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病历书写.ppt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58
康复医学科病历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
到目前为止,其病历的书写尚未形成独立的、统一的格式,故一般采用临床医学病历的模式书写,但由于康复医学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因此其病历的书写,就要充分反映出康复医学的特点。
1.基本要求同一般病历。
2.主诉写明患者就诊时最突出的症状、功能障碍及其出现时间。
3.现病史应围绕主诉。
叙述致残的原因、经过、演变、治疗过程及当前症状。
包括:(1)身体伤病发生的部位及造成功能障碍的部位、时间。
(2)功能障碍的内容、性质及程度。
(3)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
(4)以往诊治的情况,是否接受过康复医疗。
4.过去史重点记录与现在病情发展有关的病史,并注意病人对以往疾病压力的反应。
5.系统回顾为了减少残疾和恢复功能训练和需要,要对病人残存的能力进行估价,特别要对以下四个系统进行评定: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
6.个人史注意患者饮食习惯、生活嗜好、学历、特长、专业、工作经历、职业、收入、地位、人事关系及工作单位的规模。
7.家族史应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情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患者本人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8.心理社会史目的是收集有关病人环境的信息来确定社会对疾病的影响。
由于病残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因此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为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奠定基础。
另外,还应了解职患者家庭的住房结构、卫生设施、周围环境、交通状况、邻里关系及附近医疗和福利设施等情况。
9.体格检查(1)应包括临床体格检查中的全部内容。
(2)神经系统致残性疾病中,神经、肌肉骨骼系统是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包括对患者和步态分析、肌力测定和关节活动度测定等。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测定是康复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可能准确,以作为功能状态评价的依据。
(4)专科所见,应重点说明患者功能障碍的部位以及与密切相关部位的功能状态。
10.诊断部分应反映出病因、病理、病变部位及功能评价。
康复科病历书写模板范文病历号:______姓名:_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__科别:康复科主诉:患者自述反复出现下肢无力、肌肉无力、步态异常、行走困难、头昏眼花、视力模糊等症状3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3年余前出现下肢无力、肌肉无力、步态异常、行走困难、头昏眼花、视力模糊等症状,无明显诱因。
因症状轻微,未予以重视,未就医治疗。
近1周来症状加重,特别是下肢无力、肌肉无力明显加重,步态异常、行走困难严重,患者因此入院治疗。
既往史:(1)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病史。
(2)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等史。
家族史:(1)父母及兄弟姐妹无类似病史。
(2)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个人史:(1)生活史:患者长期从事脑力劳动,作息规律,饮食营养良好。
(2)吸烟酗酒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3)药物过敏史:否认。
体格检查:全身情况:患者神志清楚,表情自然,精神状态良好。
查体:查体:生命体征稳定。
头部:头颅对称,无畸形,无头皮瘀血,未见肿块。
颜面无明显异常。
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
双眼视力:右眼Xx,左眼Xx。
听力正常。
鼻按压无鼻衄及鼻塞,鼻腔未见渗出物。
咽无充血、扁桃体无明显增大,无异物。
颈软,甲状腺无肿大,无颈动脉搏动异常,血管杂音阴性。
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脏未及异常。
腹软,未触及包块。
肝、脾、肾区无压痛,未扪及肿物。
四肢无水肿,未见静脉曲张及血栓形成。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生理震颤阴性。
肢端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0×109/L;血红蛋白127g/L;血小板计数285×109/L。
(2)生化全套:血糖4.8 mmol/L;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3)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图未见异常。
(4)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
(5)脊柱MRI:腰椎间盘膨出。
诊断:1.下肢无力、肌肉无力;2.步态异常;3.行走困难;4.头昏眼花;5.视力模糊。
康复科病历书写模板范文病历编号:XXXXX患者姓名:XXX性别:XX年龄:XX岁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诉:患者因交通事故导致左腿多发性骨折,术后出现步态不稳、肌肉萎缩,活动受限。
现病史:患者因交通事故于XXXX年XX月XX日入院,入院时左腿多发性骨折,经过手术治疗,术后出现步态不稳、肌肉萎缩,活动受限。
患者在外院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但效果不佳,现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患者平素体健,无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入院查体左下肢肌肉明显萎缩,左腿活动受限,步态不稳,左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无压痛、肿胀及畸形。
生理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左腿肌力2级,左腿感觉减退,左下肢反射消失。
辅助检查:X线片示左腿多发性骨折愈合,未见明显异常。
CT示无明显异常。
MR示左腿肌肉萎缩严重,未见明显异常。
EMG示左腿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受损。
综上所述,患者左腿多发性骨折后出现肌肉萎缩、活动受限,需进一步康复治疗。
诊断:左腿多发性骨折后遗症,左腿肌肉萎缩、活动受限。
治疗方案: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中药调理等。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物理治疗:采用热敷、理疗、电疗等物理治疗手段,促进肌肉松弛、增加血液循环。
2.康复训练:针对患者步态不稳、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问题,制定综合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3.中药调理:辅助采用中药调理,促进神经修复,增强肌肉功能。
4.改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促进康复效果。
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立即开始上述治疗方案。
经过连续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中药调理,患者肌肉力量逐渐恢复,步态逐渐稳定,活动范围逐渐增加。
出院情况:经过XX天的治疗,患者步态明显改善,肌肉力量明显增强,活动范围明显恢复。
患者自主要求出院,现自行居家康复。
出院医嘱:1.合理作息,适当锻炼,避免过度疲劳。
康复医学科入院记录入院记录由床位医师书写,其内容和要求原则上与住院病历相同,但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格式及内容如下:入院记录姓名:职业:性别:工作单位:年龄:住址:婚姻:供史者(注明与患者关系):出生地:入院日期:民族:记录日期:主诉:系指促使患者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功能障碍的致因和表现,以及持续时间。
现病史:系指患者本次功能障碍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按时间顺序书写)。
内容包括:引起主要功能障碍的疾病的发病情况,主要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与疾病相关的主要并发症,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康复治疗经过(包括核心康复治疗的类型)及结果,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患者就诊目的,睡眠、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
与本次患病有密切关联的其他疾病情况,以及虽与本次患病无关联但确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都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既往史:记录患者过去的与本病无关联的重大阳性病史,以及与本病有关联的阴性病史。
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药物过敏史等。
个人史:包括出生地、居住地、重要疫区居留经历,生活习惯,个人生活的重大变化等。
婚育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
家族史:包括与本病无关联的重大阳性家族史,与本病有关联的阴性家族史。
体格检查T ℃P 次/分R 次/分BP / mmHg按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包括:营养发育,神志、精神、情感,行动方式、体位、合作程度,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心、血管),腹部(肝、脾、肿块等),脊柱、四肢,神经系统,肛门及外生殖器。
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与本病直接相关的阳性及阴性体征,以及与本病间接相关的阳性体征。
包含:脑高级功能(神志,精神,语言,认知,情绪,包括量表得分);运动及感觉功能,内脏功能,膀胱与直肠功能,神经反射,活动与参与功能。
康复科病历书写规范一、住院记录书写要求:1.入院记录是住院病历的缩影,要求原则上与住院病历要求相同,能反应疾病的全貌,但内容要重点突出,简名扼要。
2.入院记录由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书写,应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3.对住院病历中与本病无关的资料可适当简化,但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及阴性资料必须具备。
二、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要求:1.因旧病复发而再次住院的病人,由住院医师、实习医师书写再次入院病历,住院医师书写再次入院记录。
2.因新发疾病而再次入院,不能写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应按住院病历及入院记录的要求几格式书写,将过去的住院诊断列入既往史中。
3.书写再次入院记录时,应将过去病历摘要以及上次出院后至本次入院前的病情与治疗经过,详细记录于病历中。
对既往史及家族史等可从略,有新情况应加以补充。
4.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内容及格式同住院病历和入院记录。
三、表格式病历书写要求:1.表格式病历必须包含有住院病历要求的全部内容。
2.表格式病历由住院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填写。
3.表格式病历入院记录内容同住院病历记录的内容。
四、康复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康复住院病历是为有功能障碍,需要全面康复的住院者而设计的具有专科特点的病历,原则上与住院病历相同,但康复住院病历书写应突出以下特点和要求: 1.以病人为中心,重视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在病历上应反映出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患者对功能障碍的适应情况,确定需解决的问题,明确康复目标,拟订康复计划。
2.侧重功能评估,要对运动、感觉、言语、心理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功能作出详细的评估,重视残存的功能,估计康复的潜力,拟定功能康复的重点。
3.康复住院病历可分为综合性康复病历和分科性康复病历。
4.综合性康复病历由康复医师书写,内容有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综合功能评估、病历小结、诊断、诊疗计划等。
医师签全名。
5.分科性康复病历由专科治疗师书写,内容有病情摘要、专科体检、专科功能评估、诊断、现存问题、康复目标、治疗计划、治疗小结及治疗记录,治疗师签全明。
康复医学科病历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
到目前为止,其病历的书写尚未形成独立的、统一的格式,故一般采用临床医学病历的模式书写,但由于康复医学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因此其病历的书写,就要充分反映出康复医学的特点。
1.基本要求同一般病历。
2.主诉写明患者就诊时最突出的症状、功能障碍及其出现时间。
3.现病史应围绕主诉。
叙述致残的原因、经过、演变、治疗过程及当前症状。
包括:(1)身体伤病发生的部位及造成功能障碍的部位、时间。
(2)功能障碍的内容、性质及程度。
(3)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
(4)以往诊治的情况,是否接受过康复医疗。
4.过去史重点记录与现在病情发展有关的病史,并注意病人对以往疾病压力的反应。
5.系统回顾为了减少残疾和恢复功能训练和需要,要对病人残存的能力进行估价,特别要对以下四个系统进行评定: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
6.个人史注意患者饮食习惯、生活嗜好、学历、特长、专业、工作经历、职业、收入、地位、人事关系及工作单位的规模。
7.家族史应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情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患者本人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8.心理社会史目的是收集有关病人环境的信息来确定社会对疾病的影响。
由于病残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因此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为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奠定基础。
另外,还应了解职患者家庭的住房结构、卫生设施、周围环境、交通状况、邻里关系及附近医疗和福利设施等情况。
9.体格检查(1)应包括临床体格检查中的全部内容。
(2)神经系统致残性疾病中,神经、肌肉骨骼系统是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包括对患者和步态分析、肌力测定和关节活动度测定等。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测定是康复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可能准确,以作为功能状态评价的依据。
(4)专科所见,应重点说明患者功能障碍的部位以及与密切相关部位的功能状态。
10.诊断部分应反映出病因、病理、病变部位及功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