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精心整理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
附件1
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推广。
针对0到36个月的儿童群体,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人员等方面,对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服务目标0到36个月的儿童是一个成长发育迅速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营养、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是帮助0到36个月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儿童的自身抵抗能力,并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
二、服务内容1. 儿童体格检查:通过测量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详细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进行健康评估。
2. 中医四诊观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观察,了解儿童的体质特点,及时发现体质异常或早期疾病迹象。
3. 中医药调理: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疾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中医药保健调理,包括中草药服用、针灸、推拿等疗法。
4. 营养指导:根据儿童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提供全面的膳食指导,包括合理膳食搭配、膳食禁忌等。
5. 健康教育:向父母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与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管理儿童的健康。
三、服务流程1. 儿童健康档案建立: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2. 定期体格检查:每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并进行中医四诊观察。
3. 中医药调理:根据需要,进行中医药调理,包括中草药配方、针灸、推拿等。
4. 营养饮食指导:定期向父母提供儿童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安排膳食。
5. 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育儿培训等活动,向父母传授育儿知识和技巧。
四、服务人员1. 中医医生:具备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中医四诊观察和中医药调理。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
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六、附件
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一、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健康的成长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定以下技术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1. 0~36个月儿童:指出生后0~36个月的婴幼儿。
2.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理念和技术,为儿童提供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综合性服务。
三、目标和原则1. 目标:全面提升0~36个月儿童的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2. 原则:(1)科学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基于科学、临床实践和经验,并不断进行研究和更新。
(2)个体化:根据每个儿童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服务计划。
(3)安全性:服务过程中应保证儿童的安全,注意药物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4)综合性:结合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提供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服务内容1. 健康评估: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对儿童的身体发育、行为表现和生活习惯进行综合评估。
2. 中医药干预:针对儿童的特定情况,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干预,包括针灸、推拿、草药服用等。
3. 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体质和发育需求,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包括饮食结构、食物搭配和食物制作方法等。
4. 心理健康管理: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游戏、音乐和亲子互动等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5. 接种疫苗:根据国家的免疫规划,提供儿童疫苗接种服务,同时结合中医药调理,增强免疫力。
6. 家庭养生指导:向家长提供家庭养生知识和健康管理方法,帮助家庭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管理要求1. 人员要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应具备相关的医学和中医药学专业背景,并接受相关培训。
2. 设备要求:提供服务的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具备必要的中医药服务设备和器材。
3. 服务记录:对每一次服务进行记录,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健康评估结果、干预方法和效果等。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二、服务内容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六、附件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附件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附件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 编号附件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填表说明: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所列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2.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其他服务请注明。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一、概述
小儿具有生机旺盛而又稚嫩柔软的生理特点,一方面生机蓬勃,发育旺盛;另一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而又“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服务流程见图2。
(一)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三)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
(一)饮食调养
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 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
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 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三)推拿方法
1. 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
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
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
上,提拉一下。
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3)功效: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3. 穴位按揉
(1)足三里穴
①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②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2)迎香穴
①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②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3)四神聪穴
①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②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4. 注意事项
(1)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3)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4)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