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冬春田间管理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播种期管理1、选好留足苗床: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整、土质肥沃、疏松通气、排水良好、接近水源、2-3 年内未种过油菜的砂质土壤。
一般按苗床与大田 1:6-8 的比例留足苗床面积。
2、精细整地,施足肥料:苗床地先进行翻耕,耕深 10-15 厘米,晒坯,在周围开好排水沟,再耙平厢面,拾尽残根杂草。
每亩苗床用猪粪 750-1000 公斤,或人粪 350-400公斤,或土杂肥 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 20公斤混合拌匀堆沤7-10 天,施于厢面,结合整地拌和于表土层,天气干旱时,人畜粪宜对水直接泼浇厢面,使 7-10 厘米土层湿透,待地面吸干水后,再用齿锄来回浅耙一次,使表土疏松,保持土壤湿润。
3、稀播、匀播:9月20日左右播种。
每亩用标准种子0.5-0.6公斤,按厢分量,分后最好拌10 倍左右的过筛细土,用手均匀撒播,使落子均匀。
播后用盖子灰或猪粪渣盖种,厚度不超过1厘米。
如遇天旱,种子宜先浸泡 3-4 小时,待种子吸足水分再捞出晾干,拌湿润灰土播种,播后盖子灰土也需湿润,保证播后 3-4天出苗。
二、苗床期管理1、及时间苗定苗:要早间苗稀留苗。
第一次间苗在齐苗期立即进行,拔除子叶重叠的密苗,使苗距达到3厘米以上。
第二次在3叶期定苗,去除杂苗、弱苗、病苗、密苗,每平方米留苗 120-140株。
每亩净苗床留苗 7-9万株,栽 5-6亩大田。
2、抗旱追肥:在 2-3 叶期,如发现出叶缓慢,叶小色暗,叶缘发红,蜡粉增多,秧苗老化等现象,应立即抗旱、追肥。
一般每亩用尿素 5-7.5 公斤,移栽前一周,天气干旱时,追一次起身肥,增强发根能力,阴雨天则不宜追肥。
3、防治病虫:油菜苗床期有蚜虫、菜青虫、黄条跳甲、猿叶虫和病毒病发生。
消灭蚜虫也是防止油菜病毒病的关键措施。
三、移栽期管理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整地应达到活土层 20-25 厘米,土肥融合,地面平整,土粒细碎,主沟畅通的要求。
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陇南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油菜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栽培技术落后,长期以来产量低,效益差,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笔者长期在该区生产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近年来在冬油菜种植上做了一些试验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创建了一些高产典型,白水江流域小面积示范每667m2最高产量达到350kg。
本文将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较为系统地整理后,向广大农民朋友推介,以期在生产中能够有所帮助。
1栽培1.1地块选择油菜适应性广,川坝、半山、高山均可种植,但在川坝水田、水浇地和士层较厚、士壤肥沃的高半山区种植,方可实现丰产目标。
1.2整地油菜种子子粒小,播前要精细整地,耕深达20cm以上,保持一定的墒情,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的生长。
复播的油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早深耕细整,接纳雨水,蓄墒防旱,播前再进行浅耕,耙耢(耱),打细土块,平整地面,去掉大石块和烂地膜等垃圾,水稻田要在收稻后立即耕翻晒垡,晒到土壤发白,土块疏松时,再进行耕整,在播前可用地虫灵或杀卵虫或辛硫磷处理土壤,防治地下害虫。
1.3施肥油菜是高水肥作物,播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 500~2 500kg,过磷酸钙40~50kg,硼肥0.50kg,尿素20~25kg(40%于返青后施)。
1.4播种1.4.1品种选择油菜丰产栽培,品种是关键,宜选用甘蓝型双低品种,川坝河谷区用蓉油10号、11号、川油23号等为主,山区以成油1号、94-1等为主。
1.4.2适期播种掌握好油菜适宜的播种期是培育壮苗、防止死苗、夺取丰收的一项关键措施。
播种过早,冬前生长期长,温度高,容易生长过旺,消耗养分,耐寒力降低,同时病虫危害重(如菜根蝇、根腐病等);播种过晚,冬前生长期短,温度低,营养生长不良,叶片少,根颈细,制造和贮存的养分少,形成弱苗,抗寒力弱,不利于安全越冬,即使冬季不受冻害,也难于获得丰产。
因此,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是油菜高产的基础。
川坝河谷区直播适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山区直播在8月下旬-9月上旬,育苗移栽播种可提前20~30d。
•油菜生长阶段概述•油菜田间管理技术要点•油菜生长环境对产量的影响目•油菜种植技术与发展趋势•油菜产业现状与前景展望录播种期油菜苗期一般持续40-50天,此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及时间苗定苗:在油菜出苗后,要及时去除杂草,并在油菜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确保每亩留苗密度为1.5-2万株左右。
合理施肥:在定苗后,每亩施用尿素5-10公斤、氯化钾5-8公斤,以促进幼苗生长。
病虫害防治:此时需要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等虫害以及立枯病、猝倒病等病害。
苗期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地块作为苗床,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苗床选择播种后,应及时覆盖薄膜,以保温、覆盖薄膜播种前,对苗床进行深翻、细整,使土壤松软、平整,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苗床整地适期播种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播种时要均匀,每亩用种量约为0.5-1公播种方法020103040501020304基肥施用苗肥施用腊肥施用花肥施用病害防治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详细描述详细描述总结词土壤水分是油菜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油菜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详细描述油菜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水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在播种时,应保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在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油菜的生长。
但也要注意避免水分过多,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土壤水分的影响品种选育播种技术施肥技术030201油菜种植技术改良机械化耕作推广机械化施肥技术,通过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油菜产量。
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收割油菜种植机械化推广生态种植高效用水绿色生产油菜种植可持续发展趋势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保障食用油供给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油菜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
当前,油菜产业面临着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品种单一、品质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优化。
油菜产业现状分析123油菜产业前景展望油菜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油菜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朝着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
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打药的三个时期分别是什么
时候
一、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
1、在种植油菜进入到冬季的时候,先要做好田间中耕工作,因为在冬季温度是比较低的,而中耕可以提高土壤温度,还能够让土壤疏松,对油菜幼苗根部也能起到直接保护作用,这样有利于根部生长。
2、在油菜行间可以施入适量的有机肥,这样能够给油菜提供充足的营养,还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在越冬的时候,保温比较好的油菜能够正常开花抽薹,而且还可以提高油菜的含钾量,减少出现结冻现象。
3、冬季种植油菜的时候,如果遇到下雪天的话,在下完雪后要及时把排水沟内的积雪清除掉,避免在田间产生过多积水,影响到油菜根部的生长,否则会导致油菜营养吸收受阻,不能安全的越冬。
4、在冬季出现封冻之前要浇适量的封冻水,封冻水能够减少昼夜温差,还能改良田间的小气候,这样可以避免油菜受到过重的低温袭击,从而减少干冻死苗的现象出现。
5、在冬季的时候为了提高油菜的抗寒性、防止油菜出现冻害、提高油菜的产量,对有早薹早花现象的油菜植株要及时将其摘除,避免顶端生长优势过大,消耗过多的营养。
二、对油菜打药的三个时期分别是什么时候
1、油菜在育苗期、移栽期、幼苗期和盛花期均需要适量打药,
油菜育苗期可以适量加入多菌灵,这样可以预防油菜烂根。
2、在油菜移栽期和幼苗期的时候,会有霉菌病和蚜虫危害油菜,这个时候可以用适量的乐果兑水进行喷洒防治。
3、在油菜的盛花期要防治油菜菌核病,这个时候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或者腐霉利进行防治。
4、给油菜施用除草剂的时候一般选择在上午10点以后,下午4点之前,在这段时间除草的效果比较好;如果是喷施杀虫剂的话,一般选择在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进行喷洒,这个时候喷洒的效果比较好。
一、苗期管理1、间苗、定苗和补缺油菜一般的播种是选择直接的补种方法,由于这样的播种量会比较大,出苗的时候会参差不齐,很容易出现断垄缺苗的现象。
在密度大大的地方需要进行间苗,避免油菜苗的拥挤,影响苗的生长。
在苗长出一个真叶的时候,进行间苗,出现第二片到第三片真叶的时候,再进行一次间苗。
在间苗的时候一定要保留壮苗或者大的苗。
定苗是在四天真叶生长后开始。
定苗的密度按照种植品种和土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对于缺苗断垄的,及时的补苗补栽。
2、清沟排渍雨水过多的时候,会使土壤的湿度过大,油菜出现烂根,会出现菌核病,所以一定要注意好排水。
要做好"三沟",让沟之间相通,确保田间的湿度,增加土壤的通透性,确保根系的生长发育,来减少水渍和菌核病。
3、中耕松土在种植前一定做好土壤的整理,要以早松土,勤松土的原则来进行,同时要做好施肥,培土等一系列的工作。
中耕松土要根据油菜的生长状况,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进行中耕的时候,要由浅入深,这样可以减少对于根的损伤,第一次浅中耕,后面两次深度中耕。
土地比较肥沃的,可以进行深度中耕,对于油菜比较旺盛的,也可以进行深度中耕,在中耕过程中,会切断一些根,很好的控制了上面的生长,可以促进苗的茁壮生长。
在冬季的时候,要注意防冻和保湿,在进行中耕松土时,要培土壅根,来增加油菜抗寒能力。
4、肥水管理①科学施肥稳施薹肥。
油菜薹期油菜的生长和繁殖的时期,蜘蛛会在这个时期进行抽薹、长枝,会使叶的面积逐渐增大,是需要肥料最多的时期,这个时期会增枝增荚最为重要的时期。
要有充足的肥料,来保证油菜苗的正常生长,同时使用少量的薹肥。
如果在薹期出现肥力不足的时候,一定要早施薹肥。
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施肥,避免出现早衰的现象。
如果长势过强,在抽薹后期可适当的追加施肥,减少花期疯狂的生长。
在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情况,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巧施花肥。
油菜抽薹时种子的质量与开花后的营养有很大的关系。
油菜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一、蕾薹期管理技术。
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蕾薹期,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
在我国甘蓝型油菜现蕾抽薹期一般为25~30天。
蕾薹期是油菜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两旺、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
此期,菜苗根系继续扩展,薹茎、分枝、叶片、花蕾快速增长,叶片的同化作用和根系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在此生育阶段,要实现油菜春发稳长,达到根强、秆壮、枝多,为高产奠定基础。
1、重施薹肥。
薹肥是油菜抽薹前或刚开始抽薹时施的肥料,是促进春发稳长、薹壮枝多和争取角果多的一次关键性追肥。
施用薹肥一是要看苗施用,苗体越大,脱力落黄越重,土壤后劲越是不足的田块越要重施。
二是要氮钾搭配,在基肥中施足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适量钾肥。
三是要掌握施肥时间。
对正常实现秋发冬壮的菜苗,薹肥在薹高10-15厘米,叶色褪淡落黄时施用,一般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再加氯化钾5-7.5千克。
过早落黄的田块,薹肥要分2次施,即先施1次接力肥,再补1次薹肥,切忌过早一次性施足。
苗体较大且落黄不明显的田块,薹肥要适当推迟施,并因苗减少用量。
施肥方法可采取开沟条施,雨前撒施或结合抗旱撒施后浇水均可,但要避免雨后或清晨叶片有水时撒施,造成肥害伤苗。
2、喷好硼肥。
我县缺硼较严重,缺硼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产量影响很大。
要重视硼肥的施用,提倡硼肥基施和叶面喷施。
基施每亩用量1000克,喷施苗、苔期(最迟不超过初花期)各一次,每次每亩喷施0.2%的硼砂水溶液(硼砂先加温水后搅拌,让其充分溶解)50~75公斤,喷硼以阴天最好,晴天宜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进行,喷施后36小时内遇降雨应重喷一次。
3、中耕培土,排水降渍。
进入春季后,常常阴雨连绵,造成田间含水量过高,土壤通气不良,妨碍油菜根系扩展,易导致后期早衰和倒伏。
同时,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致使菌核病等病害大量发生和蔓延,严重影响产量。
今年长江上游地区因10月-12月阴雨天气偏多、气温偏低,油菜渍害较明显。
长江中下游油菜苗情整体较好,但因近期气温偏高、雨雪偏少,部分田块蚜虫发生较重;一些早熟品种、播期较早的田块长势偏旺,出现了早薹早花,后期易遭受冻害。
根据当前苗情和冬春天气趋势,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了油菜冬春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一、加强测报、及时灭蚜。
加强测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当油菜田蚜虫株率达到8%时可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60克兑水40-50公斤对油菜叶片背面进行喷雾杀虫。
二、清沟降渍、增温保苗。
今年长江上游秋冬雨水偏多,油菜根系不发达。
该地区3、4月份常发生阴雨天气,将影响根系发育,尤其是稻茬油菜,田间积水严重,容易发生渍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因长势偏旺,中后期易发生倒伏,加重病害的发生,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
因此,越冬期间应及时清沟理墒、保持“三沟”畅通,降渍防渍,促进根系生长。
同时将清沟泥土培在畦面油菜根部,抑制杂草生长,增温防冻。
旱地油菜,可结合除草进行中耕培土,提高油菜根部土壤温度、控制油菜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寒性、减轻冻害威胁确保油菜壮苗越冬。
三、去薹化控、控旺防冻。
对目前已经抽薹,且薹高达到30厘米以上、生长点(花序)暴露在外或已经开花的油菜,应在晴天用刀片去除10-20厘米主薹,消除越冬期冻害威胁,同时可减少主茎的养分消耗,利于低位休眠芽的萌发成分
枝,降低因主茎冻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对部分旺长的田块,应选择晴天每亩用80-100ppm的多效唑溶液40-50公斤均匀喷雾,抑制油菜过快生长,增强油菜抗寒性。
四、巧施薹肥、防倒增收。
春季油菜生长最快的时期,是油菜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
应及时追施薹肥,以增加分枝数和花蕾数。
薹肥施用要根据苗情长势分类施用。
一般可亩施尿素8-12公斤。
对底肥足、苗肥多、长势稳健、苗色好的田块要少施,以免造成贪青倒伏;对苗小苗弱、返青无力的田快要早施、并适量多施。
在施用薹肥的同时可适当增施氯化钾4-6公斤,促进油菜生长、提高油菜抗倒、抗病能力。
缺硼土壤、底肥没有施用硼肥的田块应在蕾薹期喷施1-2
次0.2%硼砂水溶液(用温开水溶解),防止油菜“花而不实”。
五、做好菌核病的测报和防治工作。
前期旺长的田块通风透光条件差,油菜抗病性下降,在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易发生菌核病危害。
应加强测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减轻菌核病危害。
在盛花期前,当植株叶片发病达10%时,需抢晴用40%菌核净0.1-0.2公斤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0.2公斤兑水40-50公斤重点对植株中下部茎叶和地面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