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最大理论密度计算法
- 格式:xls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方法①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γsb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2.36mm 以上集料按T0304方法测定,2.36mm 以下集料按T0330方法测定,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替代。
②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γsa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表观相对相对密度。
③而在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2004)也有规定,它对改性沥青及SMA 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沿用了上面经验公式并对式中的经验常数C 更改为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这应该是对系数的最好定义,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0.033ωx 2-0.2936ωx +0.9339ωx =(sb γ1–sa γ1)×100式中: C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ωx ——矿料的合成吸水率。
沥青吸收系数的公式是我国学者经过试验研究,当C 值采用0.8时,吸水率为0.482;当C 值采用0.6时,吸水率为1.338;当C 值采用0.5时,吸水率为1.871。
在四川地区,对于石灰石,其吸水率在0.5左右,C 值取0.8有其合理性,而对某些地区,在沥青配合比设计时,直接取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中值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即C 值取0.5,这并不适合四川地区,建议最好通过吸水率计算所得的C 值作为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依据。
④采用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并给出了有效密度的经验公式:γse =C×γsa +(1-C )×γsb式中:γse ——合成矿料有效相对密度;C ——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改性沥青防水用量计算公式改性沥青是一种常用于防水工程中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屋面、地下室、隧道等工程中。
在使用改性沥青进行防水施工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其用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本文将介绍改性沥青防水用量的计算方法及相关公式。
1. 改性沥青防水用量计算方法。
改性沥青防水用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施工面积,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施工面积,包括建筑屋面、地下室、隧道等。
(2)确定涂布厚度,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设计规范,确定改性沥青的涂布厚度,一般来说,涂布厚度越大,防水效果越好。
(3)计算用量,根据施工面积和涂布厚度,计算出改性沥青的用量,通常以吨或者千克为单位。
2. 改性沥青防水用量计算公式。
改性沥青防水用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施工面积和涂布厚度来确定,一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改性沥青用量(吨)= 施工面积(平方米)×涂布厚度(米)×每平方米用量(千克/平方米)÷ 1000。
其中,每平方米用量是指每平方米施工面积所需要的改性沥青的用量,通常由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改性沥青防水用量计算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改性沥青防水用量的计算方法,我们举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假设某建筑屋面的施工面积为1000平方米,设计要求涂布厚度为0.02米,每平方米用量为1.5千克/平方米,那么改性沥青的用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改性沥青用量(吨)= 1000平方米× 0.02米× 1.5千克/平方米÷ 1000 = 30吨。
因此,该建筑屋面所需的改性沥青用量为30吨。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改性沥青防水用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面积和涂布厚度需要准确测量和计算,以确保用量计算的准确性。
(2)每平方米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经验来进行合理估计。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周林摘要:本文阐述了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和原理,指出确定集料的有效密度(体积)是试验的核心,并针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2004)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提出一些想法,再用计算法、实测法对AC-20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指出采用真空实测法所得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与有效密度计算法所得基本一致,溶剂法所测误差偏大,人为影响因素大,造成用油量偏高,也因此说明采用有效密度计算法是适合的,它不仅适合SBS改性沥青,同样对非改性沥青也适用,还能避免实测法带来的操作误差,建议采用。
由于它与集料的吸水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测定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相对密度就显得相当重要,进而才能确保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精确度。
关键词: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有效密度计算法实测法混合料1 前言我们都知道,在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中,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及沥青饱和度被作为设计指标,对配合比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计算这三大指标的主要参数,因此,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配合比的设计结果。
由于混合料的质量是可以直接称量的,所以要确定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只要确定混合料的体积就可以了。
沥青混合料主要是由沥青和集料组成的,我们可以看成是沥青吸附在集料表面,将集料紧密的粘在一起,由于集料的轮廓性,混合料必然会存在空隙,空隙越小,混合料体积越小,密度就越大,当混合料空隙无限小等于0的时候,密度达到最大值,即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而要讨论最大理论密度,一个假设前提就是沥青和集料混合的空隙为0,所以接下来的讨论都是在这一假设前提条件下讨论的。
实际上,由于集料开口空隙的客观存在,再加上沥青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集料和沥青混合后,沥青也会被填充进集料的开口空隙里面,但由于沥青的流动性具有一定限度,并不能完全填满集料的开口空隙,即集料还有一部分开口空隙未被沥青填充,所以,此时混合料的体积实际上是由沥青体积、集料表观体积(集料本身体积与闭口体积之和)与未被沥青填充的开口空隙的体积之和,而集料的表观体积(集料本身体积与闭口体积之和)和未被沥青填充的开口空隙的体积则称为集料的有效体积,对应的密度我们称为集料的有效密度,因此,集料的有效密度则大于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而小于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1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
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1.2本方法布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二.主要仪器设备
天平:称量10kg以上,感量不大于0.5kg;称量5kg以上,感量不大于0.1g;称量2kg以下,感量不大于0.05g。
负压容器、真空负压装置、恒温水槽、温度计、其它
三.计算公式
3.1 采用A类容器:
最大相对密度γt=
γt―――――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ma―――――干燥沥青混合料试样的空气中质量
m1―――――负压容器在25℃水中的质量
m2―――――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一起在25℃水中的质量
3.2 采用A类容器:
最大相对密度γt=
mb―――――装满25℃水的负压容器质量
mc―――――25℃时试样、水与负压容器的总质量
3.3 沥青混合料25℃时的理论最大密度
ρt=γt×ρw
ρt―――――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 g/cm3
ρw―――――25℃时水的密度,0.9971 g/cm3。
简述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确定方法张宿峰;齐辉【摘要】对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两种测试方法(计算法和实测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将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和区别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对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当两者误差在0.02的范围之内时对于使用改性沥青的混合料仍采用实测法测定最大相对理论密度.【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年(卷),期】2012(035)012【总页数】2页(P1,3)【关键词】改性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误差【作者】张宿峰;齐辉【作者单位】绥满高速公路牡丹江至哈尔滨段大修工程建设指挥部;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161 前言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计算现场压实度、空隙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准,规范规定将每天实测的最大理论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对普通沥青混合料,沥青拌和厂在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的同时以真空法实测最大理论密度,平行试验的试样数不少于2个,以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铺筑路段压实度的标准密度;但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混合料以每天总量检验的平均筛分结果及油石比平均值计算的最大理论密度为准,也可采用抽提筛分的配合比及油石比计算最大理论密度。
2 真空法试验步骤(1)将沥青混合料试样装入干燥的负压容器中,称容器及沥青混合料总质量,得到试样的净质量。
试样质量应不小于上述规定的最小数量。
(2)在负压容器中注入25±0.5℃的水,将混合料全部浸没,并较混合料顶面高出约2 cm。
(3)将负压容器放到试验仪器上,与真空泵、压力表等连接,开动真空泵,使负压容器内负压在2 min中内达到3.7 kPa±0.3 kPa(27.5 mm ±2.5 mmHg)时,开始计时,同时开动振动装置和抽真空,持续15 min±2 min。
为使气泡容易除去,试验前可在水中加0.01%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如在100 mL水中加0.01 g洗涤灵)。
矿料矿粉0-33-55-1010-16比例533152225毛体积相对密度 2.720 2.576 2.669 2.689 2.693表观相对密度 2.720 2.681 2.729 2.730 2.736r sb 2.650r2.714沥青用量p b: 5.0最大理论密度r t 2.501沥青密度r b 1.032r se2.704纤维比例p x纤维密度r x0.0031.01被矿料吸收的沥青质量占矿料质量的百分率p ba 0.8有效沥青含量p be (%)4.3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v be (%)9.9沥青用量p b : 5.0最大理论密度r t 2.547沥青密度r b 1.028w x 0.8941C0.6977835r se2.6696被矿料吸收的沥青质量占矿料质量的百分率p ba 0.3有效沥青含量p be (%)4.7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v be (%)11.0(无木质纤维)最大理论密度r t (有木质纤维)最大理论密度r t 2.47222.4721(无木质纤维)最大理论密度r t(有木质纤维)最大理论密度r t2.5012.500916-2010-2010-30检验000100111111油石比p a 5.263157895r f2.394p0.075 4.8FB 1.124282173比表面积SA4.03303有效沥青膜厚度 DA10.79769754油石比p a 5.263157895纤维比例p x0.003纤维密度r x 1.01r fp0.075FB 1.014437028比表面积SA4.03303有效沥青膜厚度 DA12.013456272.394 4.8。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1.确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方法根据我国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确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方法有计算法和实测法。
1.1 计算法我们知道,要计算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只要确定集料的有效体积就可以了,而要确定集料的有效体积的关键就在于集料开口空隙对沥青吸收的多少,它取决于集料的开口空隙、吸水性、沥青的流动性、用量以及拌合的温度、时间等。
比如集料的开口空隙比较大,就能使沥青比较容易地进入开口空隙,使得集料的有效体积变小,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增大。
那自然就会引入了一个系数,以表示集料吸收沥青的多少。
这个系数是由美国SHRP 最早提出的,称为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它采用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并给出了有效密度的经验公式:γse =C×γsa +(1-C )×γsb式中:γse ——合成矿料有效相对密度;C ——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 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而在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2004)也有规定,它对改性沥青及SMA 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沿用了上面经验公式并对式中的经验常数C 更改为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这应该是对系数的最好定义,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0.033ωx 2-0.2936ωx +0.9339 ωx =(sbγ1–saγ1)×100式中: C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ωx ——矿料的合成吸水率。
沥青吸收系数的公式是我国学者经过试验研究,由沥青浸渍密度反算得到的不同吸水率的C 值,见下图:由此可知,当C 值采用0.8时,吸水率为0.482;当C 值采用0.6时,吸水率为1.338;当C 值采用0.5时,吸水率为1.871。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1.2本方法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2、仪具与材料2.1天平:称量10kg以上,感量不大于0.5kg;称量5kg以上,感量不大于0.1g;称量2kg以下,感量不大于0.05g。
2.2负压容器:根据试样数量选用表1中的A、B、C任何一种类型。
负压容器口带橡皮塞,上接橡胶管,管口下方有滤网,防止细料部分吸入胶管。
负压容器类型类型容器附属设备A耐压玻璃、塑料或金属制的罐,容积大于1000ml 有密封盖,接真空胶管,与真空泵连接B 容积大于1000ml的真空容量瓶带胶皮塞,接真空胶管,与真空泵连接C 4000ml耐压真空干燥带胶皮塞,放气阀,接真空胶皮管与真空泵连接2.3真空负压装置:由真空泵及水银压力计(或真空表)组成,真空泵能使负压容器内造成4kPa(30mmHg)负压。
2.4恒温水槽:水温控制25℃±0.5℃。
2.5温度计:分度为0.5℃。
2.6其它:玻璃板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按本规程T0701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或从沥青路面上采取(或钻取)沥青混合料试样。
试样数量不少于如下规定数量:沥青混合料中集料公称最大粒径(mm)最少试样数量(g)37.5 400026.5 250019.0 200013.2、16.0 15009.5 10004.75 5003.1.2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
若混合料坚硬时可用烘箱适当加热后打散,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60℃,分散试样应用手掰开,不得用锤打碎,防止集料破碎。
当试样是从路上采取的非干燥混合料时,应用电风扇吹干至恒重后再操作。
3.1.3负压容器标定方法将B、C类负压容器装满25℃±0.5℃的水(上面用玻璃板盖住保持完全充满水),正确称取负压容器与水的总质量mb。
马歇尔试验所用公式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1、试件毛体积密度,取3位小数毛体积相对密度=干燥试样的质量/(试样的表干质量-试样的水中质量)毛体积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水的密度2、试件的空隙率,取1位小数试件空隙率=(1-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1003、试件吸水率,取1位小数试件的吸水率=(试件表干质量-干燥试件质量)/(试件表干质量-试件水中质量)*1004、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取3位小数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100/(各种矿料占总质量的百分比除以与之相对应的矿料相对密度的和)5、对于非改性沥青,采用真空法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取平均值。
计算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100-沥青用量(即沥青质量占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的百分比)/((100/实测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沥青用量/25度时沥青的相对密度)6、对于改性沥青或SMA混合料计算沥青混合料对应油石比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①计算沥青混合料对应油石比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100+油石比)/((100/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油石比/25度时沥青的相对密度))②计算沥青混合料对应油石比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100+油石比+纤维用量,即纤维质量占矿料总质量的百分比)/((100/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油石比/25度时沥青的相对密度)+(纤维用量/25度时纤维的相对密度)7、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VMA和有效沥青的饱和度VFA,取1位小数①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1-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100②矿料间隙率=(1-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之和/100))*100备注: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之和=100-沥青用量③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有效沥青饱和度=(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100/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8、计算沥青结合料被矿料吸收的比例及有效沥青含量、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取1位小数①沥青混合料中被矿料吸收的沥青质量占矿料总质量的百分率=((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25度时沥青的相对密度*100②沥青混合料中的有效沥青含量=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中被矿料吸收的沥青质量占矿料总质量的百分率/100*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之和)备注: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之和=100-沥青用量③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中的有效沥青含量/25度时沥青的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中矿料部分以外的体积占混合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MA,以百分率表示。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
最大理论密度的计算公式
一、公式
1、沥青混合料空隙率=(1-试件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密度)*100%,单位%
2、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VMA*100%,单位%
3、矿料间隙率=[1-(试件毛体积密度/矿料合成毛体积密度)*(矿料质量百分比/100)]*100%,单位%
4、最大理论密度=100/[(100/矿料有效相对密度)+(沥青用量/沥青25℃的密度)],单位g/mm3
二、计算方法
1、用A类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按式(1)计算。
γt=ma/(ma-(m1-m2)) 式中:γt-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Ma-干燥沥青混合料试样的空气中质量,g;m1-负压容器在25℃水中的质量,g;m2--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一起在25℃水中的质量,g;
2、采用B、C类容器作负压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相对密度按式(2)计算。
γτ=ma/(ma+mb-mc)式中:mb-装满25℃水的负压容器的总质量,g;mc-25℃时试样、水与负压容器的总质量,g;
3、沥青混合料25℃时的理论最大密度按式(3)计算。
ρτ=γτ×ρω式中:ρτ——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g/cm3; ρω--25℃
时水的密度,0.9971g/cm3。
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