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肾、肾钙质沉着症与痛风肾的超声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830.50 KB
- 文档页数:23
海绵肾又称髓质海绵肾(medullanyspongekidney,MSK),发生率约1/5000。
为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
肾功能一般无影响。
许多患者在40~50岁时因出现肾结石、尿路感染等获诊断。
男性多见,一般无家族史。
(髓质)海绵肾(medullary sponge kidney)为先天性髓质囊性病变的一个类型,此病较为少见,其特点是髓质集合管呈囊性扩张。
(髓质)海绵肾是发生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一般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多在40~50岁发病,预后良好,很少发生肾功能不全。
临床上此病并不罕见,患者的肾髓质集合管呈囊状扩张,外观像海绵,。
病理上70%病例系双肾病变,每个肾脏有1个至数个乳头受累,只有一侧肾脏而且只限1个椎体有病变者极少见。
本病在出生时即有,但无感染,尿常规检查亦正常,通常到40~50岁因发生结石和感染合并症才被发现。
集合管扩张造成长期的尿液储溜,加上经常合并的高钙尿症,是发生结石和感染的原因。
海绵肾的声像图特征:肾锥体内呈分布一致的高回声区,呈放射状排列,这是集合管囊腔较小,形成大量的反射界面,内部可有成簇的小结石形成(在乳头区呈放射状排列),所以呈高回声,而没有无回声区的囊腔显示。
肾皮质回声均匀,肾脏大小接近正常。
海绵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肾脏内可见肾锥体呈一致的高回声区,放射状排列,无囊腔回声显示,此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本病需与肾乳头坏死和多囊肾相鉴别,肾乳头坏死极为少见,且声像图上无高回声区呈放射状排列的肾锥体,容易鉴别编辑本段表现大多无症状。
往往至成人时偶而发现。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血尿、尿路感染及肾结石[1],可引起肾绞痛。
肾浓缩功能及酸化功能有轻度损害,可有不完全性肾小管酸中毒表现。
本病常伴甲旁亢表现,有高尿钙症,肾结石主要位于髓质内或锥体部,分布广泛,主要为磷酸盐结石,少部分为草酸钙结石。
[2]?编辑本段治疗对症处理。
无症状或无并发症者一般毋需治疗。
多饮水增加尿量,以防止或减少结石形成;结石一旦形成,则予排石治疗。
常规超声查体对海绵肾的诊断价值吕静云;陆继强【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对检出海绵肾的声像图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09-2012-05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的6例海绵肾的声像图及患者的相关体检结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均为女性,年龄28~37岁,双肾大小均正常,其中4例声像图表现为髓质部见排列规则的强回声圈,2例为排列规则的强回声团.6例强回声均与肾锥体分布一致,在肾窦边缘呈放射状排列,后方无声影.6例中2例血压偏高、1例血糖偏高、1例高血脂.结论超声体检对典型的海绵肾诊断价值明确,使临床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3(022)001【总页数】2页(P42-43)【关键词】超声体检;典型海绵肾;声像图;临床价值【作者】吕静云;陆继强【作者单位】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214000【正文语种】中文海绵肾又称髓质海绵肾,是以集合管广泛扩张为特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
虽然在病人出生时即已存在本病,但在较长时间内病情无进展,尿常规亦正常,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共识。
超声因其对人体无伤害、收费低廉、对许多疾病诊断迅速有效,在健康体检中成为较重要的检查项目。
本文对2010-09—2012-05在我院诊断的6例典型海绵肾声像图及体检结论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09—2012-05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6例海绵肾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37岁,平均年龄30.8岁,其中5例有临床汇总的体检结论。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西门子S2000、GE L7及IU22等彩超仪,探头频率3.5 MHz。
仰卧位通过侧腰部探测,利用肝、脾为声窗对肾进行纵断和冠状断面检查。
侧卧位通过侧腰部探测:左侧卧位检查右肾,右手抬举放在头部,利用肝为声窗对右肾进行纵断和冠状断面检查;右侧卧位检查左肾,左手抬举放在头部,利用脾为声窗对左肾进行纵断和冠状断面检查。
肾脏检查的超声诊断技术(1)使用凸阵和扇扫探头,成人一般用频率为3~5MHz,儿童选用频率为5~7MHz。
(2)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如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3)扫查的切面:①扫查冠状切面。
病人仰卧位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腋后线,纵向扫查,使声束指向内前方。
以肝脏和脾脏为声窗,可分别获得右肾和左肾的最大冠状切面声像图。
标准肾脏冠状切面呈外凸内凹的蚕豆形,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
②扫查矢状切面。
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腰背部或季肋角部纵向扫查,并使声束向上倾斜,获得肾脏矢状切面图。
冠状和矢状切面可统称为肾脏的长轴切面。
③扫查横切面。
在冠状扫查的位置,旋转探头90°,可获得肾脏的横切面声像图。
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似马蹄形。
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并使显示的前后径(厚度)和宽径最小。
④利用冠状切面和(或)横切面显示肾门部血管。
使用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诊断仪分别检测肾动脉、肾段动脉、叶间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加速时间。
在上腹部横断扫查,检测肾动脉起始段的各种血流参数。
(4)测量方法:①测量肾脏长径。
标准肾脏冠状切面或肾脏的最大矢状切面,从上极的上缘至下极的下缘。
②测量肾脏宽径。
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从肾门内上缘至外侧缘。
肾窦宽径从肾窦高回声的内侧缘到外侧缘。
③测量肾脏厚度。
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从前缘至后缘。
6.2 2.检查内容(1)肾脏的位置、形态、大小、包膜回声是否正常。
如果一侧找不到肾脏,则应了解有无手术史,注意有无异位肾(盆腔、胸腔)、萎缩肾或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缺如(单肾),并作仔细检查和鉴别。
(2)注意肾皮质、髓质(锥体)的厚薄和回声强度有无异常改变;有无集合系统(肾盂、肾盏)扩张征象。
(3)观察肾内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回声异常。
(4)若发现局限性回声异常,应确定其部位(肾实质、锥体或肾窦区)、大小、形态和回声特征。
(5)观察肾周有无积液或其他异常征象。
(6)怀疑肾脏恶性肿瘤时,应常规检查肾门部及主动脉、下腔静脉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
肾脏超声检查中常见的超声表现特征研究肾脏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超声波的回声信号,医生可以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改变。
在肾脏超声检查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超声表现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是否正常,或者是否存在疾病。
首先,肾脏的大小和形态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肾脏大小约为9-12厘米,形状呈豆状或椭圆形。
超声检查可以通过测量肾脏的最长径和最短径,来评估肾脏的大小是否正常。
肾脏大小的异常可能提示肾脏的肿大或萎缩。
其次,肾脏的内部结构也是超声检查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正常情况下,肾脏内部的回声应该均匀分布,如同细沙状或胚电位。
可见肾皮质和髓质的分界清晰,肾盏和肾盂的分辑也应该清晰可见。
如果肾脏内部出现强回声,或者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能提示存在肾脏结石、肿瘤等病变。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肾脏的血流情况。
正常情况下,肾动脉和肾静脉应该能清晰可见,并且血流速度应该适中。
超声检查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来显示血液的流动情况。
如果肾动脉或肾静脉出现狭窄、堵塞或意外扩张等异常,可能意味着肾脏供血不足或循环系统疾病的存在。
还有一种常见的超声表现特征是囊性病变。
囊性病变是指在肾脏内部形成包含液体的囊肿,常见的有单纯性肾囊肿、多囊肾等。
超声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囊肿的数量、大小和位置,帮助医生判断其性质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正常的囊肿应该是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无分隔和增强。
此外,肾脏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肾脏周围组织的情况。
例如,在检查肾脏结石时,医生不仅需要观察结石本身,还需要评估结石对肾脏周围组织的影响,以及是否导致肾脏积水等并发症。
超声检查可以通过实时观察来帮助医生进行全面评估。
总之,肾脏超声检查中常见的超声表现特征包括肾脏的大小和形态、内部结构的回声分布、血流情况、囊性病变的表现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观察和评估,医生可以判断肾脏是否正常,或者是否存在疾病,从而指导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海绵肾、肾脏钙质沉积症和痛风性肾结石病例1:女,29岁,无特殊病史超声诊断:双侧海绵肾。
髓质海绵肾的是先天性良性肾髓质囊性病变,多在20~40岁发病,病理特征为远端集合管扩张、形成小囊或囊样腔,小囊内囊液积聚常引起结石或感染,髓质常伴有钙盐沉着,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双肾髓质回声明显增强,并围绕肾窦呈放射状排列。
虽然声像图不能显示出绝大多数的囊腔,但无数个微小囊肿,形成大量的声学界面,通常半数以上的肾髓质微小囊肿内可见无数个直径1~2mm的微小结石,回声较高,但其后方多缺少明显的声影。
若结石逐渐增大,且直径≥3mm 时,强回声后方可伴有声影。
病例2:男,14岁,因腹痛就诊,自述曾被诊断先天性肾小管酸中毒;超声诊断:双侧肾钙质沉积症。
首先通过病史可以抓住一个关键信息:有肾小管酸中毒的病史,首先想到的是,肾脏钙质沉积症。
肾钙质沉积症是指肾实质内的钙化,大致可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代谢性肾钙质沉着两大类。
前者常继发于肿瘤、脓肿、血肿、梗死等,钙质沉着于因缺血或坏死而失活的肾组织。
后者绝大多数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血钙症、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功能衰竭等所致。
肾髓质钙质沉积症早期超声表现为多数肾锥体周边回声增强,中央仍保持低回声。
形似扩张的肾盏。
随着钙质沉着的增多。
可见整个肾锥体回声增强,呈果核状,围绕肾窦排列。
每个锥体似由密集高回声或强回声粒组成、比较均匀,颇具特征。
严重者也可伴有声影。
病例3:男,64岁,因全身多发痛风石30年,右足痛风石疼痛1月入住我院创伤修复科。
超声诊断:双侧痛风性肾结石。
痛风性肾结石主要见于痛风患者(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引起关节肿痛),常为多发并见于双侧肾声像图所见强回声也可围绕肾窦周边分布,但以散在分布于肾小盏为主(肾髓质与肾小盏交界处),且结石的数量少,体积相对较大。
以上三种疾病的鉴别,病史最关键。
肾脏超声图像鉴别常见肾脏病变的研究肾脏超声图像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被广泛用于肾脏病变的诊断和监测。
本文将重点探讨肾脏超声图像在鉴别常见肾脏病变方面的研究进展。
1. 肾结石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通过肾脏超声图像可进行有效的诊断。
肾结石一般呈超声回声强,其形态多为点状、弧形或分叶状。
在超声图像上,肾结石通常表现为类似彗星尾部的高回声影,且可观察到声影。
2. 肾囊肿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其特点是囊腔内含有液体。
在肾脏超声图像上,肾囊肿呈现为光滑的、无回声的囊腔,其大小和形态多样。
超声图像可以帮助确定肾囊肿的数量、大小和位置。
3. 肾积水肾积水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肾盂和输尿管的积水。
在肾脏超声图像上,肾积水表现为肾盂扩张,积水区呈现为低回声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回声变弱。
超声图像可以帮助确定积水的严重程度和积水的原因。
4. 肾实质性病变肾实质性病变是指肾脏实质的异常改变,如肾包块、肾肿瘤等。
在超声图像上,肾实质性病变呈现为肾脏局部的肿块、囊块或增厚等异常表现。
超声图像还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如肿瘤的良恶性以及肿块内部的结构。
5. 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是指肾脏供血动脉发生狭窄,会导致肾脏功能异常。
在肾脏超声图像上,肾动脉狭窄表现为肾脏供血动脉扩张不良,血流速度减慢。
超声图像可以帮助确定狭窄的程度和位置,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结而言,肾脏超声图像在鉴别常见肾脏病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超声图像的分析,可以对肾结石、肾囊肿、肾积水、肾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狭窄等常见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和评估。
然而,肾脏超声图像诊断仅是一种辅助手段,临床医生还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肾脏超声图像在肾脏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痛风病46例肾脏声像图特征分析徐薇;李琦;黄刚;肖蕾;彭于东【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患者肾脏改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46例确诊为痛风的病例及50例正常人(对照组)应用超声观察其肾脏变化及特征.结果:痛风患者肾脏声像图在肾脏体积、肾窦宽度、锥体回声等方面有其特异性,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痛风患者在肾脏的损害主要表现在肾脏集合系统、髓质结构,超声检查对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年(卷),期】2007(004)002【总页数】2页(P175-176)【关键词】痛风病;肾脏;声像图【作者】徐薇;李琦;黄刚;肖蕾;彭于东【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北,荆州,434000;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北,荆州,434000;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北,荆州,434000;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北,荆州,434000;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北,荆州,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7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障碍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所引起的疾病,与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有关。
在西方国家的成年人中发病率约为0.5%~1%,在我国亦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接近0.3%,并且第1年复发率约占62%。
主要表现为全身多脏器尿酸盐沉着,慢性肾脏病变是痛风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占痛风患者的20%~40%,是痛风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1]。
但对于痛风患者肾脏结构改变至今尚无比较明确的标准,本文旨在应用超声对痛风患者的肾脏进行检查,了解其声像图改变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病例46例,均为2002年3月~2006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按文献[2]确诊为痛风患者,其中男性44例(95.7%),女性2例(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