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之一胎死宫内
- 格式:ppt
- 大小:699.50 KB
- 文档页数:16
影响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母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双胎妊娠双胎之一宫内死亡(sIUFD)母儿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56例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sIUFD发生率为11.57%(56/484),其中单卵双胎24例,双卵双胎32例。
存活新生儿体重为1150~2870 g,平均体重(2290±366)g,其中48例未发生新生儿窒息,6例轻度窒息,2例重度窒息。
死胎原因包括胎盘早剥14例、脐带扭转10例,胎儿畸形8例,染色体异常2例,双胎输血综合症6例,原因不明16例。
母儿结局:流产11例,早产21例,足月产24例。
围生儿6例死亡,小于胎龄儿2例。
结论sIUFD的处理办法和终止妊娠的时间仍无统一定论,发生sIUFD时应当加强监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改善母婴结局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双胎妊娠双胎之一宫内死亡;因素分析;预后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双胎妊娠率逐年上升,相应的双胎妊娠胎之一宫内死亡(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sIUFD)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1]。
研究显示sIUFD的胎儿丢失率在0.5%~29.0%[2],其发生率和sIUFD 发生的时机有关,而sIUFD会显著影响另一胎儿的存活率和母儿预后,特别是对存活胎儿的死亡率、疾病发生率、生长发育情况、后遗症等。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本院住院分娩的484例双胎妊娠孕产妇中发生sIUFD 56例,发生率为11.57%,对该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孕妇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8.6±4.5)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16例,自然受孕34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孕22例。
56例中双绒毛膜双胎38例,单绒毛膜双胎18例,双胎之一胎儿死亡时间按首次B超发现胎儿死亡的孕周,胎儿死亡时间为8+2~37+1周,分娩孕周为30~39+4周。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10例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08资料与方法1998年~2009年5月收治双胎妊娠750例,占同期分娩总数20726例的3.61%,其中并发双胎之一宫内死亡(iufd)的10例,发生率为1.3%;孕妇年龄为24~35岁,平均29岁;孕龄为29~39周,平均35周。
诊断方法:1例孕3个月时阴道流血b超检查发现,以后b超追踪存活胎儿发育正常,孕母定期查凝血功能正常,孕37周时自然分娩。
3例孕妇妊娠5个月b超检查时发现为双胎,一胎儿已死亡,一胎儿存活,其中2例以后b超追踪存活胎儿发育正常,至孕36周缩宫素诱导分娩;1例自愿要求人工引产。
1例孕早期b超发现为双胎,孕7个月时孕母患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肝酶较高,胎心音监护闻及1个胎心,b超诊断为一胎死亡,保肝治疗后,人工引产,存活儿早产死亡。
4例孕35周时孕妇感胎动减少,b超诊断为一胎存活,一胎死亡;期待至36周时,其中1例因羊水过少,2例高龄初产妇,另1例瘢痕子宫而行剖宫产术。
1例从未产检,孕35周分娩时发现。
监测及结果:10例中有7例于妊娠期或临产后对健存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了b超监测及胎心音监护。
对孕妇常规行凝血功能、血常规监测。
1例孕28周时孕母患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肝酶较高,保肝治疗;1例孕5个月要求人工引产,1例自然分娩。
2例孕36周时宫颈评分8分缩宫素诱导分娩。
5例孕36周,其中1例羊水过少、1例瘢痕子宫、另3例高龄初产妇均行剖宫产。
1例入院时即临产,无dic发生。
期待疗法:对孕龄小无明显产兆者,严密监测母体凝血功能及活胎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采取期待疗法,包括吸氧,口服维生素e、钙片,静滴葡萄糖、氨基酸及维生素c等。
分娩方式:10例中3例顺产,5例剖宫产,2例人工引产;检查胎盘发现7例为单卵双胎,3例为双卵双胎。
结果胎儿宫内死亡原因:3例为脐带原因(2例脐带扭转,1例脐带真节);1例无脑儿,1例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3例羊水过少;1例早期不明原因流产;1例不明原因。
孕期双胞胎发生宫内死亡怎么办导读:生双胞胎是很多父母的愿望。
但如果双胎之一很不幸地在宫内死亡,这时父母们可能就要忍痛割爱了。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一定都要进行处理,具体取决于确诊时间。
孕期双胞胎发生宫内死亡怎么办生双胞胎是很多父母的愿望。
但如果双胎之一很不幸地在宫内死亡,这时父母们可能就要忍痛割爱了。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一定都要进行处理,具体取决于确诊时间。
在当前广泛应用B超检查进行围产监护的情况下,结合临床表现,双胎之一宫内死亡的诊断并不困难。
至于是否需要处理,则取决于确诊时间。
如果胎儿之一在妊娠早期死亡,死胎可全部被吸收,不需采取措施。
孕3个月以后死亡的胎儿,由于躯干尚未完全骨化,组织器官中的水分和羊水逐渐被吸收,可木乃伊化而残留在胎膜上;亦可被活胎压缩变平而成纸样胎儿,因此不需要采取措施。
对于双胎之一在孕中期以后死亡的处理要点在于监护活存胎儿的继续生长发育情况、羊水量、胎盘功能,以及监测母体凝血功能,主要是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量,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尤需注意。
纤维蛋白原在肝脏内生成,肝脏正常时,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下降反映消耗程度。
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因消耗与生成达到动态平衡而纤维蛋白原下降不明显。
倘若另一胎儿继续生长发育良好,孕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稳定,可以继续观察。
在这过程中,一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至2.0g/L(200mg/dl)或估计胎儿出生后可存活,应适时引产,终止妊娠。
临产后应备鲜血、纤维蛋白原以防产后出血。
如果胎龄<34周,为提高胎儿成活率,可考虑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
肝素可对抗凝血活酶,防碍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可对抗凝血酶的作用;并能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
由于分子较大,肝素不能通过胎盘,故应用于孕妇不会影响活胎的凝血功能。
一般剂量100mg/24h,静脉滴注,用药期间以试管凝血时间指标监护,维持在20分钟左右。
中期妊娠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期待疗法一例李志凌;林虹;肖婉芬;王玉莲【期刊名称】《生殖医学杂志》【年(卷),期】2003(012)001【摘要】@@ 患者39岁,因婚后12年不育,人工授精(3周期)治疗失败,于2001年10月在我院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移植术后受孕.患者末次月经为10月1日,分别于停经2及3个月时,因双胎妊娠、先兆流产两次住院行保胎治疗.因阴道持续流血,于孕19周B超发现双胎妊娠之一死亡(胎盘前置).按双胎之一宫内死亡和前置胎盘行期待治疗,除卧床休息、间断吸氧、预防感染、纠正贫血、改善体质等常规处理外,因患者时有子宫收缩应用子宫松弛剂盐酸羟苄羟麻黄碱(安宝)10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滴注,视子宫张力和母体心率调节剂量,宫缩消失后改用口服安宝10~20 mg,每日3~4次维持至孕晚期.孕29周B超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给予氨基酸、10%葡萄糖等能量合剂,7~10 d为1疗程,间断使用3个疗程.孕31周起开始促胎肺成熟,予地塞米松10 mg肌注,每日1次,连续3~5 d,每间隔7~10 d重复1次.母体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查,每2周1次B超观察胎儿宫内发育,计数胎动、胎心,孕晚期每3~5 d进行1次胎心监护无激惹试验(NST)均显示正常.孕35周因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胎膜早破、珍贵胎儿行急诊剖宫产术,手术顺利.存活女婴发育正常,体重2 550 g、身长50 cm,Apgar评分10分;死亡胎儿为男婴,体重80 g,身长15 cm,胎膜紧裹胎儿并与胎盘紧贴,胎盘病检胎盘炎性变并钙化,未提示胎盘血管吻合.术后次日产妇体温39℃~40℃,持续4 d,血液分析无异常,常规抗生素无效,加用激素1 d,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住院7 d,母女健康出院.【总页数】2页(P42-43)【作者】李志凌;林虹;肖婉芬;王玉莲【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汕头市,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汕头市,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汕头市,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汕头市,51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4.23【相关文献】1.13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病例的母儿预后分析 [J], 黄莺莺;张燕菲;张园;王志坚2.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51例临床分析 [J], 张奕;王洁;王晨虹3.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70例分析 [J], 王岐榕;陈水仙;郑巧玲;陈小梅;李云;卓秀云4.晚期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期待疗法1例 [J], 于映杰5.孕晚期单羊膜囊双胎一胎宫内死亡行期待疗法1例 [J], 高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16 桡骨小头骺损伤 桡骨小头骺3~5岁出现,16~18岁闭合。
损伤多发于8~12岁,常见为S—HⅡ型,由肘外翻应力造成,小头骺向前外方倾斜。
手法整复时,将肘伸直牵引并内翻直接按压小头,一般容易复位。
117 桡骨远端骺离骨折 桡骨远端骺核1~2岁出现,18~20岁闭合,占桡骨长度生长能力75%。
桡骨远端骺离骨折很常见,通常发生在10岁后的少年儿童。
损伤与成人桡骨下端骨折相同,以伸直型为多数,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法整复并不困难。
固定2周即可开始锻炼活动。
2 手法治疗按照《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的要求,手法做到稳健、准确、轻巧,争取一次手法复位成功。
常采用拔伸牵引法(拔伸时可由术者和助手分别握住患肢的远段和近段,用力作对抗牵引。
开始时,应按患肢伤后的体位先顺势牵引,然后再沿肢体的纵轴牵引,借牵引力量矫正骨折的重叠移位和肢体所出现的短缩畸形。
拔伸用力时应由轻到重,稳健持续。
常需持续1~2min,在施行手法复位时仍需维持一定的牵引力,直至夹板扎缚固定完毕后方可停止),端提捺正法、分骨挤压法、旋转回旋法、摇摆纵压法、加垫、夹板固定等方法治疗,以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好,尽快恢复其功能活动。
3 中药熏洗疗法配合艾叶30g、红花20g、苏木30g、木瓜30g、细辛1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乳香20g、桑枝20g,水煎先熏后洗,每日4次,每次30~40min,一剂可熏洗3d。
起到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收稿日期] 2006-08-30双胎妊娠中1胎胎死宫内9例临床分析陈玉宝(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浙江湖州313000)[关键词] 双胎妊娠;胎死宫内[中图分类号] R71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3-3363-02 在各种促排卵手段广泛应用的今天,双胎妊娠较常见,对于双胎中1胎胎死宫内并不常见,故带来一系列临床处理上的棘手问题。
《1 例青少年双胎妊娠一胎死亡并发产后出血的护理》一、疾病概述青少年双胎妊娠本身就属于高危妊娠,而其中一胎死亡更是增加了妊娠的复杂性和风险。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
当青少年双胎妊娠一胎死亡并发产后出血时,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青少年双胎妊娠一胎死亡的病因胎儿因素:双胎中一个胎儿可能存在先天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宫内感染等问题,导致胎儿死亡。
胎盘因素:胎盘血管异常、胎盘早剥、胎盘梗死等可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胎儿死亡。
脐带因素:脐带扭转、打结、脱垂等可导致胎儿缺氧,引起胎儿死亡。
2. 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多由于产妇精神紧张、体力消耗、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巨大儿等)、前置胎盘等因素引起。
子宫收缩乏力时,子宫不能有效收缩压迫血管,导致出血。
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
软产道损伤:分娩过程中,如急产、产钳助产、巨大儿等可导致软产道撕裂,引起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产妇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肝功能异常等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
三、临床表现1. 青少年双胎妊娠一胎死亡的表现孕期超声检查发现一个胎儿无胎心搏动。
可能出现胎动减少或消失。
部分产妇可能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
2. 产后出血的表现阴道大量流血:是产后出血最主要的表现。
可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也可在产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发生。
休克症状:出血量多时,产妇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慌、乏力、出冷汗等休克症状。
子宫收缩不良:子宫软、轮廓不清,按压子宫时出血量增多。
四、治疗要点1. 青少年双胎妊娠一胎死亡的处理密切观察: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存活胎儿的情况及母体的变化。
期待治疗:如果存活胎儿情况良好,母体无严重并发症,可采取期待治疗,延长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
适时终止妊娠: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胎盘早剥、宫内感染等,应及时终止妊娠。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并穿透性胎盘致孕晚期子宫自发性破裂1例发表时间:2015-12-31T15:38:59.060Z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7月第1期供稿作者:劳群秀蓝夏曾晓华江卓飞王婷王文[导读]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穿透性胎盘植入致子宫破裂是产科的一种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常导致产妇严重的产时、产后出血。
劳群秀蓝夏曾晓华江卓飞王婷王文(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 528000)【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1-0190-0235岁妇女,2010年因“臀位”剖宫产1次,因“停经30+5周,阴道流血1小时”入院。
入院体查:生命体征平稳,腹隆软,宫高34Cm,腹围101Cm,胎心音152次/分,未扪及宫缩,胎膜未破。
阴道窥诊见阴道少许鲜红色血液,宫颈光滑,未见活动性出血。
辅助检查: B超:双胎妊娠,一胎存活,相当29+周,另一胎胎死宫内,相当18+周,羊水量未见异常,中央性前置胎盘。
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
予硫酸镁抑制宫缩,阴道流血止。
停经34+6周,患者无诱因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伴胸闷气促,下腹胀痛频密,无阴道流血流液,查体:贫血貌,痛苦面容,心率104次/分,BP73/44mmHg,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子宫张力大,胎心音140次/分,阴道口未见流血流液,血压进行性下降,最低59/32mmHg,急查B超示:孕妇腹腔大量积液,考虑腹腔内出血查因:子宫破裂未除,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积血约3000ml,子宫体部中下段呈紫蓝色,前壁下段偏右侧见破口2cm×2cm大小,露出胎盘组织,活动性出血。
取子宫体部阿氏切口,娩出一活婴,重度窒息,交新生儿科医生处理。
结扎右侧髂内动脉,术中见单角子宫,右侧附件正常,左侧附件缺如,膀胱与子宫界限不清,逐渐锐性分离膀胱,下推膀胱至宫颈内口以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
术前术中总出血量8000ml,输少白红细胞悬液24单位,血浆800ml,冷沉淀6单位。
双胎妊娠一胎死宫内原因及期待治疗的探讨陆琼;林克萍;冯云【期刊名称】《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年(卷),期】2008(16)5【摘要】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1胎死于宫内的死因及对母亲和存活胎儿的影响。
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双胎之一为宫内死胎的23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双胎之一为宫内死胎的发生率占双胎的4.72%,其中单绒毛膜双胎14例,占60.87%,双绒毛膜双胎9例,占39.13%(519)。
胎儿死因:脐带因素占34.79%,胎盘因素8例占34.8%,妊娠并发症5例占21.7%,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占8.7%,胎儿畸形1例占4.35%(219),不明原因6例占26.09%。
期待治疗最长达72天,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后对母体的凝血功能影响不大。
结论脐带异常、胎盘异常是胎死宫内的重要原因;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对母体及存活儿有一定影响。
但孕周小,胎儿尚不成熟,行期待治疗可延长孕龄至足月,以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总页数】2页(P106-107)【关键词】双胎妊娠;胎死宫内;死因;期待治疗【作者】陆琼;林克萍;冯云【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1.7【相关文献】1.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期待治疗的护理 [J], 吴晓琳2.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期待治疗的探讨 [J], 王晨;李馥玫3.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期待治疗12例分析 [J], 余江4.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期待治疗的护理 [J], 吴晓琳5.双胎妊娠一胎胎死宫内孕妇期待治疗期间的护理 [J], 管艳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40例原因及处理郝素青【期刊名称】《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06(20)9【摘要】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临床处理及预后。
方法:对40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为6.83%,10例孕周〉34周双胎者在确诊一个胎儿死亡之后即行剖宫产术;5例孕周〉34周,入院时宫口扩张1~2cm,行保胎治疗,维持至35周后临产分娩;5例孕周31~33周合并胎儿宫内窘迫,缩短产程行会阴侧切助产;3例孕周21~22周时发现双胎之一为死胎,门诊随访继续妊娠至36周分娩。
14例确诊一胎儿死亡后密切监护胎儿宫内情况及监测母体凝血功能至足月分娩。
双胎之一胎儿死亡主要原因:脐带因素7例,胎儿畸形5例,帆状胎盘6例,原因禾明22例。
结论:孕早中期双胎之一胎儿死亡后存活胎儿预后良好;孕周较大的胎儿死亡后,可增加存活胎儿的围产期病死率和患病率,尤其是单卵双胎;应加强对存活胎儿的监护以决定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对孕34周以后发现的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者应终止妊娠。
【总页数】2页(P696-697)【关键词】双胎;死亡原因;妊娠结局【作者】郝素青【作者单位】封丘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3【相关文献】1.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原因及处理19例临床分析 [J], 梁峰冰;贺晶2.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27例原因及处理 [J], 陈素清;张碧黎;王梅英3.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原因及处理11例临床分析 [J], 周冰;金松4.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原因及处理20例临床分析 [J], 马秀娟;赵岩岩5.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原因及处理10例临床分析 [J], 师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