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三章-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386.00 KB
- 文档页数:104
现代汉语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文化载体,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联合国的6种法定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就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世界语言的语系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英语德语)、罗曼语族、拉丁语族(法语)、希腊语族、斯拉夫语族(俄语)、波罗的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亚美尼亚语族、印度-伊朗语族等汉藏语系: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高加索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北方方言区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3.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4.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为闽南(厦门话)、闽东(福州话)、闽北(建瓯话)、闽中(永安话)、莆仙(莆田话)五个次方言,华侨和华裔有不少人说闽方言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华侨华裔也有不少说粤方言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阶层变体、社区变体第一章语音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语音具有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汉语普通话中四声的差别就主要是由音高来决定的。
2.音色:语言中各个音素的差别主要是取决于音色,音色分为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绝对音色主要由发音体的不同来决定,相对音色由发音方法不同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来决定。
人的发音器: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一般情况下,元音是乐音,清辅音是噪音,而浊辅音则是乐音和噪音的混合音。
第四章词汇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课题: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课时: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词汇的意义;2、掌握词汇的各个单位;3、掌握词的结构;4、了解词的若干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词汇和词的区别;2、语素、词、短语之间的划分依据;3、词的构成。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教学过程:一、词汇1、词汇是什么?词汇又称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一种语言只有一个词汇系统。
词汇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
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词汇的丰富与否决定了语言的表现力。
个人的词汇量则往往取决于他的学识、阅历。
词汇量等于信息量。
深入生活、关注社会、阅读书籍、利用媒体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2、词汇和词的区别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林和树的关系。
二、词汇单位词汇单位有三级:语素、词、固定短语和略语。
(一)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基础。
1、如何确定语素?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语素的语言单位。
须注意的是被替代的语素每个字都必须进行替代,缺一不可。
例如“蝴蝶”中“蝴”、“蝶”这两个字都必须进行替代。
采用替代法还要注意在替代中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
如果每个字都可被别的字替代并且意义基本不变,那么每个字都是一个语素。
如果每个字或某个字不能被别的字替代或者替代之后意义有很大的改变,那么整个单位是同一个语素,如“马虎”。
2、语素的分类(1)根据音节: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只有一个音节的语素是单音节语素,如“天、地、人、一、说、美”。
汉语中单音节语素与绝大多数。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语素是多音节语素。
双音节语素一般是连绵词、叠音词或译音词,如“蝴蝶、奶奶、坦克”;三音节以上的多音节语素,绝大多数是译音词,如“巧克力、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英特纳维耐尔”等。
现代汉语语言结构分析知识点整理现代汉语是我们日常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对其语言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清晰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以下是对现代汉语语言结构分析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词的结构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词的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包括单音节单纯词,如“天”“地”“人”;多音节单纯词又分为连绵词(如“仿佛”“伶俐”)、叠音词(如“猩猩”“姥姥”)、音译外来词(如“咖啡”“沙发”)、拟声词(如“哗哗”“呼呼”)。
2、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1)复合式:联合型(如“道路”“国家”)、偏正型(如“火车”“雪白”)、补充型(如“提高”“说明”)、动宾型(如“司机”“管家”)、主谓型(如“地震”“心酸”)。
(2)附加式:前加式(如“老虎”“阿姨”)、后加式(如“桌子”“鸟儿”)。
(3)重叠式:如“姐姐”“刚刚”。
二、短语的结构短语是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1、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
例如“阳光灿烂”“粮食丰收”。
2、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两部分组成,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
如“写文章”“看电视”。
3、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
分为定中短语(如“美丽的花朵”)和状中短语(如“非常漂亮”)。
4、中补短语由中心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补语对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
如“跑得快”“洗干净”。
5、联合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位平等的词语组合而成。
如“老师和学生”“调查研究”。
三、句子的结构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短语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单句(1)主谓句: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
如“他笑了。
”(2)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
如“下雪了。
”“好极了!”2、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专业课笔记 | 词汇学 |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第一章绪论词汇学与词汇词汇学:以语言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词汇:语言中词语的总和,包括词和固定语固定语:语言中可以把词作为构成部分的、同词一样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语言单位。
包括熟语和专门用语词汇学分类普通词汇学(一般词汇学):研究词汇的普遍规律具体词汇学(个别词汇学):如汉语词汇学、英语词汇学等汉语词汇学汉语历史词汇学:历时发展演变汉语描写词汇学:共时某时现象上古汉语词汇学中古汉语词汇学近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词汇学-本课内容词汇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前身:中国古代语言研究三“小学”—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古代语言学名著《尔雅》训诂学第一本义类词典《方言》用通言解释方言《释名》语言考理据《说文解字》第一本文字学书籍字形考理据“五四”—40年代以来词汇研究汉语词汇学建立与发展20c50y:汉语词汇学真正建立:涌现了一批专家与著作,确定研究的对象、任务和范围60y:研究方法更新,词语意义的结构70y:引进义素分析法80y:由定性研究逐渐转为定量研究21c初:计量分析主导词汇学研究总体情况词汇学研究内容:以现代汉语词汇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性质、创造和结构、词义内容、词义发展、词的各种关系、词汇划分与关系等现代汉语词汇特点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为主,但单音节词使用频率更高多音节词主要来源古代汉语:仿佛徘徊犹豫其他语言:咖啡巧克力沙发词语呈现双音化趋势为什么?内在驱动力:词义表达复杂化的需求与有限词形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旧词新义、音变构词、两个词复合构词语音系统简化(避免同音)明确表意:新产生的双音词意义明确;原有单音节词部分义项被取代而减少审美追求(双音节的韵律形式)句法词汇化受外来词影响结果:长度增加,表义明确途径单音节语素前或后加上辅助性相关成分:眼泪头发毛笔松鼠月亮眉毛单音节语素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不表示具体意义的附加成分:老虎阿姨桌子石头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国家意义寻找牙齿皮肤忘记停止单音节语素重叠:哥哥妈妈爸爸仅仅静静紧紧星星单音节词替换成与原语素无关的双音节词:眼睛(目)筷子(箸)匣子(椟)大腿(股)三音节词省略其中一个因素照相机—相机外国语—外语电视机—电视四音节及其以上的词语缩略:对外贸易—外贸国有企业—国企复合词为主,内部构造与短语大体一致: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同义词数量多,同音语素多:适应不同需要,之间互补,具有多样性和可伸缩性词汇与非词汇界限模糊,切词困难语素构词理据性强,即语素义对词义有明显提示作用少量语素构成大量合成词缺少词形变化成语一般由四个音节组成音节相对而言较短量词、语气词丰富离合词多,使用频率高叠音词多,重叠形式较为丰富词汇学与语言学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与语音学: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词语的存在形式词的意义靠语音手段来表现,语音是词的音响形式。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湖北师范学院唐齐成第三章词汇一、语素和词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如:人:a.最小;b.有声音;c.有意思。
所以是语素玻、璃:没有意义,所以是音节玻璃:符合三个条件,是一个语素1)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如:走,重……:因为独立成语气词,所以是自由语素2)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如:民:人民,民族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如:初、老、第 + ×× + 子、儿、头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如:白菜:2个语素,1个词白在其它地方是个词,但在白菜一词中不成词白纸:2个语素,2个词鱼子:2个语素,2个词刀子:2个语素,1个词二、词的构成: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词缀: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如:刀子:刀——词根;子——词缀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1)单音词:单音节的词。
如:人、天、马(2)多音词:1)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A.双声: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如:参差B.叠韵:两个音节的“韵”相同。
如:从容C.其他:非双声、叠韵。
如:蝴蝶2)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而构成,分开没有意义如:猩猩、姥姥、纷纷3)音译词:音译的外来词。
如:沙发、葡萄、巧克力、奥林匹克单纯词和单音词的区别: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可能两个音节或更多)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叠音词和重叠词的区别:叠音:一个语素,两个音节相同,分开没有意思重叠:两个语素。
见笔记第16页复合式的构成:特点:两个都是词根,只是关系不同。
联合(并列)。
“和”偏正(修饰)。
“的,地”动宾(支配)。
“了,着,过”补充(补充)。
“得”主谓(陈述与被陈述)。
“是,是不是”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1)复合式的构成:至少由两个不同的词根结合而成。
第三章词汇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1.词和语素重点见教材第113-114页1.1.词,是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的词汇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第一,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声韵调固定不变,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出现停顿。
第二,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第三,它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第四,在前三个前提下,它还应该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
1.2.语素是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2.语素和音节、汉字的关系见教材第114页(1)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字形同,读音异字形、读音同,词形异字形、读音、词形同,意义异(2)一个语素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音节连绵词口语词音译词(3)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时是语素,有时不是语素3.确定语素的方法——“同形替代法”重点见教材第114-115页4.语素的类别重点见教材第115页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5.词和语素的区分重点见教材第115页语素的意义不太明确,也不太稳定。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6.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重点见教材第115-116页(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则以多音节为主(2)词语有明显的双音化趋势a.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原因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的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双音节词就使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广阔、深入。
b.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途径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分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分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三音节的此省略其中一个音节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采用缩略法(3)合成词的内部构造跟短语的构造大体一致第二节构词法(重点)1.定义:用语素构成词的方法2.类型:(1)单纯词:一个语素构成(2)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A.重叠词B.派生词(3)复合词:词根和词根构成的词A.联合式B.偏正式C.述宾式D.述补式E.主谓式F.量补式第三节词汇基本系统1.词汇的基本单位:词2.词汇基本系统:(1)依靠形式特征而形成的系统:同音词与同形词(2)依靠意义特征而形成的系统:单义词语多义词,上下位词与类义词,同义词与反义词第四节词汇的来源系统1.行业语的泛化见教材第138页1.1.行业词语泛化的特点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门词语,它们有特定的表义内容和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