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和美术精编
- 格式:ppt
- 大小:9.89 MB
- 文档页数:30
初三历史《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设计范文初三历史《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设计范文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下册历史《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
现代文学和美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能够有意识地将作品与时代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现代美术作品和艺术鉴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展示、列表比较、分析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逐步形成对20世纪世界不同地区文学艺术的正确理解,提高学生鉴赏现代美术作品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美国的悲剧》的学习使学生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让学生感受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理解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尊重现代派所创造的新文化,增强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2.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3.贝克特的《等待戈多》4.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等待戈多汽车三包何时来?,等待戈多这一典故从何而来呢?提供《等待戈多》部分剧本资料让学生来演一演。
新课教学:(一)、文学名著1、运用多媒体展示:20世纪欧美现代文学、美术名著及作者简表,要求学生自主探究预习课文,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表格的填写。
2、通过观看学生活动演一演《等待戈多》、自主预习课文思考问题《等待戈多》作者是谁?具有哪些艺术特点?他揭示了西方社会的什么现象?以及教师的分析讲解让学生理解荒诞派艺术,突出教学重难点。
3、通过图片展示、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讲故事,然后分组讨论小说《美国的悲剧》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克莱德悲剧的发生你有什么感想?使学生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要加强自身修养,抗拒外来的诱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现代文学和美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现代文学和美术》章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发展历程。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本章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代文学的发展,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的演变;另一部分是现代美术的发展,包括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形式的变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现代文学和美术的特点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 学情分析在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和美术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文学理论和美术技法有所了解。
然而,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于现代文学和美术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文学和美术的兴趣和关注度不高、欣赏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作者,了解文学和美术的基本特点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美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作者、文学和美术的基本特点。
2.教学难点:现代文学和美术的深层次内涵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现代文学和美术的作品及特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现代文学和美术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作者。
《现代文学和美术》历史教案设计第一章:现代文学概述1.1 现代文学的定义与特征1.2 现代文学的代表性流派1.3 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1.4 现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第二章:现代美术的兴起2.1 现代美术的背景与特征2.2 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2.3 现代美术的重要画家及其作品2.4 现代美术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第三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关系3.1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相互影响3.2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共同主题与表现手法3.3 现代文学与美术在不同地区的差异与特色3.4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价值和意义第四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演变与创新4.1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演变过程4.2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创新表现4.3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代表性作品及其创新之处4.4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演变与创新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第五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批评与鉴赏5.1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批评方法与原则5.2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鉴赏技巧与要点5.3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经典作品鉴赏案例5.4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批评与鉴赏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第六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发展6.1 中国现代文学的背景与特征6.2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6.3 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及其影响6.4 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与创新趋势第七章:中国现代美术的探索与成就7.1 中国现代美术的探索历程与特征7.2 中国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画家7.3 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作品及其意义7.4 中国现代美术的演变与创新趋势第八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8.1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国际交流背景与渠道8.2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国际合作项目与成果8.3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国际影响与启示8.4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国际交流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第九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跨界融合9.1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跨界融合现象与原因9.2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跨界融合形式与创新9.3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跨界融合的代表性案例9.4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跨界融合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第十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教育与传承10.1 现代文学与美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0.2 现代文学与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10.3 现代文学与美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10.4 现代文学与美术教育的传承与未来发展第十一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媒体与传播11.1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媒体发展历程11.2 现代文学与美术在媒体传播中的作用11.3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媒体传播案例分析11.4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媒体传播对文化的影响第十二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社会文化背景12.1 现代文学与美术与社会文化的关联12.2 现代文学与美术对社会问题的反映与批判12.3 现代文学与美术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与责任12.4 现代文学与美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启示第十三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心理与社会效应13.1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心理效应解析13.2 现代文学与美术对社会情感的影响13.3 现代文学与美术对社会认知的作用13.4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心理与社会效应的意义第十四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保护与传承14.1 现代文学与美术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14.2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保护与传承策略14.3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保护与传承案例分析14.4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对文化传承的意义第十五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未来展望15.1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发展趋势分析15.2 现代文学与美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5.3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未来发展策略15.4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未来展望与期待重点和难点解析1. 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包括它们的定义、代表性流派和作家画家等。
人教版现代文学和美术精选教案大全第一章:现代文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2. 掌握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二、教学内容1. 现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2. 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3. 现代文学的鉴赏方法三、教学重点1. 现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2. 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3. 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难点1. 现代文学的深入理解和分析2.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审美价值3. 文学鉴赏的个人感受和表达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现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讲解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审美价值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表达个人感受第二章:鲁迅《呐喊》一、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和他的小说集《呐喊》2. 分析《呐喊》中的重要作品和主题3. 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和批判能力二、教学内容1. 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2. 《呐喊》的重要作品和主题3. 《呐喊》的文学价值和影响三、教学重点1. 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2. 《呐喊》中的重要作品和主题3. 《呐喊》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四、教学难点1. 鲁迅文学思想的理解和分析2. 《呐喊》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分析3. 《呐喊》作品的文学批评和评价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讲解《呐喊》的重要作品和主题2. 文本分析法:分析《呐喊》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解读作品的主题和意义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批评和评价,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第三章:现代美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美术的背景和特点2. 掌握现代美术的重要画家和作品3.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二、教学内容1. 现代美术的背景和特点2. 现代美术的重要画家和作品3. 现代美术的鉴赏方法三、教学重点1. 现代美术的背景和特点2. 重要画家的代表作品3. 美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难点1. 现代美术的深入理解和分析2. 美术作品的主题和审美价值3. 美术鉴赏的个人感受和表达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现代美术的背景和特点,讲解重要画家的代表作品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美术作品的主题和审美价值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和表达个人感受第四章:毕加索《格尔尼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毕加索和他的重要作品《格尔尼卡》2. 分析《格尔尼卡》的主题和艺术特色3. 培养学生的美术分析和批判能力二、教学内容1. 毕加索的生平和对现代美术的贡献2. 《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和主题3. 《格尔尼卡》的艺术风格和技巧三、教学重点1. 毕加索的生平和对现代美术的贡献2. 《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和主题3. 《格尔尼卡》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四、教学难点1. 毕加索艺术思想的理解和分析2. 《格尔尼卡》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分析3. 《格尔尼卡》作品的美术批评和评价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和对现代美术的贡献,讲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和主题2. 图像分析法:分析《格尔尼卡》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解读作品的主题和意义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批评和评价,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第五章: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关联性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关联性2. 分析现代文学和美术作品的相互影响3.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关系和互动2. 现代文学和美术作品的相互影响和借鉴3. 现代文学和美术的综合分析方法三、教学重点1六、现代文学与美术创作的相互启发一、教学目标1. 探究现代文学与美术创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教版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精选优秀范文合集第一章:现代文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文学的定义与特点掌握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艺术特色1.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的定义与特点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白话文运动、象征主义、新月派、论语派等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狂人日记》、《边城》、《围城》等1.3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艺术特色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与提问,检查学生对现代文学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选取一部现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第二章:现代美术概述2.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美术的定义与特点掌握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画家分析现代美术作品的主题与艺术特色2.2 教学内容现代美术的定义与特点主要流派及其代表画家: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野兽派等分析现代美术作品:毕加索《格尔尼卡》、杜尚《自行车》等2.3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美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现代美术作品的主题与艺术特色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与提问,检查学生对现代美术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选取一幅现代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第三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相互影响3.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文学与美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的关联性掌握现代文学与美术相互交融的案例3.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的关联性:《尤利西斯》与立体主义的关系等掌握现代文学与美术相互交融的案例:达利《记忆的永恒》与文学作品的关联3.3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相互关系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现代文学与美术相互影响的特点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与提问,检查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相互关系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选取一个现代文学与美术相互交融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第四章:现代文学与美术在我国的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文学与美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分析我国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的特点与价值4.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与美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我国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鲁迅、徐悲鸿等分析我国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呐喊》、《愚公移山》等4.3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发展历程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我国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的特点与价值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与提问,检查学生对我国现代文学与美术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选取一部我国现代文学或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第五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创作方法与技巧5.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创作方法与技巧掌握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与风格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的创作特点与艺术价值5.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创作方法与技巧表现手法与风格:象征、暗示、夸张、变形等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的创作特点与艺术价值5.3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创作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与风格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与提问,检查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创作方法与技巧的理解程度第六章: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批判精神6.1 教学目标理解现实主义文学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映探讨现实主义文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启示6.2 教学内容现实主义文学的定义及其在现代文学中的发展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选读:《骆驼祥子》、《子夜》等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映6.3 教学方法文本细读法,深入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意义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现实主义短篇故事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解深度课后作文,检查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手法的掌握和运用第七章:现代美术中的抽象表现主义7.1 教学目标认识抽象表现主义在现代美术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分析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作品的形式特征和表现手法理解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情感表达7.2 教学内容抽象表现主义的定义和发展背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如杰克逊·波洛克、威廉·德库宁等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和情感表达7.3 教学方法图像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和解读抽象表现主义作品艺术家传记阅读,了解艺术家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动机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绘画或雕塑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抽象表现主义手法的实际运用能力第八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跨界合作8.1 教学目标探讨现代文学与美术之间的跨界合作及其可能性分析跨界合作作品的艺术效果和创作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综合艺术表达能力8.2 教学内容文学与美术跨界合作的案例分析:如文学作品改编为美术作品,美术作品为文学作品插图等跨界合作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分析跨界合作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应用8.3 教学方法案例研究法,深入分析已有的文学与美术跨界合作案例创意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跨界合作的创作尝试小组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跨界合作的想法和成果8.4 教学评估课堂展示和讨论,评估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跨界合作能力课后作品集,评估学生对跨界合作创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第九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教育意义9.1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文学与美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进行教育实践9.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与美术在教育中的功能和意义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对青少年情感、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影响讨论如何选择和运用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进行教育9.3 教学方法文献综述法,搜集和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探讨文学与美术作品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练习,鼓励学生设计结合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教育活动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教育意义的理解深度课后教学设计方案,评估学生对文学与美术作品教育应用的实践能力第十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未来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性分析当代文学与美术作品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期待10.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如数字艺术、跨媒体艺术等当代文学与美术作品选读:如网络文学、多媒体艺术作品等讨论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未来可能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0.3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学与美术的新趋势未来设想法,鼓励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未来进行想象和预测小组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对现代文学与美术未来趋势的看法10第十一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审美观念11.1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审美观念及其差异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审美特征探讨现代文学与美术审美观念对个人审美素养的影响11.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审美观念概述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审美特征分析:如鲁迅的小说、毕加索的绘画等现代文学与美术审美观念对个人审美素养的培养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审美观念的基本概念比较法,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审美差异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审美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审美特征的分析能力第十二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社会文化意义12.1 教学目标认识现代文学与美术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价值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对社会文化的反映和影响探讨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12.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社会文化意义概述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选读:如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12.3 教学方法文本分析法,深入解读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社会文化元素跨文化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作品的共性和差异案例研究法,研究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影响和意义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社会文化意义的理解深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社会文化分析的能力第十三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批判性思维1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批判性内容探讨批判性思维在现代文学与美术欣赏中的重要性13.2 教学内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及其在文学与美术欣赏中的应用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批判性主题分析:如对社会不公、人性的探讨等批判性思维在现代文学与美术欣赏中的重要性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艺术欣赏中的应用分析法,引导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批判性内容进行深入分析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批判性思维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批判性分析的能力第十四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创意实践1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创造力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元素探讨创意实践在现代文学与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4.2 教学内容创意思维与艺术创造力的定义及其在文学与美术中的应用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元素分析:如独特的表现手法、新颖的艺术形式等创意实践在现代文学与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创意思维与艺术创造力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创意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与美术作品的创意创作尝试小组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创意实践的想法和成果14.4 教学评估课堂展示和讨论,评估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创造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创意实践在文学与美术创作中运用的能力第十五章: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综合欣赏1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综合欣赏能力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联性探讨综合欣赏在文学与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15.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与美术的综合欣赏概述分析现代文学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联性:如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美术作品为文学作品插图等综合欣赏在文学与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1. 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理解现代文学和美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