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知识大全
- 格式:pdf
- 大小:207.47 KB
- 文档页数:6
品质学习资料(大全)第一篇:品质学习资料(大全)品质学习资料1、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这对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也集中体现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岗位工作中,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顾客需求产品的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志力。
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质量意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质量意识是通过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等来建立和影响的,并且通过质量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步地、缓慢地形成起来的质量意识。
2、品质意识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
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像他能做出什么好的产品。
只有当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再想平庸都难。
可想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3、如何提高质量意识很多时候我们都提到要提高质量意识,但究竟什么是质量意识,如何提高质量意识?不知道有多少人仔细研究过,又深入地思考过?质量意识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是人们对质量的一种想法态度,一种心理,一种潜在的行为指导规范。
既然质量意识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如何提高质量意识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多数人的说法,提高质量意识就是要培训,培训能提高质量意识吗?能提高多少啊?有没有仔细考虑分析过?质量意识通过培训能够提高,例如经过1小时的培训,人们对质量都有了理解,但只是短时间的认识,过几天后就逐步淡忘了。
品质基础知识1.0 品质:是指某一产品或服务在整体上的特征具有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
2.0 质量:反映实体(产品生产过程或活动)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1产品:活动和过程的结果(它可能是有形或无形的,可以是预期或未定期的)。
2.2硬件:如零件、元器件、组件。
2.3 软件:如计算机软件,程序,信息,数据,记录。
2.4 流程性材料:原料、液体、固体、气体、板材和线材。
2.5 服务:如保险、金融、运输等。
3.0 合格:满足规定的要求。
4.0 不合格品的处理:为了解决不合格问题,处理现在的不合格实体而采取的措施(包括返修、返工、降级、报废、让步和修改文件或要求)。
5.0 返修:对不合格产品所采取的措施,是处置不合格品的一种类型。
包括对曾经是合格但现在不合格的产品,为使其恢复使用采取的补救措施。
6.0 返工:对不合格品所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是处理不合格品的一种类型。
7.0 品管:以检验/测试/控制/管理为手段,采用统计技术,推理分析等方法达成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改善的活动全过程。
品管可以分为品质检验和品质管理。
7.1 品质检验包括:IQC进料检验,IPQC制程检验,FQC最终检验,PQC包装检验,OQC出货检验等。
7.2 品质管理包括:QE品质工程,QA品质稽核。
8.0 不良品的来源8.1 机器:保养维护不够。
8.2 料:过期或变质。
8.3 方法:缺少教育训练,无标准化,规范化。
8.4 人员:作业员操作熟练程度、劳动态度和精神状态。
8.5 环境:水分、温度、空气清洁度、光线明暗等。
8.6 管理:管理系统缺陷,不符合其执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缺乏适当之沟通和激励措施。
9.0 品质工作应具有的观念9.1 下工序就是顾客。
9.2 满足顾客需求。
9.3 全员参与。
9.4 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
9.5 第一次做到,次次都做到。
9.6 优秀品质,高效服务,不懈追求。
品质基础知识-品质篇一、品管工作1、检验工作--进料、制程、成品检验;计量工具、质量记录保存。
2、预防工作--缺点记录之分析、数据之分析、抽样计划的设计。
3、评价工作--顾客抱怨处理、全厂品质稽核、品质报告提出、改善对策的成效评估。
二、品管部机能1、对全厂品质管制教育之实施2、品质活动之制定与推动3、品质规范之建立4、制程能力之解析5、异常之对策改善活动6、提示管制图或品质报告7、供料厂商之辅导8、客户品质抱怨之处9、品质成本核算10、各种检查工作之执行三、品管中英文表示1、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巡检2、IQC( In Coming Quality Control)—进料检验3、FQC(Final Quality Control)—最终品质检验4、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出货检验5、QA(Quality Audit)--品质稽核6、QA(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7、QE(Quality Engineering)-----品质工程8、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品管圈9、TQM(Total Quality Manaage)---全面品质经营10、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全面品质经营11、SPC(Statistics Processs Control)----统计制程管制12、COQ(Cost Of Quality)----品质成本13、AQL(Accept Quality Control)---允收品质水准四、品管名词解释1、品质管制(QC)――为了经济地制造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品质之产品或服务之方法体系2、品质保证(QA)----为了保证充分滿足消费者所要求的品质,生产和服务者在品质系统内实施并依需要证明其能提供足够的信心。
品质常识一.品质术语:1.品质: 就是产品质量,亦即产品符合标准的程度..2.品质保证: 通过采取事先措施,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要求的过程.3.质量: 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面要求的能力.4.过程: 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5.产品: 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的结果(硬件/软件/服务/流程性材料)6.标准: 指的是品质规范、技术指标、限度要求等有关产品外观、功能、结构方面的特性和接收准则。
7.签板:指的是对样板进行签名确认。
8.限度样板:表示的特性状态为最低的接收控制限度,低于此板时拒收。
9.标准样板:表示的特性状态为最佳的值。
10.合格:满足要求。
11.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12.缺陷: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13.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4.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5.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16.偏离许可:产品实现前,在限定的产品数量或期限内,对特定用途允许其偏离原规定要求的授权17.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授权。
18.放行:进入过程下一个阶段的授权。
19.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使用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20.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21.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22.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使用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23.自体不良:是材料本身发生的不良。
24.作业不良:是材料在制造过程发生的不良。
25.客户:被服务的对象,一般分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26.认证: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二.英文缩写1.QC: Quality control (品质管理)2.QS: Quality system (品质系统)3.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进料检验)4.IPQC: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5.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6.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7.QA: 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8.QE: Quality engineer (品质工程师)9.PQE: Process quality engineer (制程品质工程师)10.SQE: 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供应商品质工程师)11.PIE: Product industrial engineer (产品工业工程师)12.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品管圈)13.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作业指导书)14.SIP: 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 (检验规范)15.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16.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全面质量经营)17.BOM: 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18.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允收品质水准)19.CAR:Corrective Action Requirement (纠正措施要求)20.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21.CR:至命缺陷、MAJ严重缺陷、MIN轻微缺陷、Ac允收、Re拒收22.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过程控制)三.基本知识1.检验七要素: (1).目标、(2)抽样、(3)比较、(4)判定、(5)结果、(6)处理、(7)记录。
品质的基本知识一、工作规则1.防静电的工衣、工帽、工鞋:在上班进入车间前把防静电的工衣、工帽、工鞋穿戴整齐,别忘了我们的厂证也应带好,才能入车间,以保持我们的无尘车间卫生和风貌。
2.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所起到的作用:我们穿戴的工衣、工帽、工鞋能起到一定的防静电作用,带上厂证一来是证明我们是这个厂的员工,二是领导或同事不知道我们的名字,可看我们的厂证就知道了,有顾客来验厂想了解我们产品的某个部品的而不知怎样称呼你,见到你厂证,就可正确的称呼你了。
这样沟通起来显得大家都很礼貌和热情。
3.早上上班提前15分钟到达工作岗位,下午上班按规定的时间到达,下班到钟后才可离开工作岗位,不可迟到早退。
4.上班时间不可聊天嬉戏,吃零食,坐姿必须端正。
5.严格按照作业流程,检验标准所规定的流程及标准进行日常作业。
6.表单的填写确实;7.随时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5S运作,保持工作现场整齐清洁。
8.上班时间不可打瞌睡。
品质部日常管理工作1.畅通,运作顺畅,从进料到出货均能有效控制,达成规定目标。
2.制定执行明确、严格、公正、公平的内部考核与管理制度。
3.各种产品标示明确,理解清楚,电池等保管好。
4.建立一支用之能战,战之能胜,团结协作,纪律严明,业务水平过硬的检验员队伍。
5.对每天的工作重点把握准确,工作安排及人员管理到位,信息反馈及时,对不良处理及时有效。
表单填写准确、真实、及时。
包括各类日报、周报、月报等统计报表。
二、基本检验规范培训(见附件的作业流程)三、检验标准:(见附件的相关检验标准)四、产线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团队合作精神和员工素养1.强烈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精神风貌。
2.我做的工作由我保证。
3.优秀的人格品质:灵活、熟练、勤奋、热情、实干、谨慎。
4.记住:变化==机会、变革==机会、改变自己==改变命运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5.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好,并且次次都做好。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品质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解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品质相关内容简介1.基本概念品质控制(QC)、品质管理(QM)、来料检验(IQC)、制程检验(IPQC)、最终检验(FQC)、出货检验(OQC)、品质保证(QA)、质量记录(QR)、品质工程(QE)和品质计划(QP)是品质管理的基本概念。
2.基本术语品管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质量是实体满足用户明确或隐含之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实体可以是活动或过程、产品、组织体系或人,或其中的任意组合。
产品可以是服务、硬件、软件或流程性材料,或其中的任何组合。
它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概念),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产品可以是预期的(如提供给客户的)或非预期的(不愿有的结果)。
明确或隐含之需要包括性能(可用性)、合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耐久性、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和美观性。
性能是根据产品使用目的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包括正常性能、特殊性能和效率等。
合用性是产品对具体不同的消费群之适用度。
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维修性是产品故障维修之方便与可行性。
耐久性(寿命)是产品能正常使用的期限,包括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两种。
安全性是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
环保性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经济性是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方面。
美观性是产品的外形、美学、造型、装饰、款式、色彩、包装等。
品质是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市场品质是消费者所需求的品质,设计品质是公司所欲达到的目标品质,以蓝图或设计规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