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36
吸入性肺炎平安医院老年科2012概述:吸入性肺炎系吸入食物、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表现病史:常有吸入诱因史,多于1-3小时后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与诱发因素相关;如:神志不清情况下,吸入时常无明显症状,但1-2小时后可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迅速出现发绀和低血压,常咳出浆液性泡沫痰,可带血。
由食管气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每于进食后有痉挛性咳嗽、气急。
两肺可闻及湿罗音,可伴有哮鸣音,有时可有局限性肺实变体征;严重者可发生ARDS.辅助检查1、.胸部X片:两肺散在不规则片状影,边缘模糊。
肺内病变分布与吸入时的体位有关,常见于中下肺野,右肺多见。
2、血常规: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分类增加;重度感染时反有下降。
治疗:一般性措施:1。
防止食物或胃内容物吸入:如手术麻醉前应充分让胃排空;昏迷患者取头低或/及侧卧位,尽早安置胃管,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并加强护理。
2.迅速弄清并去除病因.3。
通畅气道,纠正缺氧。
4.纠正血容量不足。
5.试用糖皮质激素;有人认为在吸入12小时内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3—4天,有利于肺炎吸收。
抗感染治疗应该区别化学刺激性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吸入性肺炎.前者一般说来应用抗菌药物并无必要;而恰当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吸入性肺炎的重要环节.抗菌药物的选用G+球菌:青霉素640-1000万U/日;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林可霉素0.5g/次,3-4次/日;或0.6g /次,2-3次/日,肌注。
或克林霉素0.6—1。
8g/日,静点。
(静点是每小时输注速度不应超过1.2g)合并厌氧菌者:加用甲硝唑0.2g,2次/日,静点。
或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和头孢西丁静点。
新一代喹诺酮类对此类细菌高度敏感。
1。
G—菌:哌拉西林或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并可加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常用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或第四代头孢菌素;或新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2. 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吸入性肺炎的诊治吸入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吸入了感染性病原体所致。
吸入性肺炎的症状严重程度因病原体类型和感染范围的不同而异。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吸入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1. 临床表现:吸入性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和胸痛。
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还包括发热、乏力、咳痰等。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吸入性肺炎的疑似。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进一步确定诊断的重要步骤。
医生会仔细听取患者的呼吸音,并观察患者胸部的形状和移动。
异常的呼吸音和胸部畸形可能是吸入性肺炎的指示因素之一。
3.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对于确诊吸入性肺炎非常重要。
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射线、血液及呼吸道标本的培养等。
胸部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肺部的情况,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肺炎。
血液及呼吸道标本的培养可以帮助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敏感性,以指导后续治疗措施。
吸入性肺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以下治疗措施适用于大部分吸入性肺炎患者。
1. 抗生素治疗:根据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性测试,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的种类和用药方案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基本情况来决定。
2. 氧疗:吸入性肺炎患者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因此,氧疗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状态,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氧疗方式和氧流量。
3. 对症支持治疗: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治疗还包括对症支持治疗,例如解热药物、止咳药物和镇痛药物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 病因治疗:在确定特定病原体后,针对性的抗感染药物或抗病毒药物可能需要被考虑。
例如,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而对于病毒性感染,如流感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抗病毒药物可能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吸入性肺炎原因分析和治疗吸入性肺炎发病原因吸入性局限性肺炎是反流的胃内容物吸入呼吸道引起急性肺损伤,而吸入性肺炎是通过病原菌定植的口咽分泌物的吸入而引起,虽然两种疾病在公认的易感因索上有许多相同,但其临床病理特征却不同。
患者罹患反流和误吸的因素包括食管括约肌(上段和下段)射的损伤,胃动力改变和术前未禁食。
在住院期间,许多医源性行为使患者误吸机会大增。
术期大多数误吸可能与急诊手术,患者意识改变,患者存在胃肠道和呼吸道的问题存在关系。
创伤、腹膜炎和肠梗阻患者的意识和呼吸道反射受抑制,近期进食和胃潴留造成胃饱满,或者肠道病理因素使肠内容物逆行性排空反流入胃。
大剂量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抑制,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反应迟钝,有神经性吞咽困难和胃食管交界的功能障碍。
麻醉药物作用下降低食管括约肌肌张力,使患者意识受抑制。
糖尿病引起胃瘫和胃潴留。
由于意识改变导致口咽部病菌增多和预防机制受抑制的患者极易患吸入性肺炎。
老年入由于吞咽困难发生率增多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易感口咽部吸入性肺炎。
放鼻胃管和衰弱的患者由于吞咽和清理呼吸道困难也有误吸的风险。
通过鼻饲管、鼻肠管或胃造瘘管摄取营养的患者也有患吸入性肺炎的风险;通过肠造口管接受营养的患者有胃容物吸入的影像学证据。
危重患者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增加,因为他们处于仰卧位,有固定的营养管,胃食管反流、甚至营养管缺失和胃肠道运动改变。
预防性使组胺(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会增加胃的pH和使胃内容成为病原菌繁殖的地方。
而气管切开,重复插管和既往抗生素使用过量成为医疗机构相关性肺炎的诱发因素。
由于镇静药物的残余影响,营养管和口咽部功能障碍,拔管后吸入风险也较大。
局限性吸入性肺炎的病理生观与肺内吸入低pH颗粒样的胃内容物浓度有关。
随着吸入物的增多,pH降低,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加重。
损伤过程进展迅速,损伤发生后需要立即插管,随后处理细菌感染的问题。
因混合感染发生在损伤区域,故难以控制。
吸入性肺炎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吸入性肺炎的病理病因,吸入性肺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吸入性肺炎病因*一、发病原因:正常人由于会厌、声门、保护性的反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食物和异物不易进入下呼吸道,少量液体亦能通过咳嗽排出。
当神志不清时,如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酒精中毒或安眠药中毒等由于吞咽和声门关闭动作不协调,咳嗽受到抑制,异物即可吸入;食管病变如食管失弛缓症、食管上段癌肿、Zenks 食管憩室,食物下咽不能全部入胃反流入气管;癌肿或外伤引起的食管气管瘘食物可经食管直接进入气管内;医源性的因素,如胃管刺激咽部引起呕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影响喉功能,抑制正常咽部运动等,可将呕吐物吸入气道。
老年人反应性差更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临床上吸入胃内容物引起的吸入性肺炎较多见。
误吸煤油、汽油、干洗剂等,多见于儿童。
吸入物产生肺炎的严重程度与吸入胃液中的盐酸浓度、吸入量以及在肺内的分布情况有关。
吸入胃酸的pH2.5时,可严重损伤肺组织,吸入液体少至50ml即能引起肺损害。
动物实验中证实,吸入pH1.5的液体3ml/kg时,动物死亡100%。
吸入液的分布范围越广泛,损害越严重。
*二、发病机制:吸入胃内容物后,胃酸刺激支气管引起强烈的支气管痉挛,接着发生支气管上皮的急性炎症反应和支气管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
进入肺泡的胃液迅速向周围肺组织扩散,肺泡上皮细胞破坏,变性并累及毛细血管壁,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肺泡毛细血管壁破坏,形成间质性肺水肿、肺泡水肿。
数天后肺泡内水肿和出血逐渐吸收并有透明膜形成,然后引起纤维化。
吸入同时可将咽部寄殖菌带入肺内,产生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形成肺脓肿肺水肿使肺组织弹性减弱,顺应性降低,肺容量减少,胞泡Ⅱ型细胞破坏,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使小气道闭合,肺泡萎陷引起肺不张。
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值降低、静动脉分流增加,导致低氧血症。
血管内液体大量渗出或反射性血管扩张,血容量可减少 35%以上,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低血压。
吸入性肺炎怎样治疗吸入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本文将介绍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方法,从药物治疗、支持性疗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治疗1. 抗生素治疗:吸入性肺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针对引起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治疗。
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耐药性,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般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纤维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等,但具体的用药方案需要医生的指导。
2. 抗病毒治疗:如果吸入性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医生可能会选择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朱达拉韦等。
3. 抗真菌治疗:当吸入性肺炎由真菌感染引起时,医生可能会选择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等。
二、支持性疗法1.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入性肺炎患者通常需要保持良好的水电解质平衡,特别是在高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时,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2. 辅助氧疗:吸入性肺炎患者中,一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辅助氧疗,通过给予高浓度氧气来改善氧合情况。
氧气可以通过鼻导管、面罩或气管插管等方式给予。
3. 疼痛缓解:吸入性肺炎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常常伴有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三、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吸入性肺炎的某些病因可以通过疫苗进行预防,如流感病毒、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
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2. 注意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预防吸入性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通风等,都是减少感染风险的关键。
3. 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是吸入性肺炎的一个重要原因,尽量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烟雾、有毒气体和尘埃等。
吸入性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pneumonitis)化学性肺炎是由动物脂肪、食物、胃容物等刺激性液体和碳氢化合物引起的,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性肺炎的病因胃内容物的临床吸入,因为胃酸引起的肺炎比吸入碳氢化合物液体更为常见和重要。
煤油、汽油、干洗剂、家具照明剂等有时会被误吸,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由于喉咙保护反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一般食物和异物不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即使误吸少量液体,也可以通过咳嗽排出。
在全身麻醉、脑血管事故、癫痫发作、酒精中毒、过度麻醉或服用镇静剂后,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异物可吸入气管,食物可通过食管直接进入气管;胃刺激咽呕吐等医疗因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割影响喉功能,抑制正常咽部运动可将呕吐物吸入气道。
吸入性肺炎更容易发生老年反应不良。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胎儿或新生儿在子宫内、分娩期间或出生后通过呼吸道吸入异物(常见的是羊水、胎粪、牛奶)引起的肺炎反应。
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疾病之一,死亡率高。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常发生在围产期胎儿宫内窘迫或窒息的新生儿,由于分娩过程长,胎盘或脐带影响胎儿血液循环,导致宫内缺氧,刺激胎儿呼吸中心兴奋,呼吸呼吸,导致羊水或胎粪吸入。
也有一些儿童是由于喂养不当而吸入牛奶。
剖宫产新生儿口腔未经产道挤压,呼吸道羊水含量高于自然分娩,如果呼吸道清洁不彻底,新生儿呼吸早,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机会更多。
吸入性肺炎:吞咽障碍、食管畸形、食管功能不全、腭裂严重、兔唇。
吸入性肺炎的症状临床表现与诱发因素和身体状况有关。
吸入呕吐物可突发喉反射性痉挛和支气管刺激性哮喘剧烈咳嗽。
由食道和支气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每天进食后伴有痉挛性咳嗽和紧急情况;神志不清的人在吸入后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在1~2h然后可以突然呼吸困难,发绀,经常咳出浆液泡沫痰,可以带血。
两肺可闻湿罗音和哮鸣音,严重低氧血症可产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和代谢性酸中毒。
老年卧床病人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摘要:吸入性肺炎一般为口腔内容物胃、食管反流到气管当中引发的疾病,为长期卧床老年鼻塞患者相对常见的并发症,会对于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近几年伴随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老年患者的卧床数量逐步提高,大部分患者无法经口进食需要采取鼻饲进行营养供给,卧床患者长期鼻饲进行供给会由于食物呛咳、反流、胃潴留等引发其出现吸入性肺炎,未及时治疗会引发各类严重问题,使患者死亡。
本次针对吸入性肺炎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疾病概念判断标准进行综述,探讨长期卧床的患者产生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护理进展,降低临床老年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卧床病人;护理;危险因素;吸入性肺炎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加重,临床由于各类疾病及其他原因引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与其相关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
吸入性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疾病当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产生吸入性肺炎,会使其病情加重,提高死亡率,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为使老年护理人员能够早期识别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使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
本次将针对于老年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预防以及护理进展展开综述。
1吸入性肺炎概述吸入性肺炎一般为吸入异物后导致患者机体当中肺合并细菌性炎症,病情严重者会引发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以及低氧血症,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患者吸入异物后会引发喘鸣及咳嗽剧烈,导致其神经不清,在吸入1~2小时后会突发呼吸困难,引发咳浆液性泡沫状痰液,导致其出现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并伴有二氧化碳滞留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一般判定标准为患者胃内容物大量由口鼻涌出,并从患者的呼吸道中吸出,使其气促明显,诱发患者肺部啰音升高,使其血氧饱和度突然性降低。
2老年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2.1年龄因素伴随年龄逐步增加,老年人身体素质不断降低,其反应力进一步下降,容易将食物以及内分泌误吸到患者的下呼吸道当中,引发患者产生吸入性肺炎,针对于吸入性肺炎患者年龄进行研究,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上的占据85%。
护理查房—-吸入性肺炎概念: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tis)系吸入酸性物质、动物脂肪如食物、胃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发挥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因:临床上吸入胃内容物,由于胃酸引起的肺炎较吸入碳氢化合物液体为多见,且更为重要.煤油、汽油、干洗剂、傢具上光剂等有时可误吸,多见于儿童。
正常人由于喉保护性反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一般食物和异物不易进入下呼吸道,即使误吸少量液体,亦可通过咳嗽排出。
在神志不清时如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酒精中毒、麻醉过量或服镇静剂后,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异物即可吸入气管;食管病变如食管失驰缓症、食管上段癌肿、zenker 食管憩室,食管下咽不能全部入胃、反流入气管;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食管瘘,食物可经食管直接进入气管内;医源性因素如胃管刺激咽部引起呕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影响喉功能,抑制正常咽部运动,可将呕吐物吸入气道。
老年人反应性差更易发生。
胃容物吸入后,由于胃酸的刺激,产生急性肺部炎症反应,其严重程度与胃液中盐酸浓度、吸入量以及在肺内的分布情况有关.吸入胃酸的ph≤2。
5时,吸入量25ml即能引起严重的肺组织损伤.动物实验中证实,吸入ph<1。
5的液体3ml/kg体重时可致死。
吸入液的分布范围越广泛,损害越严重。
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吸入诱因史,迅速发病,多于1~3小时后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与诱发病因有关,如由于气管—食管瘘引起的,则每于进食后有痉挛性咳嗽、气急。
在神志不清情况下,吸入时常无明显症状,但1~2小时后可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迅速出现紫绀和低血压,常咳出浆液性泡沫状痰,可带血.两肺闻及湿罗音,可伴嗜鸣音。
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胸部x线示于吸入后1~2小时即能见到两肺散在不规则片状边缘模糊阴影,肺内病变分布与吸收时体位有关,常见于中下肺野,右肺为多见。
发生肺水肿,则两肺出现的片状、云絮状阴影融合成大片状,从两肺门向外扩散,以两肺中内带为明显,与心源性急性肺水肿的x 线表现相似,但心脏大小和外形正常,无肺静脉高压征象。
吸入性肺炎诊疗全面解析吸入性肺炎多为排他性诊断,临床上需排除心源性肺水肿、肺栓塞、肺不张等疾病后,依据病史、影像学特点等作出的诊断。
美国胸科学会及感染性疾病学会在2007年的诊断标准,满足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及同时有吸入性肺炎表现者为社区获得性吸入性肺炎。
美国胸科学会及感染性疾病学会在2005年首先提出医疗相关性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根据2005年美国胸科学会和感染性疾病学会以及Poch等研究者分别在2009年提出的诊断标准指出,医疗相关性吸入性肺炎除了有上述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外还满足以下危险因素:1.肺炎发生前90天内入住医院2天以上的所有患者;2.长期居住疗养院的人群;3.肺炎发生前30天中(2009年诊断标准中此项增加至90天中)有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4.到门医院门诊或血透室门诊就诊过的患者;5.长期留置体外植入器械,如深静脉导管、心脏起搏器以及胃管、膀胱造瘘管等;6.慢性肺部基础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等;酗酒史;7.免疫抑制。
医院获得性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指满足上述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但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吸入性肺炎。
5.ICU吸入性肺炎的特点①老年人发生率高;②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吸入性肺炎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③多伴有基础疾病。
④病情更严重,住院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
6.ICU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①年龄:年龄是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吸入性肺炎是老年患者中常见且具有严重风险的疾病,尤其是对于年龄大于 75 岁的老年人。
②反复呕吐:反复呕吐(≥2次)为吸入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③上消化道手术史:消化道手术,特别是上消化道手术可能导致消化道原有结构破坏,导致吞咽障碍、气道阻塞和营养不良等发生。
④意识障碍:意识水平的下降被认为是误吸的重要危险因素。
主要是意识障碍使患者吞咽功能下降、呛咳反射减弱、清除口咽分泌物的能力下降甚至缺失,容易发生误吸,使得含有病原菌的分泌物进入肺部,引起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