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八月,因楚义帝为项羽所弑,刘邦挥军 东出,公元202年在最后的垓下战役中,刘邦赢得胜利, 项羽自刎乌江,西楚覆灭。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 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 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 息”的政策。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 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 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 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 锐时期。
一、加强中央集权;
二、改革官制;
三、发展经济;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 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 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 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 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 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 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 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 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 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文景之治
汉武帝
(前156年8月-前87年3月29日) ,名刘彻, 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他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 殊地位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 滥觞[shāng],对后世影响很大。
丝绸之路
西域指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汉武帝 为了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访问西域各国,各国派人 随汉使到汉朝回访,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的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