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改善措施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混凝土耐久性质量保障措施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外加剂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部位。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其耐久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原材料的质量保障1.水泥: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优质水泥,严格按照标准比例使用。
2.粗骨料:选择颗粒均匀、骨料强度好的石料,避免含有大量软性细沙和有机物。
3.细骨料:选择颗粒形状良好、粒径分布合理的细沙,避免含有过多粉状物。
4.外加剂:使用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外加剂,并按照规定的用量使用。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调整根据混凝土使用的条件和要求,合理设计配合比,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强度要求: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并合理选择水胶比。
2.抗渗性要求:根据工程环境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抗渗措施,如添加高效减水剂、增加细骨料等。
3.耐久性要求: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水质状况等,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和添加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保障1.搅拌过程: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比例,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避免存在大颗粒骨料的积聚。
2.浇筑过程:控制浇筑速度和流动性,避免出现浇注不均匀、分层或堆积现象,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一致性。
3.养护过程:严格按照规定的养护周期和方法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养护品质和养护效果,避免出现开裂和脱落现象。
四、施工过程的质量保障1.模板安装:严格控制模板的精度和尺寸,避免模板变形和不平整,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2.钢筋布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详细布置和约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布和整体强度。
3.浇筑和振捣:控制浇筑速度和振动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内部质量。
4.温度和湿度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避免混凝土的过早脱模或过早干燥,影响其耐久性。
浅谈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摘要:在现代公路建设中,混凝土桥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影响桥梁耐久性因素及改进措施不容我们忽视。
本文就对影响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因素及改进措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桥粱;耐久性;改善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钢筋混凝土以其在性能、施工、经济等方面的显著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桥梁施工。
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被广泛使用,它一直被认为是非常耐久的材料。
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耐久性问题。
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耐久性失效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环境状态下失效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数量众多,其耐久性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急需采取措施及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影响混凝土桥粱耐久性的因素(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影响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混凝土质量本身不合格、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等;或者材料使用不当,而在混凝土中发生碱一骨料反应,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钢筋提前锈蚀,降低其耐久性的要求。
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养护不及时或不到位等;(二)桥梁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合理及有效的管理。
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维护和管理也会严重降低其耐久性,如汽车等对其的碰撞、磨损以及使用环境的劣化,如不加以合理维护和管理,都会使该结构因耐久性不足而无法达到其预定的使用年限。
(三)交通量及荷载超过原有设计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大,汽车荷载吨位不断提高,重载、超载现象特别严重,这些都会影响到桥梁的耐久性,导致缩短其使用寿命。
(四)外界环境因素混凝土是一种碱性产物,由于空气中废气、酸雨等腐蚀性有害物质不断增多。
导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下降。
二、改善耐久性的措施混凝土结构要取得良好的耐久性,确保足够的使用寿命,关键在防患于未然,从设计到施工完成的整个建造过程中,都要针对耐久性的基本要求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要求一般为40~50年,有的要求上百年。
而现实中,处于腐蚀环境中的混凝土远远达不到设计寿命要求,有的在15~20年就出现了钢筋锈蚀破坏,甚至不足五年就开始修复。
此方面的花费是惊人的,已经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
因此,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措施主要包括两大类:基本措施和补充措施。
基本措施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仔细设计与施工,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耐久性,在使用中保持低渗透性,以限制环境侵蚀介质渗透混凝土,从而预防钢筋锈蚀。
①最大限度地改善混凝土本身性能,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许多措施中最经济合理的。
(1)结构采用耐久性设计。
(2)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质量。
(3)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②补充措施是指:环境侵蚀作用特别严重时,或设计、施工不当,单靠上述基本措施还不能保护混凝土结构必要的耐久性时,需要另外增加的其他防护措施。
有以下几方面:(1)采用耐腐蚀钢筋。
(2)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处理。
(3)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
(4)电化学保护结构设计1、结构选型和细部设计频繁地干温交替会加剧钢筋锈蚀,所以在结构选型和细部设计时,应昼限制混凝土表面、接缝和密封处积水,加强排水,尽量减少受潮和溅湿的表面积。
由于环境侵蚀介质在构件棱角或突出部分可以同时从多方面侵入混凝土,而凹入部分易积存侵蚀介质、应力异常,因此从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角度出发,混凝土构件选型应力戒单薄、复杂和多棱角。
预计腐蚀破坏严重的构件应便于检测、维护和更换。
2、控制裂缝不可控制的裂缝包括混凝土塑性收缩、沉降或过载造成的裂缝,常为较宽的裂缝,应针对成因采取措施预防开裂,即使难以预料也应加以引导,使其发生于次要部位或便于处理的位置。
可控制裂缝是靠传统的结构设计知识,按结构几何尺寸与荷载可以合理预防和控制的裂缝。
七、提高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和长期工程实践调研显示,当前较为成熟的提高海洋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1)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其技术途径是采用优质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和新型高效减水剂复合,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水泥和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形成低水胶比,低缺陷,高密实、高耐久的混凝土材料。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定义及现状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其耐久性对于建筑物的长期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简单来说,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就是指其在使用环境中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保持其结构性能和功能的能力。
这一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耐久性的定义涵盖了多个方面。
从材料角度来看,它包括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等;对于钢筋,则涉及到其抗锈蚀能力。
从结构整体而言,耐久性还体现在结构抵抗疲劳、徐变等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性能保持。
混凝土的抗渗性是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混凝土的孔隙较大或连通性较好,水分就容易渗透进去。
这不仅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锈蚀,还可能在冻融循环时造成混凝土的破坏。
抗冻性则对于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尤为关键。
在反复的冻融作用下,混凝土可能会出现开裂、剥落等现象,严重影响其结构强度。
化学侵蚀也是威胁混凝土耐久性的常见因素。
例如,酸雨、硫酸盐等化学物质会与混凝土发生反应,导致其性能逐渐劣化。
钢筋的锈蚀则是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核心问题之一。
当钢筋表面的钝化膜被破坏,在氧气和水分的作用下,钢筋就会发生锈蚀。
锈蚀后的钢筋体积膨胀,会导致混凝土开裂,进一步加速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破坏。
在实际应用中,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沿海地区,空气中的氯离子会加速钢筋的锈蚀;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区域,酸雨和化学污染物对混凝土的侵蚀较为严重。
气候变化也给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带来了新的考验。
极端天气的增多,如暴雨、高温、严寒等,都可能加剧混凝土的老化和破坏。
设计和施工质量也是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不合理的设计可能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匀,局部应力过大,从而加速混凝土的破坏。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如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当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此外,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管理也对其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修缮,一些小的缺陷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严重的病害。
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改善措施及质量监督之我见摘要:对于建筑工程师们来说,如何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时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目前的建筑工程对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如何才能得到提高这一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由于影响到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比较多,因此我们需要在改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时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与考虑。
在钢筋混凝土进行结构的设计、施工与维护的每个阶段都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和良好的耐久性。
这样,我国的建筑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质量对工程安全与耐久性的研究与探讨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如果我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所处的环境不太好,那么钢筋混凝土便只有15到20年的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在使用25到30年以后,钢筋混凝土建筑就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修。
更有甚者,在工程完工才几年的时间内就会开始出现工程问题,比如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等。
这些情况不仅不能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相契合,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能源的过度消耗。
而建筑问题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更是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由此可见,我国必须加大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改进的研究力度,让我国的建筑工程有更好的质量。
一、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概述钢筋混凝土用于建筑施工中后,混凝土结构会受到自然环境、材料内部因素以及使用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这些作用下能保持自身工作性能的能力就是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
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既有物理方面的也有化学方面的,比如钢筋的锈蚀以及混凝土的碳化等。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改变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的降低,从而整个建筑的安全性都会受到影响。
二、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被改变的原因有很多,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
当结构处于冰点以下的环境中时,混凝土的部分孔隙由于有水的存在会发生结冰的现象,体积的膨胀以及过冷水的迁移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压力。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评价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中的结构材料,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使其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主要选择。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评价是确保房屋持久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方法。
首先,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耐久性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合理选择材料。
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和钢筋等。
设计者应根据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
第二,要合理设计结构。
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房屋的使用功能、所处环境和荷载条件等因素,保证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三,要进行有效的结构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结构是保证房屋耐久性的重要手段,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其次,在评价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耐久性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要评估结构的质量。
这包括验收材料、施工工艺和结构施工的质量等方面,确保结构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第二,要评估结构的耐久性能。
这包括结构对于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抗震性能、抗风性能等方面,以保证房屋结构在设计寿命内保持稳定和安全。
第三,要评估结构的维护状况。
这包括结构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以及维护工作对结构影响的评估,以确保结构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评价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符合国家和地方规范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设计和评价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进行,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要考虑环境因素。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会对结构的耐久性产生影响,设计和评价应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再次,要进行全面的结构分析。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设计和评价需要进行全面的结构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温度变形分析等,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要关注结构的使用需求。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设计和评价需要考虑到结构的使用功能和需求,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确保结构的使用寿命。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定义及现状关键信息项:1、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2、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3、目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4、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5、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11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抵抗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保持其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耐久性设计的目的是确保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满足预定的功能要求,而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或重建。
111 耐久性涵盖的方面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抗碱骨料反应性以及钢筋的锈蚀等多个方面。
这些性能的综合表现决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12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材料因素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直接影响其耐久性。
例如,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骨料的种类和级配、水灰比的大小等。
低质量的原材料和不合理的配合比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疏松,孔隙率增大,从而降低其抗渗性和抗侵蚀性。
122 环境因素环境条件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例如,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混凝土容易遭受冻融破坏;在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海水侵蚀和氯离子渗透的影响;在工业环境中,混凝土可能会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
123 施工因素施工质量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施工过程中的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当、模板拆除过早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和孔隙,从而降低其耐久性。
124 设计因素结构的设计不合理也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
例如,结构的配筋不足、保护层厚度不够、构件的截面尺寸过小等都会加速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劣化。
13 目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对其耐久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外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31 耐久性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多种耐久性评估模型和方法,如基于概率的评估方法、基于经验的评估方法和基于性能的评估方法等。
青岛海湾大桥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措施浅析摘  要: 青岛海湾大桥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首座大型海上桥梁集群工程,其中跨海大桥长27.089km,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大桥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贯穿在大桥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本文对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  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1.1耐久性基本性能耐久性能是混凝土结构应满足的基本性能之一,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适应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可分为钢材问题和混凝土问题两大类。
钢材问题主要是指钢筋的锈蚀,此外还有钢筋的氢脆、应力腐蚀、疲劳、低温脆断等问题;混凝土问题可分为:碱骨料反应和环境作用问题,环境作用可分成化学物质侵蚀、冻融损伤、机械物理损伤等。
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特点⑴、多数损伤发展的速度较慢,往往需要若干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就是称这些问题为耐久性问题的原因。
⑵、耐久性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如北方的海洋混凝土工程,有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问题,也有氯离子侵蚀和冻融问题,还有海水冲击和海砂磨损等问题,还有化学物质侵蚀和生物侵蚀的问题。
⑶、大多数损伤是由构件表面开始的,所以有人称耐久性问题是混凝土结构的皮肤病。
2青岛海湾大桥结构物耐久性措施从整体而言,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应综合考虑到施工、使用、管理、维护等,遵循“以防为主”的战略方针,重点在“预先设防”。
青岛海湾大桥总体上是采用根本措施、补充措施和辅助措施的有机结合。
首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根本措施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同时,依据混凝土构件所处结构部位及使用环境条件,采取必要的补充措施,如采用混凝土表面防护技术、阴极保护技术等。
最后施加必要的辅助措施,如纤维混凝土或透水模板布等。
2.1根本措施——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可对混凝土耐久性性能予以保证,其主要指标有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工作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改善措施浅析
摘要:现如今,钢筋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以高层建筑为主要代表的各种建筑当中,
其对土木建设工程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
关注,其中钢筋腐蚀、不良施工方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形式,以及配筋方式、混凝土本身的
性能,这些都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施工及维护等各个阶段全面分析,提出了几种改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有效措施,希望对于
建筑工程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改善措施;影响因素;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一般环境条件下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健康使用寿命只有30年,
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仅仅只有15至20年,甚至在有些特殊地区,在工程完工几年
内就出现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等现象。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钢筋混凝土结
构的耐久性能,有效避免大量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消耗,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数量,有益于促
进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相关概念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土木工程建设使用的混凝土结构,受到自然环境、材料
内部因素及使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保障其预期功能价值性能的承受力。
自然环境包括该建
筑所处地区的地质环境、有显著影响的大气环境、特殊地域的海洋环境及工
业环境等,表现
为部分混凝土内部空隙中可能存在的水,在环境影响下结冰膨胀,形成迁移压力破坏混凝土
结构;材料内部因素包括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等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混合作用,表
现为集料中活性组分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开裂等情况;使用
环境因素指在建筑及居住使用过程中因使用方式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影响的
各类因素,表现为人为作业不合格导致的水泥强度不达标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影
响因素贯穿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各个环节,如重视强度设计而轻视耐久性设
计错误建筑理念的存在,施工当中存在的混凝土质量不合格,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等不合理
施工的存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没有实施有效维护及环境的劣化等,都会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
构的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混凝土与钢筋的复合体,关于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的研究,应该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止混凝土钢筋被锈蚀破坏两个主要方面展开。
二、防止混凝土钢筋被锈蚀的措施
防止钢筋被锈蚀并不是简单的对引起横向裂缝宽度的外荷载进行控制,而是要通过对混
凝土表面涂刷防护层、在混凝土掺加缓蚀剂、采用喷塑(树脂)钢筋或对钢筋表面涂锌及设
置阴极保护设施等方法,减缓腐蚀因子如氧、水、二氧化碳等穿过保护层向钢筋表面及内部
的渗透扩散。
相对经济和实用的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根据具体环境适度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能够最直接的增加氧、水、二氧化碳等腐蚀因子扩散渗透到钢
筋表面的时间,实践证明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的平方与钢筋表面被碳化的时间成正比,所以
增大保护层的厚度能够增强钢筋对锈蚀膨胀的抵抗力,有效增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值得注意的是,增加保护层厚度的具体数据必须与建筑物的外观要求所切合,对钢筋的位子
的正确性也要严格要求,避免构件的表面横向裂缝宽度增大。
(二)科学提升混凝土的密实性
混凝土的密实性的提高、毛细管通道的减少及和内部微细孔隙率控制是增强钢筋防腐蚀
能力的最根本途径。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客观要求在建筑施工时,必须有专业人员严格监督
和控制,注意混凝土级配的合理性,保证水灰振捣均匀,振捣时间合理,避免漏振、偏振等
问题的出现。
对钢筋的覆盖面要求方面,必须使用水泥浆形成一层有效的隔离层,混凝土的
粗骨料粒径不要过大,否则,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三)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氯盐含量要科学控制
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氯盐离子含量过多会对钢筋钝化膜产生一定破坏作用,即使钢筋保护
层未碳化,这种破坏作用依旧可以进行。
氯离子的半径小,穿透力强,钢筋的钝化膜很容易
被其吸附,进而被腐蚀破坏,因此必须对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氯盐含量加以控
制。
最后,还要
避免海砂的使用及构件尺寸的不适宜,海砂的使用会加速钢筋保护膜的腐蚀速率,构件尺寸
的不适宜容易导致混凝土不易振实。
想要提高结构设计使用寿命,增强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
定期维修保养是后续的重要措施。
三、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措施
(一)、使用高效减水剂
分析可知,毛细管的孔隙率是影响混凝土钢筋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降低混凝
土的孔隙率得最主要的办法就是降低拌和混凝土的用水量。
所以,在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的
前提条件下,应该科学合理的控制用水量,相对应减少水灰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高效减
水剂在拌合混凝土时加入,以此使水泥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释放游离水,形成一
层溶剂化水膜,最终达到减少混凝土毛细管等的总孔隙率。
(二)加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
提升混凝土钢筋结构耐久性就必须解决应用广泛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
的不足的问题。
加入如硅灰、矿渣、粉煤灰等活性矿物能够改善水泥石与集料的界面结构和
界面区性能,使水泥石的胶凝物质优化组成,进而达到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强度的目的。
最后,还应该消除混凝土本身的一些物理化学因素,例如要注意避免混凝土的水化热过高、
化学收缩和干缩过大、碱集料反应、硫酸铝的延迟生成等造成的裂缝或开裂,以此混凝土钢
筋结构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设计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必须加以严格重视,
实践有效的解决办法。
除上述措施外,还应做好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质量监督工作。
充分做好施工的事前控制,保证初期阶段的完备性;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施工的事中控制,避
免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按照科学的程序性要求控制混凝土强度及其构造和外观符合设计;在
为其一周的混凝土的养护阶段,应保证利于混凝土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制定具体的养护
方案。
总之,只有从结构的设计、检测评价、施工、材料等诸多方面考虑才能根本保障钢筋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周福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改善措施及质量监控之我见[J].民营科技.2013(05)
[2]苏丽丽.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改善措施及质量监督之我见[J].民营科技.2013(02)
[3]贺兰云.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机理与预防措施[J].中氮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