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

力控制变频收卷方案

1.传统收卷装置的弊端

纺织机械如:浆纱机、浆然联合机等设备都会有收卷的环节。传统的收卷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因为机械的同轴传动对于机械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用于同轴传动部分的机械平均寿命基本上是一年。而且经常要维护,

维护的时候也是非常麻烦的,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维护费用很高,给很多客户带来了很多不便。尤其是纺织设备基本上是开机后不允许中途停车的,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停车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

2.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优点

* 张力设定在人机上设定,人性化的操作。

* 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卷径的递归运算;空心卷径启动时张力的线性递加;张力锥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转矩补偿的动态调整等等.

* 卷径的实时计算,精确度非常高,保证收卷电机输出转矩的平滑性能好。并且在计算卷径时加入了卷径的递归运算,在操作失误的时候,能自己纠正卷径到正确的数值。

*因为收卷装置的转动惯量是很大的,卷径由小变大时。如果操作人员进行加速、减速、停车、再启动时很容易造成爆纱和松纱的现象,将直接导致纱的质量。而进行了变频收卷的改造后,在上述各种情况下,收卷都很稳定,张力始终恒定。而且经过PLC的处理,在特定的动态过程,加入一些动态的调整措施,使得收卷的性能更好。

* 在传统机械传动收卷的基础上改造成变频收卷,非常简便而且造价低,基本上不需对原有机械进行改造。改造周期小,基本上两三天就能安装调试完成。

* 克服了机械收卷对机械磨损的弊端,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方便维护设备。

二. 变频收卷系统构成

1.系统框图

2.变频收卷的控制原理

* 卷径的计算原理:根据V1=V2来计算收卷的卷径。因为V1=ω1*R1,V2=ω2*Rx.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由测长辊走过的纱的长度与收卷收到的纱的长度是相等的。即

L1/Δt=L2/ΔtΔn1*C1=i*Δn2*C2(Δn1---单位时间内牵引电机运行的圈数、Δn2---单位时间内收卷电机运行的圈数、C1---测长辊的周长、C2---收卷盘头的周长、i---减速比)

Δn1*π*D1=Δn2*π*D2/iD2=Δn1*D1*i/Δn2,因为Δn2=ΔP2/P2(ΔP2---收卷编码器产生的脉冲数、P2---收卷编码器的线数).Δn1=ΔP1/P1取Δn1=1,即测长辊转一圈,由霍尔开关产生一个信号接到PLC.那么D2=D1*i*P2/ΔP2,这样收卷盘头的卷径就得到了.

* 收卷的动态过程分析

要能保证收卷过程的平稳性,不论是大卷、小卷、加速、减速、停车、启动都能保证张力的恒定.需要进行转矩的补偿.整个系统要启动起来,首先要克服静摩擦力所产生的转矩,简称静摩擦转矩,静摩擦转矩只在启动的瞬间起作用;正常运行时要克服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滑动摩擦转矩,滑动摩擦转矩在运行当中一直都存在,并且在低速、高速时的大小是不一样的。需要进行不同大小的补偿,系统在加速、减速、停车时为克服系统的惯量,也要进行相应的转矩补偿,补偿的量与运行的速度也有相应的比例关系.在不同车速的时候,补偿的系数是不同的。即加速转矩、减速转矩、停车转矩、启动转矩;克服了这些因素,还要克服负载转矩,通

过计算出的时实卷径除以2再乘以设定的张力大小,经过减速比折算到电机轴.这样就分析出了收卷整个过程的转矩补偿的过程。总结:电机的输出转矩=静摩擦转矩(启动瞬间)+滑动摩擦转矩+负载转矩.<1>在加速时还要加上加速转矩;<2>在减速时要减去减速转矩.<3>停车时,因为是通过程序控制减速至设定的最低速,所以停车转矩的补偿同减速转矩的处理.

* 转矩的补偿标准

(1) 静摩擦转矩的补偿:因为静摩擦转矩只在启动的瞬间存在,在系统启动后就消失了.因此静摩擦转矩的补偿是以计算后电机输出转矩乘以一定的百分比进行补偿.

(2) 滑动摩擦转矩的补偿:滑动摩擦转矩的补偿在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补偿的大小以收卷电机的额定转矩为标准.补偿量的大小与运行的速度有关系。所以在程序中处理时,要分段进行补偿。

(3) 加减速、停车转矩的补偿:补偿硬一收卷电机的额定转矩为标准,相应的补偿系数应该比较稳定,变化不大。

* 计算当中的公式计算

(1) 已知空芯卷径Dmin=200mm,Dmax=1200mm;线速度的最大值Vmax=90m/min,张力设定最大值Fmax=50kg(约等于500牛顿);减速比i=9;速度的限制如下: 因为:V=π*D*n/i(对于收卷电机)=>收卷电机在空芯卷径时的转速是最快的.所

以:90=3.14*0.2*n/9=>n=1290r/min;

(2) 因为我们知道变频器工作在低频时,交流异步电机的特性不好,启动转矩低而且非线性.因此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收卷电机工作在2HZ以下.因此:收卷电机有个最低速度的限制.计算如下:

对于四极电机而言其同步转速为:n1=60f1/p=>n1=1500r/min.

=>2HZ/5HZ=N/1500=>n=60r/min

当达到最大卷径时,可以求出收卷整个过程中运行的最低

速.V=π*D*n/i=>Vmin=3.14*1.2*60/9=25.12m/min.张力控制时,要对速度进行限制,否则会出现飞车.因此要限速.

(3) 张力及转矩的计算如下:如果F*D/2=T/i,=>F=2*T*i/D对于22KW的交流电机,其额定转矩的计算如下:T=9550*P/n=>T=140N.m.所以Fmax=2*140*9/0.6=4200N.

* 硬件配置

西门子PLC+艾默生TD3300变频器+HITECH人机

* PLC接线图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控制原理,此技术能够使得在纺织行业中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关键字:变频收卷张力控制闭环矢量卷径计算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trol principle of tension controlled variable frequen cy. This technology makes the whole winding process stable and avoids the over tension of small winding and loose yam in big rolling.

Key words: Variable frequency winding Tension control Closed loop vector Wi nding radius calculation

一. 前言 :

用变频器做恒张力控制的实质是闭环矢量控制,即加编码器反馈。对收卷来说,收卷的卷经是由小到大变化的,为了保证恒张力,所以要求电机的输出转距要由小到大变化。同时在不同的操作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转距补偿。即小卷启动的瞬间、加速、减速、停车,大卷启动时,要在不同卷经时进行不同的转距补偿,这样就能使得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二.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及工艺要求

2.1 传统收卷装置的弊端

纺织机械如:浆纱机、浆染联合机、并轴机等设备都会有收卷的环节。传统的收卷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因为机械的同轴传动对于机械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用于同轴传动部分的机械平均寿命基本上是一年左右。而且经常要维护,维护的时候也是非常麻烦的,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维护费用很高,给客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尤其是纺织设备基本上是开机后不允许中途停车的,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停车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

2.2 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工艺要求

(1)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恒定的张力。张力的单位为:牛顿或公斤力。

(2)在启动小卷时,不能因为张力过大而断纱;大卷启动时不能松纱。

(3)在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下也不能有上述情况出现。

(4)要求将张力量化,即能设定张力的大小(力的单位),能显示实际卷径的大小。

2.3 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优点

(1)张力设定在人机上设定,人性化的操作,单位为力的单位:牛顿。

(2)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卷径的递归运算;空心卷径激活时张力的线性递加;张力锥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转矩补偿的动态调整等等。

(3)卷径的实时计算,精确度非常高,保证收卷电机输出转矩的平滑性能好。并且在计算卷径时加入了卷径的递归运算,在操作失误的时候,能自己纠正卷径到正确的数值。

(4)因为收卷装置的转动惯量是很大的,卷径由小变大时。如果操作人员进行加速、减速、

停车、再激活时很容易造成爆纱和松纱的现象,将直接导致纱的质量。而进行了变频收卷的改造后,在上述各种情况下,收卷都很稳定,张力始终恒定。而且经过PLC的处理,在特定的动态过程,加入一些动态的调整措施,使得收卷的性能更好。

(5)在传统机械传动收卷的基础上改造成变频收卷,非常简便而且造价低,基本上不需对原有机械进行改造。改造周期小,基本上两三天就能安装调试完成。

(6)克服了机械收卷对机械磨损的弊端,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方便维护设备。

图1 系统构成及系统框图

三.变频收卷的控制原理及调试过程

3.1 卷径的计算原理

根据V1=V2来计算收卷的卷径。因为V1=ω1*R1,V2=ω2*Rx。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由测长辊走过的纱的长度与收卷收到的纱的长度是相等的。即L1/Δt=L2/Δt,Δn1*C1=Δn2*C2/i(Δn1---单位时间内牵引电机运行的圈数、Δn2---单位时间内收卷电机运行的圈数、C1---测长辊的周长、C2---收卷盘头的周长、i---减速比) Δn1*π*D1=Δn2*π*D2/i D2=Δn1*D1*i/Δn2,因为Δn2=ΔP2/P2(ΔP2---收卷编码器产生的脉冲数、P2---收卷编码器的线数)。Δn1=ΔP1/P1取Δn1=1,即测长辊转一圈,由霍尔开关产生一个信号接到PLC。那么D2=D1*i*P2/ΔP2,这样收卷盘头的卷径就得到了。

3.2收卷的动态过程分析

要能保证收卷过程的平稳性,不论是大卷、小卷、加速、减速、激活、停车都能保证张力的恒定。需要进行转矩的补偿。整个系统要激活起来,首先要克服静摩擦力所产生的转矩,简称静摩擦转矩,静摩擦转矩只在激活的瞬间起作用;正常运行时要克服滑动摩擦力产生地滑动摩擦转矩,滑动摩擦转矩在运行当中一直都存在,并且在低速、高速时的大小是不一样的。需要进行不同大小的补偿,系统在加速、减速、停车时为克服系统的惯量,也要进行相应的转矩补偿,补偿的量与运行的速度也有相应的比例关系。在不同车速的时候,补偿的系数是不同的。即加速转矩、减速转矩、停车转矩、激活转矩;克服了这些因素,还要克服负载转矩,通过计算出的实时卷径除以2再乘以设定的张力大小,经过减速比折算到电机轴。这样就分析出了收卷整个过程的转矩补偿的过程。总结:电机的输出转矩=静摩擦转矩(激活瞬间)+滑动摩擦转矩+负载转矩。(1)在加速时还要加上加速转矩;(2)在减速时要减去减速转矩。(3)停车时,因为是通过程控减速至设定的最低速,所以停车转矩的补偿同减速转矩的处理。

3.3转矩的补偿标准

(1)静摩擦转矩的补偿

因为静摩擦转矩只在激活的瞬间存在,在系统激活后就消失了。因此静摩擦转矩的补偿是以计算后电机输出转矩乘以一定的百分比进行补偿。

(2)滑动摩擦转矩的补偿

滑动摩擦转矩的补偿在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补偿的大小以收卷电机的额定转矩为标准。补偿量的大小与运行的速度有关系。所以在程序中处理时,要分段进行补偿。(4)加减速、停车转矩的补偿

补偿硬一收卷电机的额定转矩为标准,相应的补偿系数应该比较稳定,变化不大。

3.4计算当中的公式计算

(1)已知空芯卷径Dmin=200mm,Dmax=1200mm;线速度的最大值Vmax=90m/min,张力设定最大值Fmax=50kg(约等于500牛顿);减速比i=9;速度的限制如下:因为:V=π*D*n/i(对于收卷电机)=>收卷电机在空芯卷径时的转速是最快的。所以:90=3.14*0.2*n/9=>n=1290r/min;

(2)因为我们知道变频器工作在低频时,交流异步电机的特性不好,激活转矩低而且非线性。因此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收卷电机工作在2HZ以下。因此:收卷电机有个最低速度的限制。计算如下:对于四极电机而言其同步转速为:n1=60f1/p=>n1=1500r/min。 =>2HZ/5HZ=N/1500=>n=60r/min。当达到最大卷径时,可以求出收卷整个过程中运行的最低速。V=π*D*n/i=>Vmin=3.14*1。2*60/9=25.12m/min。张力控制时,要对速度进行限制,否则会出现飞车。因此要限速。

(3)张力及转矩的计算如下:如果F*D/2=T/I=>F=2*T*i/D对于22KW的交流电机,其额定转矩的计算如下:T=9550*P/n=>T=140N。m。所以Fmax=2*140*9/0.6=4200N。(其中P为额定功率,n为额定转速)。

(4)调试过程:

●先对电机进行自整定,将电机的定子电感、定子电阻等参数读入变频器。

●将编码器的信号接至变频器,并在变频器上设定编码器的线数。然后用面板给定频率和

启停控制,观察显示的运行频率是否在设定频率的左右波动。因为运用死循环矢量控制时,运行频率总是在参考编码器反馈的速度,最大限度的接近设定频率,所以运行频率是在设定频率的附近震荡的。

●在程序中设定空芯卷径和最大卷径的数值。通过前面卷径计算的公式算出电机尾部所加编码器产生的最大脉冲量(P2)和最低脉冲量 ( P2 )。通过算出的最大脉冲量对收卷电机的速度进行限定,因为变频器用作张力控制时,如果不对最高速进行限定,一旦出现断纱等情况,收卷电机会飞车的。最低脉冲量是为了避免收卷变频器运行在2Hz以下,因为变频器在2Hz 以下运行时,电机的转距特性很差,会出现抖动的现象。

●通过前面分析的整个收卷的动态过程,在不同卷径和不同运行速度的各个阶段,进行一定的转距补偿.补偿的大小,可以以电机额定转距的百分比来设定。

五.真正的张力控制.

5.1 张力控制的定义

所谓的张力控制,通俗点讲就是要能控制电机输出多大的力,即输出多少牛顿。反应到电机轴即能控制电机的输出转距。

5.2 真正的张力控制不同于靠前后两个动力点的速度差形成张力的系统,靠速度差来调节张力的实质是对张力的PID控制,要加张力传感器。而且在大小卷启动、停止、加速、减速、停车时的调节不可能做到象真正的张力控制的效果,张力不是很稳定。肯定会影响生产出产品的质量。

六.变频收卷对变频器性能的要求

(1)变频收卷的实质是要完成张力控制,即能控制电机的运行电流,因为三相异步电机的输出转距T=CmφmIa,与电流成正比。并且当负载有突变时能够保证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比较硬.所以必须用矢量变频器,而且必须要加编码器死循环控制。

(1)市场上能进行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变频器主要有: 安川、艾默生、伦次等。艾默生TD3300就是一款收放卷专用的变频器,台达V+系列的变频器正在推出自己的收放卷专用的变频器,总结收放卷专用变频器的很多主要功能和参数并且加入了自己的算法,具有自己的特点,加上台达在全国的联保服务能够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应该是客户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略)

张力控制原理介绍

第二章 张力控制原理介绍 2.1 典型收卷张力控制示意图 2

2.2 张力控制方案介绍 对张力的控制有两个途径,一是可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二是控制电机转速,对应这两个途径,MD330设计了两种张力控制模式。 1、开环转矩控制模式 开环是指没有张力反馈信号,变频器仅靠控制输出频率或转矩即可达到控制目的,与开环矢量或闭环矢量无关。转矩控制模式是指变频器控制的是电机的转矩,而不是频率,输出频率是跟随材料的速度自动变化。 根据公式F=T/R(其中F为材料张力,T为收卷轴的扭矩,R为收卷的半径),可看出,如果能根据卷径的变化调整收卷轴的转矩,就可以控制材料上的张力,这就是开环转矩模式控制张力的根据,其可行性还有一个原因是材料上的张力只来源于收卷轴的转矩,收卷轴的转矩主要作用于材料上。 MD系列变频器在闭环矢量(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下可以准确地控制电机输出转矩,使用这种控制模式,必须加装编码器(变频器要配PG卡)。 2、与开环转矩模式有关的功能模块: 1)张力设定部分:用以设定张力,实际使用中张力的设定值应与所用材料、卷曲成型的要求等实际情况相对应,需由使用者设定。张力锥度可以控制张力随卷径增加而递减,用于改善收卷成型的效果。 2)卷径计算部分:用于计算或获得卷径信息,如果用线速度计算卷径需用到线速度输入功能部分,如果用厚度累计计算卷径需用到厚度累计计算卷径相关参数功能部分。 3)转矩补偿部分:电机的输出转矩在加减速时有一部分要用来克服收(放)卷辊的转动惯量,变频器中关于惯量补偿部分可以通过适当的参数设置自动地根据加减速速率进行转矩补偿,使系统在加减速过程中仍获得稳定的张力。摩 3

薄膜分切机放卷至卷取的张力控制(上)讲解

薄膜分切机放卷至卷取的张力控制 (上) 1.分切机的重要选定要素2.放卷至卷取的张力3.接触辊及接触压力4.卷取张力的自由选择及设定5.在薄膜主要物性条件下所设定的卷取条件1.分切机的重要选定要素在分切机的选定方面最受关注的应该是分切卷取后的产品如何?也就是产品内部品质。从外观上来看,无皱褶、无划痕、端面整齐、卷取表面硬度适当等,这些都应该是基本的。但是,我们认为仅关注这些还不够。因为分切卷取后的产品其内部残留着很大的应力(内部张力),这将会对 1.分切机的重要选定要素 2.放卷至卷取的张力 3.接触辊及接触压力 4.卷取张力的自由选择及设定 5.在薄膜主要物性条件下所设定的卷取条件 1.分切机的重要选定要素 在分切机的选定方面最受关注的应该是分切卷取后的产品如何?也就是产品内部品质。从外观上来看,无皱褶、无划痕、端面整齐、卷取表面硬度适当等,这些都应该是基本的。但是,我们认为仅关注这些还不够。因为分切卷取后的产品其内部残留着很大的应力(内部张力),这将会对后道工序带来各种不利影响,比如说印刷的套印不准等。 这种内部品质的状况如何,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用户的订购量、产品韵价格及用户对制膜厂家的信赖和评价。 而这种选定要素却无法用肉眼看到,因此,对薄膜的张力控制及接触压力的控制是最重要的选定要素。 2。放卷至卷取的张力

分切机的放卷至卷取张力可分为以上3大部分。 2—2放卷张力 2—2—1内部张力 前道工序卷取下来的原膜母卷的内部含有残留应力,这残留应力的大小同生产线的设备性能有关,特别同卷取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关系。如卷取机的张力过大且张力的变动量也大时,会对分切机的放卷张力的控制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原膜母卷由于熟化的缘故几乎多少都存有偏芯,这就是放卷速度的变化而造成放卷张力变化的原因所在。放卷张力发生变化会使薄膜内部产生应力,将存有内部应力的薄膜从牵引部传送至卷取部,最终肯定会对卷取张力的变动带来影响。 为使放卷张力的变动量降低,放卷部采用浮动辊方式来控制放卷张力。该方式可使原膜母卷的内部应力减少,可吸收放卷速度的变化,实现放卷张力保持稳定。 为使浮动辊的效果更佳,本公司研制开发了2根串联在一起浮动辊方式(已取得专利权),该方式可使放卷张力的变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 2—2—2为实现放卷张力变动量最小而采取的对策 串联浮动辊的控制 偏芯原膜母卷回转时,靠浮动辊的摆动来吸收,但是,浮动辊的质量成为惯性抵抗使薄膜产生松弛,并使张力也增加。由于此惯性抵抗会给每一时间上的变动量及浮动辊的质量本身带来很大的影响。现在,本公司研发开发了把2根浮动辊组合在一起的串联浮动方式,可实现低张力条件下的高速运转。 串联浮动辊的方式相对于1根浮动辊来说,偏芯原膜母卷每回转1次,薄膜偏芯量的1/2通过浮动辊的位置变化来吸收,同时,由于浮动辊及惯性力的变动所产生的作用于薄膜的张力,因每一根浮动辊的质量是原来1根的1/2,可使得总体上放卷张力的变动量减少到原来1根浮动辊张力变量的1/4。

什么是张力控制

什么是张力控制? 最佳答案 1.什么是张力控制:所谓的张力控制,通俗点讲就是要能控制电机输出多大的力,即输出多少牛顿。反应到电机轴即能控制电机的输出转距。 2.真正的张力控制不同于靠前后两个动力点的速度差形成张力的系统,靠速度差来调节张力的实质是对张力的PID控制,要加张力传感器。而且在大小卷启动、停止、加速、减速、停车时的调节不可能做到象真正的张力控制的效果,张力不是很稳定。肯定会影响生产出产品的质量。 用变频器做恒张力控制的实质是死循环矢量控制,即加编码器反馈。对收卷来说,收卷的卷经是由小到大变化的,为了保证恒张力,所以要求电机的输出转距要由小到大变化。同时在不同的操作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转距补偿。即小卷启动的瞬间,加速,减速,停车,大卷启动时,要在不同卷经时进行不同的转距补偿,这样就能使得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二.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及工艺要求 1.传统收卷装置的弊端 纺织机械如:浆纱机、浆染联合机、并轴机等设备都会有收卷的环节。传统的收卷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因为机械的同轴传动对于机械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用于同轴传动部分的机械平均寿命基本上是一年左右。而且经常要维护,维护的时候也是非常麻烦的,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维护费用很高,给客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尤其是纺织设备基本上是开机后不允许中途停车的,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停车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 2.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工艺要求 * 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恒定的张力。张力的单位为:牛顿或公斤力。 * 在启动小卷时,不能因为张力过大而断纱;大卷启动时不能松纱。 * 在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下也不能有上述情况出现。 * 要求将张力量化,即能设定张力的大小(力的单位),能显示实际卷径的大小。 3.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优点 * 张力设定在人机上设定,人性化的操作,单位为力的单位:牛顿. * 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卷径的递归运算;空心卷径激活时张力的线性递加; 张力锥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转矩补偿的动态调整等等. * 卷径的实时计算,精确度非常高,保证收卷电机输出转矩的平滑性能好。并且

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控制原理(汇编)

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控制原理本文主要介绍了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控制原理,此技术能够使得在纺织行业中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一. 前言 : 用变频器做恒张力控制的实质是闭环矢量控制,即加编码器反馈。对收卷来说,收卷的卷经是由小到大变化的,为了保证恒张力,所以要求电机的输出转距要由小到大变化。同时在不同的操作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转距补偿。即小卷启动的瞬间、加速、减速、停车,大卷启动时,要在不同卷经时进行不同的转距补偿,这样就能使得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二.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及工艺要求 2.1 传统收卷装置的弊端 纺织机械如:浆纱机、浆染联合机、并轴机等设备都会有收卷的环节。传统的收卷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因为机械的同轴传动对于机械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用于同轴传动部分的机械平均寿命基本上是一年左右。而且经常要维护,维护的时候也是非常麻烦的,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维护费用很高,给客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尤其是纺织设备基本上是开机后不允许中途停车的,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停车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 2.2 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工艺要求

(1)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恒定的张力。张力的单位为:牛顿或公斤力。 (2)在启动小卷时,不能因为张力过大而断纱;大卷启动时不能松纱。 (3)在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下也不能有上述情况出现。 (4)要求将张力量化,即能设定张力的大小(力的单位),能显示实际卷径的大小。 2.3 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优点 (1)张力设定在人机上设定,人性化的操作,单位为力的单位:牛顿。 (2)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卷径的递归运算;空心卷径激活时张力的线性递加;张力锥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转矩补偿的动态调整等等。 (3)卷径的实时计算,精确度非常高,保证收卷电机输出转矩的平滑性能好。并且在计算卷径时加入了卷径的递归运算,在操作失误的时候,能自己纠正卷径到正确的数值。 (4)因为收卷装置的转动惯量是很大的,卷径由小变大时。如果操作人员进行加速、减速、停车、再激活时很容易造成爆纱和松纱的现象,将直接导致纱的质量。而进行了变频收卷的改造后,在上述各种情况下,收卷都很稳定,张力始终恒定。而且经过PLC的处理,在特定的动态过程,加入一些动态的调整措施,使得收卷的性能更好。 (5)在传统机械传动收卷的基础上改造成变频收卷,非常简便而且造价低,基本上不需对原有机械进行改造。改造周期小,基本上两三天就能安装调试完成。

张力控制解释

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控制原理 2007年7月23日 中国工业设备网 本文主要介绍了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控制原理,此技术能够使得在纺织行业中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一. 前言 : 用变频器做恒张力控制的实质是闭环矢量控制,即加编码器反馈。对收卷来说,收卷的卷经是由小到大变化的,为了保证恒张力,所以要求电机的输出转距要由小到大变化。同时在不同的操作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转距补偿。即小卷启动的瞬间、加速、减速、停车,大卷启动时,要在不同卷经时进行不同的转距补偿,这样就能使得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二.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及工艺要求 2.1 传统收卷装置的弊端 纺织机械如:浆纱机、浆染联合机、并轴机等设备都会有收卷的环节。传统的收卷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因为机械的同轴传动对于机械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用于同轴传动部分的机械平均寿命基本上是一年左右。而且经常要维护,维护的时候也是非常麻烦的,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维护费用很高,给客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尤其是纺织设备基本上是开机后不允许中途停车的,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停车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 2.2 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工艺要求

(1)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恒定的张力。张力的单位为:牛顿或公斤力。 (2)在启动小卷时,不能因为张力过大而断纱;大卷启动时不能松纱。 (3)在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下也不能有上述情况出现。 (4)要求将张力量化,即能设定张力的大小(力的单位),能显示实际卷径的大小。 2.3 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优点 (1)张力设定在人机上设定,人性化的操作,单位为力的单位:牛顿。 (2)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卷径的递归运算;空心卷径激活时张力的线性递加;张力锥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转矩补偿的动态调整等等。 (3)卷径的实时计算,精确度非常高,保证收卷电机输出转矩的平滑性能好。并且在计算卷径时加入了卷径的递归运算,在操作失误的时候,能自己纠正卷径到正确的数值。 (4)因为收卷装置的转动惯量是很大的,卷径由小变大时。如果操作人员进行加速、减速、停车、再激活时很容易造成爆纱和松纱的现象,将直接导致纱的质量。而进行了变频收卷的改造后,在上述各种情况下,收卷都很稳定,张力始终恒定。而且经过PLC的处理,在特定的动态过程,加入一些动态的调整措施,使得收卷的性能更好。 (5)在传统机械传动收卷的基础上改造成变频收卷,非常简便而且造价低,基本上不需对原有机械进行改造。改造周期小,基本上两三天就能安装调试完成。 (6)克服了机械收卷对机械磨损的弊端,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方便维护设备。

中药学专业技能训练考核要点

一、药学专业技能训练考核要点(试行) 根据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级药学专业人才,特拟订本专业实验技能考核要点如下: 【一】技能考核要求 1、掌握生药鉴定、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的理论和技能。 2、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3、熟悉药物新产品的研制、工艺设计、质量标准制订及其药效学、毒理学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内容 1、熟悉并掌握一般化学药物或中间体的合成制备、纯化方法和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 2、掌握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及其它制剂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掌握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掌握产品质量标准和工艺规程的制订;掌握饮片的炮制和鉴定方法;熟悉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使用和保养。 3、能够按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独立配制各种试剂,掌握常用药品的各类分析方法及检查项目,如定性、定量、杂质、水分、灰分等;掌握药品的一般分析鉴定方法和卫生学检查方法(如螨虫、致病菌、杂菌的检查等);熟悉药品检验的程序及报告的书写方法;熟悉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一般科学研究方法。 4、能够按药物科研实验室的有关规定,独立配制各种试剂,掌握常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和鉴别方法和规范的科研记录的要求等;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一般提取、分离、纯化、鉴定的方法。 【三】实验技能训练要点

1、生药鉴定技能 (1)掌握常用药用动植物器官的形态解剖学方法及分类特征。 (2)掌握生药的性状鉴别术语和常用200种生药的鉴别特征。 (3)掌握显微制片技术和常用生药、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4)掌握生药的理化鉴定方法(微量升华、荧光分析、膨胀度、化学反应)(5)掌握生药的纯度(水分、灰分、杂质)测定方法。 (6)掌握生药浸出物和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原理与方法。 2、药物合成基本技能 (1)熟悉药物合成常用的仪器设备 (2)掌握药物合成的基本技能 (3)掌握药物及其中间体的结构确证的方法 (4)掌握药物合成中的单元反应原理,操作步骤,和工艺流程。 3、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技术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溶剂提取法 ①渗漉法 ②回流提取法 ③煎煮法 ④连续回流法 (2)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①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②柱色谱法 ③重结晶法 (3)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的检识方法。 ①薄层层析法 ②熔点法 (4)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检识的方法及苷类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商业轮转机的张力控制详解

商业轮转机的张力控制详解 前言:随着商业印刷市场的扩展,商业轮转机在商业印刷中表现出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给商业轮转机印刷质量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轮转印刷过程中通常由于张力的影响使印刷品套印和折页不准,给印刷带来很多不良品,从而影响生产成本和市场的信誉。下文以桑拿C800为例分析商业轮转印刷张力控。 C800商业轮转印刷的显著特点是纸带从开卷到进入折页滚筒都是在绷紧状态下完成的,套准、烘干、冷却、加湿及裁切等前后纸带长度上百米,因此纸带张力稳定是保证正常印刷的首要条件现从五个方面分析纸带的张力控制。 送纸部分:送纸部分从纸的入口到印刷单元包括了一次张力和二次张力,一次张力采用的是轴制动方式,在纸卷芯部轴端设置刹车片和刹车盘,通过气压方式加载制动力,即气动式张力控制系统。保证纸卷以平稳的速度放纸,并通过浮动机构及张力检测电路,消除或减轻由于纸卷不圆、偏心、一头松、一头紧等本身原因造成的张力波动,并可在印刷过程中对纸卷不断变小引起的张力变化进行自动调整。如(图一) 图一:1纸筒也是张力控制器所在、2和4导纸棍、3浮动机构 电器控制原理图如(图二)

分析:供纸部的张力控制部分由刹车片、制动器、浮动辊等组成,为了使纸带张力保持恒定,纸卷制动器必须能够根据纸带张力的波动情况自动进行调整以保证纸带匀速、平稳地进入印刷装置。在机器平稳运行过程中,应保证纸带张力稳定在给定值上,在启动和刹车时防止纸带过载和随意松卷。在印刷过程中,随着纸卷直径不断减小,为保持纸带张力的恒定,需要对制动力矩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印刷过程中,纸带的线速度保持不变,而纸卷的角速度却随着纸卷直径的减小不断增大。在不考虑由角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矩和阻力矩的前提下,为保证纸带稳定运行,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F X R= T X r F为纸带张力,R为纸卷半径,T为纸卷轴芯的制动力,r为纸卷轴芯制动力半径。可以看出,随着纸卷半径的减小,如果不改变制动力的大小,纸带所受到的张力会越来越大,最终会使纸带被拉断。因此,在保持纸带张力稳定的前提下,随着纸卷半径的减小,制动力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随之减小。简而言之,就是刹车片与刹车盘接触后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从而使纸带具有一定的张力,浮动辊在张力的作用下产生摆动,通过一个电子检测元件将张力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控制刹车盘电压,从而达到控制摩擦力大小的目的,实现纸带张力的自动控制。刹车片与刹车盘的间距应在1?2mm之间。 二次张力为无级变速控制:无级变速控制是通过电机的转速来控制张力的大小其控制原理图如(图三) 图三中:1铬棍、2电机传动的胶棍(又叫送纸棍)、3和4导纸棍、5浮动

速度控制与张力控制

速度控制与张力控制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张力控制 1.什么是张力控制:所谓的张力控制,通俗点讲就是要能控制电机输出多大的力,即输出多少牛顿。反应到电 机轴即能控制电机的输出转距。 2. 3. 2.真正的张力控制不同于靠前后两个动力点的速度差形成张力的系统,靠速度差来调节张力的实质是对张力 的PID控制,要加张力传感器。而且在大小卷启动、停止、加速、减速、停车时的调节不可能做到象真正的张力控制的效果,张力不是很稳定。肯定会影响生产出产品的质量。 4. 5.用变频器做恒张力控制的实质是死循环矢量控制,即加编码器反馈。对收卷来说,收卷的卷经是由小到大变 化的,为了保证恒张力,所以要求电机的输出转距要由小到大变化。同时在不同的操作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转距补偿。即小卷启动的瞬间,加速,减速,停车,大卷启动时,要在不同卷经时进行不同的转距补偿,这样就能使得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6. 7.二.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及工艺要求 8. 9.1.传统收卷装置的弊端 10.纺织机械如:浆纱机、浆染联合机、并轴机等设备都会有收卷的环节。传统的收卷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因为 机械的同轴传动对于机械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用于同轴传动部分的机械平均寿命基本上是一年左右。而且经常要维护,维护的时候也是非常麻烦的,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维护费用很高,给客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尤其是纺织设备基本上是开机后不允许中途停车的,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停车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 11. 12.2.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工艺要求 13.* 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恒定的张力。张力的单位为:牛顿或公斤力。 14.* 在启动小卷时,不能因为张力过大而断纱;大卷启动时不能松纱。 15.* 在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下也不能有上述情况出现。 16.* 要求将张力量化,即能设定张力的大小(力的单位),能显示实际卷径的大小。 17. 18.3.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优点 19.* 张力设定在人机上设定,人性化的操作,单位为力的单位:牛顿. 20.* 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卷径的递归运算;空心卷径激活时张力的线性递加; 21.张力锥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转矩补偿的动态调整等等. 22.* 卷径的实时计算,精确度非常高,保证收卷电机输出转矩的平滑性能好。并且 23.在计算卷径时加入了卷径的递归运算,在操作失误的时候,能自己纠正卷径到正确的数值。 24.* 因为收卷装置的转动惯量是很大的,卷径由小变大时。如果操作人员进行加速、 25.减速、停车、再激活时很容易造成爆纱和松纱的现象,将直接导致纱的质量。 26.而进行了变频收卷的改造后,在上述各种情况下,收卷都很稳定,张力始终恒 27.定。而且经过PLC的处理,在特定的动态过程,加入一些动态的调整措施, 28.使得收卷的性能更好。 29.* 在传统机械传动收卷的基础上改造成变频收卷,非常简便而且造价低,基本 30.上不需对原有机械进行改造。改造周期小,基本上两三天就能安装调试完成。 31.* 克服了机械收卷对机械磨损的弊端,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方便维护设备。 32.

接触网工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接触网工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⒈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1.1接触网工程站前交桩测量 施工顺序:现场交桩→内业计算→中线测量→水准测量→设置副桩→内业整理。 若站前施工单位岔区改造滞后,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站前施工单位配合,进行线路和施工定测,找出每根支柱临近的线路轨顶标高、线路中心、曲线超高以及直缓点、缓圆点、竖曲线变坡点等,通过测量、计算确定出支柱的位置。 测量过程实行主管工程师负责制,有测量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小组。 测量方法及技术要点:根据接平面图和交桩测量数据,采用微机计算确定支柱的横、纵向位置,每棵支柱设一副桩,在测量副桩高程之后,最终确定支柱对副桩的限界和埋深。 测量精度要求达到:跨距丈量允许误差1/2000,中线测量允许闭合差为30mm,水准测量允许闭合差±50√L(mm)。 1.2接触网工程下部工程施工 下部工程施工项目包括施工测量、基坑开挖、基础浇制、钢筋砼柱及钢柱安装整正、锚板拉线埋设等。支柱侧面限界和埋深控制、基础浇制及顶面坡度控制、拉线坑测量定位技术是下部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施工过程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下部工程进行质量控制,重点控制支柱整正和基础浇制的施工质量。 ⑴施工测量:根据设计提供的起测点或正线岔心及大型建筑物为测量起点,按照接触网平面图支柱跨距沿钢轨测量定位(曲线地段沿外轨测量),并在轨腰上做出标记。现场测量应复核地质情况、公里标、曲线半径、桥涵位置是否及设计图纸相符,并准确做好测量记录。

对沿线平行和横跨的高低压电力线路、弱电通信线路等到干扰情况做好详细记录,支柱应避开电力线路。 接触网纵向测量一般采用钢尺人工拉链测量跨距,测量过程中如因桥涵、钢轨、避车台、跨越电力线等障碍物影响杆位时,合理调整跨距,跨距调整允许范围为-2~+1米,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 ⑵拉线坑位测量:依照下锚方向,用经纬仪和花杆测量拉线坑的位置,并用十字桩确定。 ⑶基坑开挖:根据设计图做好坑型设计,确定坑的类型、限界、坑形和坑深,线路侧加设防止道渣滑落的档板并铺设防污染彩条布。 基坑根据土壤的稳定性质,采用合理的开挖形式和防塌措施。硬土质坑采用“挖小坑局部支撑法”开挖;软石质地带基坑可采用空压机、风枪、风镐进行开挖。 雨季施工加强巡视,随挖随立,对当天立不上并危及行车安全的基坑应回填,防止塌方影响行车。车站基础坑开挖弃土要装编织袋运走。在施工线遇水沟改移时,要维持原有水沟截面,保证雨季水沟畅通。因本标段为既有铁路运营线,地下电缆、管道等设施多,为此本标段严禁爆破作业。 ⑷基础浇制:在土质密实的地带,地下部分采用“原坑胚膜就地灌注法”,地上部分采用模型板。在塌方或无土方地段,采用模板组合整体安装灌注的方法。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点: 基础浇制前,对工程使用的水泥、砂子、石子等取样送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试验部门进行质量性能检验测定,确定合理的配合比、水灰比。 基础采用经纬仪进行精确定位,浇制前由专人对基础各部位尺寸和模板进行质量检查,校对基础型号和地脚螺栓的数量、型号。

浅析分切机张力控制系统

浅析分切机张力控制系 An Analysis on Tension Control System of Cutter Zhang Y uncai ,Qi xingguang,Zhanghaili 摘要: 分切机的张力控制是分切机控制的核心。本文介绍了分切机张力的形成、影响张力稳定的主 要因素、张力控制的实现形式以及张力控制系统应用性能分析。 关键词: 分切机 张力 张力控制 1.引言 分切机主要是用来完成中低定量纸张(如卷烟纸、铝箔纸、玻璃纸、电容器纸等)和薄膜(如BOPP 、PVC 等)及类似薄型材料的纵向分切和复卷。一般情况下,车速比较快,控制精度要求比较高,其中张力控制是其控制的核心。张力控制是指能够持久地控制原料在设备上输送时的张力的能力。这种控制对机器的任何运行速度都必须保持有效,包括机器的加速、减速和匀速。即使在紧急停车情况下,也应有能力保证被分切物不破损。张力控制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分切产品的质量。若张力不足,原料在运行中产生漂移,会出现分切复卷后成品纸起皱现象;若张力过大,原料又易被拉断,使分切复卷后成品纸断头增多[1]。 2.张力的形成 张力的形成有多种实现形式,但其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如简图1所示, 设张力为F ,收料卷运行线速度为V 1 , 放料卷运行线速度为V 2 ,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张力F: dt V V L F t o ? -=)(21εσ, 式中:ε为原料的弹性模量;σ为原来的横截面积;L 为原料牵引长度;t 为原料传送时间,t=L/ V 1 。由此可见,张力的形成是一个积分环节。在启动过程中,V 1>V 2,以使收卷辊内产生一 定的张力,当收卷达到我们所要求的合适张力后,及时调节动力机构使V 1、V 2稳定,这样,原料就在此张力 下稳定运行。张力控制系统就是要满足整机的张力稳定[2]。 2. 影响张力稳定的因素 张力产生波动和变化的因素往往比较复杂,其主要影响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机器的升降速变化必然会引起整机张力的变化。 (2) 分切机在收、放卷过程中,收卷和放卷直径是不断变化的,直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原料张力的变化。放卷在制动力矩不变的情况下,直径减少,张力将随之增大。而收卷则相反,如果收卷力矩不变时,随着收卷直径增大,张力将减少。这是在运行中引起原料张力变化的主要因素。 (3) 原材料卷的松紧度变化同时会引起整机张力的变化。

西门子张力控制(基于速度)

12TCON2: Tension Control, Type 2 (3) 12.1Introduction (3) 12.2Principle of TCON2 (4) 12.2.1Theoretical overview (6) 12.3Overview (block diagram) (8) 12.4Functions (9) 12.4.1Control and status words, data transfer (10) 12.4.1.1Control words TCON2 (10) 12.4.1.1.1Control words LCO (10) 12.4.1.1.2Control words MRG (13) 12.4.1.2Status words TCON2 (17) 12.4.1.2.1Status words LCO (17) 12.4.1.2.2Status word MRG (19) 12.4.1.3Data transfer (21) 12.4.1.3.1Data reception (21) 12.4.1.3.2Data transmission (22) 12.4.2Tension setpoint: absolute or relative (23) 12.4.3Tension ramp generator (24) 12.4.4Actual tension (25) 12.4.5Tension setpoint of the nearby tension zone (28) 12.4.6Tension regulator (28) 12.4.7Precontrol of the tension regulator (29) 12.4.8Tension cascade (30) 12.4.9Speed-dependent tension correction (31) 12.4.10Automatic speed correction (32) 12.4.11V_Tech_start: applying tension (34) 12.4.12Determining the sign of V_tech (35) 12.4.13VT_Feed (35) 12.4.14T_Tech: Precontrol (36) 12.5Simulation TCON2 (37) 12.6Block diagram (38) 12.7Description of variables (40) 12.8Program structure (41) 12.9Program layout (43) 12.9.1FC1344: Data reception (43) 12.9.2FB286 – FB300: Calling in the regulator (43) 12.9.3FC1345: Sending data to LCO (44)

VSWR详解

反射电压的计算见下图: (原文件名:匹配.jpg) 因为电压都是以同一个地作为参考的,叠加在一起就是相加了;电流是按某一个正方向来定义的,反射电流和入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就是减了。 应该很容易理解的。

小谈驻波比VSWR的意义 电压驻波比(VSWR)是射频技术中最常用的参数,用来衡量部件之间的匹配是否良好。当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联络时,当然首先会想到测量一下天线系统的驻波比是否接近1:1,如果接近1:1,当然好。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但如果不能达到1,会怎样呢?驻波比小到几,天线才算合格? VSWR及标称阻抗 发射机与天线匹配的条件是两者阻抗的电阻分量相同、感抗部分互相抵消。如果发射机的阻抗不同,要求天线的阻抗也不同。在电子管时代,一方面电子管本输出阻抗高,另一方面低阻抗的同轴电缆还没有得到推广,流行的是特性阻抗为几百欧的平行馈线,因此发射机的输出阻抗多为几百欧姆。而现代商品固态无线电通信机的天线标称阻抗则多为50欧姆,因此商品VSWR表也是按50欧姆设计标度的。 如果你拥有一台输出阻抗为600欧姆的老电台,那就大可不必费心血用50欧姆的VSWR计来修理你的天线,因为那样反而帮倒忙。只要设法调到你的天线电流最大就可以了。 VSWR不是1时,比较VSWR的值没有意义 天线VSWR=1说明天线系统和发信机满足匹配条件,发信机的能量可以最有效地输送到天线上,匹配的情况只有这一种。 而如果VSWR不等于1,譬如说等于4,那么可能性会有很多:天线感性失谐,天线容性失谐,天线谐振但是馈电点不对,等等。在阻抗园图上,每一个VSWR数值都是一个园,拥有无穷多个点。也就是说,VSWR数值相同时,天线系统的状态有很多种可能性,因此两根天线之间仅用VSWR数值来做简单的互相比较没有太严格的意义。 正因为VSWR除了1以外的数值不值得那么精确地认定(除非有特殊需要),所以多数VSWR表并没有象电压表、电阻表那样认真标定,甚至很少有VSWR给出它的误差等级数据。由于表内射频耦合元件的相频特性和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多数VSWR表在不同频率、不同功率下的误差并不均匀。 VSWR都=1不等于都是好天线 一些国外杂志文章在介绍天线时经常给出VSWR的曲线。有时会因此产生一种错觉,只要VSWR=1,总会是好天线。其实,VSWR=1只能说明发射机的能量可以有效地传输到天线系统。但是这些能量是否能有效地辐射到空间,那是另一个问题。一副按理论长度作制作的偶极天线,和一副长度只有1/20的缩短型天线,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它们都可能做到VSWR=1,但发射效果肯定大相径庭,不能同日而语。做为极端例子,一个50欧姆的电阻,它的VSWR十分理想地等于1,但是它的发射效率是0。 影响天线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谐振 天线系统和输出阻抗为50欧的发信机的匹配条件是天线系统阻抗为50欧纯电阻。要满足这个条件,需要做到两点:第一,天线电路与工作频率谐振(否则天线阻抗就不是纯电阻);第二,选择适当的馈电点。

机织学复习材料(课后习题+知识点)解析

机织学复习材料 准备篇 第一章络筒 1、络筒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 络筒的目的:(1)改变纱线的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率(2)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 工艺要求:①卷绕张力适当,波动小,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②筒子卷绕容量大,成形良好,利于储存和运输。③筒子的形状和结构应保证后道工序的顺利退绕。④染色用筒子结构均匀。⑤纱线接头小而牢 2、筒子成形有哪两种基本运动组成?完成两种运动的方式是什么?(1)筒子成形由导纱运动和回转运动组成。 (2)①摩擦传动卷绕机构②锭轴传动卷绕机构 3、何谓纱圈卷绕角?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卷绕角α: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tanα= V2 / V1, V2为导纱运动的速度,V1为回转运动的速度。 4、络筒时纱线为何需要具有一定大小的张力?张力不当有何不利? (1)适度的络筒张力的作用:①能使筒子成形良好、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且不损伤其物理机械性能。②纱线的弱节发生断裂,可为后道工序消除隐患,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2)张力过大,将使纱线弹性损失,织造断头增加;张力过小,则引起筒子成形不良,造成筒子疵点。 5、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均匀管纱退绕张力? 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有:①退绕每个层级②管纱退绕时直径③纱线特数 ④导纱距离⑤络筒速度 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 ①正确选择导纱距离②使用气圈破裂器 6、何为气圈、导纱距离、分离点、退绕点? 气圈:管纱退绕时纱线一方面沿纱管轴线上升,同时又绕轴线作回转运动。由于纱线的这种运动,形成一个旋转曲面,称为气圈。 导纱距离: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的距离。

商业轮转机的张力控制详细讲解

商业轮转机的力控制详解 前言:随着商业印刷市场的扩展,商业轮转机在商业印刷中表现出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给商业轮转机印刷质量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轮转印刷过程常由于力的影响使印刷品套印和折页不准,给印刷带来很多不良品,从而影响生产成本和市场的信誉。下文以桑拿C800为例分析商业轮转印刷力控。 C800商业轮转印刷的显著特点是纸带从开卷到进入折页滚筒都是在绷紧状态下完成的,套准、烘干、冷却、加湿及裁切等前后纸带长度上百米,因此纸带力稳定是保证正常印刷的首要条件现从五个方面分析纸带的力控制。 送纸部分:送纸部分从纸的入口到印刷单元包括了一次力和二次力,一次力采用的是轴制动方式,在纸卷芯部轴端设置刹车片和刹车盘,通过气压方式加载制动力,即气动式力控制系统。保证纸卷以平稳的速度放纸,并通过浮动机构及力检测电路,消除或减轻由于纸卷不圆、偏心、一头松、一头紧等本身原因造成的力波动,并可在印刷过程中对纸卷不断变小引起的力变化进行自动调整。如(图一) 图一:1纸筒也是力控制器所在、2和4导纸棍、3浮动机构。

电器控制原理图如(图二) 分析:供纸部的力控制部分由刹车片、制动器、浮动辊等组成,为了使纸带力保持恒定,纸卷制动器必须能够根据纸带力的波动情况自动进行调整以保证纸带匀速、平稳地进入印刷装置。在机器平稳运行过程中,应保证纸带力稳定在给定值上,在启动和刹车时防止纸带过载和随意松卷。在印刷过程中,随着纸卷直径不断减小,为保持纸带力的恒定,需要对制动力矩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印刷过程中,纸带的线速度保持不变,而纸卷的角速度却随着纸卷直径的减小不断增大。在不考虑由角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矩和阻力矩的前提下,为保证纸带稳定运行,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F×R=T×r F为纸带力,R为纸卷半径,T为纸卷轴芯的制动力,r为纸卷轴芯制动力半径。可以看出,随着纸卷半径的减小,如果不改变制动力的大小,纸带所受到的力会越来越大,最终会使纸带被拉断。因此,在保持纸带力稳定的前提下,随着纸卷半径的减小,制动力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随之减小。简而言之,就是刹车片与刹车盘接触后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从而使纸带具有一定的力,浮动辊在力的作用下产生摆动,通过一个电子检测元件将力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控制刹车盘电压,从而达到控制摩擦力大小的目的,实现纸带力的自动控制。刹车片与刹车盘的间距应在1~2mm之间。 二次力为无级变速控制:无级变速控制是通过电机的转速来控制力的大小其控制原理图如(图三)

张力控制

力控制变频收卷方案 1.传统收卷装置的弊端 纺织机械如:浆纱机、浆然联合机等设备都会有收卷的环节。传统的收卷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因为机械的同轴传动对于机械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用于同轴传动部分的机械平均寿命基本上是一年。而且经常要维护, 维护的时候也是非常麻烦的,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维护费用很高,给很多客户带来了很多不便。尤其是纺织设备基本上是开机后不允许中途停车的,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停车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 2.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优点 * 张力设定在人机上设定,人性化的操作。 * 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卷径的递归运算;空心卷径启动时张力的线性递加;张力锥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转矩补偿的动态调整等等. * 卷径的实时计算,精确度非常高,保证收卷电机输出转矩的平滑性能好。并且在计算卷径时加入了卷径的递归运算,在操作失误的时候,能自己纠正卷径到正确的数值。 *因为收卷装置的转动惯量是很大的,卷径由小变大时。如果操作人员进行加速、减速、停车、再启动时很容易造成爆纱和松纱的现象,将直接导致纱的质量。而进行了变频收卷的改造后,在上述各种情况下,收卷都很稳定,张力始终恒定。而且经过PLC的处理,在特定的动态过程,加入一些动态的调整措施,使得收卷的性能更好。 * 在传统机械传动收卷的基础上改造成变频收卷,非常简便而且造价低,基本上不需对原有机械进行改造。改造周期小,基本上两三天就能安装调试完成。 * 克服了机械收卷对机械磨损的弊端,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方便维护设备。 二. 变频收卷系统构成 1.系统框图

2.变频收卷的控制原理 * 卷径的计算原理:根据V1=V2来计算收卷的卷径。因为V1=ω1*R1,V2=ω2*Rx.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由测长辊走过的纱的长度与收卷收到的纱的长度是相等的。即 L1/Δt=L2/ΔtΔn1*C1=i*Δn2*C2(Δn1---单位时间内牵引电机运行的圈数、Δn2---单位时间内收卷电机运行的圈数、C1---测长辊的周长、C2---收卷盘头的周长、i---减速比) Δn1*π*D1=Δn2*π*D2/iD2=Δn1*D1*i/Δn2,因为Δn2=ΔP2/P2(ΔP2---收卷编码器产生的脉冲数、P2---收卷编码器的线数).Δn1=ΔP1/P1取Δn1=1,即测长辊转一圈,由霍尔开关产生一个信号接到PLC.那么D2=D1*i*P2/ΔP2,这样收卷盘头的卷径就得到了. * 收卷的动态过程分析 要能保证收卷过程的平稳性,不论是大卷、小卷、加速、减速、停车、启动都能保证张力的恒定.需要进行转矩的补偿.整个系统要启动起来,首先要克服静摩擦力所产生的转矩,简称静摩擦转矩,静摩擦转矩只在启动的瞬间起作用;正常运行时要克服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滑动摩擦转矩,滑动摩擦转矩在运行当中一直都存在,并且在低速、高速时的大小是不一样的。需要进行不同大小的补偿,系统在加速、减速、停车时为克服系统的惯量,也要进行相应的转矩补偿,补偿的量与运行的速度也有相应的比例关系.在不同车速的时候,补偿的系数是不同的。即加速转矩、减速转矩、停车转矩、启动转矩;克服了这些因素,还要克服负载转矩,通

张力控制器的知识与特点

张力控制器的知识与特点 现在行业设备中一般主要用日本三菱,蒙特福,KORTIS等张力 控制系统。按型号分有测力式,浮辊式等等。 简单来说,一般张力控制器只需要进行安装调试和微调两个基本操作就可以,其他具体参数要看需要的具体功能了。 对于一个控制器,PID设定一般进行如下调整:一般先把微分D 值设为零,积分I设为一个很小的数为5-10之间,改变P值从小到大,直到系统能调整稳定,当P调整好后,加一个外界干扰,看系统恢复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如果太慢,增加I值,直到达到满意效果,一般系统改变经过两个周期达到平衡为最好。 在工控行业,在一些带状和线状类的产品,经常需要控制张力来达到生产要求,张力控制器就是控制这类张力的一种仪表,张力控制器是一种由单片机或者一些嵌入式器件及外围电路开发而成的系统,是一种控制仪表,它可以直接设定要求控制的张力值,然后直接输入张力传感器的信号(一般为毫伏级别)作为张力反馈值,通过比较得出偏差后,输入到PID等控制器进行处理,最好输出给外围执行机构去控制,最终达到偏差最小,系统响应最快的目的。张力控制器还有所谓的手动控制功能,一般是指人为可以通过张力控制器给定一定的输出量给执行机构(经常为电机的电流量);一些张力控制器还带有卷径推算功能,一般应用在卷取设备上,有放卷和收卷之分;另外还 有锥度调节功能,可以在控制器内部直接设定一些工艺上要求的卷取 第 1 页共 3 页

锥度。 张力控制器的张力控制是指能够持久地控制料带在设备上输送时的张力的能力。这种控制对机器的任何运行速度都必须保持有效,包括机器的加速、减速和匀速。即使在紧急停车情况下,它也有能力保证料带不产生丝毫破损。凹印机张力控制基本上分手动张力控制,开环式半自动张力控制和闭环式全自动张力控制三大类。手动张力控制就是在收卷或放卷过程中,当卷径变化到某一阶段,由操作者调节手动电源装置,从而达到控制张力的目的。不过现代凹印机手动张力控制系统已基本被淘汰,而仅仅作为闭环式全自动张力控制系统中的一种操作模式存在。开环式半自动张力控制又称卷径检测式张力控制,它是用安装在卷轴处的接近开关、检测出卷轴的转速,并通过所设定的卷轴直径初始值和材料厚度,累积计算求得收卷或放卷筒当前的直径,相应卷径的变化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收卷转矩或放卷制动转矩,从而调整料带的张力。因为卷轴每转一圈,卷径会发生2倍于料带厚度的变化。此种张力控制不受外界剌激的影响,能实行稳定的张力控制。但是,由于受传动装置的转矩变化、线性变化和机械损耗等因素影响,这种张力控制的绝对精度较差。闭环式全自动张力控制是由张力传感器直接测定料带的实际张力值,然后把张力数据转换成张力信号反馈回张力控制器,通过此信号与控制器预先设定的张力值对比,计算出控制信号,自动控制执行单元则使实际张力值与预设张力值相等,以达到张力稳定目的。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张力控制方法。 另外,在我国制造和销售的中、高档印刷机张力控制系统中,由于更 第 2 页共 3 页

张力控制原理教程

10本文从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当前技术条件下,矢量变频技术在卷取传动中运用和设计的方法和思路。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理论指导性。 关键词: 张力变频矢量转矩卷径 引言: 在工业生产的很多行业,都要进行精确的张力控制,保持张力的恒定,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诸如造纸、印刷印染、包装、电线电缆、光纤电缆、纺织、皮革、金属箔加工、纤维、橡胶、冶金等行业都被广泛应用。在变频技术还没有成熟以前,通常采用直流控制,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随着变频技术的日趋成熟,出现了矢量控制变频器、张力控制专用变频器等一些高性能的变频器。其控制性能已能和直流控制性能相媲美。由于交流电动机的结构、性价比、使用、维护等很多方面都优于直流电动机,矢量变频控制正在这些行业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取代直流控制的趋势。 张力控制的目的就是保持线材或带材上的张力恒定,矢量控制变频器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达到目的:一、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实现;另一种是通过控制电机输出转矩来实现。 速度模式下的张力闭环控制 速度模式下的张力闭环控制是通过调节电机转速达到张力恒定的。首先由带(线)的线速度和卷筒的卷径实时计算出同步匹配频率指令,然后通过张力检测装置反馈的张力信号与张力设定值构成PID闭环,调整变频器的频率指令。 同步匹配频率指令的公式如下: F=(V×p×i)/(π×D) 其中:F 变频器同步匹配频率指令V 材料线速度p 电机极对数(变频器根据电机参数自动获得)i 机械传动比D 卷筒的卷径 变频器的品牌不同、设计者的用法不同,获得以上各变量的途径也不同,特别是材料的线速度(V)和卷筒的卷径(D),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在此不一一列举。 这种控制模式下要求变频器的PID调节性能要好,同步匹配频率指令要准确,这样系统更容易稳定,否则系统就会震荡、不稳定。这种模式多用在拉丝机的连拉和轧机的连轧传动控制中。若采用转矩控制模式,当材料的机械性能出现波动,就会出现拉丝困难,轧机轧不动等不正常情况。 转矩模式下的张力控制 一、转矩模式下的张力开环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