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基础复习及历年考题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48
生态学概论习题集《生态学概论》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2、可持续发展二、问答题1、什么是全球变化?论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2、论述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填空题1、当前生态学发展的主流是研究及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组成、属性、结构、功能、生态过程及调控。
2、在全球变化中,目前比较严峻的、最引人关注的是、、、、及等生态问题。
3、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的状态。
第二章生态系统一、名词解释1、系统2、生态系统二、问答题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
2、论述生态系统中的基本生态学过程及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填空题1、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它各组分功能的相加,而是一种,既有各组分的功能,又有各组分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2、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构成一个功能整体。
23、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组分和生物组分。
生物组分包括、、三大功能类群生物。
4、按照人类干扰的方式和程度,生态系统可分为、和。
5、生态系统健康不仅是指的健康,而且还包括的健康和健康。
6、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是保持和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持续性,保证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2、生态作用3、生态适应4、生态幅5、胁迫6、生态位7、阳性植物8、阴性植物9、耐阴植物10、生活型11、生态型12、光周期二、问答题1、主要生态因子、限制因子、最小因子的区别?2、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
3、三基点温度与积温的生态学意义?4、森林的主要生态作用?5、以沙漠植物为例,论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三、填空题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将生态因子分为、、、及5类。
2、生物与环境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为环境因子对生物的、生物对环境的和生物对环境的三种形式。
3、生物所在环境中的某种生态因子或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该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B. 动物和植物的互相依赖 C. 植物间的竞争关系 D. 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答案: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下面哪种生态类型被称为“水域生态系统”? A. 草原 B. 沙漠 C. 河流 D.森林答案:C. 河流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什么? A. 从植物转移到动物 B. 从食物链的下层到上层 C. 从阳光到植物再到消费者 D. 从消费者到分解者答案:C. 从阳光到植物再到消费者二、填空题1.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数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生态位2.一段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只有约________被高级消费者所利用。
答案:10%三、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种群密度与生态位宽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个体数量的密度,它会影响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而影响生态位宽度。
种群密度较高时,个体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导致资源利用的增加和生态位宽度的减少;种群密度较低时,资源利用会减少,生态位宽度会增加。
2.解释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案: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
物种多样性还可以促进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平衡,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此外,物种多样性还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持环境的生态平衡。
四、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平衡答案:生态系统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能够得到保持和维持。
2.生物多样性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地域或整个地球上,各类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生态平衡。
以上为基础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希。
生态学概论开卷考试试题一、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15分按研究对象的层次划分 有发展相当成熟的个体生态学和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还有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 正在发展并受到高度重视的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 有成熟的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 还有正在快速发展的微生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按栖息地类型划分 有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河口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 此外湿地生态学和热带生态学也受到重视。
与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有 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地生态学等二、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15分温度与生物生长任何一种生物 其生命活动中每一生理生化过程都有酶系统的参与。
然而 每一种酶的活性都有它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相应形成生物生长的“三基点”。
一旦超过生物的耐受能力 酶的活性就将受到制约。
例如 高温将使蛋白质凝固 酶系统失活 低温将引起细胞膜系统渗透性改变、脱水、蛋白质沉淀以及其他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
不同生物的“三基点”是不一样的。
一般地说 生长在低纬度地生物高温阈值偏高 而生长在高纬度的生物低温阈值偏低。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生物的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温度与生物发育生物完成生命周期 不仅要生长而且还要完成个体的发育阶段 并通过繁衍后代种族得以延续。
最明显的例子是某些植物一定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 才能开花结果 它就像信号开关一样 这个关不过 就不能完成生命周期。
温度与生物发育的最普遍规律是有效积温三、比较k-r两种生物对策的特点 15分R对策生物的个体较小 繁殖能力较强 但寿命较短 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般缺乏保护后代机制 竞争力弱 但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 种群易爆发 比如老鼠。
而k 对策生物的个体大 个体通繁殖率低、寿命长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机制 一般扩散能力较弱 但竞争能力较强较大 比如大象 老虎。
四、论述你所知道的生态学原理 20分1.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影响动物的形态 生理 和生活习性 动物通过进化改变各方面来更好的适应环境2. 动物的行为反过来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第一章生态系统概论1、生态学起源洪堡《植物地理学随笔》关注的是什么决定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
达尔文《物种起源》“是什么驱动力决定着这一草坪上每种植物种类与比例”恩斯特.赫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Ecology”坦斯利 1935 首次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定义强调了生态系统中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以及生物有机体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性。
G.Evelyn Hutchinson(G.伊芙琳.哈钎森) “现代生态学之父”Raymond Lindeman(莱曼德.林德曼)“十分之一定律”Odum兄弟,能流,开创了“生态系统”研究的热潮,创建了能值理论与方法。
20世纪中叶,“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观点形成了以Robert MacArthur(侧重于研究较小等级的生态学系统)和Eugene Odum为首的两大学派。
广泛应用数学模型工具。
20世纪50-60年代酸雨等环境问题,导致环境生态学兴起,开始了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寂静的春天》1962 蕾切尔.卡逊2、生态系统的特性:(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也越强。
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调节也就失去了作用;(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能量流动是单方向逐级递减的,物质流动是循环式的,信息传递则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构成了信息网;(4)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
因此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特性4、反馈:指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过程5、生态系统生态学:指研究(1)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变化与演替,(2)系统内部组分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3)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反馈,(4)人为影响与调控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原理、过程机理及管理技术的科学。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 环境因素B. 生物个体C. 生物种群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因此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A. 物种多样性B. 群落结构C. 群落动态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群落动态等,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特征。
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环境污染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A. 温度B. 光照C. 食物D. 空间答案:D解析: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和生物因子(如食物、竞争等),空间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
二、判断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从消费者到分解者,最后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不可逆转。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错误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面,不仅仅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保持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三、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汇编第一章绪论考点1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
经典生态学对生态学的定义: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现代生态学对生态学的定义是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考点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生态学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自身特殊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即是“生态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一定实体(生态系统)内各层次、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
纵向方面来说,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生态学:以生物的个体为研究对象。
其基本内容与生理生态相当。
2种群生态学:种群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同种个体的组合。
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3群落生态学:群落是由一定种类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结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
4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平衡、稳定及其调控机制。
5景观生态学:景观指不同类型群落水平的集合体,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组合,探讨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尤其强调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
6全球生态学:区域和景观范围扩展到全球,是全球生态,也即生物圈或生态圈。
这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组织层次,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3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一)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前)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为了更多地寻找到猎物、采集到野果,不得不对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周围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自觉与不自觉地了解和积累动植物以及自然的知识,选择栖居在生存条件比较好的环境之中。
(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进入17世纪以后,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成长17世纪早期。
达尔文发表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天择论1895年,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发表《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植物生态学》)。
生态学概论习题及答案生态学概论习题及答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研究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揭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学习生态学的过程中,习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生态学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生态学概论的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什么是生态学?它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
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地区内,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类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物圈则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的总体。
习题二:什么是生态位?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它包括物种所占据的生活空间、所需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等。
生态位的作用是帮助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避免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实现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习题三: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哪些价值?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和生物的遗传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生物多样性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生物多样性能够提供药物和其他生物资源,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保障。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能够提供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丰富人们的生活和知识。
习题四:什么是生态足迹?它如何反映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一个人、一个社区或一个国家所需的土地和水资源,以及处理废物所需的土地面积。
它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生态足迹大的地区意味着消耗了更多的资源,产生了更多的废物,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因此,通过计算生态足迹可以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
习题五: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它对人类的福祉有何影响?答案: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利益。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生物的生理机制B. 种群的动态变化C.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D. 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质循环答案:A2.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指: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所有生物答案:B3. 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狮子B. 兔子C. 树木D. 昆虫答案:C二、填空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开始的。
答案:生产者2. 食物链中,位于最末端的生物被称为________。
答案:顶级消费者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衡量。
答案: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三、简答题1. 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包括其利用资源的方式、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生态位的概念有助于理解物种如何共存,避免资源竞争,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
2.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循环性的,即物质在生物体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
这一过程包括生物的摄取、转化、排泄和死亡分解,以及物质在环境中的再利用。
物质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四、论述题1. 论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案: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排放污染物、过度开发资源等方式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等问题。
保护措施包括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减少污染排放,以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等。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个体生物的行为B. 种群的遗传特性C. 种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物种的分类和分布答案:C2. 以下哪一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土壤肥力D. 工业生产答案:D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迁入率D. 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D4. 群落演替的驱动力不包括:A. 自然灾害B. 人类活动C. 物种的自然灭绝D. 土壤的pH值变化答案:C5. 以下哪个是顶级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A. 维持能量流动的平衡B. 促进物种多样性C. 控制食草动物的数量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们之间可以进行________。
答案:交配和繁殖2.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它反映了物种对________、空间、食物资源以及天敌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和利用情况。
答案:资源3.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是________的,而物质循环是________的。
答案:单向的;循环的4. 物种多样性通常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________。
答案:生物群落的复杂性5.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答案:栖息地的破坏;环境污染三、简答题1. 描述生态学中的“稳态”概念,并解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答案:生态学中的“稳态”指的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其原始状态或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这种稳态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生态系统在面对自然或人为干扰时保持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的提供。
2. 解释什么是“生态足迹”,并讨论它在环境可持续性评估中的作用。
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特别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实用3份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 1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2016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
()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正确答案】:D第2题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
这是()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正确答案】:A第3题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正确答案】:D第4题在对某生物群落__中,共__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正确答案】:B第5题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正确答案】:D第6题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正确答案】:C第7题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正确答案】:C第8题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位移动【正确答案】:A第9题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为()A.环境促成群落的形成B.群落造成了环境C.相互影响和制约D.无关【正确答案】:C第10题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正确答案】:B第11题一片农田弃耕后,依次被杂草、灌丛乃至森林替代的过程属于()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水生演替【正确答案】:B第12题下列食物链中,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A.青草→羊→狼B.羊→蚯蚓→鸡C.马→马蛔虫→原生动物D.动物尸体→秃鹫→微生物【正确答案】:A第13题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A.夏眠B.穴居C.迁移D.昼伏夜出【正确答案】:C第14题相同的群落类型()A.可童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正确答案】:B第15题植被类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是()A.温度B.二氧化碳C.氧气D.风【正确答案】:A第16题下列不属于按__层次划分的分支学科是()A.个体生态学B.景观生态学C.进化生态学D.种群生态学【正确答案】:C第17题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正确答案】:A第18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包括下列因素中的.哪项()A.群落自身的特点B.群落受到干扰的方式C.干扰的时间D.估计稳定性的指标【正确答案】:C第19题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正确答案】:B第20题植物固定的目光能占其吸收的日光能的比率称为()A.同化效率B.净生产力C.生长效率D.维持价【正确答案】:C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 22016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学研究的主体是:A. 个体生物B. 生物种群C. 生态系统D. 生物圈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生物B. 非生物C. 能量D. 气候3. 生态位是指: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物种在地理上的分布C. 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D. 物种在群落中的数量4.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A.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 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 遗传多样性、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5. 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通常被称为:A. 初级阶段B. 次级阶段C. 顶极阶段D. 衰退阶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______稳定性。
7. 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的______。
8.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是______的,而物质循环是______的。
9. 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捕食、寄生、______和竞争等。
10. 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______的需求面积。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2. 描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分类。
13. 解释什么是生物入侵,并举例说明其对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5. 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缓解措施。
生态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 生态系统2. D. 气候3. C. 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4. A.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5. C. 顶极阶段二、填空题6. 恢复力7. 数量8. 单向流动,循环9. 共生10. 生态系统三、简答题11.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学基础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4题,每题1分,共84分)1.硅藻一桡足动物一沙丁鱼一较大鱼一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A、腐屑链B、寄生链C、混合链D、捕食链正确答案:D2.红外线对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
A、热效应B、抑制生长C、延迟发育D、促进维生素D合成正确答案:A3.根据生态位理论,在一个群落中,生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A、趋于互补,利用卓低B、趋于竞争,利用率商C、趋于竞争,利用率低D、趋于互补,利用率高正确答案:D4.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 )A、次级生产量B、初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正确答案:B5.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年龄锥体的形状为( )。
A、上窄下宽B、中间宽上下窄C、中间窄上下宽D、上宽下窄正确答案:A6.《中国植被》(1980)中未采用的植物群落分类单位是( )A、生态型B、群系C、植被型D、群丛正确答案:A7.下面关于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K对策者竞争能力强B、r对策者幼体存活率低C、r对策者适应不稳定环境D、K对策者种群恢复能力强正确答案:D8.土壤养分有效性最好、最有利于作物生产的土壤pH范围是( )。
A、8.0-9.0B、6.0-7.0C、4.0-5.0D、10-11正确答案:B9.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具有的特征之一是 ( )A、环境变化剧烈B、种群数量变化太C、系统趋于稳定D、结构趋于简单正确答案:C10.对于S型增长的种群,根据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 )。
A、大于1B、等于0C、介于0-1D、等于1正确答案:B11.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龄个体少,幼龄个体多B、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C、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D、幼龄与老龄的个体数大致相等正确答案:B12.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 )A、海克尔B、马世骏C、坦斯利D、竺可桢正确答案:C13.加剧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多种,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
23生态系统1.(2024·6月浙江卷)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城市动物园饲养濒危动物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B. 在培育转基因生物时需考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C. 酸雨、全球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会威胁生物多样性D. 通过立法、宣传教育,让人们树立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2.(2024·湖南卷)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城市地区建设人工湿地可改善生态环境B. 移除湖泊中富营养化沉积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C. 移栽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D. 气温和害虫对湿地某植物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3.(2024·全国甲卷)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种群之间数量变化的关系,如甲数量增加导致乙数量增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数量的变化不会对丙数量产生影响B. 乙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C. 丙可能是初级消费者,也可能是次级消费者D. 能量流动方向可能是甲→乙→丙,也可能是丙→乙→甲4.(2024·安徽高考)磷循环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磷经岩石风化、溶解、生物吸收利用、微生物分解,进入环境后少量返回生物群落,大部分沉积并进一步形成岩石。
岩石风化后磷再次参与循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磷元素年周转量比碳元素少B. 人类施用磷肥等农业生产活动不会改变磷循环速率C. 磷参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D. 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5.(2024·广东卷)松树受到松叶蜂幼虫攻击时,会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寄生蜂卵孵化后以松叶蜂幼虫为食。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过程中松树释放的信息应是化学信息B.3种生物凭借该信息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C.松树和寄生蜂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D.该信息有利于维持松林群落的平衡与稳定6.(2024·河北高考)我国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史。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生态学研究的是什么?A. 个体生物B. 种群C. 群落D. 环境2.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人类活动D. 土壤3. 物种多样性指数主要用于衡量什么?A. 物种数量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分布D.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4. 生态位是指什么?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 物种在地理分布上的位置D. 物种在进化树上的位置5.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向的,对吗?A. 对B. 错6. 什么是生态平衡?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平衡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平衡C.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平衡D.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能量和物质的平衡状态7.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食物生产B. 清洁空气C. 疾病控制D. 所有以上8. 什么是生态足迹?A. 一个人在生态系统中占用的空间B. 一个人在生态系统中留下的痕迹C. 一个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 一个人在生态系统中的消费量9.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C. 生物地理分布的多样性D. 生物遗传特征的多样性10. 什么是入侵物种?A. 原生于某个生态系统的物种B. 被引入到新生态系统的物种C. 在生态系统中数量迅速增长的物种D. 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种答案:1-5 B D B D B6-10 D D A D 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物种多样性?A. 气候B. 土壤C. 人类活动D. 物种的繁殖能力12. 以下哪些属于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A. 负反馈B. 正反馈C. 竞争D. 捕食13. 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 生产性服务B. 调节性服务C. 文化性服务D. 支持性服务14. 什么是生态恢复?A. 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过程B. 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 恢复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D. 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15. 以下哪些是生态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统计分析答案:11 A B C D12 A B C D13 A B C D14 A B C D15 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层次不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A. 生物个体层次B. 生物种群层次C. 生物共同体层次D. 生物个体种群共同体层次答案:D2.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层次?A. 生物圈、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生物个体B. 生物圈、生物种群、生物个体C. 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生物个体D. 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生物圈答案:D3.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某一生态系统中的什么角色?A. 数量和密度B. 土地利用和空间分布C. 聚集和群落D. 生理和行为答案:D4. 下列关于食物链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A. 食物链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B. 食物链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层次结构C. 食物链是指食物和营养物之间的传递链条D.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单位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生物个体、种群、共同体、生态位、生态系统等层次。
生态学涉及的内容包括生物圈、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种多样性、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等。
2. 什么是生态位?生态位的分类和作用是什么?生态位是指生物在某一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生态角色。
生态位的分类包括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是指生物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所能占据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指生物在与其他生物竞争时所实际占据的生态位。
生态位的作用是维持物种的个体数和种群结构稳定,调节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并通过竞争、适应和演化等方式塑造生物群落结构。
3. 请解释一下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要素。
生态系统是由一定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生物圈、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总和;生物共同体是指生活在同一地方、相互依赖的种群的集合;生物种群是指同种个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总体;生物个体是最基本的生态学研究单位,指一个单独的生物生命个体。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是研究()的科学。
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B. 生物体内生理过程C.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D. 动物的行为学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气候因素答案:D3.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规律是()。
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多向流动,逐级递减D. 循环流动,逐级平衡答案:A4. 下列关于生态位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B. 生态位包括了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和对资源的利用C. 生态位重叠表示物种间不存在竞争关系D. 生态位分化是物种共存的必要条件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功能?A. 美化环境B. 稳定生态系统C. 提供观赏价值D. 增加物种数量答案:B二、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部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发生______。
答案:崩溃2. 在食物链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能量的来源,被称为______。
答案:生产者3. 一个物种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与特定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称为该物种的______。
答案:生态型4. 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为了减少竞争,它们之间的生态位可能会发生______。
答案:分化5.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是指物种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动态平衡三、简答题1. 简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生产力和较高的生物量,能够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食物、清洁水源、气候调节等。
其次,生物多样性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使其更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外来干扰。
最后,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能性,促进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