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鲤鱼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20
实验鱼的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鲤鱼的结构观察,从形态学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了解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学习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鲜活鲤鱼、解剖器、解剖盘等。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一) 鲤鱼的外形(图1)取鲤鱼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进行观察,其体测扁,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份。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口两侧各有 2 个触须(鲫鱼无触须),吻背面有鼻孔 1 对,眼 1 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
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此覆盖鳃孔。
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
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 1 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
鱼鳞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成为分类鉴定标准之一。
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 1 个,较长,约为躯干的 3/4 ;臀鳍 1 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两叶,为正尾型;胸鳍 1 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 1 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
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前方,紧接肛门后有 1 泄殖孔躯干部与尾部交界之腹面有肛门与尿殖乳突,在尾部有一臀鳍和尾鳍,鳍由鳍棘,或软鳍条支持,硬而不分叉的为鳍棘,柔软分节而分叉的为鳍条,计算各鳍的鳍棘与软鳍条。
图1:鲤鱼的外形(二) 内脏原位观察(图2-3)从肛门前l厘米左右处剪一孔,插入剪刀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原位观察:腹腔前方,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
心脏位于围心腔内。
在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鱼的解剖实验报告引言: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一大类,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鱼类的解剖结构以及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我们进行了一次鱼的解剖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鱼类,深入研究其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对其适应水生环境的生理特征进行探索。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是一条常见的淡水鱼类——鲤鱼。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手术刀、剪刀、解剖钳、显微镜等。
首先,将鲤鱼放在解剖台上,用剪刀剪开鱼的腹部,然后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开鱼的皮肤和肌肉,以暴露内部器官。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观察和描述鱼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结果与讨论:1. 鱼的骨骼系统:鱼类的骨骼系统主要由脊柱、鳃盖骨、鳞片等组成。
我们观察到鱼的脊柱呈弯曲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这使得鱼类能够更好地适应水生环境的运动需求。
鳃盖骨则起到保护鱼类鳃裂的作用,同时也参与了鱼类的呼吸过程。
鳞片则覆盖在鱼的身体表面,起到保护和减少水的阻力的作用。
2. 鱼的消化系统:鱼类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器官。
我们观察到鱼类的口腔内有锯齿状的牙齿,这有助于它们咀嚼食物。
鱼类的胃相对较小,这与其食物主要为肉食性有关。
肠道则起到吸收和消化食物的作用。
3. 鱼的呼吸系统:鱼类的呼吸系统主要由鳃裂和鳃组成。
我们观察到鱼类的鳃裂呈现出一种分叉状的结构,这增加了鳃面积,使其能够更高效地吸收氧气。
鱼类通过水流将含氧的水经过鳃裂,从而进行气体交换。
4. 鱼的循环系统:鱼类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我们观察到鱼类的心脏位于腹腔内,由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鱼类的血液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经过动脉和静脉流动,从而实现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结论:通过本次鱼的解剖实验,我们对鱼类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鱼类的骨骼系统使其能够灵活地在水中游动,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则保证了鱼类的营养摄取、氧气吸收和废物排出。
这些特征使得鱼类能够适应水生环境的生活方式。
实验二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属性:验证
开出要求:必开
实验目的:
一、通过对鲤鱼(或鲫鱼)鱼的结构观察,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二、学习和掌握或鲤鱼(或鲫鱼)的解剖方法。
实验内容:
(一) 观察鲤鱼(或鲫鱼)的外形(身体分区、鳍、鳞片以及侧线等)。
(二) 剪去鱼体左侧体壁肌肉,暴露出内脏器官,进行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鱼骨骼系统的观察。
(四)实验材料和用具:
活鲤鱼(或鲫鱼),鱼整体和分散骨骼标本。
解剖镜、解剖器、解剖盘、放大镜、鬃毛、棉花、培养皿。
实验注意事项:
剪开体壁时剪刀尖不要插入太深,而应向上翘,以免损伤内脏;
注意揭开左侧体壁之前先将体腔膜与体壁分开,以使内脏器官与体壁分开时不致被损坏,以不致损坏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肾脏和紧靠头后部的头肾;
实验观察及记录应注意顺序性。
(一)外部形态1、体呈梭形, 左右侧扁
2、身体分部
(1)头:(2)躯干:鳍鳞侧线(3)尾
口端位有颌
无触须
鼻孔一对
眼一对
内耳
鳃裂
躯干头
尾
尾鳍
臀鳍腹鳍胸鳍
背鳍
奇鳍偶鳍
•作业与思考:
•1.根据原位观察,绘鲤鱼的内部解剖图,注明各器官名称。
•2.绘鲤鱼(或鲫鱼)的躯椎骨和尾椎骨各1枚,注明各部位的名称。
•3.简述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4、记录自己的解剖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