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 格式:xls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目标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目标可能包括:
1. 提供全面的健康检查和评估,包括身体、心理和认知方面的评估,以确保儿童的发育和健康状况正常。
2. 提供定期的预防接种,确保儿童免受常见传染病的侵害。
3. 提供营养咨询和指导,确保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并促进健康的饮食习惯。
4. 提供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和监测,以及相关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5. 提供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6. 提供家庭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提高对儿童健康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提供儿童健康管理的实用技巧。
7. 提供疾病预防和管理的指导,包括提供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早期识别方法,以及管理常见的儿童疾病。
8.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通过提供促进儿童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的活
动和资源。
9. 提供儿童健康记录和档案管理,确保儿童的健康信息完整和及时更新。
10. 建立与家庭和其他相关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以便交流和共享儿童健康信息,共同关注儿童健康。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内容示例文章篇一:哇塞!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里,有专门为0—6 岁小朋友准备的健康管理工作哟!先说新生儿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医生叔叔阿姨们就会马上给宝宝称体重、量身高,看看宝宝是不是健健康康的。
这就好像给新出厂的小汽车做全面检查一样,每个零件都不能放过!等宝宝满月了,又会有医生来家里看望,问问宝宝吃奶好不好,睡觉香不香。
还会告诉爸爸妈妈怎么照顾宝宝,比如怎么给宝宝洗澡,怎么让宝宝穿得舒服。
到了3 个月、6 个月、8 个月、12 个月,宝宝都要去医院做体检。
医生会看看宝宝会不会翻身、会不会坐、会不会爬、会不会站,还会看看宝宝的牙齿长出来没有。
这就像是一次次的小考试,看看宝宝成长得是不是很棒!18 个月、24 个月、30 个月的时候,宝宝还是要去体检哟。
医生会检查宝宝的语言能力,看宝宝会不会叫爸爸妈妈,会不会说一些简单的词语。
还会看看宝宝的动作是不是协调,能不能自己搭积木。
3 岁、4 岁、5 岁、6 岁,每年都有体检等着小朋友们。
会检查视力、听力,还会看看小朋友们是不是能和其他小伙伴友好地玩耍。
这些健康管理工作可重要啦!就像小树苗需要园丁精心照顾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样,小朋友们也需要医生和爸爸妈妈的关心爱护,才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难道不是吗?我的观点就是:0—6 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是小朋友们成长路上的重要保障,必须认真做好,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茁壮成长!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0—6 岁儿童的健康管理可重要啦!这就像给小树苗精心浇水、施肥、除虫,让它们能茁壮成长一样。
先来说说新生儿家庭访视。
宝宝刚出生,医生叔叔阿姨就会到家里来,看看宝宝的情况,问问妈妈身体怎么样。
这就好像是给新生命的第一份温暖的问候,“宝宝吃奶好不好呀?”“妈妈伤口还疼不疼?”他们可仔细啦!再就是满月健康管理。
一个月过去啦,又到了检查的时候。
量量宝宝的身高、体重,看看长得好不好。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版引言:0-6岁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提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医务人员来说,要确保儿童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套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包括预防保健、营养摄入、疾病预防和健康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一、预防保健1.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儿童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
2.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并记录在档案中。
3. 提供个性化的生活习惯指导,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
4. 提供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咨询,帮助家长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5.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包括牙齿的清洁和龋齿的预防。
二、营养摄入1. 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指导,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的营养需求。
2. 提供专业的喂养指导,帮助家长正确喂养婴儿和幼儿,并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3. 鼓励母乳喂养,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同时提供合适的配方奶粉推荐。
4. 指导家长正确添加辅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逐渐引导其适应固体食物。
5. 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曲线,在超重或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干预措施。
三、疾病预防1. 提供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和处理的知识,包括感冒、发热、腹泻等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2. 组织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社区内儿童疾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定期进行儿童口腔疾病和视觉听力方面的筛查,及早发现患病儿童并进行干预。
4. 建立有关传染病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训,提高儿童及其家长的防范意识。
5. 提供儿童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对接种疫苗、健康体检等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后续跟踪和研究。
四、健康咨询1. 提供儿童健康咨询服务,解答家长对儿童健康成长方面的疑虑和问题。
2.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家长了解和应对儿童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3.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授儿童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4. 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早期教育活动,提供适龄儿童的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培训。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到6岁儿童健康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
如何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提高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中国政府于近年来推出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特别关注0到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
本文将从各方面阐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与措施。
儿童的健康管理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0到6岁这个关键期,良好的健康管理可以帮助儿童预防和及时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提供全面的健康监测、预防接种、临床检查和健康教育等服务,确保儿童得到全面的健康照顾。
首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视儿童的健康监测。
这不仅包括定期的身体检查,还包括生长发育情况的监测,例如身高、体重和头围等。
通过定期监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出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儿童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其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全面的预防接种服务。
儿童的免疫系统在0到6岁期间发育迅速,这个阶段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一系列传染病,如麻疹、脑膜炎和肺炎等。
通过推广国家免疫规划,确保每个儿童都能接种到必要的疫苗,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此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临床检查服务。
这些检查不仅包括常规的体检,还包括常见疾病的筛查,如贫血、视力和听力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最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注重健康教育。
通过向家长提供科学的养育知识和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正确护理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教育家长注重儿童饮食和营养,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健康问题。
此外,健康教育还可以普及儿童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帮助家长提前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总体而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于0到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供全面的健康监测、预防接种、临床检查和健康教育等服务,帮助儿童预防和及时治疗疾病,促进正常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包括:
1. 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和发育: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和评估,了解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身体健康问题,提供合适的医疗和康复服务,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2. 预防和控制儿童常见疾病:通过定期接种疫苗、传授卫生知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预防和控制儿童常见传染病和慢性病,减少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3.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通过儿童心理健康评估和咨询,提供合适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障碍。
4. 提供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向家长提供儿童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教育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正确的护理和照料方法,促进家庭健康环境的建立。
5. 建立健康档案和跟踪系统:对儿童进行详细的健康档案记录,包括生长发育、免疫情况、疾病史等,建立儿童健康跟踪系统,定期监测和评估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整。
6. 促进社会参与和互动:组织健康知识培训、社区活动和互动,鼓励儿童积极
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
7. 监测和评估项目效果:通过定期统计和分析评估数据,监测项目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确保项目能够有效提升儿童健康管理水平。
2024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哪些内容?答: (1)新生儿访视。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3)婴幼儿健康管理。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5)健康问题处理。
2、提供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答: 承担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单独的儿童保健门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有单独的门诊,面积不少于10m2。
(2)基本设施:儿童体重计、卧式量床、身高计、听诊器、手电筒、消毒压舌板、儿童诊查床、软尺、听力和视力筛查工具、新生儿访视包、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表)、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设备。
3、新生儿家庭访视的内容是什么?答:新生儿出院1周内,医务人员到家中对新生儿进行访视。
内容包括:一看:家居环境是否整洁、温度是否舒适、空气是否流通,婴儿有无黄疸及吃奶情况等。
二问:新生儿出生情况及疫苗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了解喂养、睡眠、大小便及一般情况。
三查:为新生儿量体温并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脐部、口腔,黄疸情况,记录出生体重、身长。
四指导: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的指导。
五建册:建立《母子健康手册》。
4、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答:新生儿满28到30天,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满月随访。
内容包括:(1)询问:新生儿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2)检查:进行体重、身长,头围测量,体格检查,并进行评价;(3)注射第2针乙肝疫苗;(4)记录检查结果;(5)对家长进行喂养、发育、防病指导。
5、婴幼儿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答:婴幼儿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共随访8次。
内容包括:(1)询问:两次随访之间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2)检查: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3)血常规检测:在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或血红蛋白)检测。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提高全县0-6岁儿童健康水平,减少影响儿童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做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根据《陕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的通知》和省卫生厅、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通过全面实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使体弱儿及时得到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具体目标:1.新生儿访视率≥90%;2.儿童健康管理率≥90%;3.儿童系统管理率≥90%。
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
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二、服务对象县域内居住的所有0-6岁儿童。
三、服务内容(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
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儿童保健手册》。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访视次数。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镇卫生院进行随访。
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计划为扎实做好我县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工作,不断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镇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县项目工作开展情况,特制定项目工作计划。
一、项目目标(一)新生儿访视率≥95%;(二)儿童健康管理率≥95%;(三)儿童系统管理率≥95%。
二、服务范围和对象(一)服务范围:全县19个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医疗保健机构。
(二)服务对象:镇安县户籍和外地户籍在本地居住满一年的0-6岁儿童。
三、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县妇幼保健院、各镇卫生院要加强对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对镇村项目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保证组织领导到位,人员安排到位,工作职责到位;县妇幼保健院要加大督查、指导的工作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项目培训,提高管理能力。
1.召开项目年度会县级项目年度会由卫计局组织,县妇幼保健院具体落实,由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县直医疗单位负责人及各镇卫生院负责人、妇幼专干、儿科医生参加会议。
镇级年度会由卫生院组织召开,邀请乡镇分管领导、妇联及民政干部等相关人员参加。
2.举办项目适宜技术培训班年度举办县、镇级儿童适宜技术培训班两次,培训人员包括县、镇级项目管理人员、内儿科医生等,培训内容为项目服务规范、儿童常规体检操作技术、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儿童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及高危儿筛查、随访和转诊。
各镇通过例会和各种培训等时机对村级保健人员进行培训。
(三)广泛开展宣传,提高保健意识。
通过多形式、多角度广泛宣传政府免费提供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措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通过村干部、医务人员到各家各户发放宣传材料,做好儿童保健知识宣传工作;二是在人员密集地方广泛张贴横幅和刷写固定标语;三是开展健康教育示范户培训,充分发挥健教示范户的传、帮、带作用;四是积极联系协调教育部门,结合托幼机构管理,对托幼机构儿童开展保健知识宣传活动,每年至少入园宣传督导两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至6岁儿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指政府为满足0至6岁儿童基本卫生保健需求而提供的一系列公共服务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保障儿童在关键的生长发育阶段得到适宜的卫生保健,为他们的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以下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至6岁儿童的具体内容:1.婴幼儿健康管理:该项目重点关注0至3岁婴幼儿的健康管理,通过提供全面的健康档案记录、生长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指导等服务,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2.疫苗接种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提供免费的疫苗接种服务,覆盖0至6岁儿童常见疫苗的接种,以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3.儿童预防保健:项目中还包括了针对儿童的预防保健服务,如口腔保健、视力保健、听力筛查等,以及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指导等。
4.保健用品供应:此项目还关注提供必需的保健用品,如婴幼儿奶粉、尿布等,以确保儿童在生活上得到基本保障。
5.婴幼儿喂养指导: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婴幼儿喂养指导,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方面的建议,以保障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6.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此项目也重视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家长和儿童面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至6岁儿童关注着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从健康记录到疫苗接种,再到儿童预防保健和保健用品供应,都保障了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项目也提供了婴幼儿喂养指导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家长和儿童理解儿童的成长需求,促进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这个项目的实施对全社会的儿童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
二、服务内容(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应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情况。
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母子健康手册》。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对家长进行喂养、发育、防病、预防伤害和口腔保健指导。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等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家庭访视次数。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出生后28~30天,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头围测量、体格检查,对家长进行喂养、发育、防病指导。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
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伤害、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或血红蛋白)检测。
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行为测听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预防接种。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
0到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哪些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是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0到6岁是儿童生命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也是他们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为了保障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健康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体检、预防接种、生活习惯指导、疾病监测与诊断、家庭健康宣教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面的内容。
首先,定期的儿童体检是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体检需要在出生后的数日内开始,并按照特定的时间表进行。
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各项指标的测量,还包括心肺功能、神经发育、骨骼发育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体检,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一些潜在的疾病或发育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
其次,预防接种也是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
针对不同的疾病,有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和时间表。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保护儿童的健康。
而且,接种疫苗还有助于建立免疫屏障,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此外,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儿童期是习得健康行为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比如,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结构、适度的体育活动等都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此外,疾病监测与诊断也是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易受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比如感冒、发热、腹泻等。
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和诊断方法,可以早期发现这些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家庭健康宣教也是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给家长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和管理儿童的健康。
比如,教会家长如何正确喂养婴儿,如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识别和应对儿童常见疾病等。
通过家庭健康宣教,可以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总之,0到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了体检、预防接种、生活习惯指导、疾病监测与诊断、家庭健康宣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范与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家长参与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常见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1. 健康检查:每年定期参加儿童健康检查,包括生长发育评估、体格测量、听力视力检查、牙齿口腔检查等。
2.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及时接种各类疫苗,并定期进行疫苗补种。
3. 营养指导: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避免偏食和过度饮食。
4. 疾病预防:针对儿童易患的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宣讲和个别指导,包括手足口病、肺炎、腹泻等。
5. 心理健康辅导: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咨询和辅导。
二、服务流程与管理要求1. 随访记录与建档: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每次随访的内容,包括体格测量数据、诊断结果、接种情况等。
2. 随访频率: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随访频率。
一般情况下,婴儿期每个月一次,幼儿期每季度一次。
3. 专业人员配备: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应包括儿科医生、护士、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等,确保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 家庭访问:定期进行家庭访问,了解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的成长情况,提供家庭健康管理建议。
5. 与学校、托幼机构合作:与学校、托幼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管理需求。
三、家长的参与与责任1. 及时接受健康管理服务:家长应主动带领儿童参加健康管理服务活动,及时接受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2. 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关注儿童的饮食和睡眠等。
3. 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参加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培训班等,增强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4. 合作与沟通:积极与健康管理服务团队、教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保持沟通,共同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规范与要求的实施1.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制定相关规范与要求,并建立监督、评估机制,确保规范与要求的贯彻执行。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是一项为儿童的身体、心理、社交等各方面健康状况提供全面关注和干预的服务。
包括:
1. 新生儿家庭访视:出生后第1周至第4周内,医生会定期检查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开展父母教育。
2. 婴幼儿健康体检: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对异常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3. 健康管理指导:医生会为父母提供喂养、保健、安全、心理等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儿童健康。
4. 疫苗接种:按照规定的接种计划进行疫苗接种,保护儿童免受各种可预防疾病的侵害。
5. 体格康复治疗:对存在生长发育迟缓、运动发育障碍、低肌张力等情况的儿童进行康复治疗。
6. 交通安全、饮食营养、预防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
7. 儿童心理健康: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情绪问题,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工作内容,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通过为0-6岁儿童建立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并至少在1岁以内进行4次、1—2岁分别进行2次、3-6岁分别进行1次随访,询问生长发育情况和听力筛查、预防接种等情况,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使0—6岁儿童保健水平进一步提升。
到2015年底,新生儿访视率≥95%,儿童健康管理率≥90%,儿童系统管理率≥85%。
全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三、工作内容(一)省卫生厅提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年度具体工作目标,开展年度督导及绩效考核工作,督促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督导、培训、专项考核等工作.各级卫生部门开展本级相应工作内容.(二)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全省0—6岁儿童保健技术指导、督导检查、专项考核工作,提高0—6岁儿童保健服务水平。
按照卫生部《儿童保健工作规范》,依托“降消”项目等工作内容,组织市、县医疗保健机构开展0-6岁儿童保健人员的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0—6岁儿童保健业务的适宜技术培训。
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开展相应内容的逐级培训工作,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重点强化基层妇幼专干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11版)》,对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免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
1。
新生儿家庭访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乡、村医务人员要及时掌握新生儿出生信息,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为新生儿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