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79.00 KB
- 文档页数:3
2021年高中生物 5.1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3.生态系统的范围: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它是地球上的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的总和。
答案:1.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2.水域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3.生物圈 全部生物 无机环境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①物质:空气、水、无机盐等。
②能量:阳光、热能等。
(2)生产者。
①主要类群:自养生物,主要是________,还包含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
②作用:通过________,把太阳能转变为有机物中可被生物利用的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______。
(3)消费者。
①主要类群: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____________等。
②作用。
a .将有机物转化为________,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 .帮助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
(4)分解者。
①主要类群:________________及某些动物。
②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_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
[判断](1)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
( )(2)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生物,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 )(3)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 )(4)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2.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①概念: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______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实例。
(2)食物网。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________连接成的复杂________。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2.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3.在某一生态系统中,螟虫、螳螂(以螟虫为食)的种群数目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螟虫、螳螂有关的食物链中,螳螂为第二营养级B.长期喷洒DDT,螳螂体内DDT浓度往往高于螟虫C.在AB段,螟虫的数量有时少于螳螂D.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D.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5.下图曲线X、Y表示10年内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两种不同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X可能是外来入侵物种B.X所处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是初生演替C.X和Y的种间关系是竞争D.Y的密度变化可能导致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6.在碳循环中,连通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物类群和生理作用分别是()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④光合作用⑤呼吸作用⑥蒸腾作用⑦化能合成作用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⑦C.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⑥⑦7.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甲、乙和丙、丁、戊所对应方框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戊不一定是微生物C.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只有乙2和丙2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8.地球上的三个碳库为大气圈库、水圈库和生物库,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迅速交换。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B.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没有一定的空间范围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解析:选B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公园中的全部菊花;②一块棉田中的所有的棉蚜;③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树及其无机环境;④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⑤长江中的全部生物;⑥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A.①③⑥B.②④③C.②⑤⑥D.①⑤③解析:选C 种群是同种生物,①菊花不一定是同一物种;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③中没有包括全部生物;群落是一定地域中的所有生物,④不是全部生物。
3.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B.硅藻C.硝化细菌D.酵母菌解析:选B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上述生物中,只有硅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虽然是生产者,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蚯蚓和酵母菌都是分解者。
4.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草→兔子→狐狸→狼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C.庄稼←田鼠←蛇←山鹰D.青蛙←蛇←鼠←猫头鹰解析:选A A选项中的食物链,符合正确书写;B选项中的食物链出现了分解者;C选项中的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错误;D选项中的食物链中没有生产者,并且取食关系表示错误。
5.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中,至少具有的营养级数目和螳螂在此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分别是( )A.3个、第二营养级B.3个、第三营养级C.4个、第二营养级D.4个、第三营养级解析:选D 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该成语中隐含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故该食物链至少有4个营养级,螳螂是第三营养级。
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 太阳光能是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蚯蚓是需氧生物,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2.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C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二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解析] 一级消费者是草食性动物,为第二营养级;二级消费者是肉食性动物,是异养型生物;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分解者都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在第二营养级上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解析] 食物网中的生物可能处在不同的营养级上,但是生产者和植食性动物除外,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一定是第二营养级。
动物中有消费者也有分解者,如蚯蚓。
细菌中有分解者也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
4.(2017·广西桂林中学期中)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成分是( D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最重要的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进入生物群落;构成生物的各种物质元素,一方面通过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更重要的是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自主训练题编号:31 编写者:审核者:1.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2.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3.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4.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5.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六营养级A.① B.②③C.①③D.①②③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植物一定是生产者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7.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A8.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五个种群(A1、A2、A3、A4、A5),B包含两个种群(B1、B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A.10条B.15条C.20条D.25条9.某生态系统中含有鹿、蛇、猫头鹰、草、兔、鼠等生物,能使猫头鹰增多的是()A.蛇增多、鹿增多、草减少B.鹿减少、蛇增多、鼠减少C.兔减少、草减少、鼠减少D.蛇减少、草增多、鹿减少10.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麻提能训练1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卵、幼虫、蛹和成虫②某一池塘的全部生物③亚马孙丛林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 •③④①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答案C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①符合种群的概念;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②符合群落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③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C正确。
2.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 生产者、b -------- 分解者、c 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答案A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d——蓝藻(原核生物)属于a——生产者,e——腐生细菌(原核生物)属于b——分解者,即原核生物与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分别有交集。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形成的统一整体B .生态系统的组成只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若没有分解者会导致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堆积如山,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A错误;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错误;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4 .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V”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B .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C.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D .鹰占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答案C解析根据表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可知该食物网如图: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A、B、D正确;鹰占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人类大量捕杀鼠,狐狸和鹰的数量会减少,C错误。
高中生物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训练案新人教版必修35、1 生态系统的结构训练案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黄羊、野兔等动物后,其生存数量首先减少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三级消费者3、由于施肥不当,造成西瓜苗大量死亡,随后西瓜地里的细菌和真菌将()A、不能生存B、数量下降C、数量上升D、数量不变4、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A、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D、分解者5、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中形成食物网的原因()A、生物之间有间接关系B、生物之间有直接关系C、生物之间有食物关系D、生物之间有亲缘关系6、下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两个生态系统分别是()A、 A是热带草原,B是热带雨林B、 A是热带雨林,B是温带雨林C、 A是冻土苔原,B是热带雨林D、 A是热带苔原,B是温带草原7、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产者和分解者D、各级消费者8、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CO2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的生物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9、在生态系统中,当狼捕食山羊时,它是()A、第二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B、第三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和第二营养级D、初级消费者和第二营养级10、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和食物链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食物链、食物网D、阳光、热能、空气1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和分解者C、分解者和消费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12、下列哪一组名词,可能用于同一生物体上()A、生产者、异养生物B、异养生物、草食动物C、自养生物、寄生生物D、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13、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人们基本生活资源严重短缺,卫生条件极度恶化,之后伊位克南部又爆发了势头凶猛的霍乱。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A.基础训练1.一片草原,由于干旱使得草都死亡,下列生物中受害最轻的是()A.昆虫 B.蘑菇 C.鼠 D.兔2.绿眼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在有光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条件下却能在无光条件下却能在水中摄食有机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它()A.是生产者 B.是分解者C.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3.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硝化细菌、紫菜、地衣 B.木耳、团藻、白菜C.衣藻、小麦、醋酸菌 D.海带、苹果树、酵母菌4.生态学中对生态系统的成分划分的依据是()A.结构特点 B.营养功能 C.对环境的适应 D.生理功能5.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草→兔→狼→细菌 B.阳光→草→兔→狼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昆虫→蛇→鹰6.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应属于()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A+B+C7.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造单纯林等,其共同特点是()A.缩短了食物链 B.加长了食物链 C.保护了原有食物链 D.维持了原有食物链8.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阴塞航道,成了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碍。
一株水葫芦可以在50天产生1000个后代,其主要原因是()A.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C.生殖率高和占据生态空位 D.以上答案均正确9.下列各项中,饮食非生物因素的是(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10.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为王,成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绿色灾难。
下列不是紫茎泽兰在我国泛滥成灾的原因是()A.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竞争关系物种的制约D.一旦脱离原产地,就发生基因突变,变得生命力特别强B.提高训练11.图中,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存在 B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A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C D H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 E F G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12.右图是—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H属于第3营养级C.G和F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D.如在该生态系统中施用DDT,则这种杀虫剂在H中浓度最高,其次是在D中13.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二条捕食链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14.在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蚯蚓数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A.增多B.减少C.基本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5.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①生产者②分解者③消费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食物链和食物网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A.①②③④B.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指的是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答案 C2.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⑥⑦解析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
答案 C3.(2013·太原模考)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蜣螂、蚯蚓为分解者;多数细菌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和光合细菌等是生产者;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成分;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猪笼草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是生产者,在捕食虫子时为消费者。
答案 C4.(2013·广东揭阳一模,3)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 )。
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B.属于次级消费者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解析由题目可知该甲虫营腐生生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植物之间不是捕食关系,不属于消费者,A、B错误;位于能量金字塔的底部的是生产者,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课时同步练习:生态系统的结构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中表达了以下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消费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2.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A.仅限于绿色植物B.仅限于自养生物C.全部植物及细菌和真菌D.全部自养生物及局部异养生物3.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表达,正确的有()①凡是自养生物都是消费者②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③绿色植物都是消费者④异养型生物都是分解者⑤植物不都是消费者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4.以下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是有限的C.一种生物能够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2021·汕头检测)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形式图,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此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不止一个B.食物链〝甲→丙→乙→丁→辛〞是图示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C.假定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作清楚变化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要丁和辛6.以下有关图示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只要两条食物链B.狐与鸟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7.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停止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停止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消费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8.以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判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D.假设昆虫突然增加,短期内食草鸟数量将不发作变化9.如图,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示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10.如图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假定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状况是()A.鲈鱼的引入会招致土著鱼的增加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优势C.浮游植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11.如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别正确的选项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12.如图表示由5个物种(U、V、W、X、Y)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Z表示分解者,箭头表示能量活动的方向。
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练习
【双基提要】
1.生态系统是指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前者又可分为和,后者又可分为、、
、等。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和。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和。
5.在生态系统中,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因此,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6. 是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它一般不超过
个营养级。
许多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
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7. 和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和
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课堂反馈】
例1 一块农田、一块农田中的全部油菜和一块农田中的全部生物分别属于( )
A.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种群和群落
C.群落、种群和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群落和种群
例 2 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图,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在生态系统的作
用
是。
(2)B表示,在生态系统的作
用
是。
(3)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1和肉食
性动物2统称为,在生
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通常属于第
营养级,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1和肉食性动物2能否构成一条食物
链? ,原因是。
(4)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紧密联系,才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的和。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水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陆地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关系的是 ( )
A.青蛙捕食昆虫 B.兔子啃食松蘑
C.山羊吃树叶 D.人吃黑木耳
4.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A、B、C都不是
5.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 )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红叶李、紫菜、苹果树
6.在生态系统中,能直接将含氮有机物变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的生物成分是(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 D.次级消费者
7.羊是草食性动物,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①生产者②初级消费者③次级消费者
④第一营养级⑤第二营养级⑥第三营养级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①③
8.食物网的特征为 ( )
A.每一种植物都被多种动物捕食 B.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
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D.A、B、C都正确
9.在食物链中,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当次级消费者增加时,三级消费者减少
B.当初级消费者增加时,次级消费者减少
C.当三级消费者增加时,次级消费者增加
D.当次级消费者增加时,初级消费者减少
10.下列对“植物→鼠→蛇→山鹰”这条食物链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是生产者 B.鼠是第一营养级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保护蛇可以抑制鼠
11.一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 )
A.营养级 B.食物链 C.食物网 D.食物链和食物网
12.在一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食物网
13.下列各项中,可被视为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细菌
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水蚤和细菌
D.一个鱼缸中所有的金鱼和水草
14.(多选)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细菌、真菌等。
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C.它们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D.细菌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非选择题
15.右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除阳光、CO2、H20、N2以外,其余部分总
称为。
(2)图中未展示出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还有
等。
(3)在该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4)在该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首先利用把等合成储存能量的有
机物,因而它是生态系统的。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图中蝉、螳螂、黄雀和蛇等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物质和能量都是由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因而它们是生态系统的。
(6)无论是绿色植物还是各种动物,都能产生一些残落物或排遗物,并最终都要死
亡形成遗体。
这些物体中的物质和能量都可以被利用,并转化为无机物,再次被绿色植物利用,它是生态系统的。
(7)由此可以看出,能量通过流人生态系统中;和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
16. 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简化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
物是。
(2)图中食虫鸟属于消费者、第营养级。
(3)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4)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图中还缺少。
(5)在“牧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兔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期内会引起的变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