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20
液压气动技术专题报告一、引言液压气动技术是一种通过液体或气体传递能量的技术,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中。
液压气动技术具有高效、可靠、灵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起重设备、机床、冶金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报告将分析液压气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二、液压气动技术概述1.液压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液压气动技术通过利用流体的压力来传递能量,实现各种工作机构的运动。
液压气动系统一般由液压气动源、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等组成。
其中,液压系统主要通过流体来传递能量,而气动系统则主要通过气体来传递能量。
2.液压气动技术的优点液压气动技术具有功率密度大、传动平稳、动作灵敏等优点。
特别是在工业领域中,液压气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器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
3.液压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液压气动技术广泛应用于起重设备、机床、冶金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三、液压气动技术在起重设备中的应用1.液压气动技术在起重设备中的原理液压气动技术在起重设备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液压缸或气动缸来实现对货物的升降、移动等动作。
液压气动技术的高效、可靠等特点,提高了起重设备的升降速度和操作性能。
2.液压气动技术在起重设备中的应用案例液压气动技术在起重设备中的应用案例有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
这些起重设备通过液压气动技术实现了对重型货物的升降和移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四、液压气动技术在机床中的应用1.液压气动技术在机床中的原理液压气动技术在机床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液压缸或气动缸来实现对工件的切削、加工等动作。
液压气动技术的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2.液压气动技术在机床中的应用案例液压气动技术在机床中的应用案例有自动车床、数控机床等。
这些机床通过液压气动技术实现了对工件的切削、加工等动作,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五、液压气动技术在冶金设备中的应用1.液压气动技术在冶金设备中的原理液压气动技术在冶金设备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液压缸或气动缸来实现对炼钢炉、轧钢机等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技术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专业及有关专业课程性质:全日制专科技术基础课总学时:64学时(课堂讲授50学时,实验教学14学时)预修课程:机械原理、理论力学、电工学和流体力学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
通过学习本课程,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要求学习后掌握液压传动中常用液压元件的原理与结构、液压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原理、液压系统常见回路的分析方法。
能读懂常见工业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图;能进行常用的液压传动系统回路设计。
通过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对液压传动的兴趣,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某种合适的液压传动方案用于给定的问题,并能够选择适当的具体实现措施。
通过课程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液压实验技能以增强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全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内容(一)讲课内容1、液压传动基本原理2、流体力学基础2.1液压油2.2流体静力学2.3流体动力学2.4管路中液体的压力损失2.5液压冲击与气穴现象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泵马达的基本原理及效率;3.2齿轮泵及齿轮马达;3.3叶片泵及叶片马达;3.4柱塞泵及柱塞马达。
4液压缸及摆动缸1.1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2液压缸基本参数计算;1.3液压缸的结构;1.4摆动缸。
5液压控制阀1.5方向控制阀;1.6压力控制阀1.7流量控制阀1.8插装阀与叠加阀;1.9电液伺复阀1.10液比例控制阀6辅助装置6.1油液的污染和过滤器;1.11密封原理及密封件;1.12管件及管接头;1.13蓄能器;1.14油箱;1.15热交换器。
7液压回路1.16压基本回路;1.17流调速回路;1.18积调速回路。
9液压系统1.19型液压系统实例;1.20压系统设计初步。
10气动技术概述1.21气动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1.22气动传动的特点11气动元件1.23执行元件1.24控制元件1.25逻辑元件1.26气源装置及辅件12气动基本回路1.27方向控制回路1.28压力控制回路1.29速度控制回路1.30其他回路13气压传动系统1.31气动系统设计1.32气动系统实例(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1齿轮泵拆装实验2液压缸拆装实验3方向阀拆装实验4节流调速回路实验实验5调压回路实验实验6继电器控制实验实验7回路联动实验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液压传动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掌握泵马达的基本原理及效率计算;了解叶片泵及叶片马达、齿轮泵及齿轮马达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柱塞泵及柱塞马达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分析马达产生输出扭矩的方法。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概述1.1 液压传动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气动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3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1.4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第二章: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2.1 液压系统的组成2.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2.3 液压油的性质与选用2.4 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第三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3.1 液压泵的分类与工作原理3.2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3.3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3.4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选用第四章:液压缸与液压执行器4.1 液压缸的分类与工作原理4.2 液压缸的主要性能参数4.3 液压执行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4.4 液压执行器的选用与安装第五章:液压控制阀及液压控制系统5.1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与作用5.2 液压控制阀的主要性能参数5.3 液压控制系统的分类与工作原理5.4 液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第六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6.1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6.2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选型计算6.3 液压泵的选型计算6.4 液压控制阀的选型计算第七章:液压系统的安装与维护7.1 液压系统的安装要求7.2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验收7.3 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7.4 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八章:液压元件的故障与维修8.1 液压泵的故障与维修8.2 液压控制阀的故障与维修8.3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故障与维修8.4 液压油的选择与更换第九章: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9.1 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9.2 气源设备及其选用9.3 气动执行器及其选用9.4 气动控制元件及其应用第十章:气动元件的选用与维修10.1 气动元件的选用原则10.2 气动元件的安装与调试10.3 气动元件的维护与保养10.4 气动元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十一章:液压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11.1 液压系统在工业机械中的应用案例11.2 液压系统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案例11.3 液压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11.4 液压系统的创新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气动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12.1 气动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12.2 气动系统在技术中的应用案例12.3 气动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12.4 气动系统的创新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液压系统的仿真与优化13.1 液压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13.2 液压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13.3 液压系统优化的目的与方法13.4 液压系统优化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气动系统的仿真与优化14.1 气动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14.2 气动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14.3 气动系统优化的目的与方法14.4 气动系统优化案例分析第十五章: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展望与发展趋势15.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历史回顾15.2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现状15.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挑战与机遇15.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系统设计、元件故障与维修、系统安装与维护、气动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元件选用与维修等内容。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报告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这可真是个神奇的领域。
听到这几个字,很多人可能会皱眉,心想“这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其实嘛,液压和气动就像是工业界的“隐形超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却在默默支撑着我们的生活。
想象一下,没有这些技术,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变得多么繁琐,可能连打开一扇窗都得费好大劲儿。
哈哈,是不是觉得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我们身边的很多机械、设备,都是靠它们的。
说到液压,这玩意儿可真是个“大力士”。
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油缸,通过油液的力量,竟能抬起好几吨的重物,简直是小小身材大大力量。
这就好比那种看似瘦弱的小猫咪,结果却能一口气拖动一整只大鱼。
我们在实训中,看到液压机运转的时候,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那种“咔嚓”的声音,犹如重锤落下,听得人心里都有点小激动。
液压油在管道中流动,像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舞者,旋转、跳跃,伴随着机器的运作,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再说气动,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其实就是利用压缩空气来驱动设备。
你可不要小看这“空气”,看似无形,却能让一切变得生动。
就像那种时不时冒出泡泡的气泡水,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带来无穷的乐趣。
我们在实训中用气动装置做了些小实验,结果空气一压,机器就动起来了,简直就是魔法一样。
气动设备就像是一群顽皮的小精灵,总能在关键时刻跳出来帮你忙。
这种迅速的反应,真让人赞不绝口!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组要调试一个气动装置,结果一开机,哗啦啦一声,气流瞬间冲了出来,吓得我们几个都跳了起来,差点当场演了一出“空中飞人”。
不过很快大家就笑成一团,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那一刻,真是觉得液压和气动的世界太有趣了,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分享经验,简直就像一场热闹的派对。
大家边调试边聊天,甚至还开起了玩笑,调皮的同学说:“你看这气动装置,真是‘气’宇轩昂!”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实训,绝对是一次身心的洗礼。
通过亲身参与,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书本上的知识在手中变得鲜活,仿佛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公式突然变成了会说话的小精灵。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涉及到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领域。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设计、调试及故障处理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液压传动和气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维护,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液压传动与气动元件。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元件结构、系统组成及应用案例等。
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液压油的性质,能够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2. 掌握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阀等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3. 掌握气动技术的原理和气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能够分析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4. 熟悉常用气动元件如空气过滤器、气动执行器、气动控制阀等;5.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液压传动与气动元件,完成简单的液压传动和气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维护。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案例分析等。
具体如下: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图片、视频等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原理和基础知识;2. 实验实训: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阀等元件,加深对原理的理解;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液压传动与气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方法;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方法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实训表现等;期末考试采用笔试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原理、元件结构、系统组成及应用案例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课(含实验课)。
2.课程作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
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课程主要研究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一般规律和具体应用的一门科学。
这门技术与其它传动形式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应用广泛,以优良的静态、动态性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无论是机械制造、模具、数控,还是自动化都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该课程实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满足了机电类教育人才的要求,是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液压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获得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认识到这门技术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
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职业能力要求(1)能较好的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能较好的掌握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3)能教好的掌握液压与气压回路的组成和功能;2、能力目标(1)具有阅读并分析典型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的能力;(2)具有初步的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调试和排故的能力。
;(3)通过网络、期刊、专业书籍、技术手册等获得信息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4)具有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3、素质目标(1)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良好的小组成员协作能力;(2)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3)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处理能力;(4)负责任的工作习惯;(5)节约并保护环境的意识;三、课程设计一、设计思想教学内容框架(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基于本课程在机电类专业知识、能力构筑中的位置及这门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充分注意“教、学、做”三结合。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职教育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第四学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基本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在设备和生产线上的应用。
熟练掌握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组装及一般故障排除。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教学内容,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分为八个单元,由各专业按培养目标选用,所有课内实践内容均由模块式实训项目单落实。
前导课程:《机械制图》,《电工与电气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传感器与PLC应用》后续课程:《液压与气动综合实训》、《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设计》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在理论知识和能力培养两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下述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方法。
②了解常用液压泵、液压缸、气缸及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③了解国内外先进液压与气动技术成果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①掌握分析一般的液压与气动控制回路的方法,读懂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回路图。
②按照回路图熟练选用元件,按照项目要求正确组装并调试液压与气动控制回路。
3.职业素质目标①严格遵守实训操作规程;②保持工作环境整洁、爱护设备,实训完后整理清洁实训台面;③善于沟通,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三、教学条件1.教学环境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在课程的后三分之二阶段要求在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分室的进行。
2.实训设备以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液压训练台10台和气动MTS(机电一体化训练系统)设备12套为主;液压透明元件系统和气动剖面元件、液压与气动仿真软件(fluidsim)教学为辅;学生每3-4人一组共用。
3.教学资源课件、国家精品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网站、仿真软件、教学短片。
4.教学实施必备文件1)教学进度计划表、教学大纲;2)电子课件、实训项目单;3)学生考勤表及课程考核记录表;四、教学前提要求(一)学生能力要求:1.具备工程图的识读能力;2.具备基本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3.具备电工与电子、传感器与PLC的基本知识;(二)教师能力要求:1.熟悉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2.熟练操作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液压与气动设备与控制调试,熟练判断设备故障与解决;3.具有扎实的机电一体化知识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六、教学组织与方法1.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较强。
1. 通过压缩气体的体积来提高气体压力的方法称为( )空气压缩机(A)容积型(B)速度型(C)压力型(D)动力型[分值:1.0]2. 下列液压缸中,行程最长的是()缸。
(A)双出杆(B)伸缩(C)薄膜式(D)单出杆[分值:1.0]3. 在行程程序控制系统中包含了一些时间信号,实质上是把看作行程信号处理的一种行程程序控制。
(A)压力信号(B)时间信号(C)流量信号(D)电信号[分值:1.0]4. 液压元件通流面积越小其液阻()。
(A)越小(B)越大(C)不受通流面积大小影响无影响[分值:1.0]5. 气动系统中,用来连接以及对系统进行消音、冷却、测量等的一些元件被称为()。
(A)控制元件(B)执行元件(C)辅助元件(D)能源装置[分值:1.0]6. 溢流阀()。
(A)常态下阀口是常开的(B)阀芯随系统压力的变动而移动(C)进出油口均有压力(D)进油口压力为零[分值:1.0]7.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相比()。
(A)运动速度快(B)定位准确(C)无污染(D)压缩比大[分值:1.0]8. 可以加快气缸运动速度的,按在换向阀和气缸之间的是()(A)单向节流阀双压阀(C)快速排气阀(D)延时阀[分值:1.0]9. 油液在截面积相同的直管路中流动时,油液分子之间、油液与管壁之间摩擦所引起的损失是()。
(A)沿程损失(B)局部损失(C)容积损失(D)流量损失[分值:1.0]10. 液压千斤顶的大、小活塞面积之比为20:1,如果要抬起200kg的重物,则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应为()。
(A)20N(B)10N(C)98N(D)5N[分值:1.0]11. 以下各元件中,不属于气动三大件的是()(A)储气罐(B)过滤器(C)减压阀(D)双压阀[分值:1.0]12. 以下属于接触式行程开关的是()。
(A)光电式开关(B)滚轮式行程开关(C)电容式开关(D)都不是[分值:1.0]13. 下列换向阀中不具有“记忆”功能的换向阀为()(A)二位五通双气控换向阀(B)二位五通单气控换向阀(C)二位五通双电控电磁换向阀(D)延时阀[分值:1.0]14. 常开式延时阀与3/2双气控阀组合,用于控制振动机的振动()。
(A)速度(B)时间(C)频率(D)行程[分值:1.0]15. 气缸和气动马达属于()(A)动力元件(B)控制元件执行元件(D)辅助元件[分值:1.0]16. 液压系统的控制元件是()。
(A)液压泵(B)液压缸或液压马达(C)液压阀(D)油液[分值:1.0]17. 3/2常通型单气控换向阀的信号控制口用“10”表示,其表示含义是()(A)使阀门关闭(B)使1至2导通(C)使1至4导通(D)都不是[分值:1.0]18. 双出杆式液压缸固定活塞杆时工作台往复运动的范围约为有效行程的()。
(A)1倍(B)2倍(C)3倍(D)4倍[分值:1.0]19. 泵的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的()。
正常工作压力(B)最低工作压力(C)最高工作压力(D)非正常工作压力[分值:1.0]20. 在液压系统中,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液压元件是()。
(A)减压阀(B)滤油器(C)液压缸(D)油箱[分值:1.0]21. 为了使工作机构在任意位置可靠地停留,且在停留时,其工作机构在受力的情况下不发生位移,应采用()。
(A)背压回路(B)平衡回路(C)卸荷回路(D)闭锁回路[分值:1.0]22. 当液压缸的结构不变时,其运动速度与外负载的大小()。
(A)成正比(B)成反比(C)平方(D)无关[分值:1.0]23. 油箱属于液压系统()的元件。
(A)动力部分(B)控制部分(C)执行部分(D)辅助部分[分值:1.0]24. 空压机中的空气滤清器一般应在()清理或更换一次(A)半个月(B)一个月(C)三个月(D)六个月[分值:1.0]25. 常见的非接触式开关有电感式、电容式和()。
(A)光电式(B)电感式(C)电容式(D)都不是[分值:1.0]26. 在实际应用中,为使气源质量满足气动元件的要求,常在气动系统前面安装()(A)过滤器(B)气源调节装置(C)调节器(D)调压阀[分值:1.0]27. 在气动系统中,用于将进气压力调节至系统所需的压力,起到减压、稳压作用的是()。
(A)安全阀(B)顺序阀(C)减压阀(D)延时阀[分值:1.0]28. 气源装置一般把空气压缩到原来体积的()左右行程压缩空气。
(A)1/8(B)1/7(C)1/9(D)1/10[分值:1.0]29. 关于逻辑元件述说正确的是()。
(A)抗污能力弱,对气源净化要求较高(B)属于开关元件(C)耗气量大(D)都不是[分值:1.0]30. 单向节流阀是由单向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的组合阀,它一般安装在()和执行元件之间。
(A)主控阀(B)执行元件(C)动力元件(D)净化装置[分值:1.0](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液压元件中属于液压执行元件的是()。
(A)液压泵(B)液压缸(C)液压马达(D)换向阀[分值:2.0]2. 常见的非接触式开关有()。
(A)电感式(B)电容式(C)光电式(D)电阻式[分值:2.0]3. 下列气动元件中属于压力控制阀的是()。
(A)安全阀(B)或阀(C)双气控阀(D)顺序阀[分值:2.0]4. 可以实现对执行元件速度调节的元件有()。
(A)节流阀(B)调速阀(C)变量泵(D)定量泵[分值:2.0]5. 下列液压泵中属于双向变量泵的是()。
(A)单作用式叶片泵(B)双作用式叶片泵(C)径向柱塞泵(D)轴向柱塞泵[分值:2.0]6. 液压系统调速的方法有()。
(A)节流调速(B)容积调速(C)容积节流调速(D)变量调速[分值:2.0]7. 压力顺序阀由()组合而成。
(A)顺序阀(B)调压阀(C)4/2换向阀(D)3/2换向阀[分值:2.0]8. 可以实现卸荷回路的有()。
(A)换向阀(B)溢流阀(C)单向卸荷阀(D)减压阀[分值:2.0]9. 单向节流阀是由哪两个阀组合而成的()。
(A)安全阀(B)单向阀(C)双气控阀(D)节流阀[分值:2.0]10. 调速阀是由哪两个阀组合而成的()。
(A)定压式减压阀(B)定差式减压阀(C)节流阀(D)溢流节流阀[分值:2.0]11. 属于气动辅助元件的有()。
(A)消音器(B)压力表(C)气管(D)温度计[分值:2.0]12. 单作用式叶片泵是()。
(A)定量泵(B)变量泵(C)单向泵(D)双向泵[分值:2.0]13. 下列属于压力控制回路的是()。
(A)减压回路(B)增压回路(C)卸荷回路(D)顺序动作回路[分值:2.0]14. 常用的气动执行元件有()。
(A)气缸(B)摆动气缸气马达(D)气泵[分值:2.0]15. 下列气动元件中属于单向阀的派生阀的是()。
(A)单向阀(B)或阀(C)与阀(D)单气控阀[分值:2.0]16. 属于气动执行元件的是()。
(A)气缸(B)气动马达(C)双压阀(D)油雾器[分值:2.0]17. 常用时间继电器有()。
(A)单向延时(B)得电延时(C)双向延时(D)失电延时[分值:2.0]18. 节流调速回路可分为()。
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B)支路节流调速回路(C)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D)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分值:2.0]19. 信号—动作状态图简称“X-D”图,“X”和“D”分别指的是()。
(A)行动(B)信号(C)动作(D)动力[分值:2.0]20. 常闭型延时阀由()组合而成。
(A)单向节流阀(B)储气室(C)二位三通常通型换向阀(D)二位三通常断型换向阀[分值:2.0](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1. 信号—动作状态图简称“X-D”图,“X”是指信号,“D”是指动作。
(是)(否)[分值:1.0]2. 管路弯曲和截面积突变部位的压力损失是沿程压力损失。
(是)(否)[分值:1.0]3. 气流只能沿着一个方向流动的控制阀是换向阀。
(是)(否)[分值:1.0]4. 换向阀换向的本质是通过阀芯的移动来改变液流的方向。
(是)(否)[分值:1.0]5. 粘性的大小通常用粘度来表示。
(是)(否)[分值:1.0]6. 液压缸中活塞的速度与左右两腔油液的速度相等。
(是)(否)[分值:1.0]7. “与”门元件的逻辑功能是只要有任何一个控制信号输入,就有信号输出。
(是)(否)[分值:1.0]8. 过滤器中的凝结物必须每天清除。
(是)(否)[分值:1.0]9. 在行程程序控制系统中包含了一些时间信号,实质上是把时间信号看作行程信号处理的一种行程程序控制。
(是)(否)[分值:1.0]10. 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液体。
(是)(否)[分值:1.0]11. 节流阀的速度稳定性比调速阀好。
(是)(否)[分值:1.0]12. 工作机构的运动速度决定于一定时间内进入液压缸油液容积的多少和液压缸推力的大小。
(是)(否)[分值:1.0]13. 在同一通道中,任一截面的流量肯定相等。
(是)(否)[分值:1.0]14. M型中位机能的换向阀可实现中位卸荷。
(是)(否)[分值:1.0]15. 安全阀可以对系统中的管路及元器件起着过载保护作用。
(是)(否)[分值:1.0]16. 液压系统需要加入特别油液进行润滑。
(是)(否)[分值:1.0]17. 气压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护简便。
(是)(否)[分值:1.0]18. 溢流阀通常接在液压泵出口处的油路上,它的进口压力即系统压力。
(是)(否)[分值:1.0]19. 由于液压元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故维修方便。
(是)(否)[分值:1.0]20. 先导式溢流阀是依靠主阀芯弹簧来调节压力的。
(是)(否)[分值:1.0]21. 调节和控制压力大小的气动元件称为压力控制阀。
(是)(否)[分值:1.0]22. 闭锁回路属方向控制回路,可采用滑阀机能为O型或M型连接的换向阀来实现。
(是)(否)[分值:1.0]23. 换向阀的油口数称为位。
(是)(否)[分值:1.0]24. 在程序框图中用大写的字母表示执行元件。
(是)(否)[分值:1.0]25. 利用增压缸可以实现增压回路。
(是)(否)[分值:1.0]26. 液压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大、可实现大范围内无级变速和可获得恒定传动比的特点。
(是)(否)[分值:1.0]27. 液压传动中,垂直压向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其单位是Pa。
(是)(否)[分值:1.0]28. 排气节流阀连接在换向阀的排气口以控制所通过的空气流量,它采用进口节流方式进行速度控制。
(是)(否)[分值:1.0]29. 液压缸差动连接时,能比其它连接方式产生更大的推力。
(是)(否)[分值:1.0]30. 换向阀的工作位置数称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