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看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4.49 MB
- 文档页数:43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一、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在设计、装配、安装、调试和维修机器设备以及进行技术交流时,都需要读装配图,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读装配图的一般方法。
(一)概括了解(3)对视图进行分析,找出各个视图、剖视图等配置的位置及投影方向,弄清各视图的表达重点。
从而对部件的大体轮廓与内容有一个概括了解。
(1)了解部件的名称、用途,可以通过看标题栏、明细表、产品说明书和其它有关资料获知。
(2)了解标准零部件和非标准零、部件的名称和数量,对照零、部件序号,在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下面将通过实例,具体说明如何去读一张装配图。
联动夹持杆接头是检验用夹具中的一个通用标准部件,用来连接检测用仪表的表杆,由四种非标准零件和一种标准零件组成。
有两个基本视图,主视图采用局部剖,表达各组成零件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左视图采用A -A 剖视及上部的局部剖视,进一步反映左方和上方两处夹持部位的结构和夹头零件的内、外形状。
1、看标题栏查阅相关资料2、对零件找位置3、分析视图概括了解拉杆套筒夹头垫圈螺母例1:读联动夹持杆装配图(二)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对照视图仔细研究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这是读装配图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概括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各条装配干线,弄清各零件间相互配合的要求,以及零件间的定位、连接方式、密封等问题。
再进一步搞清运动零件和非运动零件的相对运动关系。
经过这样的观察分析,就可以对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有较深入的了解。
拉杆套筒夹头垫圈螺母装配干线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当检验时,在1、2的上下通孔φ12H8和夹头3上部的通孔16H8中分别装入表杆,然后旋紧螺母5,带动拉杆1沿轴向右移动,改变它与套筒2上下通孔的同轴位置,就可夹持拉杆左方通孔内的表杆。
与此同时,表杆带动套筒2向右移动,使夹头3的间隙被收紧,夹头上部的表杆因此被夹紧。
(三)分析零件,读懂零件的结构形状(二)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对照视图仔细研究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这是读装配图的一个重要环节。
识读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在机器〔或部件〕的设计、装配、技术交流及使用、维修中,都需要读装配图。
因此,读装配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根本技能。
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读装配图的目的是了解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工作原理,搞清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作用。
下面以图10-24机用虎钳装配图为例,说明读装配图的一般步骤:〔1〕概括了解首先看标题栏,从部件〔或机器〕的名称可大致了解其用途。
从画图的比例,结合图上的总体尺寸可想象出该装配体的总体大小。
再看明细栏,结合图中的序号了解零件的数目,估计部件的复杂程度。
图10-24是机用虎钳装配图,可见其为比拟简单的装配体,用于夹紧固定。
〔2〕分析视图,了解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了解各个视图、剖视、断面等的相互关系及表达意图,为下一步深入读图做准备。
图10-24中有三个根本视图、一个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
主视图运用了全剖,主要表达各零件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传动关系。
左视图为半剖,半个视图反映外形,半个剖视主要表达固定钳身9、活动钳身7、螺母6、螺钉5和螺杆4的装配关系。
俯视图主要反映外形,其中的局部剖用于表达钳口板8和固定钳身9的连接方式。
断面图反映螺杆4右端的断面形状。
局部放大图反映螺杆4的牙型。
〔3〕分析工作原理及传动关系一般从图样上直接分析,当对象比拟复杂时,需要参考说明书弄清工作原理和传动关系。
虎钳工作原理:旋转螺杆,使螺母沿螺杆轴线作直线运动,螺母带动活动钳身、钳口板移动,实现夹紧或放松。
〔4〕深入了解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及部件的整体结构前面三个步骤的分析是比拟粗略的,下面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读图。
先把不同的零件区分开,弄清每个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利用投影关系想象零件外,还要充分利用机件的表达方法和绘制装配图的一些根本规定来区分不同零件。
最常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各零件剖面线的不同方向和间隔来分清零件轮廓的范围。
如区分活动钳身7、固定钳身9、螺母6与钳口板8。
机械制图-如何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装配图拆画出零件图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加工的重要手段。
必须在全面看懂装配图的基础上,按照零件图的内容和要求拆画零件图。
下面就介绍拆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步骤。
一、零件的分类处理拆画零件图前,要对装配图所示的机器或部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类处理,以明确拆画对象。
按零件的不同情况可分以下几类:1、标准件大多数标准件属于外购件,故只需列出汇总表,填写标准人件的规定标记、材料及数量即可,不需拆画其零件图。
2、借用零件是指借用定型产品中的零件,可利用已有的零件图,不必另行拆画其零件图。
3、特殊零件是设计时经过特殊考虑和]计算所确定的重要零件,如汽轮机的叶片、喷嘴等。
这类零件应按给出的图样或数据资料拆画零件图。
4、一般零件是拆画的主要对象,应按照在装配图中所表达的形状、大小和有关技术要求来拆画零件图。
如图1钻模装配图,共26种零件,除去12捉标准件,其余14种为一般零件,需拆画零件图。
此部件中无借用零件和特殊零件。
一、看懂装配图分离零件看懂装配图,弄清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及功用,在此基础上将所要拆画的零件从装配线图中分离出来。
现以图1钻模中的模板6为例,说明分离零件的方法:1、利用序号指引线看看左视图,从序号6的指引线起端圆点,可代到模板的位置和大致轮廓范围,从而知道它仅次于钻模上方。
2、用投影关系和形体分析法看左视图联系主、俯视图,对投影,用形体分析法可知,模板为前部长方体,后部为圆形体,呈前低年高形状,并可知其上各孔的位置。
3、用剖面线、规定画法和配合代号看左视图联系俯、主视图和剖视图“B—B”可知:(1)模板与衬碱度7、V型压铁5这两个相邻剖面线方向、间隔不同,且接触面画一条线,很容易区分出来。
模板衬碱度7注有配合代号,则模板此处庆为一光孔。
(2)模板的相邻件螺钉9、斜齿杆10、引导栏13由于受纵向剖切没画剖面线。
模板与螺钉9以螺纹连接,可知模板此处为一M6螺纹通孔。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一、看装配图的要求1.掌握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和工作原理。
2.了解每个零件的作用,相互间的装配关系(相对位置、连接方式等)。
3.明白各零件的结构形状。
二、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概括了解(1)从主标题栏了解部件的名称、用途及图样比例(以想象部件的大小)。
(2)从明细表及图中编号了解各零件的名称、数量、位置等情况。
(3)分析视图,找出各视图的投影方向、相互关系、剖切位置等,并了解它们的表达意图。
2、深入分析(1)借助产品说明书等资料,对照装配图了解和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每个零件的作用和传动路径。
(2)从视图了解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连接形式、相对位置、配合要求等)、装拆顺序等。
(3)根据零件的作用,从相关的视图中(特别从剖面线方向、间隔等)弄清每一条图线的含义、划清零件界限,看懂零件的结构形状。
三、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在设计部件时,需要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简称拆图。
拆图时,应对所拆零件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分离该零件(即把该零件从与其组装的其它零件中分离出来)。
具体方法是在各视图的投影轮廓中划出该零件的范围,结合分析,补齐所缺的轮廓线。
有时还需要根据零件图视图表达的要求,重新安排视图。
选定和画出视图以后,应按零件图的要求,注写尺寸及技术要求。
四、读齿轮油泵装配图1、概括了解齿轮油泵是机器中用来输送润滑油的一个部件。
下图所示的齿轮油泵是由泵体,左、右端盖,运动零件(传动齿轮、齿轮轴等),密封零件以及标准件等所组成。
对照零件序号及明细栏可以看出:齿轮油泵共由17种零件装配而成,并采用两个视图表达。
全剖视的主视图,反映了组成齿轮油泵各个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左视图是采用沿左端盖1与泵体6结合面剖切后移去了垫片5的半剖视图B 一B,它清楚地反映:这个油泵的外部形状,齿轮的啮合情况以及吸、压油的工作原理;再以局部剖视反映吸、压油的情况。
齿轮,由泵的外形尺寸是:18、85、95,由此知道这个齿轮油泵的体积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