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07.86 KB
- 文档页数:2
做好油菜田间管理措施有哪些油菜田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油菜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油原料。
为了保证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在田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如何做好油菜田间管理措施,以保证油菜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一、土壤管理。
1. 土壤翻耕,在油菜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松土,以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2. 施肥,在播种前需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以提供油菜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3. 土壤调理,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情况,进行土壤调理,保证土壤的适宜性。
二、田间管理。
1. 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法,保证油菜的整齐一致。
2. 灌溉,根据油菜的生长需要,合理安排灌溉,保证土壤湿度适宜。
3. 杂草管理,及时除去田间的杂草,以减少对油菜的竞争,保证油菜的生长。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油菜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5. 施肥,在油菜生长期间,根据生长情况适时施肥,保证油菜的养分供应。
6. 喷药防治,定期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油菜的健康生长。
7. 支架管理,适时为油菜搭建支架,以防止倒伏,保证油菜的通风和光照。
三、收获管理。
1. 收获时间,根据油菜的生长情况和成熟度,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以保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2. 收获方法,采用合适的收获机械或人工收割,保证油菜的完整性和品质。
3. 贮藏管理,将收获的油菜及时进行贮藏,以保证油菜的新鲜度和品质。
以上就是做好油菜田间管理措施的一些方法和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保证油菜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为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做出贡献。
contents •油菜中后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油菜中后期水肥管理技术•油菜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油菜中后期技术措施•油菜中后期管理注意事项•油菜中后期技术推广应用前景与展望目录油菜的生长阶段与特点油菜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油菜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霜霉病、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会对油菜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对于菌核病,可以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霜霉病,可以选用甲霜灵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蚜虫,可以使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
油菜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情况010203微量元素施用微量元素种类可以将微量元素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或者在浇水时加入微量元素。
施用方法施用时间菌核病是油菜生长中后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时会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菌核病需要及时清除病残体,并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如咪鲜胺、多菌灵等。
霜霉病防治霜霉病主要危害油菜的叶片和茎杆,导致叶片枯黄、茎杆折断,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
防治霜霉病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并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如甲霜灵、代森锰锌等。
菌核病防治VS蚜虫防治菜青虫防治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除草方法,可以使用草甘膦、百草枯等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油菜造成伤害。
人工除草人工除草是一种安全、环保的除草方法,可以使用镰刀、锄头等工具进行除草。
但是需要注意时间和方法,避免对油菜造成伤害。
密植与通风透光密植通风透光薹肥施用施用时间施肥量喷施时间调节剂应在油菜初花期喷施,这样可以调节油菜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要点一要点二选用调节剂常用的油菜调节剂包括多效唑、矮壮素等。
这些调节剂可以抑制油菜植株的生长,促进分枝和开花结实。
但需要注意的是,调节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以免产生药害或影响油菜的生长和产量。
喷施调节剂收获时间适时收获收获方式晾晒和储存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增强油菜的抗倒伏能力。
油菜田间管理措施油菜是我市主要春花作物之一,目前将逐渐进入抽苔开花生长期,也是病害最易感染时期。
较易引起菌核病为害,此病已成为我市油菜产量损失的主因之一,根据历年发生情况,预测该病今年中等至中偏重发生趋势。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温湿度条件的适宜,病情将会加重发生;另外当前田间蚜虫发生较轻,但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蚜虫会大量迁入繁殖,必须做好以病虫害预防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清理沟渠,以防渍害目前已进入“雨水”季节,阴雨天气增多,因此各农户应抓住天晴的有利时机,及时清理田内“三沟”,加深田内主沟,疏通田外沟渠,使内外沟渠配套,确保排水畅通,做到雨停田干,以防渍害。
如春季土壤水分过多,易引起根系早衰,诱发病害。
因此,要注意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根系活力。
二、适施苔肥,促进生长根据油菜田间长势,在始苔期亩施尿素2.5―7.5公斤,对冬季不发、苗势较差、苗体较小的田块可酌情增加施肥数量和施肥次数,以满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需求,促进油菜平衡生长,增加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提高油菜籽产量。
三、增施硼肥,以防“花而不实”我市双低油菜面积较大,双低油菜对硼十分敏感,缺硼易“花而不实”,根据不同土壤情况,一般亩施硼砂0.5―1公斤,因此,对未施硼肥或硼肥用量不足的田块,应抓紧补施硼砂,可结合追肥施用,严重缺硼的田块,除前期施用外,还应在始花期再亩用硼砂0.1公斤兑水50公斤喷施。
四、中耕培土,及时除草各农户应抓住天晴的有利时机,进行中耕松土及除草工作,通过中耕松土,既可消灭杂草,又可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雍根,可减少肥料流失,也可起到保暖防冻作用。
此外,根据油菜长势、杂草类型和防治时间谨慎选用化学除草剂。
五、剥除油菜基部病、老、黄叶防侵染油菜生长后期田间郁闭、湿度大、气温较高,十分利于病菌的侵染为害。
建议在油菜抽苔至盛花期,分几次剥除油菜基部的病、老、黄叶,并带出田外沤肥或做饲料,以减少侵染源。
DOI:10.3969/j.issn.1000-8071.2024.03.017栽培技术油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源于亚洲的油菜,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逐渐在世界各地扎根,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其文化意义也非常深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油菜被赋予了繁荣、丰收等象征含义。
对其广泛种植和深入研究,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国民营养状况,弘扬传统文化。
1油菜种植田间管理技术1.1管理施肥首先,合理施肥是油菜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油菜是一种需肥较多的农作物,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较大。
油菜种植以直接播种施肥为主,一般在整地时施入适量的农家肥作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以及油菜的抗逆性。
同时,在油菜生长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追肥,以满足油菜对养分的需求。
其次,需要把握好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通常在幼苗期,施用适量的肥料来促进根系生长和叶片形成,而在开花期和结果期则需要增加肥料供应,以满足油菜的生长。
一般来说,在油菜生长旺盛时期进行施肥其效果最好。
选用肥料也是油菜种植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充分考虑肥料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土壤的适应性。
一般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肥料是油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肥料。
在贵州省,油菜种植区多为山区,因此要选用质量较好的肥料,以保证其生长效果,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劣质肥料,以免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
最后,要注意施肥方法,油菜种植前施用基肥,可以供应其整个生长期的养分需求,在油菜生长过程中,则要采用条施、穴施、喷施的施肥方法[1]。
施肥时要避免肥料与油菜植株直接接触,否则会烧伤植株。
不断学习新的农业管理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例如:贵州黔西南部分地区就建立了油菜种植基地,该基地注重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手段,改善油菜品质。
同时,该基地还积极开展绿色生产和循环农业建设,通过使用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等措施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质量。
油菜中后期把握管理方法
加强油菜的中后期管理,不仅能增加油菜的有效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明显提高油菜籽的千粒重,而且能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针对油菜中后期的生长规律,提出以下管理措施:早松土保墒。
春季土壤要及时浅锄及灭除杂草,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早发培育壮苗,增加有效分枝数。
及时清沟,增温降渍。
抓住天气放晴间隙,及时清理田间沟系,确保三沟畅通,做到耕层无暗渍,沟内无明水,预防渍害,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油菜生长发育。
清沟的泥土培在油菜行兜边,提高油菜抗倒能力。
加强监测,防控病虫。
初花期是油菜菌核病防治的重要关口,油菜长势旺,田间通风透光差,气温回升后容易爆发菌核病。
各地要加强预测预报,指导农民在天气放晴后,及时防治菌核病。
适时适量追肥。
油菜的一生施肥应本着施足基肥、增施种肥、重施薹肥和重视花期根外追肥的原则,在油菜进入薹花期后进入需肥旺盛期,一般在早春油菜刚进入抽薹现蕾时每公顷追施尿素10-15公斤,在盛花期可采取根外施肥的方法巧施花肥,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1公斤、硼砂0.1公斤加水50公斤或硫酸铵、过磷酸钙各1公斤溶于100公斤水每隔5-7天轮流使用均匀喷雾,可防止油菜因缺肥、缺素造成花而不实提高坐果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及菜籽的含油量,一般增产20%左右。
1。
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一、防止早薹早花。
1、及是摘薹。
对已经抽薹的油菜,应及时摘薹;对因播种过早造成疯长而提早抽薹的油菜,在薹高30厘米以下时摘薹。
2、及时追肥。
摘薹后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灌水、加强植株的营养生长,减弱其生殖生长。
如果是瘦弱的植株,摘薹后更要及时追肥。
二、防止倒伏。
做好中耕松土培土,开春后应速灌速排;青果期应在田埂四周打桩用竹竿作围栏支撑,对于中间倒伏得早的部分,应扶直绑缚,减少损失。
三、肥水管理。
1、施肥。
施肥的方针是“前促、中控、后补”,早施、酌施薹肥,适时施硼肥。
蕾薹期视苗情,一般亩施尿素10―15千克,增进角果饱满。
2、灌溉。
在抽薹期、初花、盛花、角果期应及时灌溉。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菌核病:应在油菜开花期,叶病株达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时开始喷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显性粉剂喷雾防治,与摘除老黄叶结合进行。
防治白病:用600―800倍百菌清或1000倍多菌灵溶液在发病初期喷施。
2、早害。
虫害的防治应做到防早、防小,以蚜虫防治为主,可用乐果1000―1200倍液或抗蚜虫10―20克,兑水
50―60千克喷雾防治。
龙源期刊网 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要“三防三保”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01期1.防虫保叶。
入春后,油菜又进入一个新的生长阶段,生长点新蕾、新叶萌发,这一时期要结合摘除老叶和冰雪冻伤的烂叶,做好害虫的防治,春后油菜的主要害虫是蚜虫和油菜潜叶蝇。
对蚜虫和油菜潜叶蝇可在初发期及盛发期每亩可用90%晶体敌百虫等各1000倍液,或氧乐菊酯(40%氧化乐果乳油加20%速灭杀丁乳油)或灭扫利2000倍液50千克进行喷杀。
到后期可用10%蚜虱净2500倍液防治。
2.防溃保根。
春季降雨增多,田间常易发生渍害,造成土壤中含水量增大而缺氧。
导致地下部分根系早衰甚至腐烂。
因此,开春后要及时疏通“三沟”,厢沟过浅的要加深,厢过宽的要增挖新沟,力求做到雨停田干,严防渍水。
配合清沟沥水,在晴天还可用0.1%多效唑液(每亩用15%多效唑33克对水50千克)或40%矮壮素400倍液喷施,以控制地上部分旺长,延长和保持根系活力。
3.防病保秆。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高产的大敌,进入抽薹后既对油菜花器、叶片造成危害,尤其会给对茎秆造成严重危害,对籽粒的发育形成和千粒重的提高带来损失。
油菜菌核病一般在2月下旬始发,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入发病高峰期。
防治菌核病应在盛花期(主茎开花株率95%,一次分枝开花株率50%)用药,每亩用40%菌核净70-80克,或25%咪鲜胺30-40毫升,或50%福菌核80-100克各喷施1次。
油菜花期长达1个月左右,要达到应有的防治效果,必须坚持两次以上用药,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隔5-7天再防治一次。
注意用足药量和水量,确保防治效果。
此外,为确保油菜高产,在切实抓好以上三项措施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配合做好稳施薹肥、人工(有条件的可放蜂)辅助授粉和增施硼肥(在花蕾期。
每亩用硼砂0.3-0.5千克喷施1-2次)等工作。
油菜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一、蕾薹期管理技术。
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蕾薹期,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
在我国甘蓝型油菜现蕾抽薹期一般为25~30天。
蕾薹期是油菜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两旺、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
此期,菜苗根系继续扩展,薹茎、分枝、叶片、花蕾快速增长,叶片的同化作用和根系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在此生育阶段,要实现油菜春发稳长,达到根强、秆壮、枝多,为高产奠定基础。
1、重施薹肥。
薹肥是油菜抽薹前或刚开始抽薹时施的肥料,是促进春发稳长、薹壮枝多和争取角果多的一次关键性追肥。
施用薹肥一是要看苗施用,苗体越大,脱力落黄越重,土壤后劲越是不足的田块越要重施。
二是要氮钾搭配,在基肥中施足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适量钾肥。
三是要掌握施肥时间。
对正常实现秋发冬壮的菜苗,薹肥在薹高10-15厘米,叶色褪淡落黄时施用,一般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再加氯化钾5-7.5千克。
过早落黄的田块,薹肥要分2次施,即先施1次接力肥,再补1次薹肥,切忌过早一次性施足。
苗体较大且落黄不明显的田块,薹肥要适当推迟施,并因苗减少用量。
施肥方法可采取开沟条施,雨前撒施或结合抗旱撒施后浇水均可,但要避免雨后或清晨叶片有水时撒施,造成肥害伤苗。
2、喷好硼肥。
我县缺硼较严重,缺硼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产量影响很大。
要重视硼肥的施用,提倡硼肥基施和叶面喷施。
基施每亩用量1000克,喷施苗、苔期(最迟不超过初花期)各一次,每次每亩喷施0.2%的硼砂水溶液(硼砂先加温水后搅拌,让其充分溶解)50~75公斤,喷硼以阴天最好,晴天宜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进行,喷施后36小时内遇降雨应重喷一次。
3、中耕培土,排水降渍。
进入春季后,常常阴雨连绵,造成田间含水量过高,土壤通气不良,妨碍油菜根系扩展,易导致后期早衰和倒伏。
同时,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致使菌核病等病害大量发生和蔓延,严重影响产量。
油菜加强田间管理措施方案油菜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对于油菜的田间管理措施的加强,不仅可以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因此,加强油菜田间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土壤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油菜田间管理措施的方案。
一、土壤管理。
1. 合理耕作。
在油菜种植前,要进行深翻耕作,将土壤中的积水排除,提高土壤通气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油菜的生长。
2. 土壤调理。
在油菜生长期间,要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调理,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和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和积水,有利于油菜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3. 土壤保护。
在油菜生长期间,要注意保护土壤,避免土壤流失和侵蚀,可以通过种植绿肥、覆盖地膜等方式进行土壤保护。
二、施肥管理。
1. 合理施肥。
在油菜生长期间,要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和油菜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避免施肥过量或施肥不足。
2. 配方施肥。
可以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油菜的生长需求,进行配方施肥,提高施肥效率,减少养分的浪费。
3. 有机肥与化肥结合。
可以将有机肥与化肥进行结合施用,既可以提供养分,又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三、病虫害防治。
1. 科学防治。
在油菜生长期间,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科学防治,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天敌、病原菌、病毒等生物因素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3. 定期防治。
要定期对油菜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危害。
四、灌溉管理。
1. 合理灌溉。
在油菜生长期间,要根据油菜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湿润度,合理进行灌溉,避免过量或不足的灌溉。
2. 节水灌溉。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定时灌溉。
要定时对油菜进行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综上所述,加强油菜田间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