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6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赏析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荣府”为中心,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人物的爱情悲剧。
作品刻画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展示了迷离诡奇的人生百态。
其中,“红楼探春”是贾宝玉的表妹,有着敏锐的心思和广博的知识。
她的聪明才智以及她与贾宝玉的感情纠葛成为作品中的亮点之一。
第六十九回概述第六十九回《探春访亲贾母说梦黛玉贾母斗嘴迎春》,是《红楼梦》中的重要回目之一。
本回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揭示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第六十九回赏析1. 探春访亲贾母说梦这一回中,红楼探春访亲去了贾府。
她与贾母谈及自己最近的梦境,描述了梦境中的种种景象。
这段对话揭示了探春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敏感洞察力。
她通过讲述梦境,暗示了贾府中存在的一些隐情。
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加了小说的悬疑性和阅读的趣味性。
2. 黛玉贾母斗嘴迎春在本回中,黛玉和贾母展开了一场辩论。
黛玉评论了贾母对探春梦境的解释,贾母则坚持自己的看法。
黛玉以她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尖锐的语言,表达了对权威的质疑和对社会秩序的关切。
这场辩论既体现了贾母和黛玉个性的冲突,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和性别意识形态的碰撞。
3. 迎春与探春的差异本回中,迎春和探春的性格差异进一步凸显。
迎春是个性温和、善良的女性,她对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非常重视。
而探春则更为独立、纯真,她拥有自己的思考和追求,对于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批判意识。
这两个角色的形象构成了小说中对于女性形象的丰富和多样描绘。
4. 人物关系的微妙变化在本回中,贾母的对黛玉的态度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贾母不再像之前那样唯黛玉马首是瞻,而是和黛玉展开了一场口水战。
这实际上是贾母对黛玉违背封建伦理和社会秩序的行为的不满,以及对贾宝玉与黛玉之间关系的担忧。
人物关系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婚姻观念的多样化。
篇一: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
虽然她不像宝玉、黛玉那样是很主要的人物,但她的个性清楚,在性格上也十分复杂。
当我看到电视剧版的?红楼梦?时,我的第一感觉不是在黛玉多愁伤感的柔情,而是王熙凤她那种明媚的泼辣。
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她的外貌美丽、华贵、俊俏,她的神态狡黠刁钻,她的言行伶牙俐齿、机敏善变。
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见风使舵。
她在贾府的地位很高,精明能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荣府的实际施政者,她高踞在荣府几百口人的总理宝座上,有着八面玲珑之威,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却又有些心狠手辣、笑里藏刀,就像兴儿所说:“是一位有计策的女人。
但后来她和贾链的矛盾越来越深,并且薛宝钗渐渐取代了她的地位,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以她的能力,不适合生活在那个封建时代,如果摆在现实社会,她应该是个出色的女强人。
所以对于这个人物,我很喜欢但更多是同情。
对于王熙凤的判词,实在让人觉得可怜,可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她的心狠手辣最终得到了惩罚。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首判词揭示了凤姐的悲惨命运,王熙凤是王夫人侄女,后来嫁给贾琏为妻,她应该算是一个灵魂人物,作者在她身上花费了大量笔墨,使她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她深谙权术之道,处事圆滑,泼辣狠毒。
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与官府,世家之间来往交际,都游刃有余。
在她理家期间,贾府正逐渐走向末路,所以判词中说她“偏从末世来〞。
虽然凤姐巾帼不让须眉,但在贾家破败之时,她却是第一个受牵连的。
论其才智,她竟是一个极“能〞的女人。
她有着不同于与她同时代文弱女子的独特个性,她精明能干,把一个大家庭操持得井井有条。
也许她腹内空空,既吟不成诗,也做不得对,既不及宝钗的停机之德,更不及黛玉的咏絮之才,可她正像第二回冷子兴所云“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64、67两回真伪辨析在《红楼梦》各版本中,最接近曹公原著的庚辰本独缺64、67两回,而属于脂本系列的戚本、蒙府、甲辰、列藏本均有这两回,现己卯本的64、67回系藏书人武裕庵按乾隆年间抄本补抄。
关于这两回的真伪,已成为学界悬案。
不过,据本人看来,只要是对曹公文笔较为熟悉的读者,这两回一看便知并非原作(其中64回开头及下半回极似曹公手笔,后文会详说)。
行文繁缛,语言乏味,很多情节都像是在凑字数。
例如,64回晴雯追打芳官、宝玉看视凤姐,67回赵姨娘显摆宝钗送的礼物、袭人看视凤姐等文字,都可有可无。
64回宝玉探望凤姐是在进入黛玉正文前的截断插入(对于曹公横云断岭的笔法,这位补书者学得还是挺像的),而67回在进入凤姐审兴儿正文前,又类似地插了一段探望凤姐的闲文,只不过探视人换成了袭人,这种雷同文字,放在曹公笔下是断不会出现的。
这两回中的雷同文字,还有64回宝玉问晴雯“你袭人姐姐呢”,67回宝玉问麝月“你袭人姐姐那里去了”。
64回宝玉对袭人说“瞧瞧林妹妹去也好”,67回又来了一句:“……见林姑娘又正伤心呢……我要告诉你袭人姐姐,叫他过去劝劝。
”64回宝玉见黛玉第一句是问“为何又伤心了”,67回宝玉见黛玉第一句又是问“谁气着你了”。
可见,就算是凑字数,凑的都那么轻率,又怎么可能是“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红楼真文?此外,从这些雷同文字来看,这两回应为同一人所补。
周汝昌老先生仅从64回的标题(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便断定该回不会是出自曹公之手,“此种回目对仗精工,平仄协调,与全书回目基本风格相比较,便有显著之差异,即此便可判明已非复雪芹手笔。
以幽淑二字加之于黛玉之身,气质情味已有头巾气,是死句,而非灵妙之词矣。
”这种功力见识,又岂是那些半瓶醋们所能望其项背。
本来,仅从对文笔的感受,就能辨别真伪,但这种感受毕竟带有主观性,而且既然是个人感受,有些地方又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因此不说也罢。
当然,除了文笔,还有其他一些相对客观的分析途径。
《红楼梦》各回梗概+知识点评析(61-70回)●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梗概】迎春房里的丫头莲花儿为司棋要炖的嫩鸡蛋,柳家的不给,莲花儿告诉给司棋,司棋领人捣乱厨房。
柳五儿奖茯苓霜分些赠芳官;回来被林之孝家的抓拿,凤姐叫把柳家的打四十板,永不许进二门,把五儿打四十板,交给庄子,或卖,或配人。
宝玉替彩云瞒赃,平儿向偷太太玫瑰给环儿的彩云说明情况,凤姐还要追究,处罚柳家的,平儿劝她得放手时须放手,凤姐方罢。
【评析】评析点一:大观园里丢东西的情节:王夫人房里的彩云偷了玫瑰露给贾环,丫环五儿因为舅舅同时送了茯苓霜,自己的妈妈柳家的与别人有过节,被人冤枉偷了茯苓霜。
宝玉假说自己拿了玫瑰露和茯苓霜,应了两件事,保全了五儿和彩云。
评析点二:结合玫瑰露和茯苓霜丢失后宝玉、平儿的做法,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特征:贾宝玉主动要求认下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事,保全受冤枉的五儿和虽然偷窃却勇于承认的彩云,防止事情闹大,体现了宝玉体贴关爱女性、平等待人的性格特点。
平儿在知道事情真相后,放过了五儿和彩云,在王熙凤提出要严厉处罚时,善意劝解,最终平息此事,体现了平儿宽宏大度、识大体、顾大局、善待人同时又聪明机灵的性格特点。
评析点三:在《红楼梦》中,平儿的善良就像和煦的春风,令所有与她相处的人动容。
“玫瑰露失窃”案爆发以后,她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不让探春伤心,没有将偷窃人彩云送交凤姐听候发落,而是巧用移花接木之法,让宝玉承担“罪名”,从而于波澜不惊中避免了一场是非风波,当然也保住了探春的颜面。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梗概】探春提议凑份子给平儿过生日,众人射覆、行令、划拳。
没贾母、王夫人约束,玩个热闹。
湘云醉倒在青石板上,芍药满身,宝、黛于花下说话,黛玉赞探春,宝玉也赞探春,黛玉为贾府后手不接忧虑,宝玉却说再后手不接也少不了他和黛玉两人的。
香菱、芳官等斗草,两人玩到地上,香菱裙子弄脏了水湿,其裙为宝琴所赠;宝玉教袭人给她换一件,香菱临走不叫把裙子事说与薛蟠。
红楼梦章节概括61-75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柳氏正在厨房分配各房菜馔。
忽然迎春房里的司棋派小丫头莲花儿来要一碗炖鸡蛋,柳家的便抱怨鸡蛋很贵,二人争吵了一会儿。
随后司棋便带领众人到厨房,摔盘摔碗,闹了一通。
诸事平定,柳氏才把茯苓霜拿给五儿。
五儿便偷偷到怡红院,送了一半给芳官。
恰好遇到林之孝家的,五儿支支吾吾的神情引起了她的怀疑,因为近日太太屋里少了几样东西。
偏巧莲花又说在厨房见到了一瓶玫瑰露,林家的便把五儿母女交给风姐,五儿遂被软禁。
平儿暗中打听,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原来是赵姨娘命彩云偷了太太屋里的玫瑰露,而五儿之物却是芳官赠送的。
大家因为其中牵扯到赵姨娘,怕又惹探春生气,便商定这事由宝玉揽下来。
这样既洗清了五儿的冤枉,又伤不到探春的体面。
风姐知道后,仍要责罚太太屋里的丫头,平儿劝她得放手时须放手,风姐方罢。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宝玉和宝琴的生日到了,大家赠送了寿礼,又拜了寿,吃了面。
恰又知道今天也是平儿和岫烟的生日,大家便凑了份子置酒同乐。
宝玉嫌雅座无趣,大家开始行起令来,探春做了令官。
其中黛玉失言提到上次玫瑰露事件,后悔不迭。
而宝玉和宝钗对点子时,用的典有些不祥。
众人正乐,却不见了湘云。
后来发现她醉卧在一个石凳子上,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落了一身,围着一圈蜜蜂。
宝、黛于花下说话,黛玉赞探春,宝玉也赞探春.黛玉为贾府后手不接忧虑,宝玉却说再后手不接也少不了他和黛玉两人的。
饭后一群丫头在斗草玩耍,不慎把香菱的新裙子弄污了。
宝玉赶忙拿了袭人的一模一样的新裙子给她换上,又把香菱的夫妻蕙和并蒂菱挖坑埋了才算心安。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午大家欢聚后,袭人和宝玉房中的其他丫头决定凑份子单给宝玉过生日,遂早早地关了门,卸了正装,准备喝酒。
宝玉提议占花名儿,但丫头们都不识字,便拉来了钗、黛、李纨和探春、香菱等人。
游戏开始,宝钗掣的是一支牡丹,探春的是杏花,李纨的是老梅,湘云的是海棠,麝月的是荼藤花,香菱的是并蒂花,黛玉的是芙蓉,袭人却取了一枝桃花。
细品《红楼梦》之六九--七二六十九、关于尤二姐之死贾琏也是个好色之徒,且很容易欲令智昏,为求一时之欢,他拿出九龙佩勾引尤二姐。
贾琏长期生活在凤姐的高压背影下。
模样俊秀,温柔和顺的尤二姐成了贾琏很“男人”的镜子。
贾琏喜欢的尤二姐,除了长得漂亮温柔听话外,一无长处。
二姐羞羞答答芳心暗许,贾琏偷偷摸摸金屋藏娇。
尤二姐表面上是选择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其实是选择了一个一去无回的魔窟。
尤二姐被王熙凤一番话加几声假意的呜咽就住进了贾府,还“倾心吐胆,叙了一回,竟把凤姐认为知己”。
其实,尤二姐进贾府要的无非是“名分”二字,为了“名分”她抛开母亲,为了“名分”她抛开贾琏为她备好的安乐窝,为了“名分”她抛开自己忠心的仆人,为了“名分”抛开已经熟悉的自由自在生活,为了“名分”她去过寄人篱下的生活......尤二姐连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机会都没有。
女人越是美,她的智商就得越高,否则她就无法自我把握。
上帝往往很公平,美貌和智慧就如鱼和熊掌一样。
尤二姐就是例子。
她对贾琏的轻信导致了一生所托非人,她对王熙凤的轻信导致了身陷危境。
其实,尤二姐的结局是时代的悲剧,她自己也无法改变。
七十、红楼裙钗命自薄红楼众姐妹的“柳絮词”,便是对她们命运无可奈何的呐喊。
柳絮飘零意味着美好的春天即将逝去,也就意味着众姐妹青春已逝,即将面对人生飘浮。
湘云面对柳絮残吐“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谁人能留明媚春光?探春眼看柳絮纷飞“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谁人能力擎倾倒大厦?林黛玉面对随风滚动的柳絮球“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谁人能将命运改写?宝琴心里点缀隋堤的柳絮“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谁人能逃脱离恨?宝钗眼里万缕千丝的柳絮“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谁人送她上青云?所以,正当众人赞美宝钗“这首为尊”之时,那窗外上空挣扎着飞上青云的一只大风筝,突然从半空掉了下来。
悲剧的命运,任凭如何高调也难以挽回。
等待她们的路只有香冢一抔。
话说尤二姐听了,又感谢不尽,只得跟了他来。
尤氏那边怎好不过来呢,少不得也过来,跟着凤姐去回。
凤姐笑道:“你只别说话,等我去说。
”尤氏道:“这个自然。
但有了不是,往你身上推就是了。
”说着,大家先至贾母屋里。
正值贾母和园里姐妹们说笑解闷儿,忽见凤姐带了一个绝标致的小媳妇儿进来,忙觑着眼瞧,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好可怜见儿的!”凤姐上来笑道:“老祖宗倒细细的看看,好不好?”说着,忙拉二姐儿说:“这是太婆婆了,快磕头。
”二姐儿忙行了大礼。
凤姐又指着众姐妹说,这是某人某人,“太太瞧过,回来好见礼。
”二姐儿听了,只得又从新故意的问过,垂头站在旁边。
贾母上下瞧了瞧,仰着脸,想了想,因又笑问:“这孩子我倒像那里见过他,好眼熟啊!”凤姐忙又笑道:“老祖宗且别讲那些,只说比我俊不俊。
”贾母又带上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肉皮儿。
”众人都抿着嘴儿笑,推他上去。
贾母细瞧了一遍,又命琥珀:“拿出他的手来我瞧瞧。
”贾母瞧毕,摘下眼镜来,笑说道:“很齐全。
我看比你还俊呢!”凤姐听说,笑着,忙跪下将尤氏那边所编之话,一五一十,细细的说了一遍,“少不得老祖宗发慈心,先许他进来住,一年后再圆房儿。
”贾母听了道:“这有什么不是?既你这样贤良,很好,只是一年后才圆得房。
”凤姐听了,叩头起来,又求贾母:“着两个女人,一同带去见太太们,说是老祖宗的主意。
”贾母依允,遂使二人带去,见了邢夫人等。
王夫人正因他风声不雅,深为忧虑;见他今行此事,岂有不乐之理?于是尤二姐自此见了天日,挪到厢房居住。
凤姐一面使人暗暗调唆张华,只叫他要原妻,这里还有许多陪送外,还给他银子安家过活。
张华原无胆无心告贾家的,后来又见贾蓉打发了人对词,那人原说的:“张华先退了亲,我们原是亲戚,接到家里住着是真,并无强娶之说。
皆因张华拖欠我们的债务,追索不给,方诬赖小的主儿。
”那察院都和贾王两处有瓜葛,况又受了贿,只说张华无赖,以穷讹诈,状子也不收,打了一顿赶出来。
《红楼梦》重要回目解读1.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简述“识通灵”的具体经过,怀闺秀所指何事?识通灵:甄士隐梦中听闻一僧一道谈论人间一段风流公案,并见到了一块刻有“通灵宝玉”的美玉;后来甄士隐经历了失女、毁家等人生剧变,听到一僧一道高唱“好了歌”,由此看破红尘,飘然离家。
怀闺秀:贾雨村落魄之时,至甄士隐家中做客,一丫鬟(娇杏)回头看了他一眼,令他心动并念念不忘,考取功名后,专门回来娶了娇杏为妾。
2.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薄命女”和“薄命郎”分别指谁?为何是薄命?葫芦僧是谁?葫芦案指什么?薄命女:甄英莲;薄命郎:冯渊。
原因:甄英莲自小就被人贩子拐走,不知自己身世,还被卖给了两家人家,命运完全不由自己做主;冯渊买下了甄英莲,却无法顺利娶亲,被薛蟠活活打死。
葫芦僧:甄士隐家旁边葫芦庙里的小沙弥,后来做了应天府的门子,在贾雨村手下任职。
葫芦案:甄英莲被人贩子同时卖给了冯渊和薛蟠,薛蟠打死冯渊,强抢英莲一案。
“葫芦”有“稀里糊涂”之意,指贾雨村不敢得罪四大家族的薛家,又想巴结讨好贾家,胡乱判案,任薛蟠逍遥法外。
3.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金莺是谁?露何意?比什么?金莺:薛宝钗的丫鬟黄金莺。
露出了“金玉良缘”之意。
比的是宝钗金锁和宝玉通灵宝玉上的字:“不理不弃,芳龄永继”;“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4.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如何弄权,有什么恶果?王熙凤假借贾琏的名义,修书一封,给长安节度使云光,令他逼原任长安守备退掉儿子与张财主女儿金哥的婚事,因为现任长安太守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上了金哥。
凤姐由此得了三千两银子。
恶果:金哥与守备之子双双自尽殉情。
5.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花解语”指何事?宝玉答应哪三件事?表现了宝玉什么性格?花袭人劝诫贾宝玉。
三件事:不再动不动就说身化飞烟之类的不吉利的话;不再胡言乱语不认真读书;不许调脂弄粉,偷吃胭脂。
解味《红楼梦》故事(76)尤二姐吞金而死(第六十九回)贾宝玉和林黛玉《红楼梦》故事(76)尤二姐吞金而死(第六十九回)话说贾母在大观园中和孙女们说笑解闷,见王熙凤领一个标致的小媳妇进来,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好可怜见的。
”王熙凤忙拉尤二姐说:“这是太婆婆,快磕头。
”又指着众姊妹说,这是某人某人,你先认了。
尤二姐听了,只得重新认过,垂手站在旁边。
贾母上下瞧了一遍,笑着说问:“你姓什么,今年十几了?”又笑着对王熙凤说:“竟是个齐全的孩子,我看比你俊些。
”王熙凤听了,忙笑着跪下,将在尤氏那儿所编的话,一五一十细细地说了一遍。
贾母听后侻:“这有什么不是。
你既然这样贤惠,很好。
只是一年后才可圆房。
”王熙凤叩头起来,又求贾母派西个女仆人带尤二姐去见太太们。
贾母答应了,于是派了两个女人带尤二姐去见邢夫人、王夫人。
王夫人正因为王熙凤名声不好而犯愁,今见王熙凤如此开通,岂有不乐之理。
于是尤二姐从李纨处挪到王熙凤的厢房住了。
贾琏从平安州办完事回来,先来到新房中。
已经锁了门,只有一个老头儿在看房子。
老头子细说原委,贾琏跌足不已。
少不得来见贾赦和邢夫人,将所办之事回明。
贾赦十分高兴,赏了他百两银子,又将自己屋中一个十七岁的丫头秋桐赏给贾琏为妾。
贾琏见过贾母和王夫人,回到自己家中,王熙凤和尤二姐一同出迎。
王熙凤忍气吞声,又派人把秋桐接来,带着去见贾母和王夫人等。
见王熙凤如此贤慧,贾琏心中只是纳闷。
王熙凤外面待尤二姐自不必说,只是心中不怀好意。
调唆众丫头、媳妇。
除平儿外,众人当着尤二姐的面说三道四,指桑骂槐,暗中讥讽。
秋桐自认为是贾赦所赐,连凤姐、平儿都不放在眼里,岂能容下尤二姐。
王熙凤又装病,不和尤二姐一起吃饭。
每天派人送来的饭菜都难以下咽。
平儿看不过,拿钱出来弄菜给尤二姐吃;或带尤二姐出来,到园中厨房另做汤水给她吃。
秋桐知道了,便告诉王熙凤。
王熙凤又骂平儿。
平儿自此也远着尤二姐,暗恨秋桐。
李纨和园中姐妹,都以为王熙凤是好意,但宝玉、黛玉等人暗中为尤二姐担心。
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尤二姐自嫁给了贾琏,便陷入了贾府内部的勾心斗角之中。
她深知自己地位尴尬,因此行事谨慎,尽量不得罪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她还是被卷入了贾府的权力斗争。
这一日,贾琏的乳母赵姨娘因儿子赵国基被冤枉而死,心怀怨恨,便想利用尤二姐来对付王熙凤。
她深知尤二姐与王熙凤不和,便在其中挑拨离间,意图让尤二姐在贾琏面前说王熙凤的坏话。
尤二姐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愿卷入这场纷争。
然而,赵姨娘却步步紧逼,甚至以尤二姐的亲身女儿为要挟。
无奈之下,尤二姐只得顺从赵姨娘的意愿,开始在设计陷害王熙凤。
她故意在贾琏面前说王熙凤的坏话,诬陷王熙凤贪污府中的财物。
贾琏本就疑心王熙凤,如今听了尤二姐的话,更加确信了心中的猜测。
于是,贾琏开始对王熙凤进行调查。
王熙凤察觉到了尤二姐的举动,心中暗自警惕。
她知道,此时自己必须保持冷静,不能让尤二姐的计谋得逞。
于是,她开始暗中调查赵姨娘的动向,试图找出她的破绽。
在调查过程中,王熙凤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赵姨娘竟然与贾府的管家林之孝有染。
她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赵姨娘陷害自己的关键所在。
于是,王熙凤开始策划一场反击。
她故意在赵姨娘面前透露出自己已经知道了她的秘密,吓得赵姨娘惊慌失措。
接着,王熙凤又利用贾琏对她的信任,让贾琏亲自去捉拿赵姨娘和林之孝。
贾琏果然中计,将赵姨娘和林之孝捉奸在床。
赵姨娘无法辩解,只得承认自己的罪行。
贾琏愤怒之下,将赵姨娘逐出府去,林之孝也被革职查办。
尤二姐见状,心中愧疚不已。
她知道自己被赵姨娘利用,成了陷害王熙凤的工具。
她深知自己罪孽深重,无法挽回,于是决定以死谢罪。
这一日,尤二姐独自一人来到大观园的假山旁,吞下一枚生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在临死前,留下了一封信,向王熙凤道歉,并表达了自己的悔意。
王熙凤得知尤二姐的死讯,心中感慨万分。
她知道,尤二姐虽然曾陷害自己,但最终也是受害者。
她决定不再追究此事,而是将精力投入到照顾贾琏和女儿身上,为贾府的未来而努力。
《红楼梦》各回梗概+知识点评析(61-70回)●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梗概】迎春房里的丫头莲花儿为司棋要炖的嫩鸡蛋,柳家的不给,莲花儿告诉给司棋,司棋领人捣乱厨房。
柳五儿奖茯苓霜分些赠芳官;回来被林之孝家的抓拿,凤姐叫把柳家的打四十板,永不许进二门,把五儿打四十板,交给庄子,或卖,或配人。
宝玉替彩云瞒赃,平儿向偷太太玫瑰给环儿的彩云说明情况,凤姐还要追究,处罚柳家的,平儿劝她得放手时须放手,凤姐方罢。
【评析】评析点一:大观园里丢东西的情节:王夫人房里的彩云偷了玫瑰露给贾环,丫环五儿因为舅舅同时送了茯苓霜,自己的妈妈柳家的与别人有过节,被人冤枉偷了茯苓霜。
宝玉假说自己拿了玫瑰露和茯苓霜,应了两件事,保全了五儿和彩云。
评析点二:结合玫瑰露和茯苓霜丢失后宝玉、平儿的做法,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特征:贾宝玉主动要求认下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事,保全受冤枉的五儿和虽然偷窃却勇于承认的彩云,防止事情闹大,体现了宝玉体贴关爱女性、平等待人的性格特点。
平儿在知道事情真相后,放过了五儿和彩云,在王熙凤提出要严厉处罚时,善意劝解,最终平息此事,体现了平儿宽宏大度、识大体、顾大局、善待人同时又聪明机灵的性格特点。
评析点三:在《红楼梦》中,平儿的善良就像和煦的春风,令所有与她相处的人动容。
“玫瑰露失窃”案爆发以后,她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不让探春伤心,没有将偷窃人彩云送交凤姐听候发落,而是巧用移花接木之法,让宝玉承担“罪名”,从而于波澜不惊中避免了一场是非风波,当然也保住了探春的颜面。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梗概】探春提议凑份子给平儿过生日,众人射覆、行令、划拳。
没贾母、王夫人约束,玩个热闹。
湘云醉倒在青石板上,芍药满身,宝、黛于花下说话,黛玉赞探春,宝玉也赞探春,黛玉为贾府后手不接忧虑,宝玉却说再后手不接也少不了他和黛玉两人的。
香菱、芳官等斗草,两人玩到地上,香菱裙子弄脏了水湿,其裙为宝琴所赠;宝玉教袭人给她换一件,香菱临走不叫把裙子事说与薛蟠。
⽼王解析《红楼梦》第六⼗九回第六⼗九回的回⽬是:弄⼩巧⽤借剑杀⼈觉⼤限吞⽣⾦⾃逝上回说,凤姐因为贾琏偷娶尤⼆姐的事⼉,对贾珍⽗⼦、夫妇在其中的所作所为⼗分恼怒,以此为由⼤闹宁国府,把个宁府上下直闹得鸡飞狗跳。
然⽽,⼤闹是为了出⽓,但同时还包含有进⼀步的计谋。
所以,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就得及时收住——因为接下来计划的实施,还得需要尤⽒的配合。
尤⽒呢,⾃然得感谢凤姐的“不杀”之恩,何况凤姐⼜提出,要主动替他们担责任,把这个事情在⽼太太、太太⾯前圆圆地说过去。
尤⽒再次表⽰感谢,说:“到底是婶婶宽洪⼤量,⾜智多谋,等事妥了,少不得我们娘⼉两个过去拜谢。
”凤姐回来⼜对尤⼆姐说了⼀番,我怎么操⼼打听,⼜怎么设法⼦,必须得“如此这般”,才能救下众⼈⽆罪。
“少不得我去拆这个鱼头,⼤家才好”。
涉世未深的尤⼆姐当然也是感激不尽。
凤姐怎么说就怎么是。
说着,凤姐领着尤⼆姐到贾母处这⾥,按照事先想好的骗词⼀说,“少不得⽼祖宗发慈悲,先允许她进来,住⼀年后再圆房”。
果然得到贾母的同意。
还夸凤姐“贤良”。
凤姐就在贾母处找了两个⼥⼈,“带着去看太太们,说是⽼祖宗的主意”,当然也没有异议。
尤⼆姐终于名正⾔顺地“见了天⽇”,⼈也挪到厢房来住。
那么,⽣活就该步⼊正轨了吧?怎么可能呢,那样的话,凤姐不是⽩费⼼机了吗?接下来,按照凤姐的策划,尤⼆姐的难堪就来了——由凤姐暗地⾥指使的“前夫哥”张华告状,并按照“判决”前来讨还“原妻”尤⼆姐。
凤姐假装意外,赶紧来回贾母。
凤姐趁机说,幸好还没有圆房。
贾母说,⼜没圆房,不如给⼈退回去。
尤⼆姐听了,忙向贾母申诉实情。
贾母陷⼊进退两难的境地,只好让凤姐去料理。
凤姐原本是想⽤这个让尤⼆姐和宁府出丑,败坏她的名声。
没想到真让她“拆鱼头”。
凤姐⽆奈,只得命⼈去找贾蓉。
这样,原本由凤姐暗地⾥策划的官司,由贾珍、贾蓉⽗⼦出钱摆平,⽆⾮是威逼利诱,再赏路费,让张华赶快逃⾛,让事情不了了之。
贾蓉打听清楚张华已经⾛了,回来汇报贾母、凤姐。
《红楼梦》(21-30回)梗概+赏析+知识点第一篇:《红楼梦》(21-30回)梗概+赏析+知识点《红楼梦》各回梗概+知识点评析(21-30回)●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梗概】袭人对宝玉不满诉诸宝钗,宝钗赏其识见志量。
贾琏趁巧姐出痘和多姑娘儿鬼混,被平儿抓住把柄,瞒过凤姐;贾琏叫平儿不要怕凤姐。
【评析】评析点一:平儿替贾琏遮丑,反映了平儿的通达与机灵。
其实,她对贾琏的“保护”含有无可奈何的成分,因为事情闹大了,对她自己也不利,所以,说到底这种“保护”也是一种“自保”。
评析点二:袭人见湘云为宝玉梳头而赌气,同样是赌气,但袭人与黛玉的赌气不同:黛玉的赌气是为了捍卫她的爱情,袭人的赌气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梗概】贾母要给宝钗做生日,凤姐和贾琏商量要比林黛玉高出一等。
凤姐说贾母喜爱的龄官象一个人,宝钗笑而不说,宝玉不敢说,湘云说象黛玉。
湘云、黛玉和宝玉为此事闹矛盾,宝玉心想目下两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
袭人劝宝玉大家随和,宝玉说自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笔占一偈,又填一《寄生草》,心中自得。
宝钗说她是引起宝玉说疯话的罪魁。
元妃送出灯迷让猜,宝钗一猜就着,却故作难猜之状。
贾母见元春喜悦,也命制作灯谜大家猜。
贾母说荔枝(离枝)让贾政猜。
贾政看了众从姊妹不祥之谜,伤悲感慨。
【评析】评析点一:宝玉的“参禅”:“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反映了他无力化解与女友间的情感碰撞而烦忧的心态。
评析点二:众姐妹制作的灯谜,都有对自己人生归宿与生存状态的暗示,如:元春之谜暗示荣华的转瞬即逝,迎春之谜暗示她命运不通达,探春之谜暗示她日后远嫁,惜春之谜暗示她将来为尼的归宿,宝钗之谜暗示她孤凄寡居的结局。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梗概】元妃下谕叫宝钗等去园中住。
贾政传来宝玉,当着王夫人的面,把往日嫌恶心减了八九;虽对所起袭人名字不满,但又不让改。
红楼梦69回赏析趣历史的小熊掌
凤姐的笑里藏刀
1.上回说凤姐分别在尤氏贾蓉和尤二姐面前忽悠,让他们三人都感谢凤姐。
凤姐带着尤氏、尤二姐来见贾母,凤姐一顿忽悠,让贾母认同了尤二姐这个孙媳妇了。
凤姐又求贾母带尤二姐去见邢夫人王夫人,其中有一句这样写到“王夫人正因他风声不雅,深为忧虑,见他今行此事,岂有不乐之理。
”可想王夫人知道凤姐在荣国府让人怨声载道,万万没想到这次凤姐如此贤惠。
2.凤姐一面使人暗暗调唆张华,只叫他要原妻,这里还有许多赔送外,还给他银子安家过活。
凤姐真是好恶毒,这是要往死了整尤二姐。
3.凤姐儿一面吓的来回贾母,说如此这般,都是珍大嫂子干事不明,并没和那家退准,惹人告了,如此官断。
贾母听了,忙唤了尤氏过来,说他作事不妥,凤姐嘴上一套,背地一套。
我要是尤氏,知道了她如此行事,定然心里恨死了凤姐,这也为尤氏和凤姐的关系破裂埋下了伏笔,以前从凤姐过生日的时候,尤氏是执行人,还偷偷把赵姨娘和周姨娘的份子钱退回去了,可见尤氏做事比凤姐敞亮多了,而且当时尤氏对凤姐是真心好,可是看看凤姐因为尤二姐的事情,怎么对待尤氏的?先是大闹宁国府,骂尤氏,现在又在贾母面前说尤氏的不是,可想凤姐在利益面前,不记得尤氏当初之好了。
4.贾母毕竟是仁慈,还是让凤姐去打理张华之事,凤姐去告知贾蓉,贾蓉深知凤姐之意,告诉了贾珍后又去威逼利诱张华父子,他们约共也得了有百金,父子次日起个五更,回原籍去了。
整个事件里,张华是最大的受益者,他躺着轻轻松松得了百两黄金,他终于可以“衣锦还乡”了。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主要内容概括《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主要内容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凤姐儿让旺儿杀掉张华,旺儿没杀,骗凤姐儿说张华在路上已经被人打死了。
贾赦把自己的丫头秋桐送给了贾琏,贾琏于是和秋桐干柴烈火,一边已经忘了尤二姐,王熙凤这个时候的心情特别复杂,是“心中一刺未除,又平空添了一刺”。
可是她就心生一计,说干脆让这个刺来斗那个刺,她后来就开始挑拨秋桐去斗尤二姐,所以叫做借剑杀人。
秋桐每天站在门口骂她,用很难听的话骂她,还去贾母那里造谣,连贾母都疏远她了,更何况其余人。
身边的丫鬟也都是凤姐的人,一个个不给她吃不给喝。
尤二姐就在日日夜夜的折磨当中香消玉损。
压死尤二姐最后一根稻草的应该是自己腹中的胎儿被误判,然后被打掉了。
贾琏请了一个姓胡的太医,糊涂,连怀孕都没诊断出来,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诊断不出来。
尤二姐后面找了块金子吞下自杀身亡。
因为黄金很重,吞下去以后,会把五脏一一坠穿。
平儿这一回我们还看到善良的平儿,平儿经常偷偷去看望尤二姐,安慰她,叫她看开点。
后面被秋桐发现了,告诉了凤姐,凤姐骂平儿是吃里扒外的人。
平儿是凤姐身边的人,她作为陪嫁丫鬟,贾琏的小妾,居然能够安然活着,自然是了解凤姐的品性,平儿和贾琏说话都是隔着窗户说的。
家人眼中的凤姐和外人眼中的凤姐文中写:“园中姊妹和李纨、迎春、惜春等人,皆为凤姐是好意,然宝黛一干人暗为二姐担心。
虽都不便多事,惟见二姐可怜,常来了,倒还都悯恤他。
”就连贾琏都认为王熙凤是真心待尤二姐,当然站在贾琏的角度,他当然是希望妻妾之间能够和睦相处,这样他自己也能够左一个右一个,于是有利于自己的,应该就没想那么多了。
这个就像我们自己的亲人,即使外面的人说再多亲人的缺点,他在我们眼中还是闪闪发光。
有点被亲人这一层关系蒙蔽了。
《红楼梦》读后感读完《红楼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萦绕在我心头。
曲终人散,贾府终究是落败了。
我深叹一口气,像是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悲哀叹惋,又像是为故事的终结空虚不舍。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赏析金陵十二钗:宝钗和黛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赏析】作者让薛林这两个性格对立的人物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和同意诗中,达到一种同意的巧妙。
在十二钗判词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不仅是曹雪芹思想朴素正法的体现,也是曹雪芹在人物想象的塑造和性格的雕刻中匠心独运的精妙之处。
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的描写是先从“又副册”的晴雯和袭写起的,其次写到副册香菱,然后写到书中最典型的两个女性薛宝钗和林黛玉。
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博学多才,深沉理智,浑厚稳重;一个冰雪聪明,多愁善感,率直重情。
一个时刻信守妇道准则,一个将背叛者奉为知己。
脂砚斋曾经有“钗黛合一”之说“钗,黛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
”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是我门还因该看到一个人往往不能身兼所有的长处,表字“兼美”的秦可卿青春早夭就是一种暗示。
作者将她俩在一首诗中并提,除了因为她们在小说中的地位相当外,至少还可以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林黛的命运遭遇虽则不同,其结果却都是一场悲剧。
金陵十二钗: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赏析】王熙凤是四大家族中首屈一指的“末世之才”,这是个政治性很强的人物,不是普通的贵族家庭的管家婆。
她显著特点,就是“弄权”,一手抓权,一手抓钱,十足表现出剥削阶级的权欲和贪欲。
在短暂的几年掌权中,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制造了许多罪恶,直接死在她手里的就有好几条人命。
这一切只不过为她自己的最后垮台准备条件,按照曹雪芹的原意,这个贾门女霸的结局是很糟的。
《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对王熙凤所用的笔墨几乎不让宝黛二人,他对王凤姐的刻画可谓空前绝后。
惟妙惟肖,凤姐既是一个工于心计,八面玲珑的管家。
又是一个风流善妒贪残狠毒的人物,和判词一同出现的还有一座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