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湿地常用植物名录

人工湿地常用植物名录

人工湿地常用植物名录
人工湿地常用植物名录

人工湿地常用植物名录附表1 常见湿地挺水植物

1

2

3

人工湿地植物种类

科属植物中名类型学名应用工艺 香蒲科香蒲挺水Typha orientalis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禾本科芦苇挺水Phragmites australis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皇竹草湿生、挺水Sympnytum peregrjnum lede 潜流湿地 菰挺水Zizania latifolia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芦竹湿生、挺水Arundo donax Linn. 潜流湿地 薏苡湿生、挺水Coix lacryma-jobi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水稻挺水Oryza sativa L 表流湿地 花叶芦竹湿生、挺水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 潜流湿地 虉草湿生、挺水Phalaris arundinaced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李氏禾浮水Leersia Sw hexandrs Sartz. 氧化塘 莎草科荸荠挺水Heleocharis dulcis 表流湿地 水葱挺水Scirpus validus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风车草湿生、挺水Cyperus alternifolius ssp.flabelliformis 潜流湿地 纸莎草挺水Cyperus papyrus 潜流湿地 藨草挺水Scirpus triqueter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针蔺挺水、浮水Eleoch aris congesta subsp. Japonica 表流湿地、氧化塘茳芏挺水Cyperus malaccensis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睡莲科荷花挺水Nelumbo nucifera 表流湿地 芡实浮叶Euryale ferox.景观塘 荇菜浮叶Nymphoides peltatum 景观塘 萍蓬草浮叶Nuphar pumilum 景观塘、氧化塘 睡莲浮叶Menyantehes trifolia 氧化塘、景观塘 天南星科菖蒲挺水Acorus calamus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马蹄莲湿生、挺水Zantedeschia aethiopica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 大薸浮水Pistia stratiotes 氧化塘 芋挺水Colocasia esculenta 表流湿地 海芋挺水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 潜流湿地 泽泻科泽泻挺水Alisma plantago-aquatica 表流湿地 慈姑挺水Sagittaria trifolia 表流湿地 泽苔草挺水、湿生Caldesia parnassifolias 表流湿地、潜流湿地 三白草科蕺菜湿生Houttuynia cordata 表流湿地 伞型花科水芹菜浮水、挺水Oenanthe javanica 氧化塘、表流湿地 十字花科豆瓣菜浮水Nasturtium officinale 氧化塘、表流湿地

长沙地区常见植物名录(内附图)

长沙地区常见植物名录 序号种名科名形态学名 1 马尾松松科常绿乔木Pinusmassoniana lamb. 2 湿地松松科常绿乔木PinuselliottiiEngelm 3 黑松松科常绿乔木PinustabulaeformisCarr. 4 华南五针松松科常绿乔木PinusParviflora. Sieb.et 5 日本五针松松科常绿乔木Pinusparviflora Sieb.etZucc. 6 雪松松科常绿乔木Cedrusdeodata (Roxb) loud 7 白皮松松科常绿乔木PinusbungeanaZucc. 8 金钱松松科落叶乔木Pseudolarixamabilis (Nelson) Rehd. 9 圆柏柏科常绿乔木Sabina chinensis (L.) Ant . 10 龙柏柏科常绿乔木Sabina chinensis cv. Kaizuca 11 塔柏柏科常绿乔木sabinachinensiscv.Pyramidalis 12 侧柏柏科常绿乔木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 13 柏木柏科常绿乔木CupressusfunebrisEndl 14 铺地柏柏科常绿灌木Sabina chinensis var. sargeuttii 15 洒金柏柏科常绿灌木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 cv.Aurea Nana 16 罗汉柏柏科常绿灌木Thujopsisdolabrata Sieb.et Zucc 17 千头柏柏科常绿灌木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 cv.Sieboldii 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交叉对生或3-4片轮生,稀螺旋状着生,鳞形或刺形,或同一树本兼有两型叶。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枝顶或叶腋;雄球花具3-8对交叉对生的雄蕊,每雄蕊真2-6花药,花粉无气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对生或3-4片轮生的珠鳞,全部或部分珠鳞的腹面基部有1至多数直立胚珠,稀胚珠单心生于两珠鳞之间,苞鳞与珠鳞完全合生。球果圆球形、卵圆形或圆柱形;种鳞薄或厚,扁平或盾形,木质或近革质,熟时张开,或肉质合生呈浆果状,熟时不裂或仅顶端微开裂,发育种鳞有1至多粒种子;种子周围具窄翅或无翅,或上端有一长一短之翅。

中国湿地植物初录

中国湿地植物初录 本名录中的湿地植物包括: 1.只有在湿地中出现(Carex Lasiocarpa、Hippuris Valgaris 、Qxycoccus Microcarpus、sphagnum Palustre等) 2.在同一工区,既能在湿地中,又可在非湿地中生长的(Larix gmelinii、Phragmites australis Vaccinirm uliginosum等); 3.在一些地区仅见湿地,而在另一些地区则可同时出现在湿地或非湿地中的植物(Ledumpalustre、Rubus chamaemorus,Sphagnum fuscum等)。上述三种类群中,仍以第一种为主,约占本名录80%。 名录初步收录了我国湿地(沼泽、沼泽化草甸、水生植物及盐沼等)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种及变种、变型(其中19变种,6变型)。仅列出植物学名,中名及部分地方名。其顺序基本上按恩格勒(A.Engler)系统排列,属、种以字头的字母顺序排列。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名录中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苔藓植物 毛叶苔科Ptilidiaceae 毛叶苔属Ptilidium Ness 毛叶苔P.ciliare (L.)Hamp. 护蒴苔科Calypogeiaceae 护蒴苔属Calypogeia (Raddi)Ness

沼生护朔苔 C.sphagnicola (Anr.etPerss) Warnst.et Loesk. 裂叶苔科Lophoziaceae 挺叶苔属Anastophyllum(Spruce)Steph. 小挺叶苔 A.minutum(Schreb.exCrantz)Schust 细裂瓣苔属Barbilophozia Loesk. 二裂细裂瓣苔 B.kunzeana(Hueb.)k.Miill 无褶苔属Leiocolea Buch. 方叶无褶苔L.bantriensis (Huek.)steph 方叶苔科Scapaniaceae. 合叶苔属Scapania Dumort. 湿生合叶苔S.irrigua(Ness)Dunort. 沼生合叶苔S.Paludicola Loese.et k.Muell. 齿萼苔科Lophocoleaceae 裂萼苔属Chiloscyphus Cord. 多苞裂萼苔C.Polyanthus var.rivularis (Schrad.)Ness. 大萼苔科Cephaloziaceae 大萼苔属Cephalozia (Dumort)Dumort. 喙叶大萼苔C.connivens (Dicks.)Lindb 短瓣大萼苔C.macounii (Aust.)aust 拟大萼苔科Cephaloxiellaceae 拟大萼苔属Cephaloziella Spruce 狭叶拟大萼苔C.elachpista(Jack)Schiffn.

园林绿化常用树种名录乡土植物种类

园林绿化常用树种名录 GYMNOSPERMAE裸子植物 G3. Pinaceae松科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G4. Taxodiaceae杉科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 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 (L.) Rich.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 Araucariaceae Henkel et W. Hochst. 南洋杉科 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 Sweet Cupressaceae Bartling柏科 龙柏Sabina chinensis (L.) Ant. cv. Kaizuca Podocarpaceae Endl. 罗汉松科 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竹柏Podocarpus nagi (Thunb.) Zoll. et Mor ex Zoll. Taxaceae红豆杉科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 var. MONOCOTYLEDONES单子叶植物 314. Palmae棕榈科 银海枣(林刺葵)Phoenix sylvestris Roxb. 椰子树Cocos nucifera L. 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H. Wendl.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 Br. 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F. Muell.) H. Wendl. et Drude 大王椰子(王棕)Roystonea regia (Kunth) O. F. Cook 鱼尾葵Caryota mitis Lour. 海枣Phoenix dactylifera L. 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Wendl. 棕竹Rhapis 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 美丽针葵(软叶刺葵)Phoenix roebelenii O. Brien Gramineae禾本科 马尼拉草Zoysia matrella (L. ) Merr.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和后期维护管理汇总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和后期维护管理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关键在于工艺的选择和对植物的选择及应用配置,因此,科学的选择和配置水生植物对人工湿地系统和景观的营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水生植物概述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沼泽地的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目前国内通用的分类方法是把水生植物分为 4 类: (1)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是指茎叶挺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香蒲、黄菖蒲、燕子花、慈姑、芦苇、灯心草、蒲苇等。 (2)浮叶植物。浮叶植物是指叶片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凤眼莲、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等。 (3)漂浮植物。漂浮植物的根不生于泥中,植株部分漂浮于水面之上,部分悬浮于水里,如满江红、水鳖、浮萍等。 (4)沉水植物。沉水植物的整个植株全部没于水中,或仅有少许叶尖或花露于水面,如金鱼藻、菹草、苦草、黑藻等。 二、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1)水生植物的景观功能水生植物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它不仅可以观色、闻香、还能赏姿,并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荷叶青翠而洁净,叶型如伞,大而美观。荷花淡雅清香,气质高贵。菖蒲是常绿水生观叶植物,与碎石相配以增加景观效果。芦苇丛植于水边,微风轻拂,哗哗作响,体现了动和静集合。 (2)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在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水质的净化功能上: ①直吸收利用污水中可利用态的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②为根区好氧微生物输送氧气; ③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 水生植物除了可以改善水质外,还具有维护物种多样性,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改善土壤等生态功能。 三、人工湿地植物的选用原则 (1)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管理简单、方便是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的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的许多麻烦。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的植物。 (2)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 ①抗冻、抗热能力 由于污水处理系统是全年连续运行的,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差或不能适应的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②抗病虫害能力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与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效果。 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和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污染物,因此所选用的水生植物除了耐污能力要强外,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围的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3)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BOD5、COD、TN、TP 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物去除的,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4)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常会出现因冬季植物枯萎死亡或生长休眠而导致功能下降的现象,因此,应着重选用常绿冬季生长旺盛的水生植物类型。 (5)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所选植物根

(整理)岸边植物名录索引表

苘麻 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 【拼音】qǐngmá 【来源】为锦葵科苘麻属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 植物形态: 苘麻,又名:白麻(《纲目》),通称青麻、野苎麻、八角乌、孔麻。果实也有叫麻果的。一般也可指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可达3~4米。茎直立,具软毛。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密生柔毛;叶柄长8~18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8~2.5厘米,粗壮;花萼绿色,下部呈管状,上部5裂,裂片圆卵形,先端尖锐;花瓣5;黄色,较萼稍长,瓣上具明显脉纹;雄蕊简甚短;心皮15~20,长1~1.5厘米,顶端平截,轮状排列,密被软毛,各心皮有扩展、被毛的长芒2枚。蒴果成熟后裂开;种子肾形、褐色,具微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常见于路旁、田野、荒地、堤岸上,或栽培。分布全国各地。 空心莲子草(Alligator Alternanthera Herb)(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苋科, 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原产巴西,20世纪30年代末随日军侵华引种至中国,已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具有药用价值。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 多年生宿根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伸展,中空,有分枝,节腋处疏生细柔毛。叶对生,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有芒尖,基部渐狭,表面有贴生毛,边缘有睫毛。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总花梗长1~6cm;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宿存;花被片5,白色,不等大;雄蕊5,基部合生成杯状,退化雄蕊顶端分裂成3~4窄条;子房倒卵形,柱头头状。花期5~11月。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随着环境保护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湿地功能也有了广泛的认识。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担负着对地球自然水体的净化 和处理功能。由于城市中天然湿地的逐渐减少和消亡,因此人工湿地以其独到的优越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 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的关键在于工艺的选择和对植物的选择及应用配置。如何选择和搭配适宜的湿地植物, 并且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湿地系统中成了我们在营建人工湿地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 1.1 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 管理简单、方便是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的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的许多麻烦。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的植物。 1.2 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 ①抗冻、抗热能力 由于污水处理系统是全年连续运行的,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差或不能适应的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②抗病虫害能力 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与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效果。 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由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和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污 染物,因此所选用的水生植物除了耐污能力要强外,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 和周围的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1.3 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 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BOD5、COD、TN、TP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 附近的微生物去除的,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的水生植 物。 1.4 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常会出现因冬季植物枯萎死亡或生长休眠而导致功能下降的现象,因此,应着重选用常绿冬季生长旺盛的水生植物类型。 1.5 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 1.6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 若所处理的污水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其综合利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作饲料,一般选择粗蛋白的含量>20%(干重)的 水生植物;②作肥料,应考虑植物体含肥料有效成分较高,易分解;③生产沼气, 应考虑发酵、产气植物的碳氮比,一般选用植物体的碳氮比为25~30.5/1;④工 业或手工业原料,如芦苇可以用来造纸,水葱、灯心草、香蒲、莞草等都是编 制草席的原料。 由于城镇污水的处理系统一般都靠近城郊,同时面积较大,故美化景观也是必须 考虑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工湿地的工艺设计者和建设者考虑得最多 的是植物的独有性和观赏价值等表在因素,没有考虑到栽种该植物后的植株生

湿地植物名录

湿地植物名录 本名录中的湿地植物包括: 1.只有在湿地中出现(Carex Lasiocarpa、Hippuris Valgaris Qxycoccus Microcarpus、sphagnum Palustre等) 2.在同一工区,既能在湿地中,又可在非湿地中生长的(Larix gmelinii、Phragmites australis Vaccinirm uliginosum等); 3.在一些地区仅见湿地,而在另一些地区则可同时出现在湿地或非湿地中的植物(Ledumpalustre、Rubus chamaemorus、Sphagnum fuscum等)。 上述三种类群中,仍以第一种为主,约占本名录80%。 名录初步收录了我国湿地(沼泽、沼泽化草甸、水生植物及盐沼等)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种及变种、变型(其中19变种,6变型)。仅列出植物学名,中名及部分地方名。其顺序基本上按思格勒(A.Engler)系统排列,属、种以字头的字母顺序排列。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名录中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苔藓植物 毛叶苔科Ptilidiaceae 毛叶苔属Ptilidium Ness 毛叶苔P.ciliare (L.)Hamp. 护蒴苔科Calypogeiaceae 护蒴苔属Calypogeia (Raddi)Ness 沼生护朔苔 C.sphagnicola (Anr.etPerss) Warnst.et Loesk. 裂叶苔科Lophoziaceae 挺叶苔属Anastophyllum(Spruce)Steph. 小挺叶苔 A.minutum(Schreb.exCrantz)Schust 细裂瓣苔属Barbilophozia Loesk. 二裂细裂瓣苔 B.kunzeana(Hueb.)k.Miill 无褶苔属Leiocolea Buch. 方叶无褶苔L.bantriensis (Huek.)steph 方叶苔科Scapaniaceae. 合叶苔属Scapania Dumort. 湿生合叶苔S.irrigua(Ness)Dunort. 沼生合叶苔S.Paludicola Loese.et k.Muell. 齿萼苔科Lophocoleaceae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泌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人工;显地填料上种植特定得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超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 其中得汚染物质与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溫地系统水质净化得关键在于工艺得选择与对植物得选择及应用配置?如何选择与搭配适宜得湿地植物,并且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得湿地系统中成了我们在营建人工湿地荊必须思考得问题。 1?人工湿地疔水处理系统植抽得选用原則(1)(2) K 1植物在具有良好得生态适应能力与生态营建功能; 管理简单.方便就是人工;显地生态汚水处理工程得主要特点之一。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得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就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得许多麻烦.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得植物。 K 2植物具有很强得生命力与旺盛得生长势; ①抗冻、抗热能力 由于汚水处理系统就是全年连续运行得,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得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M?或不能适应得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②抗病虫害能力 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得植物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得生长与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得净化效果。 ③对周囤环境得适应能力 由于人工;显地中得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与接触浓度较离且变化较大得污染物,因此所选用得水生植物除了耐汚能力要强外,対当地得%候条件.土壤条件与周囤得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得适应能力。 K 3所引种得植物必须具有较强得耐汚染能力; 水生植物对汚水中得B0D5. COD. TN. TP主要就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得微生物去除得,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得水生植物. K 4植物得年生长期长,最好就是冬李半枯荽或常绿植物;

中国湿地植物名录

本名录中的湿地植物包括: 1.只有在湿地中出现 (Carex Lasiocarpa 、 Hippuris Valgaris Qxycoccus Microcarpus 、 sphagnum Palustre 等) ; 2.在同一工区,既能在湿地中,又可在非湿地中生长的 (Larix gmelinii 、Phragmites australis Vaccinirm uliginosum 等) ; 3.在一些地区仅见湿地,而在另一些地区则可同时出现在湿地或非湿地中的植物(Ledumpalustre、Rubus chamaemorus,Sphagnum fuscum等)。 上述三种类群中,仍以第一种为主,约占本名录80%。 名录初步收录了我国湿地 (沼泽、沼泽化草甸、水生植物及盐沼等 ) 高等植物 156 科、 437属、 138 种及变种、变型 (其中 19 变种,6 变型) 。 仅列出植物学名,中名及部分地方名。其顺序基本上按思格勒 (A.Engler) 系统排列,属、种以字头的字母顺序排列。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名录中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苔藓植物 毛叶苔科Ptilidiaceae 毛叶苔属Ptilidium Ness 毛叶苔P.ciliare (L.)Hamp. 护蒴苔科Calypogeiaceae 护蒴苔属Calypogeia (Raddi)Ness 沼生护朔苔 C.sphagnicola (Anr.etPerss) Warnst.et Loesk. 裂叶苔科Lophoziaceae 挺叶苔属Anastophyllum(Spruce)Steph. 小挺叶苔A.minutum(Schreb.exCrantz)Schu st 细裂瓣苔属Barbilophozia Loesk. 二裂细裂瓣苔 B.kunzeana(Hueb.)k.Miill 无褶苔属Leiocolea Buch. 方叶无褶苔L.bantriensis (Huek.)steph 方叶苔科Scapaniaceae. 合叶苔属Scapania Dumort. 湿生合叶苔S.irrigua(Ness)Dunort. 沼生合叶苔S.Paludicola Loese.et k.Muell.

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环科1101 牛海鹏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模式,是以污水处理为目的的人工设计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类似的地面。其设计和建造是通过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而进行的,也正是利用这3种作用的协同关系进行的废水处理,使水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的生长,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植物是人工湿地的核心,不但可以去除污染物,还可以促进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同时还能绿化土地,改善区域气候,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1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湿地植物能通过吸收、吸附和富集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包括对 氮、磷的吸收利用及对重金属的吸附和富集。徐德福等的研究表明,种植 美人蕉、菩提子、凤眼莲和芦苇的湿地,对氮、磷去除率分别是10.91%~ 59.32%和50.13%~87.26% 〔1〕进行城镇污水处理试验中发现,种植水烛和灯心草的人工湿地中氮、 磷的含量分别比无植物的对照基质中的含量低18%~28%和20%~31%, 可见水烛和灯心草吸收利用了污水中部分的氮和磷。污水中的氮以有机 氮和无机氮两种形式存在,其中无机氮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营养物质,能以离子形式(NH+4和NO-3)被植物吸收利用;部分有机氮被 微生物分解成氨氮后,也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当植物从污水中吸收氮元素 后,将氮元素合成植物蛋白质等有机氮,最后通过对植物的收割将它们从 湿地系统中去除。 对风车草净化生活污水的实验表明,每克干重风车草能净吸收污水中2.25mg氮。无机磷也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废水中的无机磷在植物 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转化成植物的ATP、DNA、RNA等有机成分,然后 通过植物的收割而移去。通过建立小试系统,对有植物湿地系统和无植物 湿地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植物湿地系统春夏季平均磷的去 除率在60%以上,即使在冬季也能达到40%以上,出水总磷浓度达到或低 于国家地面水三级标准,处理效果接近二级生化处理厂,而且出水水质稳 定,冬季仍能正常运行,而无植物湿地系统磷的去除率仅为28% 植物通过根部直接吸收水溶性重金属,还能通过改变根际环境来改变污染物的化学形态,达到降低或消除重金属污染物化学毒性和生物毒 性的作用。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低浓度重金属污水的试验表明风车草能 吸收富集水体中30%的铜和锰,对锌、镉、铅的富集也在5%~15%。研 究发现种植在湿地中的宽叶香蒲等植物能够吸附和富集铜、镉、铅、铁 和油类,吸附后的重金属主要分布在根部 有机污染物的吸收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完成的,其降解机制分为三方面:转化、结合、分离。茭白、慈菇对城市污水BOD的去除 率可达80%以上。水葱可使食品厂废水中COD降低70%~80%,使BOD 降低60%~90%

人工湿地中植物选择与配置

人工湿地中植物选择与配置

目录 引言 (3) 1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 (3) 1.1 应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 (3) 1.2 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 (3) 1.3 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4) 1.4 具有发达的根系和较强的输氧能力的植物 (4) 1.5 注意多种植物的组合 (5) 1.6 经济价值和景观效果好 (5) 2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及配置 (6) 2.1 人工湿地植物类型及计量方法 (6) 2.2 人工湿地植物种类 (8) 2.3 人工湿地植物的配置 (9)

人工湿地中植物选择与配置 引言 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吸收、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还能形成景观要素、美化环境。但不同的湿地植物生活习性、去污能力等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湿地植物的科学选择以及合理配置是人工湿地的功能与作用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对污水处理效果和景观要素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人工湿地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适宜的湿地植物不仅可以提高污水净化效果,方便后期管理,而且能增加景观效果。 1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 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受地域和自然条件影响最大、最难控制的因素之一。同时,湿地植物的差异会显著影响湿地的净化效果,因此植物的选择对提高湿地的净化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1 应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环境背景,存在地域的差异和特殊性等,这些均是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植物选择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必须做到因地制宜,最起码要使所选植物能在该地区正常生长,适合当地的立地条件。一般地,多选用当地适宜种植和移栽的植物。王庆海等对北京地区常见9种水生生物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生活力进行研究,表明水生鸢尾应为北京地区首选人工湿地植物,菖蒲、香蒲和荻等次之,泽泻和芦竹在人工湿地中不能越冬成活。四川地区以选择灯芯草作为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是适宜的。灯芯草是武汉及北纬30地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较理想的水生植物,但在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因不能适应当地生境而遭淘汰。 1.2 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 由于人工湿地中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和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 1. 分类单位 植被型组:是湿地植被分类系统的最高级单位,由建群种生活型相近、生境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而成。如沼泽、红树林湿地、水生植物湿地等。 植被型:是湿地植被分类系统中最重要的高级单位。在植被型组内,根据建群种的生活型的异同而划分。如沼泽湿地可进一步分为森林沼泽型、灌丛沼泽型、草本沼泽型和藓类沼泽型等。 群系组:是植被型与群系间的辅助单位。以建群种亲缘关系相近,并在植物分类系统中为同一“属”,群落外貌相似为依据,将相似的植物群系归纳为统一的群系组。 群系:植被分类中最重要的中级单位。以建群种或优势种相同的群丛或群丛组归纳而成。 2. 湿地植被单位的命名与编号 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采用不同的命名方法。 植被型组:其命名是根据湿地群落建群种的生活型所表现出来的外貌状况和生境差异而命名的,如沼泽、红树林、盐沼等。不加数码,用黑体字表示。 植被型:是根据群落的优势种生活型而命名的,如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藓类沼泽等。用Ⅰ.Ⅱ. Ⅲ. ……,统一编号。 群系:根据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种”名命名,用1.2.3.……数字后加“.”点,在群系组下编号,如不划分群系组,则在植被型下编号。 说明:名录中未包括的湿地植被类型,各省根据实际调查情况,依据本规程

的湿地植被分类系统,自行列入。 1)针叶林湿地植被型组(2个植被型) I 寒温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5个群系) 1. 兴安落叶松群系:大、小兴安岭的河漫滩、平缓的沟谷等。 2. 长白落叶松群系:长白山林区、熔岩台地低洼处等。 3. 太白落叶松群系:秦岭东太白山地阴坡的平缓处。 4. 峨嵋冷杉群系:西南地区山地、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的西缘山区。 5. 雪岭云杉群系:天山山地的河谷及河漫滩。 II 暖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3个群系) 1. 水松群系:珠江三角洲,其它地方零星分布。 2. 水杉群系:主要分布于湖北利川等地,浙江、江苏、江西等地也有分布。 3. 池杉群系:湖北、浙江、江苏、江西等省的平原水网地区及水库周围等地段。 2)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 I 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型(6个群系) 1. 水冬瓜赤杨群系: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的沟谷、河滩或溪流边。 2. 江南赤杨(桤木)群系:亚热带低山丘陵的平浅沟谷洼地或溪流边。 3. 枫杨群系:中部亚热带的河流湿地中。 4. 胡杨群系:新疆、甘肃等古河道地区。 5. 黑杨群系:新疆额尔齐斯河与布尔津河河谷的沙地上。 6. 银白杨群系:新疆额尔齐斯河的低阶地和河漫滩上。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和种植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和种植 1)荷花,多年生宿根挺水植物,可以用于氧化塘。花期6-9。景观效果好,但是冬季叶片会枯萎。【施工栽植】选光照充足、水肥稳定、底土层深厚(30cm)的水域进行栽植,荷花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为20~80cm;水深超过100cm时,考虑到荷花施工栽种后的成活率,水温恒定在10℃以上时方可进行栽种,水深超过70厘米时,可以考虑用盆栽或客土袋栽方式。根据品种的不同确定其株行距,一般在一1.5m ×一2.0m 左右。 2)香蒲,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地上茎粗壮,高1一2.5m。叶片条形,叶片长45一95cm,宽一1.5cm,光滑无毛,上部扁平,背面中部以下逐渐隆起;下部横切面近新月形,细胞间隙大,呈海绵状,叶鞘抱茎。 雌雄花序紧密连接。【施工栽植】在进行生产栽植和工程应用时,必须注 意香蒲栽植的深度,防止栽植过深而影响植株新芽的萌发。香蒲的植株脆 嫩,植株孔隙大,容易蓄积水分,因此栽植初期对水质的要求高,不宜直 接栽种于水深过高的污水中。香蒲为强光性植物品种,生长量大,对养分 的需求大,须栽种于疏松肥沃、光照充足的水域_香蒲的叶面积大,须根 据施工水域的具体水位情况进行叶片的修剪,一般深水位施工时保留的植 株高度较大,浅水时则相应减短。香蒲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沼泽湿地 施工时,可将香蒲植株均匀摆放于泥底层,7天左右即可萌发生根。50cm 以下的水域进行施工时,可采用直栽的形式,即将香蒲直接栽种于底泥层, 如此栽种的香蒲生长恢复快,成活率高。超过50cm水深的水域无风浪时, 可采用拉线栽植的形式,将香蒲均匀拴布于绳线上,以立柱固定于水中。 采用拉线栽植的香蒲成活率高,但不适宜于水体养分贫瘩的水域。具有一 定风浪且水深超过50cm的水域施工时,直接将香蒲绑于立柱上,每株根据立柱的大小绑缚3一20株不等,植株的人水深度在20cm左右,以此法栽种香蒲克服了风浪大植株不易固定的缺点,属于无土栽植的形式。香蒲20-25株/ 平方米。 3)水葱,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一2m,茎杆高大通直,圆柱状,中空。根状茎粗壮甸甸,须根多。茎杆基部有3一4个膜质管状叶鞘,鞘长可达40cm。常绿。 【施工栽植】水葱为乡土植物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水葱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水质痔薄时,常生长细瘦。水葱适宜生长的水深为30-60cm,因此,在进行施工栽植时,注意施工区域的水位,不 同水位采用不同的施工栽植方法。 浅水水域采用直接栽植的施工形式,栽植后10天左右即可恢复生长,常应用于水层深度在30cm左右的水域。水深超过30cm时,常采用育苗袋栽的形式,即将水葱于花盆、植生袋或无纺布袋体中浅水育苗,植株生长恢复后,再将袋体投人施工区域,保证水葱有部分叶片露出水面。此法栽种的水葱,最深能适应lm左右的水位环境。如果需要植入砾石填料中,可以用植生袋或无纺布袋包裹后植入填料中。水葱 15-20芽/丛、8-12丛/平方米。 4)芦苇,芦苇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地下根状茎发达。地上部分干高1一5m。【施工栽植】芦苇在潜流式人工湿地栽植时,由于芦苇根茎蓄积的淀粉物质较少,因此生长恢复困难,成活率较低,须进行假植育苗,待芦苇的根系生长恢复并萌发新稍时进行移栽,以提高成活率。冬季枯萎的芦苇施工栽植不能晚于9月中旬,芦苇一般于8月中下旬开始抽穗开花,生长开始缓慢,于10月中旬开始停止生长,因此,为保证施工后的芦苇能安全越冬,必须在9月中旬前完成其栽植,以保证其有1个月左右的生长时间。人工湿地碎石床中的芦苇栽植,成活率较低,为提高芦苇移栽的成活率,应带土移栽或移栽前进行一段时间的假植,并去掉芦苇的部分枝稍,减少蒸发面积,降低蒸腾作用。芦苇16-20株/平方米。 5)风车草,多年生湿生、挺水植物,高40一160cm。径秆粗壮,直立生长,茎近圆柱形,丛生,上部较为粗糙,下部包于棕色的叶鞘之中。叶状苞片非常显着,约有20枚,近等长,叶状苞片呈螺旋状排列在茎秆的顶端,向四面辐射开展,扩散呈伞状。【施工栽植】风车草常以直栽的形式进行工程施工应用,成活率较高。风车草栽植后的水深控制在淹没植株的根茎部即可,防止淹水过深而造成植株的死亡。生长恢复后可适当提高水位深度,但不能超过植株高度的1/3,风车草常作为漂浮植物进行栽植,在进行漂浮栽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及种植办法、种植间距等

丹江口移民安置点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说明 1配置原则: 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构建中,湿地水生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当地气候等综合因素考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如下:1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 2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包括; ①抗冻、抗热能力 ②抗病虫害能力 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3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 4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 5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 6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 2配置品种及种植要求 基于上述原则,结合丹江口地区气候特点,种植水生植物品种如下: 2.1菖蒲:【拉丁学名】AcoruscalamusLinn 种植方法: 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 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茎,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

在生长期进行分栽,将植株连根挖起,洗净,去掉2/3的根,再分成块状,在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 种植密度:30株/㎡ 2.2水葱【拉丁学名】ScirpusvalidusVahl 种植方法: 种子繁殖:常于3~4月分在室内播种,室温控制在20~25℃,20天左右既可发芽生根。 分株繁殖:早春天气渐暖时,把越冬苗从地下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枝剪或将地下茎分成若干丛,每丛带5~8个茎杆。栽到花盆内,并保持盆土一定的湿度或浅水,10~20天即可发芽。如作露地栽培,每丛保持8~12个芽为宜。 种植密度:24株/㎡。 2.3再力花【拉丁学名】Thaliadealbata 种植方法: 以根茎分株繁殖。初春,从母株上割下带1~2个芽的根茎,栽入盆内,施足底肥(以花生麸、骨粉为好),放进水池养护,待长出新株,移植于人工湿地中生长。 种植密度:10株/㎡。 2.4梭鱼草【拉丁学名】Pontederiacordata 种植方法: 采用分株法和,分株可在春夏两季进行,自基部切开即可,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进行,种子发芽温度需保持在25℃左右。 种植密度:16株/㎡。 2.5花叶芦竹【拉丁学名】Arundodonaxvar.versicolor 种植方法:

湿地公园选用植物名录

湿地公园选用植物名录 常绿乔木: 细叶云杉(青杄)毛枝云杉(白杄)雪松华山松油松黑皮油松白皮松日本黑松侧柏刺柏龙柏蜀柏 铅笔柏 共计13种 常绿灌木: 砂地柏金叶桧小龙柏丝兰凤尾兰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卫矛 共计:8种 落叶乔木: 银杏新疆杨毛白杨(雄)加杨垂柳金丝垂柳馒头柳核桃板栗朴树榆树金叶榆大叶垂楡杜仲构树 桑树龙爪桑柘树白玉兰二乔玉兰广玉兰法桐英桐鹅掌楸(马褂木)山楂杜梨樱花日本晚樱樱桃合欢皂荚刺槐红花洋槐国槐金枝槐金叶槐龙爪槐蝴蝶槐臭椿千头椿红叶椿苦楝香椿火炬树 栾树黄山栾文冠果五角枫三角枫元宝枫枣树拐枣青桐桂香柳柿树君迁子绒毛白蜡程蜡一号紫色秋天梓树 共计60种

落叶灌木: 太平花大花溲疏香茶藨子珍珠绣线菊金焰绣线菊 金山绣线菊风箱果珍珠梅东北珍珠梅多花蔷薇白玉堂平枝栒子水栒子贴梗海棠八棱海棠西府海棠红宝石海棠芭蕾舞美人海棠梨花海棠凯尔斯海棠木瓜 杏树美人梅白碧桃红碧桃紫叶桃山桃京桃照手桃紫叶李紫荆黄栌美国红栌柽柳石榴花石榴 黄刺玫棣棠紫叶矮樱重瓣榆叶梅榆叶梅紫穗槐花木蓝木槿大叶醉鱼草海州常山金叶莸丛生紫薇独干紫薇红瑞木连翘金叶连翘暴马丁香紫丁香白丁香金叶接骨木猥实天目琼花锦带花金银木紫珠 紫叶小檗日本小檗水蜡金叶女贞金叶槐(矮接)金枝槐(矮接)金叶榆(矮接) 共计68种 藤本植物: 紫藤常春藤美国凌霄金银花五叶地锦爬山虎 共计6种

骨干树种: 常绿乔木:油松白皮松蜀柏刺柏龙柏(5种) 常绿灌木:砂地柏大叶黄杨小龙柏(3种) 落叶乔木:银杏毛白杨(雄)垂柳金叶榆金叶槐合欢刺槐国槐臭椿火炬树栾树绒毛白蜡桑树梓树(14种) 落叶灌木:珍珠梅珍珠绣线菊金叶女贞西府海棠白碧桃红碧桃紫叶李黄栌美国红栌黄刺玫棣棠紫叶矮樱榆叶梅连翘大叶醉鱼草金叶莸红瑞木紫丁香白丁香锦带花金银木(21种)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第14卷第2期湖泊科学Vol.14,No.2 2002年6月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Jun.,2002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成水平吴振斌况琪军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提要本文阐述了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净化过程中作用及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研究人工湿地植物的一些设想.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直接摄取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富集污水 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输送氧气到根区,提供根区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降解对氧的需求;还能维持和 加强人工湿地系统内的水力学传输.但目前人工湿地植物的应用还存在着枯死衰退、杂草丛生和根系扩展较浅 等问题,影响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通过对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如气体代谢、光合作用、逆境生理和相生 相克等研究,筛选出优良植物种类,创造适宜人工生境,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植物功能,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 理能力. 关键词人工湿地植物污水处理 分类号Q948.8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在自然或半自然净化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技术[1],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效果良好等优点[2-4].人工湿地是一种人为地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的基质,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植物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介质、植物和微生物是其基本构成[3],其中对植物的研究是一个重点.本文主要阐述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状况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1植物在人工湿地中作用 植物在污水控制方面有以下优势:1)通过光合作用为净化作用提供能量来源;2)具有美观可欣赏性,能改善景观生态环境;3)可以收割回收资源;4)可作为介质所受污染程度的指示物;5)能固定土壤中的水分,圈定污染区,防止污染源的进一步扩散;6)植物庞大的根系为细菌提供了多样的生境,根区的细菌群落可降解许多种污染物;7)还能输送氧气至根区,有利于微生物的好氧呼吸[5].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植物作用可以归纳为三个重要的方面:1)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可利用态的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2)为根区好氧微生物输送氧气;3)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 1.1吸收利用、吸附和富集作用 植物根系能从污水中吸收营养物质加以利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城镇污水处理试验中发现,种植水烛(Typha an gusti folia)和灯心草(Juncus e ff uses)的人工湿地基质中氮、磷的含量分别比无植物的对照基质中的含量低18%-28%和20%-31%[6],可见水烛和灯心草吸收利用了污水中部分的氮和磷物质.Ellis等(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湿地中宽叶香蒲(Typha la ti folia)和黑三棱(Sparganium sp.)是摄取同化、吸附富集高速公路径流油类、有机物、铅和锌的较适宜植物种类[7].在海涂,芦苇(Phra gmites austr a lis)床湿地系统是削减进入海洋过量营养物质的强有力手段之一[8].池杉(Taxodium ascen dens)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总氮和氨氮的净化效果明显地好于对照,对重金属亦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9].吴振斌等报道芦苇-水葱(Schoenoplec-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9925007)、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2000500404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点项目(KSCX2-SW -102)等资助. 收稿日期:2001-07-10;收到修改稿日期:2001-12-30.成水平,男,1969年生,副研究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