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妇幼保健院
- 格式:ppt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5
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及要求儿童的健康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必须制定和执行儿童保健工作规范与要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及要求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儿童保健工作需要有专业的医疗机构承担,因此,医疗机构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 提供儿童专科医生:医疗机构应拥有合格的儿科专家,并提供适宜的医疗设施和仪器,以确保儿童的健康需求得到妥善满足。
2. 建立儿童保健档案:医疗机构应为每个患儿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其身体发育、疾病史、接种情况等相关信息,便于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和跟踪监测。
3. 实施科学的儿童保健项目:医疗机构应依照国家儿童保健方案的要求,提供合理的儿童保健项目,包括产前检查、新生儿健康指导、婴幼儿营养指导、儿童用药指导等。
二、社会组织的参与要求儿童保健工作不仅需要医疗机构的参与,还需要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
社会组织的参与要满足以下要求:1. 儿童保健宣传:社会组织应积极宣传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公众对儿童健康的重视程度,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并支持儿童保健工作。
2. 儿童健康教育: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向家长和儿童普及健康知识,提醒家长注意儿童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的健康问题。
3. 举办儿童健康体检活动:社会组织可以协助医疗机构举办儿童健康体检活动,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服务,及时发现和防治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
三、家庭的责任要求家庭是儿童健康的基础,家长要履行以下责任:1.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家长要为儿童提供安全、稳定和干净的居住环境,注意空气质量、饮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2. 合理的饮食安排:家长要关注儿童的饮食问题,合理搭配营养,避免过多的糖分和油脂,加强儿童体质的保持与提高。
3.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家长应带领儿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按时接种必要的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 提供适宜的运动和休息:家长要鼓励儿童进行适度的运动,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保障儿童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实施办法为促进我县儿童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婴幼儿生长发育质量,重点加强高危儿童的管理,特制定我县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实施办法。
一、任务和目的:制定本办法是为了提高我县高危儿童的发现率、及时管理率,转归率、目的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降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二、高危儿童的筛查和业务管理:1、高危儿范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监测曲线连续两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均属于高危儿范畴。
2、辖区高危儿的管理方法:按青海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中高危儿管理方法要求进行。
3、高危儿的发现:各村卫生室要加强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工作,提高系统管理率,在健康体检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及时发现高危儿童,及时登记并专案管理。
基层儿童常见病门诊要及时将新发生的高危儿信息报告卫生院防保组,促进高危儿的及时专案管理。
三、高危儿的管理促进及行政干预1、人员配备:要提高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资质(能力)。
一般应配备2-3名专(兼)职的医护人员担任儿童健康体检、保健宣传和管理工作。
2、加强高危儿工作的宣传:要加强宣传,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儿的认识,掌握高危儿的管理、指导要求,共同做好对高危儿的上报、治疗、指导及管理。
3、提高高危儿的专案管理质量:各村卫生室及卫生院要严格按照高危儿专案管理方法及标准进行规范的管理和进行科学的家庭指导。
要进一步抓好高危儿的管理质量,提高正确诊断率、治疗率、家庭指导率、专案管理率,高危儿管理率达百分之百。
4、高危儿的上报:卫生院应建立辖区高危儿管理登记总册,掌握当地高危儿数量、病种方面动态变化情况,应每月上报新发现的高危儿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高危因素及相关既往史,便于动态掌握全乡高危儿发生趋势,加强高危儿的上下联动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高危儿管理、指导、干预措施以及加强相关业务培训。
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管理,确保妇女和儿童健康,保障妇幼健康需求得到满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包括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所、妇幼保健站等单位,具体实施工作应根据所在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善。
第三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管理流程,确保妇幼健康服务工作顺利推进。
第四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妇幼保健意识,促进妇幼保健知识传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六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设立妇幼保健部门,专门负责妇幼保健服务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设立医疗、护理、保健等相关部门,配备专业人员,确保服务质量。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八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严格遵守人员管理相关规定,保证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医德医风。
第九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
第十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工作,提高服务效率。
第四章服务内容第十一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依法开展各项妇幼保健服务,包括孕前保健、产前产后保健、儿童保健等。
第十二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做好个别化服务,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最合理的医疗保健。
第十三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严格遵守患者保密制度,保护患者隐私权,合理使用患者信息。
第五章资源管理第十四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加强对设备、药品等资源的管理,确保设备完好,药品安全。
第六章质量控制第十六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妇幼保健机构应当遵守国家卫生标准,加强对医疗过程的监督,确保医疗安全。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这一年中,在区卫生局、区妇幼保健院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现将本年度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在政治思想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工作任劳任怨,在工作期间,积极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贯彻了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
面向群体、面向基层、以降消项目为契机,重点抓好0-6 岁儿童健康管理、新生儿疾病防治工作和母子平安的创建工作。
二、规范儿童系统管理,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儿童保健按上级要求实行3.2.1 体检制,重点加强对0-3 岁儿童系统管理,我乡共有7 岁以下儿童数777 人,管理人数660 人,管理率为85%,三岁以下儿童数370 人,管理人数369 人,管理率为99%,五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营养评价,实查人数为320 人,全年无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
三、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把妇幼保健知识真正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从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自觉参与保健,另一方面发放宣传资料1400 多份,开展讲座4 次,现场咨询4 次,出版板报4 期,制作宣传条幅14 条,对整个妇幼卫生工作实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村级妇幼保健员底子相对薄弱、且男同志多,并不行使保健员职责,群众落后的思想仍然存在,随访工作量大,许多家属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另外也存在着我们宣传不到位,导致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今后我区将加强0-6 岁儿童保健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范围,认真做好辖区内儿童摸底健档工作,积极开展儿科业务、拓展服务范围,把保健与临床紧密相结合,努力做好本辖区内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妇幼卫生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出院后 1周内满月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岁4岁5岁6岁询问一般情况及预防接种和先天性疾病筛查情况观察家居环境、进行体格检查等指导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不需疫苗接种告知下次健康管理或疫苗接种时间正常需疫苗接种 :若无禁忌症,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1. 儿童保健部设部长一名,负责部门全面工作;副部长若干名,协助部长开展工作。
2. 儿童保健部下设若干科室,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科、儿童营养科、儿童心理科、儿童康复科等,各科室设主任一名,负责本科室日常工作。
3. 儿童保健部全体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院及部门各项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关爱儿童,为儿童提供优质服务。
三、工作内容1. 儿童生长发育科:负责儿童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的监测与评估,提供生长发育指导,对生长发育异常儿童进行干预和治疗。
2. 儿童营养科:负责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估与指导,提供个性化饮食方案,对营养不良、肥胖等儿童进行干预和治疗。
3. 儿童心理科:负责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与指导,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对心理问题儿童进行干预和治疗。
4. 儿童康复科:负责儿童运动、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康复治疗,提供康复指导,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
5. 儿童保健部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家长保健意识。
四、服务流程1. 儿童保健部实行预约挂号制度,家长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预约挂号。
2. 儿童就诊时,家长需提供儿童基本信息,医生根据儿童情况制定诊疗方案。
3. 儿童就诊过程中,医生应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告知儿童健康状况、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4. 儿童就诊结束后,医生应开具相关检查、治疗及用药处方,家长根据处方到指定科室或药店取药。
5. 儿童保健部应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记录儿童健康状况、诊疗过程及生长发育情况。
五、人员管理1. 儿童保健部全体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和执业证书,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
2. 儿童保健部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 儿童保健部全体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关爱儿童,尊重家长,提供优质服务。
儿童保健服务技术规范大余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编2019 年目录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江西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儿童高铅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7-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维生素 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防治常规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与治疗共识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儿童保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卫生范畴。
为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范围(一)本规范所涉及的儿童保健对象为0-6岁儿童。
(二)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三)儿童保健管理包括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学龄前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二、职责(一)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主管部门。
1.负责制定儿童保健工作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技术规范与标准,并组织实施。
2.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必要的服1务条件。
3.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对辖区内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妇幼保健院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妇幼健康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依法规范妇幼保健院的行为,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妇幼保健院是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设立的专门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妇幼保健院的任务是:预防和控制妇幼疾病,提供优质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医疗服务,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儿童保健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妇幼保健院设立以下组织机构:1.院长办公室2.医务部3.护理部4.行政后勤部5.财务部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7.儿童保健科第五条院长办公室是妇幼保健院的决策与执行机构。
其职责包括:1.制定并实施妇幼保健院的发展战略和工作计划;2.负责妇幼保健院的日常管理和监督;3.组织并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4.处理重大问题和紧急情况。
第六条医务部是妇幼保健院的医疗技术支持部门。
其职责包括:1.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负责医疗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的制定与推广;3.组织医疗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第七条护理部是妇幼保健院的护理服务管理部门。
其职责包括:1.制定并实施护理规范和操作指南;2.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3.监督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
第八条行政后勤部是妇幼保健院的后勤服务管理部门。
其职责包括:1.管理医院设施、设备和物资的采购、使用与维护;2.组织安全与消防工作;3.提供后勤保障,确保医院正常运转。
第九条财务部是妇幼保健院的财务管理部门。
其职责包括:1.制定并实施财务管理制度;2.组织编制、执行和监督财务预算;3.监督资金使用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第十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是妇幼保健院的计划生育工作部门。
其职责包括:1.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和技术服务;2.组织开展人工流产、节育手术等计划生育操作;3.推广避孕知识,提倡合理生育。
第十一条儿童保健科是妇幼保健院的儿童健康管理部门。
其职责包括:1.提供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常规体格检查;2.开展预防接种工作;3.为儿童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信息报表要求
各乡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要求,为及时掌握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进展,做好项目信息收集工作,现将我县项目信息报表内容规范如下:
一、填报目的:掌握各乡镇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进展情况。
二、统计单位:以乡镇为单位统计上报。
三、上报流程:报表上的数据由乡村收集,逐级上报,县妇幼保健院项目办汇总。
四、报表时间:按妇幼卫生信息数据上报“3+1”模式要求时限分季度上报(即上一年度的10月1日至本年度的9月30日)。
为保证县级报表能按时报市,各乡镇卫生院务必于每季度1月10日、4月10日、7月10日、10月10日前将上季度统计表报送县妇幼保健院保健科,以便汇总上报。
五、报表内容:
(一)孕产妇保健管理补助统计表,随同上报的有产前第1次随访记录表、高危随访登记册、产后访视记录表、产后42天检查记录表(记录表与补助统计表核对无误后返回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字妥善保管)。
(二)儿童保健管理补助统计表,随同上报的有新生儿访视记录表、1岁以内儿童保健管理记录表、1-2岁儿童保健管理记录表、3岁儿童保健管理记录表(记录表与补助统计表核对无误
后返回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字妥善保管)。
六、其他事项
各乡镇卫生院上报的统计数据必须经主管领导签字、单位盖章后上报。
对虚报、瞒报、伪造、拒报或屡次迟报、漏报统计报表的,将上报卫生院给予单位和个人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