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25.69 KB
- 文档页数:8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护理作者:李亚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关键词】儿童;扁桃体肥大;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14—01儿童扁桃体肥大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病因是细菌和病毒反复感染刺激扁桃体而使其增生肥大。
扁桃体肥大可直接引起儿童上呼吸道狭窄,导致患儿出现耳鼻咽喉部和全身的一系列症候群,如中耳炎,鼻窦炎,睡眠打鼾,发育不良,记忆力下降等,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临床治疗扁桃体肥大的最好方法是手术切除扁桃体,手术结束后早期,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除,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护理是提高手术后安全性的保障,现将术后常见并发症针对性的护理介绍如下:1.躁动期的护理:年龄越小的患儿躁动发生率越高。
因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和患儿对伤口疼痛、清醒后身边无人有关。
首先约束好患儿,检查床栏是否安全牢靠、防止意外伤害。
对年龄偏小的患儿,亲切的呼唤患儿的昵称,像母亲一样抚触孩子,让患儿很快安静下来,对年龄稍大的患儿,发生躁动时,耐心哄劝患儿,告诉患儿手术已经结束,马上能见到亲人。
2.术后出血的护理:扁桃体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出血。
因切除肥大扁桃体,术中止血不够彻底,术后患儿哭闹,呛咳都是导致伤口处血的原因。
嘱患儿不要用力咳嗽,尽量将分泌物轻轻咳出,误吞咽下去,减少对胃的刺激。
对年龄偏小的患儿,注意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观察口鼻腔有无新鲜血液溢出,严密观察患儿血压、心率、面色、口唇粘膜颜色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回报医师,做好止血准备。
3.疼痛的护理:患儿哭闹,咳嗽可直接导致伤口疼痛。
可在患儿颈部冷敷冰袋,术后两小时可进冷饮或流汁。
4.误吸的护理:恶心和呕吐是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患儿食管相对短,咽喉反射不健全,术后药物抑制或伤口疼痛刺激均可引起呕吐,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误吸,危及生命。
故术前八小时禁食、禁水、保证胃彻底排空。
1例扁桃体术后大出血的护理术后出血一直是扁桃体切除的主要并发症,虽采取各种措施,仍不能完全避免,临床上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出血二种,前者最常见的原因为手术欠细致,止血不彻底或遗有残体,其次为术后咽部活动过甚、咳嗽等。
继发性出血常发生于术后5—6天,白膜脱落时,因进食不慎擦伤创面而出血。
我院2006年7月发生了一例扁桃体术后大出血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14岁,因咽部不适2年而入院。
体检:咽稍红,双侧扁桃体Ⅲ肿大,术前[1]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表面抗原[2]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7月24日在局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挤切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予以止血、抗炎治疗。
2小时后患者连续吐出大量血性液体,量约800ml.,经干棉球压迫出血点后效果欠佳,遂急诊于手术室在表麻下以纱球压迫出血点,缝合右侧腭弓、咽弓。
待出血控制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予输血、补液、止血、抗炎治疗。
2日后除缝线,未见扁桃体窝出血,于7月29日患者痊愈出院。
2 护理2.1 心理护理由于突发大量出血,患者及家属易产生极度的紧张和恐惧,并且对术后出血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心理准备不足。
此时,护士应尽量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态度温和、耐心,积极配合医生急救处理,动作要忙而不乱,通过护士的言行、表情,给患者及家属以精神支持,使其身心放松。
2.2 急救护理2.2.1 立即协助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同时给予氧气吸入,备好吸引器,插灯,提醒患者切不可将血液咽下。
2.2.2 迅速开放两路静脉通道,其中一条最好为留置针,以备后来输血、输液用。
2.2.3 及时采集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2.2.4 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警惕休克的发生。
2.2.5 及时通知手术室急诊手术。
2.3 术后的护理2.3.1 将患者安于监护室,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备好吸引器、插灯,注意吸引时动作应轻柔。
2.3.2 保证液体输入通畅,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扁桃体手术及术后并发症
扁桃体手术又称扁桃体切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外科手术,旨在治疗儿童反复发生的扁桃体感染或扁桃体肥大等疾病。
虽然该手术被认为是较为安全简单的手术,但是术后仍有一些并发症需要注意和避免。
首先,扁桃体手术可能出现术后疼痛。
手术后几天内,患儿会感到喉咙疼痛、口腔干燥、声音嘶哑等情况,需要从饮食、休息和药物治疗三方面加以调理。
其次,手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
如此时持续时间较长,伴随着腹部疼痛、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注意患儿的腹泻情况。
除此之外,手术后还可能出现食管瘘等并发症。
若手术时设计不当或手术器械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扁桃体周围的食管损伤,进而引发食管瘘。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及时处理,否则会危及患儿生命。
最后,扁桃体手术后可能出现较罕见但严重的细菌感染等复杂情况。
如手术后出现高热、脸红、皮疹等异常情况,患儿家长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为了避免扁桃体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术前详细嘱咐医生关于患儿的药物过敏情况、病史等信息;
2、术后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保证患儿足够的休息和饮食;
3、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术后护理,如饮食、活动等;
4、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总之,扁桃体手术虽然是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在手术过程中、术后的护理中,还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保证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在手术前后,家长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完成治疗计划并严格执行,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一、引言扁桃体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但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及时发现并处理扁桃体术后出血,防止出血过多导致失血性休克。
2. 确保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抢救。
3. 减少术后出血对患者身心造成的伤害。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 院长:全面负责应急预案的实施和协调。
2. 医疗科: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应急预案的实施。
3. 手术室:负责术后患者的监护和抢救。
4. 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5. 医生、护士、麻醉师等相关人员:负责具体的抢救工作。
四、应急预案措施1. 术前准备(1)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评估患者出血风险。
(2)充分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出血的风险,做好心理疏导。
(3)备好抢救药品、器械和设备,如止血纱布、注射器、加压包扎器材等。
2. 术后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2)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出血迹象,如渗血、血性分泌物等。
(3)询问患者主诉,了解是否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3. 发现出血时的处理(1)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启动应急预案。
(2)医生根据出血情况,给予相应的止血措施,如局部压迫、缝合等。
(3)护士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如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补液等。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休克发生。
4. 出血情况下的护理(1)保持患者平卧位,头部抬高,以利于出血停止。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调节室温,避免患者受凉。
(3)给予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5. 出血情况下的交接班(1)值班护士向接班护士详细交接患者病情、出血情况及抢救措施。
(2)接班护士继续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抢救措施落实到位。
五、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术后出血的能力。
2. 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总结扁桃术后出血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术后出血的应对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耳鼻喉科手术常见并发症耳鼻喉科手术是治疗耳鼻喉疾病的重要方法,然而在手术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下将介绍一些耳鼻喉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应对措施。
1.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鼻腔手术和扁桃体手术。
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生需要掌握良好的止血技术和经验。
患者手术前应告知医生自身的出血倾向,避免术中出现严重出血。
2. 感染:术后感染是耳鼻喉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对于耳部手术和鼻腔手术。
感染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甚至造成手术失败。
医生需要术前充分消毒手术区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局部红肿等,及时处理。
3. 疼痛:术后疼痛是患者比较普遍的感受,尤其是对于扁桃体手术和鼻部手术。
疼痛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休息,甚至导致情绪低落。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恰当的止痛药物,同时指导患者正确进食和休息,促进康复。
4. 听力损失:耳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听力损失,特别是对于内耳手术和乳突手术。
听力损失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影响,需要患者及时就诊,并接受康复治疗。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听力情况给予适当的治疗方案,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
5. 肿瘤复发: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耳鼻喉科肿瘤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肿瘤复发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肿瘤情况,定期复查,发现复发及时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总之,耳鼻喉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影响患者的康复,但通过医生的正确处理和患者的积极配合,大部分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患者的康复。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该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并听从医生的建议,以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完】。
扁桃体炎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也有一定比例的成年人患者。
它的并发症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多的麻烦和健康问题。
本文将对扁桃体炎的常见并发症进行介绍,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腹痛和呕吐扁桃体炎患者常常会出现腹痛和呕吐的症状。
这是因为扁桃体炎引发的炎症可能会扩散到腹腔,刺激并影响消化系统。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1. 静息休息:患者应保持床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 饮食调整:患者应遵循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3. 药物治疗:可以给予消炎药物以及缓解腹痛的药物,但需遵循医生指导。
二、咽炎扁桃体炎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咽炎的症状。
咽炎主要表现为喉咙疼痛、红肿、干燥以及咳嗽等。
为了处理这一并发症,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法:1. 温水漱口: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减轻咽炎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2. 多喝水:保持水分摄入充足,可以缓解喉咙干燥的感觉。
3. 避免过度用喉咙:尽量减少说话和吸烟等喉咙过度用力的行为。
4. 喷喉药物:可以使用一些含有杀菌成分的喷喉药物,但需遵循医生建议。
三、扁桃体周围脓肿一些复杂的扁桃体炎可能导致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形成,这是一种较严重但相对少见的并发症。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1. 咽部分叉状疼痛:疼痛主要集中在扁桃体的位置,伴随吞咽困难。
2. 脸部肿胀:特别是下颌区域可能出现肿胀,伴有压痛感。
3. 吞咽困难:脓肿的形成会阻碍食物通过咽喉,导致吞咽困难。
处理扁桃体周围脓肿主要是靠医生的干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排除脓肿和清除扁桃体。
四、肾炎扁桃体炎还可能引发肾炎,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的症状包括尿液中带有血尿、蛋白尿等,需要及时检查和治疗,一般包括以下方法:1. 休息和控制病情:患者需要床上休息,并且严格控制饮食,限制盐分和蛋白质的摄入。
2. 药物治疗:针对肾炎的症状,医生会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等。
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处理黄敏;赵斯君;彭湘粤;陶礼华;李赟【摘要】目的分析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总结处理经验,以规避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及减少并发症损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 248例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类型、数量、原因及处理方式.结果 2 248例手术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97例,发生率为4.31%,包括腺样体、扁桃体术后出血40例,腺样体术后复发33例,牙齿松动脱落10例,术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7例,术后不能及时拔气管导管的5例,术后并发寰枢椎旋转性移位1例,术后鼻咽反流1例.结论术前高危患者围术期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积极控制上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包括鼻窦炎,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手术操作精细,可以有效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旦出现并发症,应及时积极对症处理,尽量减少并发症对患儿的身心损害.%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and processing experi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onsillectomy and/or adenoidectomy in order to avoid the risk factors and to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Methods Two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forty eight cases of tonsillectomy and/or the adenoidectomy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The type, number, causes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was 4. 31%(97/2248) ,40 cases with bleeding after surgery,33 cases with recurrence of adenoidal hypertrophy, 12 cases with teeth loosing , 7 case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5 cases with delayed tracheal extubation, 1 case with atlantoepistropheus revolving shift and 1 case with nasal phyryngeal reflux. Conclusions Application of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ohigh - risk patientsbefore operation, active control of acute and chronic upper airway infections including sinusitis, choosing the right operation method and perfect technique,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mplications should be managed in time to reduce the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3(013)002【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腺样体;扁桃体;手术;并发症;儿童【作者】黄敏;赵斯君;彭湘粤;陶礼华;李赟【作者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儿童常见的睡眠疾病,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其主要病因[1],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是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2]。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咽喉科最多、最常见的手术。
扁桃体术后出血根据发生时间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
原发性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24h内,多由于手术操作欠细、止血不彻底或术中麻醉欠佳,患者不能配合而遗留残体所致,也可能由咽部活动过甚、咳嗽所致。
继发性出血常发生于术后1周左右,多因伤口感染侵蚀小血管或扁桃体窝假膜开始脱落时进食不慎擦伤创面而引起出血。
原因:术前感染未控制。
术前准备不充分,考虑问题不周全,围手术期治疗欠妥,例如患者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结果术后双侧扁桃体窝广泛性渗血;术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术中操作手术操作与术者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术者操作应轻柔、细致、层次分明,切口不能太深,剥离时尽量贴着扁桃体于被膜下钝性分离,少用锐器,腺体切除要彻底,不要残体遗留,否则易导致出血。
手术创伤过大,动作粗暴,手术中损伤过多周围组织,使用锐器而损伤包膜外肌肉,使肌纤维断裂。
扁桃体组织残留,妨碍血管收缩多在扁桃体下极,可反复出血。
机体纤溶亢进扁桃体术后机体血中纤溶呈双峰性增高,这与临床上所谓“原发性出血”与“继发性出血”发生时间相一致,故机体纤溶性增高可能是引起扁桃体术后出血的重要原因。
处理:应根据出血的原因、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作出相应的处理,出血量不大,创面渗血可自止,可观察;出血量大者需采取干预,甚至输血。
具体方法有1.纱球压迫创面;2.缝扎止血、1%利多卡因加少许1‰肾上腺素浸润止血、前后腭弓缝扎;3.用电凝止血、微波凝固;4.自制冰袋压迫止血。
为何小孩老是扁桃体发炎呢?扁桃体算是呼吸道的防卫机关之一,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侵入,而在三到五岁时正是最发达的时期。
如同其他的淋巴腺体一样,若有病菌入侵,就会有增生肿大的现象。
所以很多的呼吸道感染都会有扁桃体和咽喉淋巴腺体的红肿发炎。
若扁桃体发炎特别严重,会有化脓的现象。
入侵身体导致扁桃体炎的病原微生物相当多,百分之七十是病毒感染,像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肠病毒等。
其余少数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
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
由于每个机体抵抗力的不同及病菌的不同,扁桃体炎的症状也不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
有的则会出现轻微感冒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等症状。
当然,也可能有较严重的感冒症状、全身不舒服等。
有时候扁桃体肿得太大,阻碍了鼻子的呼吸畅通。
某些病毒甚至可能使扁桃体肿大到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状,使患儿呼吸困难。
扁桃体发炎很严重吗?得扁桃体炎算不算严重?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后遗症呢?基本上扁桃体炎本身是很良性的疾病,不过,问题会出在病原菌本身、感染的严重度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
如果这致病菌只是造成扁桃体的局部感染,感染病程过去就没事了。
但有的致病菌会有全身性的影响,就可能有较复杂的病程或不好的后遗症,如关节炎、肾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扁桃体炎的发病形式,很直接,眼见为凭,可目视扁桃体的状况。
让患儿张大嘴巴,观察扁桃体及口咽的变化则可以知道是否有扁桃体炎。
不过医生除了要诊断是不是扁桃体炎之外,另一个重要工作是要区分到底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有没有全身性感染,会不会有其他并发症。
通常细菌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性疾病则不需要抗生素,有需要的话可以抽血检查来帮助诊断。
这些感染都具有传染性,所以孩子有扁桃体炎,若可以的话应尽量不出门,严重的患儿要多休息并摄取适当的水分。
有些孩子经常反复感染,扁桃体变得比一般肿大,也有些人先天就较大,经常感染后更大。
有时会影响呼吸,或造成睡觉时鼾声很大、甚至影响睡眠质量,可考虑做扁桃体切除手术。
何时需要切除扁桃体?下述情况有必要切除扁桃体:频繁发作的扁桃体炎,或者扁桃体病变全面影响儿童健康或使儿童中断学业,以及影响听力或呼吸时。
然而,有时施行扁桃体切除术是不必要的,如果诊断有怀疑就要考虑是不是其他问题。
扁桃体切除术适应征包括:扁桃体炎一年发作四次或四次以上;扁桃体炎两年内每年发作三次或三次以上;扁桃体肿大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严重打鼾,吞咽不畅,发音不清等;有过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体脓肿;扁桃体引起了全身疾病,成为病灶性扁桃体;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气管炎等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当患者进入深睡眠状态并且丧失痛觉时,将扁桃体剥离切除。
大多数切口无须缝合,可自然愈合。
患者一般术后住院观察24小时以上。
一般认为扁桃体切除不会对以后的生活有任何不良影响。
摘除扁桃体有利也有弊:有的家长因孩子经常扁桃体发炎,就要求大夫给孩子进行手术摘除扁桃体,但医生一般都会慎重考虑。
扁桃体为什么不能随便摘除呢?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
在儿童时期,它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如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等。
所以它既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
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也有中和与抑制作用。
IgA还可通过补体的活化,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
这些在两岁至五岁时表现最为活跃。
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其对身体的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扁桃体摘除。
儿童扁桃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肥大但未影响呼吸和吞咽,没有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不应摘除。
因为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身体抗感染的能力。
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妨碍呼吸和吞咽,引起风湿及肾炎等疾病时,应及时切除。
一般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应在四岁以后进行,而且要等炎症消退后两周至三周切除比较适宜。
但若发作过于频繁,不能久等,可考虑在发作消退后数天施行手术。
扁桃体治疗:扁桃体切除术为有效疗法,其他如隐窝冲洗、电略、免疫疗法等疗效尚不确定,只对手术禁忌者可采用。
扁桃体切除术(tonsillectomy)适应症(一)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
(二)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者。
(三)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导致营养障碍者。
(四)风湿热、肾炎、关节炎、风心病等患者,疑扁桃体为病灶者。
(五)因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影响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六)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七)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而扁桃体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时。
(八)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选择病例。
扁桃体禁忌症:(一)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一般不施行手术,需炎症消退后3-4周方可手术。
(二)血液病,高血压,代偿机能不全的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等均不宜手术。
(三)风湿热及肾炎等全身症状未控制时不宜手术。
(四)在脊髓灰白质炎及流感,妇女月经期及月经期暂时不宜手术。
(五)病人家属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高者。
白细胞计数低于3000以下者。
扁桃体术前准备:(一)认真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特别注意有关出血病史的询问及出血凝血机制的检查。
(二)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
(三)胸透、心电图检查。
全麻者,肝、肾功能检查。
(四)全麻者术前禁食,采用局麻者,术前酌情进少量饮食或禁食。
术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
(挤切法免用)。
病人紧张者可服镇静剂。
扁桃体手术方法:用剥离法与挤切法二种。
(一)剥离法(dissection method)1.xx及体位:采用局部麻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咽反射敏感者可于咽部喷1%的卡因,再以1%奴夫卡因(加1:1000肾上腺素)于舌腭弓及咽腭弓粘膜下及扁桃体外侧包膜周围浸润麻醉。
2.操作步骤(1)切口:用扁桃体钳夹持扁桃体向内、上牵拉,暴露舌腭弓游离缘与扁桃体之间粘膜皱襞,以弯尖刀切开此处粘膜,并向后切开咽腭弓与扁桃体间部分粘膜。
(2)剥离:用血管钳或剥离器插入舌腭弓切口,并向上后将扁桃体上极游离,然后用扁桃体钳夹持扁桃体上极,再以剥离器由上向下将扁桃体在其被膜外下周围组织分离,直至其下极。
(3)切除扁桃体:将扁桃体圈套器的钢丝套住扁桃体,同时将扁桃体向上提,钢丝向下压,收紧钢丝圈,绞断扁桃体下极根蒂部分,将扁桃体完整切除下来。
(4)止血:切除扁桃体后立即用大棉球压迫扁桃体窝进行止血,见有血管出血,给予结扎。
最后用腭弓拉钩牵开舌腭弓,充分暴露扁桃体窝进行检查,如出血已完全停止,且无残余扁桃体组织,一侧手术即告完毕。
用同法切除对侧扁桃体。
3.全身麻醉时,病人仰卧头后仰位,肩下垫一小枕,摇低手术床,使头部稍低于胸部,避免术中将血液吸入气道。
置入台维氏式开口器,注意勿压伤舌及口唇,勿压落牙齿。
(二)挤切法(guillotine method)1.xx:全麻或局麻。
2.操作:病人取仰卧或坐位,助手将其头部固定,置入开口器后,手术者以压舌板压舌,暴露扁桃体下极,右手持挤切刀,从扁桃体下极套入,再转动刀环,使其位于扁桃体和咽腭弓之间,将扁桃体后面及上极套入,并向舌腭弓方向提起,这时扁桃体在舌腭弓下隆起成一“包块”,即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将“包块”挤压入环内,随即收紧刀柄,推动刀杆前进,使刀片切入刀环的尽端,以迅速有力的扭转及提拔动作切下扁桃体。
以同法切除对侧扁桃体。
助手迅速将患者头部侧转,使其将血吐出。
止血方法同剥离法。
扁桃体术后处理:(一)患者均采用侧卧位。
局麻患者嘱将口中分泌物顺口角流出,不要咽下,以便观察是否有出血。
全麻患者未苏醒前应注意其是否有吞咽动作,若有,应检查是否有出血。
(二)术后三小时可进流食,六小时后可用盐水漱口。
创口痛时,颈部可冷敷。
(三)术后第二天,创面出现一层白膜,是正常反应。
白膜约于手术后5~7天开始脱落,创面形成肉芽,表面上皮开始生长。
如白膜呈污灰色,应注意有感染可能,可用抗生素及用0.5~1%双氧水溶液漱口。
扁桃体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一)出血:手术后24小时内的出血为原发性出血,较多见,多发生在术后6小时内,可能是手术欠细致,遗留残体或止血不彻底,或是麻醉剂中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消失后血管扩张之故;也可能是原已出血的小出血点,因咽部活动,咳嗽或血压一时性增高等原因引起出血,缺乏维生素C,凝血酶元含量降低,天气骤然变化,也可促进术后出血。
继发性出血,常发生于手术后5~6天,主要是白膜开始脱落时,因咽下硬食擦伤发生出血,若加注意可以防止。
如属继发性感染性出血,则应加强处理,如抗感染等。
1.扁桃体窝内若有血块,应予取出,用纱布球加压10~15分钟。
检查出血点时应注意扁桃体窝上下方隐蔽处,下方近舌根处及舌腭弓后面有出血点,较难看到。
若有明显出血点,用血管钳夹住结扎止血。
2.弥漫性渗血,可用止血粉,明胶海绵贴附压迫于出血处。
无效时可用消毒纱球填压在扁桃体窝内,将舌腭弓及咽腭弓缝合3~4针,纱布留置在扁桃体窝内24小时。
3.有时病人将血咽下,积存于胃内未被察觉,到达相当数量后有时可突然呕出大量血性物,病人脉搏频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早期休克现象,应采取补液,输血及止血等措施,积极抢救。
4.手术损伤颈内动脉:极少见,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大出血死亡。
主要预防手术中剥离扁桃体时应紧贴扁桃体被膜外剥离,分离不宜过深,对粘连组织切忌用刀、剪切割。
一旦不幸发生,立即压迫止血,并自颈外行颈内动脉缝合术。
(二)伤口感染:病人抵抗力低下,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或术后出血可合并伤口感染。
表现创面不生长白膜,或白膜污秽而不完整,咽部充血、肿胀、咽痛较重,有时伴有发烧。
应用足量抗生素及0.5~1%双氧水漱口。
(三)此外还可并发肺脓肿、支气管肺炎、肺不张、颈深部脓肿或蜂窝织炎、呼吸道异物等。
扁桃体预防:首先在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并注意劳逸结合。
许多人常加夜班工作,容易导致扁桃体发炎。
其次,应减少烟酒等的刺激,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同时,还应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