B. 将口罩内外颠倒佩戴C. 将口罩的上边缘紧贴鼻梁D. 将口罩折叠后佩戴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口罩的正确使用方式?A. 佩戴口罩前洗手B. 佩戴口罩时避免触摸口罩的内部C. 将使用过的口罩翻面继续使用D. 将口罩丢弃在专门的口罩回收箱中正确答案:1. B2. C3. C4. D5. A6. A7. B8. D9. C10. C。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相关知识考核一、选择题1.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性检验是指检测口罩边缘与佩戴者面部的密闭性能操作,是医用防护口罩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是决定防护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可分为定性检测和? 。
()[单选题] *A.定量检测√B.质量检测C.性能检测D.定性适合性检测2.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必须进行? 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工作区域。
()[单选题] *A.密合性√B.舒适性C.适合性D.紧凑性3.防护口罩应选择哪种? 。
()[单选题] *A.医用外科口罩B.棉纱口罩C.保暖/装饰口罩D.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级别)√4.以下描述哪项是正错的? 。
()[单选题] *A.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可松开下面系带增加舒适度B.可在医用防护口罩内加戴医用外科口罩增加舒适度C.可重叠佩戴多个医用外科口罩增加过滤效果D.佩戴口罩应完全遮挡口鼻√5.关于防护用品,以下说法正确的就是? 。
()[单选题] *A.医用防护口罩如遇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B.禁止戴着医用防护口罩与穿着防护服离开病房C.医用防护口罩面部应进行密合性试验D.以上都是√6.根据《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应? 。
()[单选题] *A.≥50%B.≥60%C.≥80%D.≥95%√7.使用后的N95口罩应丢入? 。
()[单选题] *A.生活垃圾容器内B.化学性废物容器内C.感染性废物容器内√D.病理性废物容器内8.N95口罩一般可持续使用? 。
()[单选题] *A.2hB.4h√C.6hD.8h9.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的名称为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其标准号为? ,主要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强制执行。
()[单选题] *A.GB19083-2010√B.GB19083-2011C.GB15980-1995D.GB15980-201010.口罩鼻夹塑形,应使用? 。
()[单选题] *A.单手食指指尖B.双手食指指尖√C.单手中指指尖D.双手中指指尖11、戴医用外科口罩前需要()[单选题] *A、进行洗手,洗手最好用肥皂洗手√B、不洗手C、洗脸12、要检查口罩的( ),确保该口罩处在有效期内,外包装要有明确表示该口罩是( )[单选题] *A、有效期及外包装; 医用外科口罩√B、颜色;医用外科口罩C、外观;医用外科口罩13、口罩的正反面是( ),简单的识别方法就是( )的朝着自己的面部,( )的朝着外部就可以了,这样戴是正确的。
口罩佩戴方法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科学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
目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 为引导公众科学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护公众健康,特提出以下指引。
一、普通公众(一)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
防护建议:不戴口罩。
(二)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
在高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对于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四)对于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二、特定场所人员(一)处于人员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和单位进出口等场所。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二)在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学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日常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
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其他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重点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四、职业暴露人员(一)普通门诊、病房等医务人员;低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医务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警察、保安、保洁等。
口罩戴换常见误区及日常使用常识佩戴口罩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戴口罩是否有用取决于多种因素。
一个口罩不能无限期、无限次使用。
本文就盘点戴口罩常见错误,让你的口罩发挥真正的防护作用。
7种情况务必更换口罩通常情况下,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新使用。
“超期服役”将使口罩的防护效能大大降低。
若在高危场合使用,或与病人接触后,口罩使用一次后必须丢弃;但在日常生活中,如公园、马路、人流相对稀疏的公共场所佩戴后,可将口罩摘下,置于通风环境自然晾干后继续使用。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换口罩:1. 口罩受潮时;2. 口罩内有异味时;3. 呼吸阻力明显增加时;4. 口罩有破损或损坏时;5. 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时;6. 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7. 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与病患接触。
医用防护口罩,如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都可以有效阻挡新冠病毒的入侵,但普通的布口罩几乎没用。
在露天通风良好,无人员聚集且自己未生病时(与他人距离至少2米以上),可以不戴口罩,而在其他公共场合要规范佩戴。
如果佩戴时间长感到不舒服,最好的办法是及时离开,缩短停留时间。
5种做法让口罩“失效”戴口罩的方式错了,非但起不到防护效果,还可能因此致病。
1、口罩拉到下巴、挂在胳膊上。
口罩戴得久了,不少人习惯把口罩拉到下巴处,露出口鼻,特别是逛商场、就餐时。
疫情期间,环境中可能有悬浮的病毒。
脖子和下巴是病毒暴露区域,将口罩拉到下巴,口罩内层会受到污染,将口罩戴回口鼻时,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还有些人把口罩套在胳膊上,需要时再重新佩戴,这样也不可取。
肢体活动时,有可能无意中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且手臂活动范围更大,口罩里层容易沾染到灰尘和细菌,反而起不到防护作用;重新佩戴时,更容易被感染。
2、没有完全贴合面部。
口罩和脸之间留有缝隙,人在呼吸时,气流会流向缝隙。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指引。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1 .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米,下同)时。
2 .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
3 .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4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5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1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 .与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共同学习、生活或工作期间。
三、建议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1 .进行体育锻炼时。
2 .处于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3 .3岁及以下婴幼儿。
四、口罩选择1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等颗粒物防护口罩(无呼吸阀)或医用防护口罩,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选用儿童防护口罩,其他儿童建议选用儿童卫生口罩。
3 .口罩产品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五、其他注意事项1 .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社会公众使用口罩简易问答指南
1.为什么要科学按需戴口罩?
答:佩戴口罩是社会公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在必要的场合,每个人都应当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佩戴使用,做好自身防护。
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责任区分不同的工作性质、生产生活场所,按照疫情的暴露风险等级,适度适当地佩戴口罩,不过度防护,提高口罩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目前,有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种不同等级的暴露风险,可以作为选择和使用口罩的指引。
高、较高暴露风险人员主要是直接在一线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
其他人员大都属于中等、较低或低暴露风险人员。
2.生产生活中必须佩戴N95口罩才安全吗?
答:在抗击疫情一线,属于高(较高)暴露风险的医护人员有必要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或N95等级防护口罩。
在医院普通门诊、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一般只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一般社会公众既没有必要,也不应提倡使用N95口罩。
3.我不是医护人员,但工作场所在空间密闭或人员密集的场合,应当如何口罩?
答:如果您是医院、机场、火车站、地铁、地面公交、飞机、火车、超市、餐厅等相对密闭、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或者是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属于中等暴露风险人员,建议在工作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4.我既不是医护人员,生产生活场所也不是前几个问题所说的情
况,应如何佩戴口罩?
答:如果您处在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或处于普通室内办公、工厂车间等环境,或是在医疗机构就诊(除发热门诊外)的患者,或是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在校学生等,一般属于较低暴露风险人员,建佩戴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口罩,儿童可以选用性能相当的口罩。
5.有哪些场合可以不佩戴口罩?
答:如果您本人健康,在居家、通风良好或人员密度低的场所,一般属于低暴露风险人员,可以不佩口罩。
比如,家中没有疑似患者,也没有密切接触者、疫区回来的家人;私家车没有搭乘过疫区客人或者疑似患者;在通风条件好的露天劳动、工作,并和相邻人员保持适当距离;逛公园时没有游客聚集,有条件和周围人保持适当距离;办公室严格采取了消毒、测体温、通风措施,同事也没有疑似和密切接触者,这些情况可以不戴口罩。
6.儿童应佩戴什么样的口罩,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护口罩的产品。
儿童在佩戴口罩前,需在家长的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量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7.佩戴口罩有什么要注意的?
答:选择合适尺寸的口罩。
佩戴口罩前,应洗手。
佩戴时,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同时用左右手的手指按压鼻两侧的铝片,以减少四周的空气泄漏。
医用外科口罩的鼻夹在上方,使用时要压紧。
佩戴口罩后,应避免触摸口罩。
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洗手。
摘下口罩时,尽量避免触摸口罩的外面,并立即洗手。
8.佩戴两层口罩可以更安全吗?
答:佩戴两层口罩不能增加安全性。
9.使用后的口罩能不能重复用?
答:除了高或较高暴露风险人员,健康人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使用,包括适当延长口罩使用时间、使用次数。
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
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10.口罩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
答: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
11.口罩使用后应该如何丢弃处理?
答:如果您属于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按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如果您是疑似病例或已经确诊,则佩戴后的口罩不能随意丢弃,应视做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