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和词的构成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24
一、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又叫语汇。
2、词汇也指某个人所掌握的全部词和短语的总和。
3、词汇还是某部著作中所有词的和短语的总和。
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1、词汇是某种语言中所有词和短语的总和。
!现代汉语词汇特点汉语词汇发展双音节化的原因: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单音节词往往会造成大量的同音词,这样就会给实际交际带来困难,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因而有时语义难以确定。
双音节词就使得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宽广、深入。
第三,双音节词读起来往往带有一种乐感,轻重之间形成一种节奏,悦耳动听。
词语双音节化的途径主要是:1.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份。
后加:月——月亮耳——耳朵前加:唇——嘴唇发——头发2.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份。
后加:竹——竹子石——石头前加:师——老师姨——阿姨3.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
联合道路学习刚才皮肤牙齿经历解释4.三音节的词省略其中一个音节。
落花生——花生照相机——相机山茶花——茶花机关枪——机枪5.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语采用缩略法。
化学工业——化工文学艺术——文艺超级市场——超市彩色电视机——彩电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双音节以及双音节以上的合成词的内部构造,基本上跟普通短语的构造是一致的。
它们主要是用以下五种方法构成的:偏正式:单干——单独地干狂欢——疯狂地联欢壁画——墙壁上的画红旗——红色的旗子动宾式:管家——管理家务知己——知道自己结晶——结成晶体隔壁——隔着墙壁联合式:语文——语言和文学珍宝——珍珠和宝石答应——回答和应付广大——广阔和宽大主谓式:地震——大地震动军用——军队使用性急——性子急躁锋利——刀锋锐利补充式:改正——改得正确说服——说得服帖“马车的轱辘转动了。
现代汉语讲义-词汇-词义的构成和性质目的要求:1.掌握词的理性义、语法义、色彩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并能运用词义构成理论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
2.掌握词义的四种基本性质一、词义的构成(类型/内容)关于词义的类型,目前还有较大的分歧,我们从对外汉语教学出发,采用了三种意义说。
即词的理性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
(一)词的理性意义(又有概念意义、词汇意义等不同说法)1.什么是词的理性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对词所指称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的概括认识和反映。
它包括词的搭配对象和对象特征两个方面。
(参看符淮青1985《现代汉语词汇》北大出版社)2.理性意义的构成(1)对象特征①名词:多用定义式释义=种差+类别,特征在种差部分。
年龄:(人或动物)已经存在的年数。
你有多大年龄?年纪:(人)的年龄。
您有多大年纪?笔:写字画图的工具。
成绩:工作或学习的收获。
成就:事业上的成绩。
对名词来说特征最为重要。
②动词欺凌:欺负;凌辱。
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③形容词强大:(力量)坚强雄厚。
焦急:着急(2)搭配对象(符淮青适用对象)①名词---类语词显示英才:才智出众的人(多指青年)。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艺方面)。
②动词A、施事:奔驰:(车、马等)很快地跑。
奔驶:(车辆等)很快地跑。
•奔腾:(许多马)跳跃着奔跑。
•奔跑:很快地跑,奔走。
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有时也泛指一般人)参加会议。
参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
成家:(男子)结婚。
出嫁:(女子)结婚。
发觉:开始知道(隐藏的或以前没注意到的事)。
火扑灭以后,他才发觉自己受了伤。
发现:①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②发觉。
发明: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
B、受事:补正:补充和改正(文字的疏漏和错误)•补充:原来不足或有损失时,增加一部分。
摈斥:排斥(多用于人):摈斥异己。
摈除:排除(多用于事物):摈除陈规陋习。
③形容词舒畅:(心情)开朗愉快。
现代汉语词汇构成的类别划分与分析汉语是一个非常古老而丰富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语发生了诸多的变迁和演变。
而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更是一个非常深刻和重要的问题,一个好的词汇体系,是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基石,下面我们来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分类和分析进行一番探究。
1. 双音节以上的词语分类首先,我们来看双音节以上的词语构成。
1.1 词根类:由一个或多个词根拼合而成的单词,例如:中文、英文、汉语、日语等,这类词语中的词根是表示意义的主干,可以独立存在。
1.2 词缀类:是由某些特定的字母或字根组成,可以与词根或基本词缀相连而形成词语的一类词构成方式。
例如:大学生、希腊化、前缀、后缀等。
1.3 组成式类: 这类构成的方式是由多个词组成,例如:开踩踏、火车头、大眼睛、三十四亿多等。
这类词语主要是由短语组成,表示的是一种复合性的词汇结构。
1.4 语素类:语素是指不能独立存在但在构成词语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元素,例如:重、轻、好、坏、食、水、木、人等等。
这类词语并不是独立的单词,而是被归类为一个语素。
2. 单音节词语分类除了双音节以上的词语,现代汉语还有少量的单音节词语,这些单音节词语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构成方式,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番。
2.1 独音类:指由一个单一的音节构成的词语。
例如:人、车、山、水等。
这类词语的构成非常的简单,没有任何复杂的衍生和拼接。
2.2 叠音类:指由重复同一音素组成的汉字构成的词语,例如:咕噜、呀呀、咕叽等。
这类词语构成的方式非常的特殊,只有汉语才会有这样的构成方式。
2.3 韵母类:这类词语是由一个音节的声母跟韵母组成的词语,例如:语、歌、鞋、突等等。
这类词汇主要由两个元素构成,虽然它没有词缀一类的基本结构,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色。
3. 构词法总结对于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几个重要的认识:3.1 汉语词留意不被赋予任何音节比较寻常的词汇。
例如:一、三、百、来、去、本、身等等。
第四章词汇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一、词汇1、概念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或特定范围内)所有的词和固定结构的总汇。
一种语言指各种不同语言,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
特定范围指某个人或某部作品所以用的词和固定短语,如毛泽东的词汇、《狂人日记》的词汇。
2、内容包括词和固定结构因为固定结构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在结构与意义的定型化、造句的备用单位等方面与词是等价的,符合语言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因而成为“词汇”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赞同“词汇就是词的总汇”或“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等将固定结构排除在词汇之外的说法。
3、词汇与词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是词汇的主要构词部分。
“词汇”与“词”这两个概念的不同:①“词汇”概括了所有的词,不仅在数量上区别于“词”,而且在性质上还概括了词以外的单位“语”。
②词汇,是表示集合体的概念。
词汇和词的关系,是全体和个体的关系。
③词汇与语音、语法相对而言,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而词与语素、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相对而言,是造句的基本单位之一。
4、词汇的作用5、词汇的积累(1)深入生活。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的语言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社会的”(2)认真阅读各类作品:古代、现代、文艺、政论、科技(3)加强写作实践二、现代汉语词汇1、现代汉语词汇的地位和性质现代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语法,是现代汉语的三要素,共同构成现代汉语整个语言系统。
现代汉语词汇,通过其全部词语的意义,全面反映着使用现代汉语的这个社会的生活内容,反映着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各种事物及其关系。
2、现代汉语词汇的音节特点词有明显的双音化倾向,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固定结构中四字格占优势。
3、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性汉语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现代汉语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它一方面继承了古代汉语词汇中富有生命力的部分,一方面吸收了其他方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还吸收了其他民族语言中的一些词语。
第五节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一、传承词、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行业词、外来词现代汉语的词汇极其丰富,从其组成的来源看,包括传承词、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
(一)传承词传承词是指古代、近代汉民族语言词汇中流传下来而为现代汉语词汇所承接的词。
简单地说,就是历史沿用的词。
传承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据大多数。
传承词有的历史很长,因为古今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许多基本上是一样的。
其中不少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表示自然现象名称的有:“风、雨、雷、电、星、云、水、火、山、土、天、地”等;表示动作行为的有:“出、来、入、立、射”等;表示性质状态的有:“大、小、多、少、新、旧、黄、白、黑、老”等。
传承词中也包括一些历史上从其他民族借来的词。
例如“葡萄、苜蓿、师子(狮子)”等是西域借词,“站、胡同、蘑菇”等是蒙古语借词。
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一些佛教用语进入了汉语词汇。
例如“佛、塔、僧、尼、菩萨”等。
明、清时代,西洋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近代汉语里出现了西方语言的外来词,例如“公司、赤道、温带、亚热带、地球、鸦片”等。
这些都流传了下来。
传承词中各个词的地位与作用是不一样的。
其中有为数不多的词处于核心位置,我们可以称其为根词。
根词历史久远,地位稳固,流行地域广,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运用。
根词作为语素,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例如“地”,由它构成的复合词,以及再由这个复合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杂的复合词就很多。
如“地点、地步、地理、地方、地方戏、地方志、地方主义”等。
根词,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二)新造词新造词是指古代、近代汉语词汇中没有,历史进入现代以后创造出来的新词。
新造词是和传承词相对而言的,它们一起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主要部分。
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社会、科学技术和人的思想观念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反映新事物、现象的词不断产生。
近百年来,汉语词汇增加的速度超过了以前的几千年。
第3章词汇3.1复习笔记一、现代汉语词汇概述(一)词汇1.词汇的含义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语的集合体。
现代汉语词汇是现代汉语所有词和语的总汇。
广义的现代汉语词汇包括现代汉民族各方言所有的词语,狭义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一普通话中的词语。
2.词汇的构成(1)词汇的主体是成千上万的单词,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语”,“语”是指固定短语,包括熟语和专用短语两类。
(2)词汇其基本系统和多种组成成分构成。
基本系统,包括多义词和同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和类义词等。
(3)现代汉语的词汇有多种来源,其中包括传承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词和新造词语等,它们都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4)根据不同的需求,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常用词通常被分为常用词、次常用词和通用词。
(二)词和语素1.词和语素的定义(1)词的含义词,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这句话有四层含义:①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这不仅指一个词的声韵调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也指词的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有停顿出现。
②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③词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所谓“独立运用”,不仅指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或者单独成句,更是指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④在前面三个前提下,词还应该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2)语素的含义语素是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对一个语言片段,不断地进行切分,得到的最小语言单位,就是语素。
2.语素和音节、汉字的关系判断汉语语素,通常是从字形入手,同时结合字音和字义进行考察。
它们的关系大体上有下面几种情况。
(1)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①汉字虽然相同,但读音不同。
②汉字和读音都相同,但是词性不同。
③汉字、读音和词性都相同,但是意义不同。
(2)一个语素可以是两个以上音节这主要有三种情况:联绵词、口语词和音译词。
(3)同一汉字是否为语素因场合而异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的是语素,有的不是语素。
词汇一、词的构成词的概念,词的构成:语素词是语言里最小的有意义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以音节的多少为标准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三音词复音词(一)语素构词的类型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按照音节划分单音节语素(绝大多数):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语素举例:人、书、字双音节语素踌躇、吩咐、霹雳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因特网、巧克力、维也纳按照词语内部语素的数量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2单音节3复音节134合成词构成词根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词缀(加在词根上面)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三大类5复合式合成词由词根的相互关系看6联合型(并列式)7偏正型8补充型9动宾型(支配式)10主谓型(陈述式)11附加式合成词根据词根与词缀的位置12词缀+词根13词根+词缀14词根+叠音词缀15重叠式合成词按照语素是否能单用成词语素(单用)人、手、跑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用)们、阿16(二)汉语词汇组成基本词汇17重要意义三个特点历史悠久,具有稳固性;社会普遍使用,具有全民常用性;成为构造新词语的基本,具有能产性。
一般词汇18特点包括古语词历史词文言词方言词19概念标准语吸取方言有用成分外来词20音译词21音意兼译词22字母词行业语23隐语熟语24概念25特点包括26成语惯用语27概念28结构29歇后语谚语30概念31结构32特点33例子俗语34概念和谚语有些交叉35比较36例子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基本词汇——构成新词(基础)——扩充一般词汇一般词汇(某些词)——(转化)基本词汇二、词形、词音和词义(一)词形371.异形词分类不完全异形词(主流)38仅部分用字不同完全异形词39用字全部不同异形词的语音形式语音形式国家规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40选取范围41选取内容42适用范围《现代汉语词典》43首选词主条副条44正条452.同形词(二)词音1.多音词2.同音词46概念47复音词同音词的要求按书写形式分同形同音词异形同音词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a: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各项意义之间存在着联系b:同音词是异词同音,词的意义间没有必然联系影响积极意义混乱,影响信息传递与交流消极谐音双关,生动、风趣、耐人寻味3.异读词48概念49限制产生原因文白异读方音影响讹读影响50异读词与异音同形词的区别规定《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三)词义51概念分类词汇意义(概念意义)实词语法意义(关系意义)实词52虚词531.词义的构成(1)词的理性义54概念55作用(2)词的色彩义①感情色彩义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褒义色彩贬义色彩②语体色彩义(文体色彩)书面语色彩口语色彩③形象色彩义56概念57形象感58包括2.单义词和多义词(所表示意义的多少)单义词概念分类常见事物的名称专有名词科学术语多义词59概念各意义间有一定的联系60基本义61派生义62引申义63比喻义具体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义3.同义词64等义词(绝对同义词)对同一事物、现象、关系的不同称谓,其概念意义或逻辑内容相同65近义词(相对同义词)词义大同中有小异,在概念意义方面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66重要作用差别(1)意义的轻重不同(2)词义概括的范围大小不同(3)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不同(4)词义的侧重点不同(5)搭配对象不同(6)感情色彩不同(7)67语体色彩不同4.反义词68相对反义词69就词与词的关系同一范畴音节和结构要求分类70绝对反义词71相对反义词72重要意义三、常见词语使用错误的纠正(一)准确理解词义,注意辨析词义(二)尊重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不生造乱用词语73态度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三)注意词义的范围大小和附加色彩词语备注:1. 从语音形式分析2. 单音节单纯词只有一个音节,如“字”、“看”、“亮”等3. 有两个或更多的音节,不能分开解释各个音节的意义4.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而成的词5.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6. 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例如:信息、开放、品味、反正7.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手机、电脑、特区8.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例如:革新、盘活、理顺9.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前一词根所支配、关涉的事物例如:上网、涉外、下海10.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陈述前一词根例如:心疼、民主、自律11. 由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12. 例如:第一、初一、老乡、阿姨13. 例如:稿子、花儿、木头14. 例如:胖乎乎、美滋滋、喜洋洋词缀:附加成分,不表示具体词汇意义,起语法作用构成名词的标志:阿、小、子、儿、头构成动词的标志:化15. 例如:爸爸、妈妈、星星、渐渐、恰恰16. 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7.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一般交际中必须,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如天、地、头、心。
现代汉语词法分析知识点整理词法分析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关注词的构成、分类、形态变化以及词的语法功能等方面。
以下是对现代汉语词法分析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整理。
一、词的构成(一)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单纯词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单音节单纯词,如“天”“地”“人”“走”“跑”等。
2、多音节单纯词:联绵词,包括双声联绵词(如“伶俐”“蜘蛛”)、叠韵联绵词(如“骆驼”“徘徊”)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如“鸳鸯”“马虎”)。
叠音词,如“猩猩”“姥姥”。
音译外来词,如“咖啡”“沙发”“巧克力”。
(二)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复合式联合型,如“道路”“骨肉”“国家”。
偏正型,如“冰箱”“红花”“飞快”。
补充型,如“提高”“说服”“船只”。
动宾型,如“司机”“管家”“美容”。
主谓型,如“地震”“月亮”“民主”。
2、附加式前加式(前缀+词根),如“老”(老虎、老师)、“第”(第一、第二)。
后加式(词根+后缀),如“子”(桌子、椅子)、“头”(苦头、甜头)、“儿”(鸟儿、花儿)。
3、重叠式完全重叠式,如“姐姐”“哥哥”“刚刚”。
部分重叠式,如“绿油油”“红彤彤”“白茫茫”。
二、词的分类(一)实词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学生”“书本”“北京”。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如“跑”“想”“有”“发展”。
3、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如“美丽”“聪明”“高”“大”。
4、数词,表示数目或次序,如“一”“二”“第一”“第二”。
5、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如“个”“只”“条”“把”。
6、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如“你”“我”“他”“这”“那”。
7、副词,常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如“很”“都”“已经”“常常”。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构成一、现代汉语语法。
(一)语法单位。
1. 语素。
- 定义: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例如“天”“地”“人”等单音节语素,“琵琶”“葡萄”等双音节语素(这两个词中的每个字单独没有意义,合起来才有意义)。
- 语素的分类。
- 按音节分类。
- 单音节语素:如“山”“水”“日”等,在汉语中占多数。
- 双音节语素:像“蝴蝶”“沙发”等。
- 多音节语素:例如“巧克力”“奥林匹克”等。
- 按语素的构词能力分类。
- 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也能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如“人”,可以单独说“人来了”,也可以组成“人民”“人间”等词。
- 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但能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位置可前可后,如“民”,能组成“人民”“民众”等词。
- 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如“阿”,只能放在名词前面组成“阿姨”“阿爸”等词。
2. 词。
- 定义: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例如“我吃饭”中的“我”“吃”“饭”都是词。
- 词的分类。
- 实词。
-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如“学生”“桌子”“思想”等。
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一般不能受副词修饰。
-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存在变化等的词。
像“跑”“想”“有”等。
动词能受副词修饰,多数能带宾语。
-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例如“美丽”“高大”“干净”等。
形容词能受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有少数形容词如“红了脸”中的“红”是词类活用现象)。
-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如“一”“二”“第一”等。
-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分为物量词(如“个”“只”“条”)和动量词(如“次”“回”“趟”)。
- 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词。
如“我”“你”“他”“这”“那”等。
- 虚词。
-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语气等意义的词。
例如“很”“都”“才”等。
第一部分词的构成体系1 词汇是什么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木和树、信件和信的关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好比没有建筑材料就没有房子。
盖房子需要砖瓦木石或水泥钢筋等材料,按照一定规律把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建成各种各样的房子供人使用。
语言也是这样。
一定数量的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就可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
词汇往往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就一个人来讲,他掌握的词越多,他的词汇就越丰富,也就越能确切地表达思想。
因此,每个人都要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词汇,有意识地自觉地积累词汇。
积累词汇的方法,一是深入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地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文艺的、政论的、科技的各种作品,从中汲取语言营养;三是加强写作实践,熟悉、掌握各种类型词汇。
一般地说,通过上述方法会使个人的词汇丰富起来。
2 什么是词(一)词和语素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子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如:他又来送信了。
“他、来、送、信”都能够单说,可以单独做句子成分,余下的“又”能单独做句子成分,“了”能单独起语法作用,即可以单用,也是词。
从构成上看,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语素是语言中层小的音义结合体。
例如“书”,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shu”,它的意义是“成本的著作”;“马虎”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mahu”,意义是“不认真”。
它们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们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