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汇和词的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662.50 KB
- 文档页数:48
一、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又叫语汇。
2、词汇也指某个人所掌握的全部词和短语的总和。
3、词汇还是某部著作中所有词的和短语的总和。
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1、词汇是某种语言中所有词和短语的总和。
!现代汉语词汇特点汉语词汇发展双音节化的原因: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单音节词往往会造成大量的同音词,这样就会给实际交际带来困难,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因而有时语义难以确定。
双音节词就使得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宽广、深入。
第三,双音节词读起来往往带有一种乐感,轻重之间形成一种节奏,悦耳动听。
词语双音节化的途径主要是:1.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份。
后加:月——月亮耳——耳朵前加:唇——嘴唇发——头发2.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份。
后加:竹——竹子石——石头前加:师——老师姨——阿姨3.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
联合道路学习刚才皮肤牙齿经历解释4.三音节的词省略其中一个音节。
落花生——花生照相机——相机山茶花——茶花机关枪——机枪5.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语采用缩略法。
化学工业——化工文学艺术——文艺超级市场——超市彩色电视机——彩电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双音节以及双音节以上的合成词的内部构造,基本上跟普通短语的构造是一致的。
它们主要是用以下五种方法构成的:偏正式:单干——单独地干狂欢——疯狂地联欢壁画——墙壁上的画红旗——红色的旗子动宾式:管家——管理家务知己——知道自己结晶——结成晶体隔壁——隔着墙壁联合式:语文——语言和文学珍宝——珍珠和宝石答应——回答和应付广大——广阔和宽大主谓式:地震——大地震动军用——军队使用性急——性子急躁锋利——刀锋锐利补充式:改正——改得正确说服——说得服帖“马车的轱辘转动了。
语文认识词语和词汇一、引言作为学生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词语和词汇的认识是非常关键的。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则是词语的总和。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讲解词语和词汇的概念、分类以及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二、词语的概念与分类1. 词语的概念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意思的语言符号。
词语具有独立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组合其他词语形成语句。
2. 词语的分类根据词语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词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 实词: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可以表示人、事、物、属性等,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2) 虚词:虚词是在语法上具有一定功能、但意义不具体的词语,如连词、介词、助词和语气词等。
三、词汇的概念与学习方法1. 词汇的概念词汇是指一个语言系统中所有词语的总和,是一个语言的基础和灵魂。
词汇包括实词和虚词,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2. 词汇的学习方法(1) 积累词汇:要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积累大量的词汇。
可以通过背诵、记忆和运用等方式,提高词汇量。
(2) 上下文理解:在学习词汇时,要注意将其运用于具体的上下文中理解。
掌握词汇的用法、搭配和语境,避免词汇的误用和死记硬背。
(3) 多角度学习:要多角度学习词汇,了解其词义、词性、用法等。
通过词义辨析、构词法等方式,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词语和词汇的运用1. 丰富语言表达:通过积累词汇,学生可以在写作、演讲和交流中使用更加丰富的词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2. 拓展阅读能力:掌握词汇的词义和用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表达。
3. 增强语感和写作技巧:熟练掌握词语和词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使文章更加地道和流畅,增强写作技巧。
五、课堂实践与作业1. 词语和词汇辨析:通过词义辨析练习,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准确用法和差异。
2. 词汇扩展:组织学生进行词源和构词法的学习,拓宽词汇的范围和运用。
3. 阅读讲解与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读一篇文章,讲解其中的生词和词汇用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写作。
词汇一、词的构成词的概念,词的构成:语素词是语言里最小的有意义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以音节的多少为标准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三音词复音词(一)语素构词的类型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按照音节划分单音节语素(绝大多数):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语素举例:人、书、字双音节语素踌躇、吩咐、霹雳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因特网、巧克力、维也纳按照词语内部语素的数量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2单音节3复音节134合成词构成词根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词缀(加在词根上面)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三大类5复合式合成词由词根的相互关系看6联合型(并列式)7偏正型8补充型9动宾型(支配式)10主谓型(陈述式)11附加式合成词根据词根与词缀的位置12词缀+词根13词根+词缀14词根+叠音词缀15重叠式合成词按照语素是否能单用成词语素(单用)人、手、跑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用)们、阿16(二)汉语词汇组成基本词汇17重要意义三个特点历史悠久,具有稳固性;社会普遍使用,具有全民常用性;成为构造新词语的基本,具有能产性。
一般词汇18特点包括古语词历史词文言词方言词19概念标准语吸取方言有用成分外来词20音译词21音意兼译词22字母词行业语23隐语熟语24概念25特点包括26成语惯用语27概念28结构29歇后语谚语30概念31结构32特点33例子俗语34概念和谚语有些交叉35比较36例子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基本词汇——构成新词(基础)——扩充一般词汇一般词汇(某些词)——(转化)基本词汇二、词形、词音和词义(一)词形371.异形词分类不完全异形词(主流)38仅部分用字不同完全异形词39用字全部不同异形词的语音形式语音形式国家规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40选取范围41选取内容42适用范围《现代汉语词典》43首选词主条副条44正条452.同形词(二)词音1.多音词2.同音词46概念47复音词同音词的要求按书写形式分同形同音词异形同音词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a: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各项意义之间存在着联系b:同音词是异词同音,词的意义间没有必然联系影响积极意义混乱,影响信息传递与交流消极谐音双关,生动、风趣、耐人寻味3.异读词48概念49限制产生原因文白异读方音影响讹读影响50异读词与异音同形词的区别规定《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三)词义51概念分类词汇意义(概念意义)实词语法意义(关系意义)实词52虚词531.词义的构成(1)词的理性义54概念55作用(2)词的色彩义①感情色彩义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褒义色彩贬义色彩②语体色彩义(文体色彩)书面语色彩口语色彩③形象色彩义56概念57形象感58包括2.单义词和多义词(所表示意义的多少)单义词概念分类常见事物的名称专有名词科学术语多义词59概念各意义间有一定的联系60基本义61派生义62引申义63比喻义具体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义3.同义词64等义词(绝对同义词)对同一事物、现象、关系的不同称谓,其概念意义或逻辑内容相同65近义词(相对同义词)词义大同中有小异,在概念意义方面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66重要作用差别(1)意义的轻重不同(2)词义概括的范围大小不同(3)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不同(4)词义的侧重点不同(5)搭配对象不同(6)感情色彩不同(7)67语体色彩不同4.反义词68相对反义词69就词与词的关系同一范畴音节和结构要求分类70绝对反义词71相对反义词72重要意义三、常见词语使用错误的纠正(一)准确理解词义,注意辨析词义(二)尊重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不生造乱用词语73态度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三)注意词义的范围大小和附加色彩词语备注:1. 从语音形式分析2. 单音节单纯词只有一个音节,如“字”、“看”、“亮”等3. 有两个或更多的音节,不能分开解释各个音节的意义4.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而成的词5.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6. 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例如:信息、开放、品味、反正7.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手机、电脑、特区8.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例如:革新、盘活、理顺9.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前一词根所支配、关涉的事物例如:上网、涉外、下海10.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陈述前一词根例如:心疼、民主、自律11. 由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12. 例如:第一、初一、老乡、阿姨13. 例如:稿子、花儿、木头14. 例如:胖乎乎、美滋滋、喜洋洋词缀:附加成分,不表示具体词汇意义,起语法作用构成名词的标志:阿、小、子、儿、头构成动词的标志:化15. 例如:爸爸、妈妈、星星、渐渐、恰恰16. 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7.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一般交际中必须,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如天、地、头、心。
有关“词汇”“词语”的区别“词汇”和“词语”是语言学中两个常用的概念,它们存在一定的区别。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
一、定义和概念的不同:1. 词汇:指的是某个语言中的所有词语的总和,是对所有可独立使用的语素进行的一种分类和整理。
词汇包括各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虚词(连词、介词、代词、助词、叹词等)。
2. 词语:指的是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包括单词、词组、短语等。
词语是对应实际事物或概念的语义单位,用于表达意思。
二、语法和语义的不同:1. 词汇: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出发,研究词汇在句子和篇章中的构成和作用,关注词汇的词类、形态变化等语法特点。
2. 词语:主要从语义的角度出发,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关注词语的词义、词组搭配等语义特点。
三、层次的不同:1. 词汇:是对语言的整体而言的,是一个语言的基础要素,涵盖了该语言中所有的词语。
2. 词语:是在词汇的基础上进行的划分,是对词汇进行归类和整理的结果,是在具体语境中实际使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四、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的不同:1. 词汇: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语言中词汇的分类、形态构词、词义变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各种语言的词汇进行对比和分析,揭示词汇的普遍规律。
2. 词语:是语义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词语的意义、搭配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词语的意义辨析和用法分析,揭示词语使用的规范性和变异性。
“词汇”和“词语”在概念定义、语法语义、层次和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词汇是对某个语言中所有词语的总称,主要从语法的角度研究词汇在句子中的构成和作用;而词语是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两者在语言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对应不同的研究领域。
英语语法框架-详细总结英语语法框架是学习英语语法的基础,它包含了英语语法的各个方面,包括词汇、句子结构、时态、语态、语气、虚拟语气、从句、倒装句、省略等等。
下面是对英语语法框架的详细总结。
一、词汇1. 词性: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介词、连词、冠词、数词、感叹词等。
2. 词义:词义辨析、词义扩展、词义缩小、词义转化等。
3. 词法:单数形式、复数形式、比较级、最高级、时态、语态等。
二、句子结构1. 主语和谓语:主谓一致、主语从句、主谓语序等。
2. 宾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宾语从句等。
3. 表语和定语:名词性表语、形容词性表语、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等。
4. 状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程度状语、条件状语、目的状语、结果状语等。
5. 同位语:同位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
6. 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等。
三、时态1. 一般现在时:表示习惯性、经常性、客观真理等。
2. 现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
3.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4.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
5.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6. 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或结果。
7. 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
8. 将来完成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之前将要完成的动作。
四、语态1.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2.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五、语气1. 陈述语气:陈述真实的事实或情况。
2. 祈使语气:表示命令、请求、建议等。
3. 疑问语气:表示疑问或询问。
4. 虚拟语气:表示与事实相反、不可能实现、假设等。
六、虚拟语气1. 条件虚拟: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条件。
2. 假设虚拟: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情况。
3. 建议虚拟:表示建议、要求、命令等。
4. 愿望虚拟:表示对现在或将来的愿望。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语文语法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它包括了词汇、句子结构、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
掌握好语法知识,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的概述:1. 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概念;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说明事物的特征;副词则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达程度、时间、地点等。
2. 句子结构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
主语是句子的主体,通常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是句子的谓语部分,通常由动词构成;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可以是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
3.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和句子结构的符号。
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引号、括号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句子更加清晰、准确。
4.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
比喻是通过类比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拟人是将人的特征赋予非人的事物;排比是通过并列相似的句子结构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对偶则是将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放在一起,形成对比或平衡;夸张则是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以突出其特点。
5.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语言使用的规范,包括词法规则和句法规则。
词法规则涉及词的构成、变化和使用;句法规则则涉及句子的结构和成分的排列。
掌握语法规则,有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6. 句式变化句式变化是指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或强调。
常见的句式变化有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简单句与复合句等。
灵活运用句式变化,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7. 语境理解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包括说话人、听话人、时间、地点、场合等。
理解语境对于准确把握语言的含义至关重要。
在不同的语境中,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词的基本结构一、引言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交流的媒介之一。
它通过一定的结构组织和表达特定的意义,是人们传递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
词的基本结构是指由音节组成的词形结构和由词义组成的词义结构。
二、词形结构1.音节音节是词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
汉语中的音节通常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例如,“大”、“明”、“好”等都是单音节词。
2.构词法构词法是指词汇中词的形成和变化的规律。
汉语中的构词法主要包括前缀、后缀、中缀、复合和转化等形式。
例如,“快乐”由“快”和“乐”两个词合并而成,“走过”由动词“走”和介词“过”组成。
三、词义结构1.词义词义是词的基本语义单位,是词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的意义。
词义可以分为直义和引义两种。
直义是词的本义或基本含义,引义是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引申或引用意义。
2.词义关系词义关系是指词与词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
常见的词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关联关系等。
例如,“美丽”与“漂亮”、“丑陋”是同义关系,“父亲”与“儿子”是上下位关系。
四、词的分类1.词性词性是词在句子中所担任的语法角色。
汉语中的常见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和拟声词等。
2.词汇义类词汇义类是指词在概念上的分类。
汉语中的常见词汇义类有人类、动物、植物、物体、抽象事物、动作、状态、性质、关系、时间、空间等。
五、词的使用1.词的搭配词的搭配是指词与词之间在使用上的固定搭配关系。
不同的词在搭配上有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掌握词的搭配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2.词的用法词的用法是指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含义。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运用。
六、总结词的基本结构包括词形结构和词义结构。
词形结构由音节组成,词义结构由词义和词义关系组成。
词的分类包括词性和词汇义类。
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词的搭配和用法,以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语法篇导论语法层次语言(Language)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体系。
语法(Grammar)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而词汇(Vocabulary)则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它通过语法而赋予语言以意义内容。
在语言的结构系统、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中,结构系统(即语法)是中心成分,是结合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的枢纽。
英语的语法结构具有层次性。
它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即句子(Sentence )、分句(Clause)、词组(Phrase)、词(Word)和词素(Morpheme)。
句子是语法的最高层次,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分句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组构成;词组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构成;词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素构成。
我们要学习语法,所以必须从英语语法的最小组成部分——词素学起。
第一节词素一、词素的定义:词素(Morpheme)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二、词素的分类:词素分为两大类: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和粘附词素(Bound Morpheme)(一)自由词素自由词素指本身具有完整的意义,并能作为“简单词”(Simple Word)而单独使用的词素。
如:boy 男孩 girl 女孩 desk 书桌 chair 椅子 kind 仁慈的 cruel 残酷的 give给take 拿自由词素可以充当词根(Root),加上词缀(Affix)构成派生词(Derivative)。
如:kind: kindness unkind unkindness kindlyfriend: friendly friendship friendless unfriendly unfriendliness自由词素还可以和其他词素相结合,构成复合词(Compound Word)。
如:book: bookmark bookworm bookshop bookstalltake: intake take-home take-over takeaway undertake(二)粘附词素粘附词素指本身没有完整的意义,不能单独使用,而必须粘附在自由词素或其他形式上才能表示出意义的词素。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读书笔记第一章对词汇的再认识第一节词汇的内容一、词汇的界定及其性质1.“词汇”是一个指称词的集体的概念,是表示词的总和的意义的。
我们在一些著述中能够经常见到一些解释,如:“语言中所有的词构成所谓语言的词汇”(斯大林语),“一部书中所用的词的总和就叫做词汇”,或者说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词的总称就叫做词汇”等等。
在日常交际中,在某种语境下,这样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考虑,用词汇学的科学术语的含义来要求,这种解释显然就不够严格和正确了。
要给词汇作出正确的界定,还必须从词汇的性质谈起。
2.词汇的性质:早在50年代,斯大林就已经指出:“拿词汇本身来说,它还不是语言,——它好比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建筑业中的建筑材料并不就是房屋,虽然没有建筑材料就不可能建成房屋。
同样,语言的词汇也不就是语言,虽然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当语言的词汇受着语言语法的支配的时候就会获得极大的意义。
”斯大林这段话今天看来,尽管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它总也提出了词汇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在语言中,应该说,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的成分很多,这就要看是在什么范围内,什么条件下,充当什么样的建筑材料等问题。
例如形成为音位的音素只能是音节的建筑材料,词素只能是词的建筑材料等。
对于词汇来说,它作为建筑材料,其作用是为了构成句子,也就是说词汇作为建筑材料,就是用来组成言语以进行交际的,因此,作为造句的材料就是词汇的功能和性质。
根据词汇的这一特点,应该承认,凡是具有这种功能和性质的语言成分,都应该属于词汇的范围之内,例如成语、惯用语等等,因为它们虽然都是由词组成的词组形式,但是它们却都是一种组句的备用单位,都具有和词一样的建筑材料的性质和作用,语言词汇当然不应该而且也不能够把这类成分排斥在词汇之外。
因此我们认为,词汇应当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
所以,任何种语言的词汇都包括着两个基本的内容:①该语言中所有的词的总汇②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知识点总结一、词汇方面。
1. 基础词汇积累。
- 包含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常见名词,如“pen(钢笔)”“book(书)”“desk (书桌)”“chair(椅子)”等。
这些词汇是描述周围环境和物品的基本元素。
- 人物相关词汇,像“man(男人)”“woman(女人)”“boy(男孩)”“girl (女孩)”“teacher(教师)”“student(学生)”等,有助于构建人物关系的表达。
- 数字词汇“one(一)”“two(二)”“three(三)”……“ten(十)”等,在描述数量、排序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2. 近义词与反义词。
- 例如“big(大的)”和“small(小的)”是一对反义词,“tall(高的)”与“short(矮的)”也是。
近义词方面,“glad(高兴的)”和“happy(快乐的)”意思相近。
理解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助于丰富词汇的使用和对比表达。
3. 词汇的复数形式。
- 一般情况直接加 -s,如“books”“pens”。
以s、x、ch、sh结尾的名词加 -es,像“boxes”“watches”。
以辅音字母 + y结尾的名词,把y变为i再加 -es,例如“baby - babies”。
特殊的复数形式如“man - men”“woman - women”“foot - feet”“tooth - teeth”等也需要牢记。
二、语法方面。
1. 一般现在时。
- 用法。
- 表示经常或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I get up at six every day.(我每天六点起床。
)- 表示客观事实或真理。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地球绕着太阳转。
)- 句子结构。
- 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等)时,动词要加 -s或 -es。
如:He likes reading.(他喜欢阅读。
)- 主语为第一人称(I)、第二人称(you)以及复数主语(we/they等)时,动词用原形。
词语结构词语结构分为单纯词、合成词一、单纯词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
1.单音节单纯词人、鸟、山、高、绿、走、飞2.双音节单纯词分为联绵词、音译词、象声词、叠音词·联绵词:a 双声型:仿佛忐忑玲珑恍惚参差蜘蛛忸怩澎湃b 叠韵型:从容萧条龌龊腼腆蜻蜓徘徊哆嗦迤俪C 其他型:芙蓉婀娜囫囵妯娌蝙蝠·音译词:葡萄沙发咖啡马达罗汉喇嘛逻辑吉他琵琶·象声词:扑通布谷喀嚓咕咚嘎吱·叠音词:蛐蛐猩猩饽饽彬彬翩翩潺潺3.多音节单纯词主要是音译词和象声词。
如:法西斯高尔夫迪斯科奥林匹克哗啦啦丁零当啷二、合成词是由几个语素组成的,拆开来仍旧有意义。
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构:1.并列式又叫联合式。
由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语素并列融合而成的。
如:语言声音领袖质量开关明朗温柔好歹动静长短开放雕塑褒贬忘记降落而且2.偏正式前一语素修饰、限制后一语素,以后以语素为主。
如:快餐特区电脑软件雪白火热金黄高级大型热爱欢迎前进瓜分朗读只要3.支配式又称动宾式。
前一语素表示动作或者行为,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如:主席司机理事立冬结晶动员招标投资牵头美容满意努力贴心进步4.补充式后一语素补充说明前一语素,而以前语素的意义为主。
a 增加提高推广充实扩大延长改正说明搞活澄清(前一语素表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的程度或者结果。
)b车辆花朵布匹案件房间(前一语素表示实体事物,后一语素表示事物的单位。
)5.陈述式也叫主谓式。
前一语素是陈述的对象,后一语素对前一语素进行陈述。
如:年轻性急胆大面生手快民主自豪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跌生6.附加式由实语素和虚语素构成。
实语素是核心部分,表示词汇意义;虚语素是附加部分,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如:老师阿姨第一初五可靠(虚语素在前);日子石头作者海员(虚语素在后)。
7.重叠式这类的合成词与单纯词中的叠音词不同,爸爸是语素的重叠,可以拆开来,而单纯词中叠音词是音节的重叠,不可拆开。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填空1、语言符号主要有两大特点:(1)任意性;(2)线性。
2、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4、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和语法。
5、《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
6、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7、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1)精确性;(2)通用性;(3)实用性;(4)开放性。
8、汉语传统音韵学按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
具体地说,“四呼”包括:(1)开口呼;(2)齐齿呼;(3)合口呼;(4)撮口呼。
9、普通话语音系统共有四个调类:(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
10、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文字分为三类:(1)音素文字;(2)音节文字;(3)语素文字。
11、“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2、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1)上下关系;(2)左右关系;(3)包围关系。
13、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
14、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音节数目的不同,将语素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按能否单独成词,将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3)按语素在同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将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15、一般来说,词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语音的固定性;(2)语义的整体性;(3)结构的凝固性。
16、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合成词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大类。
17、构词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表示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是词根,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语素是词缀。
18、按词缀位置的不同,可将派生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前附式,二是后附式。
造词法和构词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区别;• 2.认识造词法的基本原理,熟悉造词法的种类和词的结构类型;• 3.能够熟练地对词进行造词法分析和构词法分析;• 4.了解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造词法的类型、构词法的类型难点:✿ 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区别✿ 造词法辨析和构词法辨析✿ 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 一、关于构词法与造词法✿ 二、造词法✿ 三、构词法✿ 四、构形法一、关于构词法与造词法❁ 构词是指词的内部结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是已经存在(创造出来)的词。
构词法指的是词的内部结构规律的情况,也就是语素组合成词的方式和方法。
❁ 造词就是指创造新词,它是解决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
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
❁ 构词法,是指构词的法则,也即词的构成方式,是从静态的角度,对现有词内部语素间的结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的结果。
❁ 造词法,指的是创造新词的方法,是从动态的角度,对词的来源的一种发生学研究。
有些词,如果不了解其造词方法,对于其构词法的分析也会造成偏误,如: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或分配。
造词法:比喻式鲸吞:像鲸鱼一样地吞食。
构词法:偏正式二、造词法构词法 造词法 银币偏正式 说明法 银耳 偏正式 修辞法(比喻式)(一)什么是造词法造词就是创造新词,也就是给事物现象命名。
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
造词法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什么语言材料造词,用来造词的语言材料主要是语素,也可以是音节。
骄阳、阳光 (骄、阳、光:语素) 玻璃(玻、璃:音节)二是用什么方法造词。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方法,对汉语造词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 孙常叙《汉语词汇》(1956.12)❂ 任学良《汉语造词法》(1981)❂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1983.7)❂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1990.11)❂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2001.4)孙常叙《汉语词汇》(1956.12)1.语音造词方法——象声造词2.语义造词方法——变义造词(引申变义、转化变义)和比拟造词雪花、汗珠造词法:修辞法(比喻式) 构词法:补充式3.结构造词方法(1)词汇——结构造词方法a.非词根结构造词(词组结构造词、短句构造词)b.词根结构造词(分化造词、附注造词、重叠造词)(2)形态——结构造词方法a.音变造词b.附缀造词任学良《汉语造词法》(1981)建立的汉语造词法体系1.词法学造词法:附加式、重叠式、音变式、转类式2.句法学造词法:主谓式、谓宾式、补充式、并列式、主从式、其他格式3.修辞学造词法:比喻式、借代式、夸张式、敬称式、谦称式、婉言式、对比式、仿词式4.语音学造词法:取声命名式、取声表情式、单纯拟声式、双声式、叠韵式、合音式、音译式5.综合式造词法:词法内部综合式、句法内部综合式、词法—句法综合式、语音—句法综合式、修辞—句法综合式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1983.7)现代汉语的构词方法,有四大类型:1.形态构词(词根前附加前缀、词根后附加后缀)2.语音构词(拟声格、双声、叠韵格、叠音格3.语义构词4.句法构词(修饰格、支配格、并列格、因果格、注释格、说明格)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1990.11)✿词汇材料式:结合法、叠连法、改造法、转化法✿语音材料式:拟声法、表情法、联绵法、音译法✿混合材料式:半表音法、半表意法、半音译法、音译糅合意译法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2001.4)1.音义任意结合法2.摹声法3.音变法4.说明法5.比拟法6.引申法7.双音法8.简缩法(二)造词法的类型1.音义任意法2.摹声法3.音变法4.说明法5.修辞法6.引申法7.双音法8.简缩法1. 音义任意法用某种声音形式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
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一、填空题1、词是句中______的能够___________的语言单位。
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______,如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3、自由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___、又能_________,而粘着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4、“你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吗”中包含了_______个语素______个词。
5、“旖旎”是单纯词中的______词,“尴尬”是______词,“妯娌”是______词。
6、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____。
合成词是由_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7、单纯词的特点是:不管它有多少音节,但只有_____个语素。
8、复合式合成词有_____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式合成词有____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和______。
9、略语是语言中经过_____和______的词语。
10、词汇是语言的_______,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语素是()A、最小的语音单位B、最小的意义单位C、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单位D、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2、下面都是自由语素是()A、乡、分、严B、祖、分、严C、祖、乡、分D、员、分、阐3、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A、仓猝、唐突、阑干、苗条、囫囵B、坎坷、蟋蟀、枇杷、卢布、拮据C、详细、伶俐、逍遥、葫芦、哆嗦D、游弋、叮咛、里拉、喽罗、吩咐5、“参差”一词是()A、叠韵词B、双声词C、音译词D、非双声叠韵词6、“雷峰塔”、“塔吉克斯坦”、“一座塔”中的“塔”分别是()A、词、语素、字B、语素、字、词C、词、字、语素D、语素、词、字7、“反法西斯主义者”中的语素有()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8、“阳性”是()A、词根加后缀B、词根加前缀C、并列式合成词D、偏正式合成词9、“蚕食”一词的构词方式是()A、主谓式B、补充式C、偏正式D、单纯词10、“克拉”是()A、联绵词B、译音词C、并列式合成词D、主谓式合成词三、多项选择题(在被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1、每组结构相同的是()A、兄弟、好歹B、人民、秋收C、春耕、苦瓜D、性急、眼红2、下列合成词属于词根+词缀的是()A、砖头B、烟头C、虾子D、骗子3、下列各词属于联绵词的是()A、扑克B、玲珑C、怂恿D、囫囵4、下列各词属于偏正式合成词的是()A、倾销B、认真C、奶牛D、性急5、下列各词属于叠音词的是()A、皑皑B、潺潺C、姥姥D、爸爸6、下列各词属于音译外来词的是()A、NBAB、柏拉图C、葡萄D、沙龙7、下列各词属于重叠式合成词的是()A、仅仅B、猩猩C、妈妈D、姥姥8、属于固定短语的是()A、高山流水B、莫须有C、朝核问题六方会谈D、黄石理工学院9、属于合成词的是()A、反正B、支柱C、原创性D、琵琶10、全都属于粘着语素的是()A、水分堤境B、型阐首习C、者风固眉D、民羽伟芬四、判断题( )1、“电冰箱”是偏正式合成词。
词汇与理据(词法)一、词汇的概念。
1. 定义。
- 词汇(cí huì),名词。
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例如,在汉语中,“天空”“大地”“奔跑”“美丽”等单个的词以及“一帆风顺”“守株待兔”等固定短语都属于词汇的范畴。
2. 词汇的构成。
- 基本词汇。
- 基本词汇(jī běn cí huì),名词。
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和构词能力强等特点。
例如“人”“山”“水”“火”等词,在各种语言环境中都经常被使用,从古至今意义变化不大,而且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很多其他的词,像“人民”“山水”“火车”等。
- 一般词汇。
- 一般词汇(yī bān cí huì),名词。
是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成分。
它包括新造词、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等。
例如“电脑”是新造词,“之乎者也”是古语词,“巴士(bus)”是外来词,“晓得(某些方言中的‘知道’)”是方言词。
二、理据的概念。
1. 定义。
- 理据(lǐjù),名词。
是指语言中某个词的构成依据和表达意义的根据。
也就是一个词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其他样子的原因。
例如,汉语中的“火车”,“火”是因为早期的火车是靠蒸汽机车,以燃烧煤炭产生蒸汽来驱动的,所以有“火”这个语素,这就是“火车”这个词的理据。
2. 理据的类型。
- 语义理据。
- 语义理据(yǔyì lǐjù),名词。
是基于语义的联想而产生的词的理据。
比如“鸡冠花”,因为这种花的形状像鸡冠,所以得名,这里就是根据花和鸡冠在形状上的语义联系而命名的。
- 语音理据。
- 语音理据(yǔ yīn lǐjù),名词。
是通过语音的模仿或联想而形成词的理据。
例如拟声词“滴答”,它的发音模仿的是水滴落下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理据。
- 形态理据。
- 形态理据(xíng tài lǐjù),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