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故事导入: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
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起来,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木料做成的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珠宝的盒子这么漂亮,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了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谈谈你对本故事的理解——我们要通过现象去认识本质一、透过现象看本质1.什么是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例如:古时候两个人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的近。
一个人认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近些,因为早上的太阳显得比较大。
另一个人认为中午时分的太阳离我们近些,因为中午的太阳比较热。
2.什么是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思考: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为什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是多样和复杂的,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看教材第80页漫画:“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看到万有引力?”学生讨论: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
“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比如:感冒发热、五官有毛病、血压异常、头部有障碍、贫血、便秘、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神经疲劳等都会引起头疼。
马谡:七擒孟获,“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略阳、街亭、陇坻),张颌用火攻困住马谡,导致对方军心涣散诸葛亮的空城计: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请思考回答:究竟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仅凭这几个瞎子用手摸就能得出正确结论呢?盲人摸象: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说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能够辨别出生活中的真像和假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
2.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难点】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故事导入〉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
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起来,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木料做成的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珠宝的盒子这么漂亮,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了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讨论以上故事是哪个成语的来历?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活动意图:激趣明理教师引导总结:这个成语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现象,不看重其内在的本质。
〈新课讲授〉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学生活动1:看教材第80页漫画:“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看到万有引力?”学生活动:学生分成两组,根据漫画学生进行讨论,一组学生讨论什么是现象?一组学生讨论什么是本质?两组学生分别讨论出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活动目的:提高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明确“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
“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教师引导总结: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地基本观点,及其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地重要意义.. 认知:了解现象和本质地辩证关系;理解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地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明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地重要性.. 运用: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地方法.【教学重点】.现象与本质地辩证关系.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地方法.【教学难点】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小实验导入:筷子变曲地启示设疑:这个实验说明什么?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这个实验说明在水杯中地筷子看起来像是曲地,是由于光进入水中产生折射形成地,筷子本来是直地.哲学启示: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我们认识一切事物地科学方法,也是一个人认识能力高低地突出表现.这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现象和本质地关系,以及如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地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小组探究:(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现象和本质地辩证关系怎样?它对我们认识事物和科学研究、实际工作有何指导意义?、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为什么?能举些例子说明吗?、如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请简要说明理由.&·新课讲授: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设疑: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地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地统一体.事物地现象和本质地辩证关系如何?(学生展示探究地成果)(一)现象和本质地关系.现象和本质是对立地即现象和本质是不同地、有区别地.现象是事物地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地东西,可以由人地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地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地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地内部联系,只能由人地抽象思维去把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看漫画:“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看到万有引力?”学生思考:在这里,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从漫画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现象和本质地关系怎样?“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地眼睛观察到.“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地抽象思维去把握.但没有“苹果落地”这样地现象,我们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这个本质.可见,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地..现象和本质是统一地即是两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地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是事物个别多变地东西,但无论现象怎样多变、怎样纷繁复杂,它都是由本质决定地,都是本质地外部表现.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地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地.同样道理,一个人地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地品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地指导意义.现象和本质地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地必要性.它告诉我们对事物地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认识了事物地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地本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象和本质地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地可能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地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地认识.设疑: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象出来,但现象表现本质是不是都直接清晰、顺理成章地呢?.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展示探究成果)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地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地现象.如:筷子在正常光线下看是直地,这是真像.在水杯中看是曲地,这是假像.但无论真像或假像,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地表现,都是客观地.不能认为真象都是正确地,假象都是错误地.它们地区别就在于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而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不管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对本质地表现.可见,现象表现本质是复杂多样地.教材举了三个事例,生活当中有没有这样地例子?(学生举例)所以日常我们常说地“带眼识人”说地就是要透过表面现象认识一个人地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这也是我们认识一切事物地科学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过渡:能否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体现出一个人认识能力地高低,而人地认识能力地高低又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地人生发展能力地高低.因此,要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就要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在认识事物本质地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学生展示探究成果)(一)人地认识能力地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二)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地做法.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地各种现象.为什么?生活情境: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亲眼所见地现象都是真实可靠地吗?为什么?(眼睛看到地是现象,而本质要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如果我们单凭眼睛所见而不去分析、思考,就算见得再多,能把握事物地本质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这种现象似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转.这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本质?案例:公元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地中心,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天体,都在绕着地球转动.这种错误地宇宙观在欧洲统治了多年,直到后来经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长期观测、研究,写出了《天体运行论》,才第一次透过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地本质和规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设疑:哥白尼通过长期观测、研究,正确地揭示了事物地本质和规律,这说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除了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地各种现象外,还要做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地现象以及它们之间地相互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看漫画:《瞎子摸象》究竟大象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仅凭这几个瞎子用手摸就能得出正确结论呢?它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教师归纳总结: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必须要掌握丰富地、合乎实际地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地结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案例分析:《法军指挥部因一只小猫而毁掉》、德军参谋为什么能发现法军地高级指挥部?、法军指挥部因一只小猫而毁掉?说明了什么?&·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懂得了现象与本质地辩证关系原理,是怎样地?掌握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地方法,是怎样地?&·布置作业:用现象和本质地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利用先进地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地“科学算命”.。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 认知: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2. 情感态度观念: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3. 运用: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
2.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教学难点】1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教学方法】五环四步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能力发展动员、基础能力诊断、能力发展训练、能力发展鉴定、能力教学反思五个环节。
前期准备:1.教师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②把全班学生分6组,并选出小组长,;③组织学生查案例2.学生准备:①课前预习;②课前查案例;(一)能力发展动员(3分钟)教师活动:1.起立问好。
2多媒体展示故事、图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和德国打仗时,法军1个旅司令部在前线构筑了地下指挥部,人员深居简出,十分隐蔽。
不幸的是,他们只注意了人员的隐蔽,而忽略了长官养的1只小猫。
当时,德军1个参谋人员在观察战场中发现:每天早上8、9点钟左右,都有1只小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1座坟包上晒太阳。
请同学们考虑:你能从这个现象想到什么本质,你将得出什么结论?一个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水平往往会影响他的判断力,甚至影响到事业成败、金钱得失、是非功过、生死一念。
那么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是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呢?学生活动:各小组讨论故事现象反映什么本质?(二)基础能力诊断(6分钟)教师活动:1分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诊断表格,讲清要求,规定时间内收回,学生活动:1.每人认真填写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诊断表格,请一位同学收集好意见。
2.展示诊断表格。
(三)能力发展训练(53分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环节一教师活动:布置任务任务1:看战场上的一只猫案例分析(1)发放任务单:战场上的一只猫你能从这个现象想到什么本质,你将得出什么结论?(2)行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个案例。
(3)展示:每组阐述自己的结论。
(4)评价:点拨在学生各小组阐述完本组观点后,多媒体展示:于是,德军做出了如下判断:一、这只猫不是野猫,野猫白天不出来,更不能在炮火隆隆的阵地上出没;二、猫的栖身处就在坟包附近,很可能是一个地下掩蔽部,因为周围没有人家;三、根据仔细观察,这只猫是相当名贵的波斯品种,在打仗时还有条件玩这种猫的决不会是普通的下级军官,从而他们断定那个掩蔽部是高级指挥所。
于是,德军集中6个炮兵营的火力,对那里实施急袭。
事后查明,他们判断的完全正确,法军指挥所人员全部阵亡。
学生活动:布置任务任务1:看案例分析1发放任务单:每人认真写出自己对故事这个现象想到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2行动:请一位同学收集好本组意见。
全组讨论得出本组最后结论。
3展示:请每一组派一位同学阐述本组成员得出结论,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4评价:自评和指定的交叉小组相互评分(小组综合满分:60分)。
环节二教师活动:布置任务任务2:查案例证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1)发放任务单:给一个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案例。
(2)行动:学生上网,图书馆查询相关不同案例。
(3)展示:选出本组认为最好的案例进行展示,并用相应的哲学原理来分析案例。
(4)评价:点拨学生活动:实施任务任务2:(1)任务:由一位同学大声宣读任务单。
(2)行动:组长分配任务,并限时竞赛。
(3)展示:小组内对所找到案例进行筛选,选出本组认为最好的案例进行展示,并用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哲学原理来分析案例。
(4)评价:自评和指定的交叉小组相互评分(小组综合满分:60分)。
环节三教师活动:布置任务任务3:查案例证明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1)发放任务单:给一个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案例。
(2)行动:学生上网,图书馆查询相关不同案例。
(3)展示:选出本组认为最好的案例进行展示,并用相应的哲学原理来分析案例。
(4)评价:点拨学生活动:实施任务任务3:(1)任务:由一位同学大声宣读任务单。
(2)行动:组长分配任务,并限时竞赛。
(3)展示:小组内对所找到案例进行筛选,选出本组认为最好的案例进行展示,并用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哲学原理来分析案例。
(4)评价:自评和指定的交叉小组相互评分(小组综合满分:60分)。
环节四教师活动:布置任务任务4:查案例证明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1)发放任务单:给一个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案例。
(2)行动:学生上网,图书馆查询相关案例。
(3)展示:选出本组认为最好的案例进行展示,并用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哲学原理来分析案例。
(4)评价:点拨学生活动:实施任务任务4:(1)任务:由一位同学大声宣读任务单。
(2)行动:组长分配任务,并限时竞赛。
(3)展示:选出本组认为最好的案例进行展示,并用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哲学原理来分析案例。
(4)自评和指定的交叉小组相互评分(小组综合满分:60分)。
(四)能力发展鉴定(15分钟)教师活动:1.展示视频。
服务生代客刷卡身藏读卡器窃取信息以套现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刷卡消费,已经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的消费方式,用餐、购物非常方便,很多人不会在意,在刷卡过程中,由饭店的服务员或者是商店的营业员以打印签购单为由将卡暂时拿走,也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自己的信用卡信息会被盗走,进而损失大量资金。
不要以为这是耸人听闻,上海闸北法院近日开庭审理的一起信用卡诈骗案就还原了两个酒店服务员的整个作案过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盗取了三十多人的信用卡信息,屡屡得手就是因为消费者对此类犯罪一点也没有防范意识。
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了受害人方先生的证言,他在杭州一家大酒店用餐的经历,对于很多人来讲,非常熟悉。
公诉人:证实其与家人,于2010年12月5日在新开元大酒店吃饭的时候,用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卡结账消费。
结账时,服务员拿来了一个移动POS机,他当面刷卡,并在服务员面前输入了消费密码。
但没有直接打出签购单,饭店服务人员称结账的账台在二楼,移动POS机需要拿到二楼主机旁边,才能打印签购单。
于是该信用卡当时就被服务员拿到了账台,他自己没有跟过去。
一会儿,服务员就将信用卡还给了他,签购单也交给被害人签字。
方先生根本没想到,就是这“一会儿”的功夫,热情为他服务的小张和小陈已经盗取了他信用卡的信息。
公诉人:向法庭讲述一下,你们在新开元大酒店的时候,是怎么把他人的信用卡资料盗到手的?小张:就是利用上班时间,人家给我们信用卡让结账,然后用信用卡在那个采集器上刷一下,然后再相互掩护看密码。
公诉人:怎么个相互掩护?你以前说“以打包或者聊天的方式引开客人注意力,另一个人看密码”是吗?小张:是。
到底有多少人象方先生这样,没有意识到让人代刷信用卡,存在信息被盗的危险呢?两被告人不到一个月就得手三十多次。
公诉人:你们伪造了大概多少张信用卡?小张:当时公安机关查的时候说集写站上有三十几张,当时我不信,最后说十三张。
公诉人:成功的是十三张对吗?小张:对。
用假身份证、假名字在杭州的酒店工作不到一个月,小张和小陈就辞职回到了在上海的暂住地。
两人将窃取的信用卡信息资料利用写卡器和写卡程序伪造信用卡。
去年12月10日两人拿着用方先生的信息伪造的卡到一大型超市买购物卡。
小陈向法庭供述。
小陈:小张在超市门口望风,让我进去不要害怕,让我把购物卡刷好以后交到他手里。
他去换现金。
公诉人:一共刷了多少?小陈:两万一。
公诉人:你当时在签购单上签的名字是谁的?小陈:我胡乱签了一个,忘了。
接着,小张将超市购物卡转卖给了超市门口倒卡的“黄牛”获得现金两万元,两人平分。
今年1月2日,小陈又持另一张伪造卡,在湖南取款5000元。
由于受害人报了警,警方对两人进行抓捕。
之后,小张、小陈在家人的劝说下,分别在陕西和湖南老家投案自首。
听了庭审还原的被告人作案过程,相信很多听众已经开始紧张了,“哎呀,我也经常让服务员把卡拿走代刷呀!”以后可得小心啦。
2请各组派代表发言,用现象与本质辩证统一关系相关哲学原理来分析该案例总结归纳: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它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分发鉴定表格,请学生填意见,表达通过学习自己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有无提高。
学生活动:1每组请代表用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来分析视频案例。
2每组为其他三组代表的分析和表现评分3填写鉴定表格(五)能力教学反思(3分钟)教师活动:1.请学生作总结性的发言,主要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如何?收获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本领?对学习、生活、工作是否有帮助?2.教师对本课及教学方法自我总结。
学生活动:全班推荐一至两位的同学发表学完本节课后的感想。
附件:附表1基础能力诊断表班级:姓名:年月日问题选择(请在相应括号内打勾)你知道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知道()不知道()你认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吗?是()不是()你认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吗?是()不是()你认为亲眼看到的都是真象吗?是()不是()不一定()一般()很好()很差你觉得自己在生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怎么样?附表2学生小组互评表(评分标准)班级:小组:年月日分数项目案例分析发言人表现小组纪律合作精神合计标准分(60)10 20 10 10 10 60 扣分实得分总体评价及建议评价小组附表3能力发展鉴定表班级:姓名:年月日问题选择(请在相应括号内打勾)你知道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知道()不知道()你认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吗?是()不是()你认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吗?是()不是()你认为亲眼看到的都是真象吗?是()不是()不一定()你觉得自己在生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怎么样?一般()很好()很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