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危重病人抢救记录表(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科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应亲自到场指导和协助抢救,遇有疑难问题,及时邀请会诊,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和业务院长。
三、凡属危重抢救病人,主治医师应填写病重(危)通知单,一式三份,交家属和医务科各一份,病历保留一份。
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作好各项抢救记录,若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作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
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和各科室应保证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便于工作。
五、抢救时,当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
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
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足,抢救物品合格率要达到100%。
七、若遇特殊情况超出一科范围或本科力量不足时,科室之间应支援配合,必要时医院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八、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
不得因抢救而忽视正规操作和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以免造成事故和交叉感染。
九、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接到病人或省、市卫生厅(局)的呼叫时,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
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11月5日)时间:8:00AM病人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入院诊断:心肌梗塞主诉:胸痛、气促既往病史:1.高血压病史10年2.冠心病病史5年3.无手术史4.无过敏史目前病情:病人意识模糊,呼吸困难,血压70/40mmHg,心率150次/分抢救措施:1.维持呼吸道通畅,辅助通气(呼吸机)2.心电图监测,持续监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3.禁食禁水4. 给予吗啡10mg静脉注射缓解胸痛,予以镇静5. 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起始剂量5μg/kg/min6. 给予阿司匹林300mg口服7.及时查明是否存在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衰8.监测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速度9.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措施(如心搏骤停,并非该病情)时间:9:00AM病情变化:病人心率控制不佳,心电图显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抢救措施:1. 给予利多卡因2mg/kg静脉注射抑制宽QRS波群心动过速2. 给予拉多司特维持血压,起始剂量1μg/kg/min时间:10:00AM病情变化:病人意识进一步下降,血压降至60/30mmHg抢救措施:1. 给予多巴胺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血压2.血清学备血,准备可能的输血措施时间:11:00AM病情变化:病人意识逐渐恢复,呼吸困难缓解,血压稳定在80/50mmHg抢救措施:1.持续监测病情变化2.予以吸氧治疗,保证氧饱和度>95%3.监测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时间:12:00PM病情变化:病人胸痛减轻,血压恢复正常,心率稳定在100次/分抢救措施:1.继续持续监测病情变化2.加强抗凝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3.配合康复科进行心脏功能恢复训练时间:1:00PM病情变化:病人病情稳定,胸痛完全缓解,呼吸正常,心电图无明显异常抢救措施:1.继续持续监测病情变化2.加强监测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等3.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如氯吡格雷时间:2:00PM病情变化:病人意识清醒,呼吸和循环稳定正常,无胸痛症状抢救措施:1.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心肺功能2.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脏酶谱的变化3.思考并讨论转入普通病房的计划时间:3:00PM病情变化:病人病情稳定,无明显异常抢救措施:1.继续持续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2.停止静脉滴注治疗3.安排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等时间:4:00PM病情变化:病人病情稳定,无胸痛症状,生命体征正常抢救措施:1.继续持续监测病情变化2.联合心血管科医生制定出院后的治疗方案3.准备转入普通病房以上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的完整版本,记录了病人的抢救过程和相应的抢救措施。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疑难病例讨论登记死亡病例讨论登记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格式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病案号: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要求:1.抢救记录必须包括抢救起止时间,参加抢救人员,抢救步骤和抢救所用药品或方法。
2.抢救步骤记录必须详尽,不可一句带过。
3.抢救所用药物必须记录记录用法用量,使用后情况等。
4.记录为原始记录,不得加入事后讨论结果。
5.记录完成后抢救人员及记录人必须签名。
6.每例(次)抢救的记录应另起一页,不要接着前一记录继续写。
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性别: 年龄: 床号: 病案号: 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性别: 年龄: 床号: 病案号: 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 病案号: 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床号: 病案号: 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 病案号: 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病案号: 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 病案号: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 性别:年龄:床号: 病案号: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危重病人抢救记录病人姓名: 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 所在科室:临床诊断:参与抢救人员:抢救原因:抢救起止时间:抢救记录:记录人: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格式讨论时间:地点:主持人:(姓名、职称)参加人员:(姓名、职称)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临床诊断:讨论记录:要求:1.第一段记录主管医师汇报的病人情况,包括病史、主要体征、诊断治疗情况、讨论目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