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48分练9
- 格式:doc
- 大小:180.35 KB
- 文档页数:5
5种金属的逸出功如下表:铯钙镁2.14 2.873.664.33根据玻尔理论和光电效应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如图,一小球以大小为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向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乙球落到圆环时的速度有可能沿OQ ,则两小球在落到圆环前可能不相遇点的过程中,甲球动能的增加量比乙球的小点时,甲、乙两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南平二模]目前,我国已经发射了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宇宙飞船天地往返技术的国家.某载人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由于地球遮挡,字航员发现有16T 时间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哈尔滨市三中二模]“快乐向前冲”节目中有这样一种项目,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跃到鸿沟对面的平台已知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绳的悬挂点O m 的选手抓住绳子由静止开始摆动,点的正下方时松手,做平抛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下( ).电源的电动势E =4105V ,内阻r =4 ΩR x =25 Ω.定值电阻R 消耗的最大功率为0.96 W调整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可以得到该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的电压瞬时表达式为u =10sin 203V芜湖市三模]若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真空可表示为φ=k Q r 为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如图所示,5d 如图所示,底边为直角)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磁场边界顶点A 有一粒子源,R为20 kΩ的电阻,电源电动势为6.0 V,内阻可不计.①实验时先将开关S接1,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μA时表示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最大.②将开关S接2,将传感器连接在计算机上,经处理后画出电容器放电的i-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试根据i-t图象,求该电容器所放出的电荷量q=________C;该电容器的电容C=________μF.(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如图丙是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阻值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图象,图中R0表示0℃时的电阻,k表示图线的斜率.若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E、内阻r)、电流表A(内阻R g)、滑动变阻器R1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丁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使用“金属电阻温度计”前,先要把电流表(“0”刻线在刻度盘左侧)的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若温度t1<t2,则t1的刻度应在t2的________侧(选填“左”或“右”);在标识“金属电阻温度计”的温度刻度时,需要弄清所测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利用E、R0、R g、R1(滑动变阻器的有效阻值)、r、k等物理量表示所测温度t 与电流I的关系式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12. (10分)[2018·湖南省、江西省十四校第二次联考]一辆卡车以速度v=72 km/h通过减速带,司机利用搁置在仪表盘上的车载计时仪记录汽车前轮和后轮先后与减速带撞击的声音的时间间隔来测量声速.车载计时仪位于前轮轴的正上方,在前轮通过减速带时开始计时,在t1=0.006 s第一次接收到声音信号,在t2=0.313 s第二次接收到声音信号.已知汽车前后轮轴之间的距离L=5.86 m,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0(不考虑除空气外其他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3. (8分)[2018·重庆市沙坪坝区期末]某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口前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辆汽车在校门前马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在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交警测量了车痕长度为9 m,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刹车后到停止的时间为1.5 s,立即判断出这两车有没有违章超速,请你根据所给数据,写出判断过程,并说明是否超速.14. (12分)[2018·张掖市联考]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半径为R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量为q 的带正电的小球从圆上的A点以大小为v0的速度沿与OA 连线成60°的方向射入磁场中,从三分之一圆弧的C点射出磁场,试求:(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2)若将磁场撤去,在桌面上方空间施加沿OC方向的匀强电场,带电小球仍以v0从A点沿与OA连线成30°的方向斜向右下方射入圆形区域,恰好从C点射出,试求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比值.15. (14分)[2018·唐山市五校联考]如图,金属平行导轨MN、M′N′和金属平行导轨PQR、P′Q′R′分别固定在高度差为h(数值未知)的水平台面上.导轨MN、M′N′左端接有电源,MN与M′N′的间距为L=0.10 m线框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0.20 T;平行导轨PQR与P′Q′R′的间距为L=0.10 m,其中PQ与P′Q′是圆心角为60°、半径为r=0.50 m的圆弧导轨,QR与Q′R′是水平长直导轨,QQ′右侧有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40 T.导体棒a质量m1=0.02 kg,电阻R1=2.0 Ω,放置在导轨MN、M′N′右侧N′N边缘处;导体棒b 质量m2=0.04 kg,电阻R2=4.0 Ω放置在水平导轨某处.闭合开关K 后,导体棒a从NN′水平抛出,恰能无碰撞地从PP′处以速度v1=2 m/s滑入平行导轨,且始终没有与棒b相碰.重力加速度g=10 m/s2,不计一切摩擦及空气阻力.求:(1)导体棒b的最大加速度.(2)导体棒a在磁场B2中产生的焦耳热.(3)闭合开关K后,通过电源的电荷量q.b:n=:2a,角速度ωa=,C选项错误;电动势的最大值U ma:U a:ω=:2选项正确.在△OCM M、C。
江西省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12.09 eV B.10.20 eVC.1.89 eV D.1.5l eV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P和Q都带正电荷 B.P和Q都带负电荷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 .2FB .1.5FC .0.5FD .0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2024年高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全国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周村古商城有一件古代青铜“鱼洗”复制品,在其中加入适量清水后,用手有节奏地摩擦“鱼洗”的双耳,会发出嗡嗡声,并能使盆内水花四溅,如图甲所示。
图乙为某时刻相向传播的两列同、、、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喷出水花”的位置是()频率水波的波形图,A B C D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答案】B【详解】由题意知“喷出水花”是因为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发生了相遇,即振动加强。
由图像可知,两列波的波峰传到B位置时间相等,故B是振动加强点,其它三点振动不稳定。
所以最可能“喷出水花”的是B位置。
故选B。
15.我国自主研发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可以观测太阳辐射的硬X射线。
硬X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设波长为λ。
若太阳均匀地向各个方向辐射硬X射线,卫星探测仪镜头正对着太阳,每秒接收到N个该种光子。
已知探测仪镜头面积为S,卫星离太阳中心的距离为R,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则太阳辐射硬X射线的总功率P为()A .24SNhc R πλB .2R Nhc S πλC .24R Nhc S πλD .2R SNhcπλ【答案】C 【详解】每个光子的能量为cE h h νλ==太阳均匀地向各个方向辐射硬X 射线,根据题意设t 秒发射总光子数为n ,则24n R tN Sπ=可得24R Nt n Sπ=所以t 秒辐射光子的总能量24cR Nthc W E nh S πλλ='==太阳辐射硬X 射线的总功率24W R Nhc P t S πλ==故选C 。
16.2023年9月28日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福州至厦门两地间形成“一小时生活圈”。
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84分)1.(多选)如图所示,木板C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B放在C的上面,木板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测力计固定在竖直的墙壁上,A、B、C质量相等,且各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相等, 用大小为F的力向左拉动C,使它以速度v匀速运动,三者稳定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T,方向向左B.A和B保持静止,C匀速运动C.A保持静止,B和C一起匀速运动D.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T2.(2018山西五市联考)如图所示,光滑的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心为O。
三个完全相同的小圆环a、b、c穿在大环上,小环c上穿过一根轻质细绳,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着小环a、b,通过不断调整三个小环的位置,最终三小环恰好处于平衡位置,平衡时a、b的距离等于绳子长度的一半。
已知小环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轻绳与c的摩擦不计。
则()A.a与大环间的弹力大小为3mg3B.绳子的拉力大小为mg2C.c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为3mgD.c与大环间的弹力大小为3mg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和三根等长的细线作用下,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B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细线OA和OB同系于天花板上面的O点,细线AB连接两个小球,三根细线都拉直且细线OB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则细线OA和OB的张力之比为()1A.1∶2B.1∶1C.1∶ 3D. 3∶14.如图所示,两根通电直导体棒用四根长度相等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1、O2两点,已知O1、O2连线水平,导体棒静止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保持导体棒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不变,在导体棒所在空间加上匀强磁场后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增大了相同的角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一定相同B.所加磁场的方向可能沿x轴正方向C.所加磁场的方向可能沿z轴正方向D.所加磁场的方向可能沿y轴负方向5.(2018安徽A10联盟联考)(多选)如图所示,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C是斜面体斜面AB上的一点,AC部分粗糙,CB部分光滑,一物块在AC部分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对物块的作用力为F1、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f1,物块在CB部分下滑时,斜面体对物块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f2,整个过程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不计空气阻力,则()A.f1<f2B.f1=f2C.F1>F2D.F1=F26.(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一)飞艇常常用于执行扫雷、空中预警、电子干扰等多项作战任务。
电场与磁场的理解一、选择题1.某平面区域内一静电场的等势线分布如图中虚线所示,相邻的等势线电势差相等,一负电荷仅在静电力作用下由a 运动至b ,设粒子在a 、b 两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b a ,电势分别为a ϕ、b ϕ,该电荷在a 、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a v 、b v ,电势能分别为p a E 、p b E ,则( )A .a b a a >B .b a v v >C .p p a b E E >D .a b ϕϕ>2.某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x 轴上各点电场强度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规定x 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正方向。
若取x 0处为电势零点,则x 轴上各点电势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可能为( )A .B .C .D .3.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 平面,平面内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V 、17V 、26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V/cmB .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2V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小7eVD .电子从b 点运动到O 点,电场力做功为16eV4.如图,空间中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现将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在A 点以一定的初动能k E 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运动到竖直方向最高点C 时的沿场强方向位移是0x ,动能变为原来的一半(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场强大小为22mgqB .A 、C 竖直方向的距离为0x 的2倍C .小球从C 点再次落回到与A 点等高的B 点时,水平位移是02xD .小球从C 点落回到与A 点等高的B 点时,电场力做功大小为2k E5.如图,圆心为O 的圆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圆平面平行,ab 和cd 为圆的两条直径,60aOc ∠=︒。
将一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W (0W >);若将该电荷从d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也为W 。
选择题专项训练(四)(时间:20分钟满分:48分)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屮,1帀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 *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6・全国卷/)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问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2.一屮子与一质量数为水/Pl)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
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屮子的速率之比为A+1A-1A.4A(&+1)2C.3.CA FB 777777777 7777777^TT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相等的久〃两块木板,在木板A上放着质量为刃的物块C,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异、B、C之间以及〃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马,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不管厂多大,木板〃一定保持静止B.A. 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C.〃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一定小于FD.A.〃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尸4.无限大接地金属板和板前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区域,和两个等量界种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等效。
如图所示,P为一无限大金属板,0为板前距板为厂的一带正电的点电荷,沏V为过。
点和金属板垂直的直线,直线上畀、〃是和0点的距离相等的两点。
下面关于/I、〃两点的电场强度用和层、电势如和如判断正确的是()M PA QB N()^-1卫+1B. (&+1)2工A.E A>E B, e,\ <(1)8B.E A >E B, Of > eC. E A >E B, e,\二如D. E A =Ef h eA > ©aB如图所示,通电直导体棒放在间距为/的光滑水平绝缘轨道上,劲度系数为斤的水平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拴在棒的屮点,且与棒垂直,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屮, 弹簧伸长禺棒处于静止状态。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牛顿动动定律提能增分练(二)动力学四大模型之二——斜面1.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
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3 B.4 C.5 D.6解析:选B 先对物体m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再对M受力分析,受重力、m对它的垂直斜面向下的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同时地面对M有向上的支持力,共受到4个力。
故B正确。
2.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q电荷量的滑块,沿绝缘斜面匀速下滑,当滑块滑至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时,滑块运动的状态为( )A.继续匀速下滑 B.将加速下滑C.将减速下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解析:选A 滑块在电场中受力方向沿着电场线方向,即竖直向下,相当于滑块的重力变大了,因为滑块开始是匀速下滑的,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块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大小。
故滑块在斜面方向上的合力为零不改变,所以滑块继续匀速下滑。
只有A正确。
3.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解析:选D 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处于平衡,A中当加上F后,物块仍处于平衡,则在沿斜面方向上物块平衡状态不同,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同理B中摩擦力也不变,故B错误;C中加竖直向上的F后,F有沿斜面向上的分力,若物块有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此时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与沿斜面向上的F 的分力及摩擦力平衡,故摩擦力将变小,故C错误;同理D中加竖直向下的力F后,F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则沿斜面向下的力增大,故增大了摩擦力;故D正确。
4.(2017·四川双流中学模拟)如图,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斜面体质量为M,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对物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物块m仍能沿斜面运动。
高考押题卷一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二、选择题14.(2020·江西八市联考)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 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C.用能量为10.3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D.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 eV【答案】D【解析】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0.2 eV,照射锌板一定能产生光电效23应,A错误;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根据C=3可知,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B 错误;用能量为10.3 eV的光子照射,因为10.2 eV<10.3 eV<12.09 eV,所以不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C错误;氢原子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最大,为E max=-1.51 eV+13.6 eV=12.09 eV,因锌的逸出功是3.34 eV,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12.09 eV-3.34 eV=8.75 eV,D正确。
15. (2020·河北唐山一中模拟)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u,交流电压表V和交流电流表A都是理想电表,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下移过程中( )A .交流电压表V 读数减小B .交流电压表V 读数不变C .交流电流表A 读数减小D .交流电流表A 读数不变【答案】A【解析】滑动变阻器滑片P 下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理想变压器输出端电阻减小,输出端电压不变,所以,交流电流表A 读数增大,C 、D 错误;电阻R 0分压增大,交流电压表V 读数减小,A 正确,B 错误。
选择题专项训练(二)(时间:20分钟 满分:48分)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屮,1帀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6 *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只蜗牛从半球形小碗内的最低点沿碗壁向上缓慢爬行,在英滑落Z 前的爬行过程屮受力情况是 ()A. 碗对蜗牛的支持力变大B. 碗对蜗牛的摩擦力变大C. 碗对蜗牛的作用力变小D. 地面对碗的摩擦力逐渐变小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厂广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十表示物体运动的 时间)四个选项正确的是()3. 在中国航天骄人的业绩中有这些记载:天宫一号在离地面343 km 的圆形轨道上飞行;嫦娥一号 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 的圆形轨道上飞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同步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在赤道平面,距赤道的高度约为36 000 km )和倾斜同步卫星(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但不定点于某地上空)等组TV™成。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3nA. 设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7;用G 表示引力常量,则用表达式 求得的地球平均密度比真 实值要大B. 天宫一号的飞行速度比同步卫星的飞行速度要小C. 同步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同周期、同轨道半径,但二者的轨道平面不在同一平面内D. 嫦娥一号与地球的距离比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小4. 图甲是某景点的山坡滑道图片,为了探究滑行者在滑道直线部分力尸滑行的时间,技术人员通过测 量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
是滑道的竖直高度,〃点是昇C 竖直线上的一点,且有AD 二DE25 m, 滑道/IF 可视为光滑的,滑行者从坡顶A 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IF 向下做直线滑动,g 収10 m/s 2,则滑 行者在滑道/IF 上滑行的时间为 ()A. © sB.2 sC. « s 1).2^ s 质量为刃的物体沿着半径为厂的半球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r,如图所示,若物体与 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在最低点时的()A. 向心加速度为mu^c.对球壳的压力为rB •向心力为m甲 A乙D.受到的摩擦力为m/ \\N: \! '・dc6.(2018 •全国卷〃)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的臼、方、c、〃四点处于匀强电场屮,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対为臼、c连线的屮点,河为方、〃连线的屮点。
高考物理(电场和磁场)二轮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双选)质谱仪是用来分析同位素的装置,如图为质谱仪的示意图,其由竖直放置的速度选择器和偏转磁场构成。
由三种不同粒子组成的粒子束以某速度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射入速度选择器,该粒子束沿直线穿过底板上的小孔O 进入偏转磁场,最终三种粒子分别打在底板MN 上的P 1、P2、P 3三点,已知底板MN 上下两侧的匀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外,且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 1、B 2,速度选择器中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
不计粒子的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A .速度选择器中的电场方向向右,且三种粒子均带正电B .三种粒子的速度大小均为E B 2C .如果三种粒子的电荷量相等,则打在P 3点的粒子质量最大D .如果三种粒子的电荷量均为q ,且P 1、P 3的间距为Δx ,则打在P 1、P 3两点的粒子质量差为qB 1B 2Δx E2、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 和Q 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I 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均为l 的a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如果让P 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a 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 .0 B.33B 0 C.233B 0 D .2B 03、(多选)如图所示,在某空间的一个区域内有一直线PQ 与水平面成45°角,在PQ 两侧存在垂直于纸面且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
位于直线上的a点有一粒子源,能不断地水平向右发射速率不等的相同粒子,粒子带正电,电荷量为q,质量为m,所有粒子运动过程中都经过直线PQ上的b点,已知ab=d,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相互间的作用力,则粒子的速率可能为()A.2qBd6m B.2qBd4m C.2qBd2m D.3qBdm4、(双选)如图所示,绝缘中空轨道竖直固定,圆弧段COD光滑,对应圆心角为120°,C、D两端等高,O为最低点,圆弧圆心为O′,半径为R;直线段AC,HD粗糙,与圆弧段分别在C、D端相切;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于轨道所在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竖直虚线MC左侧和ND右侧还分别存在着场强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和向左的匀强电场。
选择题48分练(九)(时间:20分钟 分值:48分)(1~5小题为单选题,6~8小题为多选题)1.(2018·陕西第四次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23592U→14156Ba +9236Kr +210nB .玻尔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C .原子从低能级向髙能级跃迁,不吸收光子也能实现D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C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23592U +10n→14156Ba +9236Kr +310n ,故A 错误;德布罗意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B 错误;受到电子或其他粒子的碰撞,原子也可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不吸收光子也能实现,故C 正确;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根据ν=cλ,光的波长越大,频率越小,故能量E =h ν越小,故D 错误.]2.(2018·贵阳一模)如图1甲所示,在x ≥0的区域有垂直于xOy 平面(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力使一个等边三角形闭合导线(粗细均匀)框,沿x 轴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线框平面与纸面平行,底边BC 与y 轴平行,从顶点A 刚入磁场开始计时,在线框全部进入磁场过程中,其感应电流I (取顺时针方向为正)与时间t 的关系图线为图中的( )图1B [导线框从左进入磁场,磁通量向里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磁场向外,根据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即负方向;设导线框沿x 轴方向运动的速度为v ,经时间t 运动的位移为x =vt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导线框的有效切割长度为l =2x tan 30°=23v 3t ,感应电流I =E R =Blv R =23Bv23R t ,即电流I 与t 成正比,故选B.]3.(2018·百校联盟4月联考)如图2所示,质量分别为M 、m 的两物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中间用水平细线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一大小为F 的水平力向右拉质量为M 的物块,使两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这时两物块间细线上的张力为T 1,撤去F 的一瞬间,细线上的张力为T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2A .T 1=0B .T 1=MM +mF C .T 2=T 1D .T 2=0D [当F 作用在M 上时,对整体分析有:F -μ(M +m )g =(M +m )a 1,对m 分析有:T 1-μmg =ma 1,联立得:T 1=mFM +m≠0,故A 、B 错误;当撤去F 的一瞬间,M 和m 的加速度相同,且都为a 2=μg ,故细线上的拉力为零,即T 2=0,故C 错误,D 正确.]4.(2018·贵州适应考试)如图3所示,某次发射人造卫星的过程中,先将卫星发射到地面附近的圆形轨道Ⅰ上,在P 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Q 点为Ⅱ轨道的远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卫星在P 点变轨时的速度必须大于7.9 km/sB .卫星从P 点到Q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减小C .卫星沿轨道Ⅰ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D .若要使运动到Q 点的卫星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卫星在Q 点的速度至少要达到11.2 km/sA [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 点时的速度等于7.9 km/s ,则要想进入轨道Ⅱ,则在P 点必须要加速做离心运动,则卫星在P 点变轨时的速度必须大于7.9 km/s ,选项A 正确;卫星从P 点到Q 点的过程中只有地球的引力做功,则机械能不变,选项B 错误;根据a =GMr2可知,卫星沿轨道Ⅰ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Ⅱ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选项C 错误;若要使运动到P 点的卫星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卫星在P 点的速度至少要达到11.2 km/s ,则若要使运动到Q 点的卫星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卫星在Q 点的速度可以小于11.2 km/s ,选项D 错误.]5.(2018·宜宾二次诊断)如图4所示,一沙袋用无弹性轻细绳悬于O 点.开始时沙袋处于静止状态,一弹丸以水平速度v 0击中沙袋后未穿出,二者共同摆动.若弹丸质量为m ,沙袋质量为5m ,弹丸和沙袋形状大小忽略不计,弹丸击中沙袋后漏出的沙子质量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 .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细绳所受拉力大小保持不变B .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弹丸对沙袋的冲量大小大于沙袋对弹丸的冲量大小C .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mv 2072D .沙袋和弹丸一起摆动所达到的最大高度为v 2072gD [弹丸打入沙袋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mv 0=(m +5m )v ,解得v =16v 0;弹丸打入沙袋后,总质量变大,且做圆周运动,根据T =6mg +6m v 2L可知,细绳所受拉力变大,选项A 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弹丸对沙袋的冲量大小等于沙袋对弹丸的冲量大小,选项B 错误;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Q =12mv 2-12·6mv 2=512mv 20,选项C 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可得:12·6mv 2=6mgh ,解得h =v 2072g,选项D 正确.] 6.a 、b 两辆汽车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x t 图象如图5所示,则下面关于两车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5A .前2 s 内两车的位移相同B .t =1 s 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最远C .b 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1 m/s 2D .第3 s 内两车行驶的路程相同AD [从图中可知a 的位移为4 m ,b 的位移大小小于4 m ,故两者的位移不同,A 正确;t =1 s 时两者在同一坐标点,即两者相遇,B 错误;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b 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C 错误;在第3 s 内两者图线的斜率相同,即速度大小相同,所以第3 s 内路程相同,D 正确.]7.(2018·第二次全国大联考Ⅲ卷)如图6所示,平行等距的竖直虚线M 、N 、P 、Q 为某电场的四个等势面,M 、N 、P 、Q 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φP 、φQ .一个不计重力、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用实线表示,a 、b 、c 是轨迹上的三点,其中b 点为轨迹上最左端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且φQ >φP >φN >φMB .根据轨迹可以判断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是唯一的C .带负电荷的粒子在b 点动能最大,在c 点的电势能最小D .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中各点受到的电场力相等AD [因表示电场中四个等势面的四条虚线是平行且等间距的,由此可判断电场是匀强电场,由图中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可知受到水平向右的电场力作用,电场的方向是向左的,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所以M 、N 、P 、Q 的电势φQ >φP >φN >φM ,A 正确;带负电荷的粒子受到水平向右的电场力作用,粒子无论是依次沿a 、b 、c 运动,还是依次沿c 、b 、a 运动,都会得到如题图所示的轨迹,B 错误;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势能与动能之间相互转化,由题图中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a 点到b 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场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从b 运动到c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因此c 点的电势能最小,动能最大,C 错误;因表示电场中四个等势面的四条虚线是平行且等间距的,由此可判断电场是匀强电场,所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电场中各点受到的电场力相等,D 正确.]8. (2018·甘肃天水一模)如图7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一束速率不同的带正电粒子从左边界ad 中点P 垂直射入磁场,速度方向与ad 边夹角θ=30°,已知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粒子重力不计.则( )图7A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5πm3qB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πm3qBC .上边界ab 上有粒子到达的区域长为⎝ ⎛⎭⎪⎫1-36L D .下边界cd 上有粒子到达的位置离c 点的最短距离为-3L2AD [粒子对应的圆心角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最长时间对应的轨迹如图甲所示:甲从Pa 边射出对应的轨迹的圆心角最大,为300°,故最长时间为:t =300°360°T =56×2πm qB =5πm3qB ,故A 正确;考虑极限法,假设粒子速度无限大,则沿着直线穿过磁场,时间无穷小,故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趋向零,故B 错误;画出临界轨迹,如图乙所示:乙从ab 边射出的最大的轨迹是与bc 边相切,故:r 1+r 1sin 60°=L ,故r 1=L 1+sin 60°=2L2+3,从ab 边射出的最小的轨迹是与ab 边相切,故:r 2+r 2cos 60°=L 2,故r 2=L21+cos 60°=L3,故上边界ab 上有粒子到达的区域长为:2r 1sin 60°-r 2sin 60°=⎝ ⎛⎭⎪⎫2363-6L ,故C 错误;临界情况是轨迹与cd 边相切,如图丙所示,故:r 3-r 3cos 60°=L2,解得r 3=L ,故下边界cd 上有粒子到达的位置离c 点的最短距离为L -r 3sin 60°=-3L2,故D 正确.]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