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点71 溶度积常数大小比较实验探究-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题(解析版)

考点71 溶度积常数大小比较实验探究-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题(解析版)

考点71 溶度积常数大小比较实验探究-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题(解析版)
考点71 溶度积常数大小比较实验探究-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题(解析版)

考点七十一溶度积常数大小比较实验探究1.下列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向亚硫酸钠试样中滴入盐酸酸化的

Ba(ClO)2溶液[来源学科网ZXXK]

生成白色沉淀试样已氧化变质

B 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

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

沉淀

相同温度下,

K SP(AgCl)>K SP(AgBr)

C 向待测液中依次滴入氯水和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待测溶液中含有Fe2+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

AlO2-与HCO3-发生了双

水解反应

【答案】B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

反应2NO2N2O4的

△H<0

B 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新制Cu(OH)2浊液,再加热无砖红色沉淀淀粉水解产物不含醛基

C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

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D

向盛有1mL0.l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滴

0.1mol/L的NaCl溶液,振荡,再加入10滴0.1 mol/L

的NaI溶液,再振荡,

先生成白色沉

淀,后产生黄色

沉淀

K sp(AgI)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目的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向浓度均为 0.1 mol?L?1 NaCl 和 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 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

能证明Ksp(AgCl)<

Ksp(Ag2CrO4)

B

向植物油和矿物油中分别加入烧碱溶液,加热,冷却后观察是否

分层

不能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C

其他条件相同,一只试管中加入5mL 0.2mol/LH2C2O4 (aq)和2.5L

0.1mol/L KMnO4(aq);另一支试管中加入7.5ml 0.2moI/L

H2C2O4 (aq)和2.5mL 0.2mol/L KMnO4(aq) 和5mlH2O

可验证相同条件下浓度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常温下,用pH计测定0.1moI/L NaA溶液的pH大于0.1moI/L

Na2CO3溶液的pH

能证明酸性:HA

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

向2 mL 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1滴

KSCN溶液,再加入足量铁粉,充分振荡溶液变为红色,加入铁粉后红

色褪去,变为浅绿色

Fe3+比Fe2+的氧化性

B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

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逐渐变蓝

NH4HCO3分解产生氨

C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

将其放置在坩埚中加热钠表面变暗,加热时,钠燃烧,

发出黄色火焰

钠易与氧气反应,加

热时生成Na2O的速

率加快

D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

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

溶液

一支无明显现象,另一支产生

黄色沉淀

相同条件下,AgI比

AgCl的溶解度小

【答案】C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原Fe(NO3)2样品溶于酸前已氧化A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变质

T℃时,向等体积的饱和Ag Cl、AgI溶液中分别滴加足量AgNO3

T℃时,K sp(AgCl)>K sp(AgI)

B

溶液,所得沉淀n(AgCl)>n(AgI)

C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出现白色胶状沉淀。非金属性:Cl>Si

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溴

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

水褪色。

【答案】B

【解析】A.酸性条件下,NO3-能将Fe2+氧化为Fe3+,所以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说明原Fe(NO3)2样品溶于酸前已氧化变质,故A错误;B. T℃时,向等体积的饱和AgCl、AgI溶液中分别滴加足量AgNO3溶液,所得沉淀n(AgCl)>n(AgI),说明前者c(Ag+)大于后者c(Ag+),c (Cl-)>c(I-),由此说明T℃时,Ksp(AgCl)>Ksp(AgI),故B正确;C.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出现白色胶状沉淀,证明证明酸性HCl>H2SiO3,由于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无法判断Cl、S的非金属性,故C错误;D. 可能生成二氧化硫与溴水反应,不能确定乙烯与溴水是否发生了加成反应,故D错误。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

向2mL0.1mol/L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

震荡,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Fe>Fe2+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

烟,瓶内有黑色颗粒

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NH4N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

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NH4NO3显碱性

D.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

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

沉淀,另一支中无明

显现象

Ksp(AgI)<Ksp(AgCl)

【答案】C

7.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将大小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水

和乙醇中钠与水反应比钠与

乙醇反应剧烈

碱性:乙醇钠>氢氧化钠

B 向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

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置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为蓝色NO3-被还原为NH3

C 向KI溶液中加少量苯,然后加有机层呈橙红色还原性:Fe2+>I-

FeCl 3溶液

D

向1mL 0.1mo/L Na2S溶液中滴入

1mL0.1mol/L ZnSO4溶液再加入

0.1mol/L CuSO4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

成,后有黑色沉淀

生成

Ksp(CuS)

【答案】C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

别与足量的铁反应,用排水法收集

气体

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

率快

酸的强弱:HX<HY

B

向2 mL 0.1 mol/L Na2S溶液中滴2

滴0.1 mol/L ZnSO4溶液;再滴2滴

0.1 mol/L CuSO4来源学科网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黑

色沉淀

溶度积(Ksp):ZnS>CuS

C

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

入少量KCl的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FeCl3+3KSCN Fe(SCN)3

+3KC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饱和NaA

溶液和饱和NaB溶液的pH

pH:NaA>NaB 常温下酸性:HA﹤HB

【答案】

A

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操作、现象以及所得出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把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B CO2通入C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非金属性:Cl>C

C 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l2具有漂白性

D 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

0.1mol·L?1MgSO4溶液至不再有

沉淀产生,再滴0.1mol·L-1CuSO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

色沉淀变为浅蓝色沉淀

K sp[Cu(OH)2]

【答案】D

【解析】A.把铝箔插入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会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故A错误;B.因HCl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CO2通入C aCl2溶液中不发生反应,且HCl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比较Cl元素和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C.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所以结论不正确,故C错误;D.向0.1 mol·L?1MgSO4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由现象可知,发生了沉淀的转化,则Cu(OH)2的K sp小于Mg(OH)2的K sp,故D正确。学&科网

10.下列实验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结论

A 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氯气是电解质

B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C

将Na2S 滴入AgNO3 和AgCl 的混

合浊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Ksp(AgCl)>Ksp(Ag2S)

D 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密度比苯大

【答案】B

11.依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 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溶液中存在CO32-的水

解平衡

B

室温下,向20mL浓度为0.1mol/LNa2S溶液中先源加几滴

0.1mol/LZnSO4溶液,再满加几滴0.1 mol/LCuSO4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

后生成黑色沉淀

Kg(ZnS)

C

取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取少量溶

液,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产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反

D 将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

铁片表面产生气

金属铁比铜活泼

【答案】A

【解析】A.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红色变浅,是因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氯化钡,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 向Na2S溶液中滴入Zn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几滴CuSO4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黑色,硫化锌和硫化铜阴阳离子比相同,

说明溶度积(Ksp):ZnS>CuS,故B错误;C.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溶液中,则在水浴加热后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加碱至中性,不能检验,故C错误;D.将铜片和铁片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由于铁发生钝化反应,则铁为正极,铜为负极,但金属活动性Fe大于Cu,故D错误。

12.根据下表中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BaSO4粉末,

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K sp(BaCO3)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I溶液,然后滴加

CCl4,振荡并静止

有机层出现紫

红色

氧化性:Fe3+>I2

C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将产生的气

体通入硅酸钠溶液

溶液中出现白色

沉淀

非金属性:Cl>C>Si

D

将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

溶液紫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

【答案】B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

色,下层显紫红色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

C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

D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K sp(AgCl) >K sp(AgI)

【答案】B

14.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B

向NH3·H2O溶液中滴加少量

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NH3·H2O和AgNO3不反应

C

将木炭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的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

该气体只含CO2

D 向1mL.2mol/LNaOH溶液中先

滴加2滴0.1mol/LMgCl2溶液,

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

后生成红褐色沉淀

K sp[Fe(OH)3]

【答案】A

15.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相同条件下,用1mol·L?1的CH3COOH和

1mol·L?1的HCl分别做导电性实验CH3COOH溶液对应

的灯泡较暗

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2SO4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

体产生

原溶液可能含有NO3-

C

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

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该钠盐为Na2SO3或

NaHSO3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

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

K sp[Mg(OH)2]>

K sp[Cu(OH)2]

【答案】C

【解析】同浓度的两种一元酸做导电性实验,CH3COOH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小,所以醋酸为弱酸,A正确;铜在酸性条件下,被硝酸根离氧化为铜离子,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一氧化氮,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因此原溶液可能含有NO3-,B正确;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为氯气或二氧化硫,则盐可能为NaClO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可能Na2SO3或NaHSO3为浓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C错误;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越小,加入氨水时越容易生成沉淀,可以得出sp[Mg(OH)2]> K sp[Cu(OH)2]结论,D正确;正确选项C。

16.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将大小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水和乙

醇中

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

反应剧烈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

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B

在适量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

浴5min,加入NaOH溶液调溶液pH至

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

有红色沉淀生成淀粉完全水解

C

向Fe(NO3)2溶液中依次滴加少量稀

H2SO4和KSCN溶液

溶液变红稀硫酸能氧化Fe2+

D

向10mL 0.1mo/L Na2S溶液中滴入

2mL0.1mol/L ZnSO4溶液再加入

0.1mol/L CuSO4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CuS)

【答案】A

17.下表中各栏目的叙述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叙述实验现象解释

A 反萃取法提取碘的CCl4溶液中的碘

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

加入足量水、振荡、静

置、分液

碘在水中溶解度比在CCl4

中大

B

在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Fe粉充分反应后,

再滴加几滴铁氧化钾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Fe3++Fe=3Fe2+

3Fe2++2[Fe(CN)6]3-=

Fe3[Fe(CN)6]2↓

C 向0.1 molL的Fe(NO3)2溶液中滴加盐酸振荡试管颜色加深H+抑制Fe2+水解

D

向5ml 0.1mol/LNaOH溶液滴入 5 滴

0.1mol/LMgSO4溶液,再滴加0.1 mol/L CuSO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

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答案】B

18.根据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结论

A

常温下,测得0.1 mol/LNaA溶液的pH小于0.1 mol/L Na2CO3

溶液的pH

酸性:HA>H2CO3

B 向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溶液变蓝色还原性:I->Fe2+

C 向饱和FeSO4溶液中加入CuS固体,测得溶液中c(Fe2+)不变Ksp(CuS)

D 向氨水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答案】C

【解析】常温下,测得0.1 mol/LNaA溶液的pH小于0.1 mol/L Na2CO3溶液的pH,能证明酸性HA>HCO3-,故A错误;向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反应方程式是,所以溶液变蓝色不能证明还原性:I->Fe2+,故B错误;一种难溶物容易转化为比它更难溶的沉淀,饱和FeSO4溶液中加入CuS固体,测得溶液中c(Fe2+)不变,说明没有生成FeS沉淀,所以Ksp(CuS)

1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为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Mg2+和Cu2+共存的溶液中滴入适量

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

相同温度下,溶度积常数:

Ksp[Mg(OH)2]

B

直接给石蜡油加热,气体通过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逐渐褪

验证石蜡油裂解一定生成乙烯

C

常温下,向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

和NaHCO3溶液中滴加等量的酚酞溶

碳酸钠溶液

中红色更深

阴离子水解常数K h: CO32->HCO3-

D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O3

粉末

无气泡冒出不能证明酸性:碳酸>硼酸

【答案】C

20.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序号

[来源学科网]

操作及现象结论

A 将的氨水稀释10倍,测得pH由11变成

的电离程度

增大

B “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

C

向25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饱和溶液,前者为

黄色,后者为红褐色

温度升高,的水解程度增大

D

将固体加入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验固体

成分为

同温下溶解度:【答案】D

2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向BaSO4固体中加入浓Na2CO3溶

液,充分揽拌后,取沉淀(洗净)放

入盐酸中

有气泡产生说明Ksp(BaCO3)

B

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

C

向尿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蚀

液没有红色沉淀

生成

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D 向溶液X中滴加NeOH稀溶液,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

试纸不变蓝

无法证明溶液X中是否存在

NH4+

【答案】

D

2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

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向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

中通入氧气,并将灼热铂

丝置于液面上方

铂丝保持红热,且瓶内有

白烟产生

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

C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

溶液

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

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

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O2;H2O2分解反应

放热,促进Fe2+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D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

MgCl2和CuC12的混合溶

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先出现蓝色沉淀Ksp[Mg(OH)2]>Ksp[Cu(OH)2]

【答案】C

2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

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一段

时间后加热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加

热后颜色恢复

SO2的氧化性可以漂白色素;但该漂

白是可逆的

B 向包有Na2O的棉花中滴加蒸馏水棉花能燃烧该反应放热,且生成了O2支持燃烧

C 向FeI2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溶液变黄色还原性:I->Fe2+

D

分别向盛有少量ZnS和CuS的试

管中加入3mL相同浓度盐酸前者溶解,后者不

K sp(ZnS)>K sp(CuS)

【答案】D

【解析】A. SO2的漂白原理是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是氧化性,故A错误;B. Na2O 与水反应不生成氧气,应该换成Na2O2该实验才成立,故B错误;C. 向FeI2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I2,Fe3+和I2都可以使溶液变黄,无法说明还原性:I->Fe2+,故C错误;D. 分别向盛有少量ZnS和CuS的试管中加入3mL相同浓度盐酸,前者溶解,后者不溶,说明在盐酸中ZnS比CuS易溶,因此K sp(ZnS)>K sp(CuS),故D正确;本题选D。

2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分离Fe2O3、Al2O3

将混合物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然后依次进行过滤、洗涤、蒸发、灼

烧四项操作

B

验证淀粉溶液水解生成葡萄

糖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共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C

证明:

K sp(Ag2CrO4)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KC1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

溶液

D

检验FeCl2晶体是否完全变

取少量久置的FeCl2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D

25.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

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为蓝色NO3-被还原为NH3-

B

将Fe(NO3)2样品置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

溶液变成红色Fe(NO3)2样品中一定含有Fe3+

C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2CO3和Na2S混合溶

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Ag2S)

K sp(Ag2S) >K sp(Ag2CO3)

D 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加FeCl3溶液有机层呈橙红色还原性:Fe2+>I-【答案】A

26.下列化学实验中的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向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充分振荡,静置下层接近无色

说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

B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量CuSO4溶液并充分混合溶液中有沉淀析出

CuSO4溶液使蛋白质发生

变性

C 向AgI沉淀中滴入KCl溶液有白色沉淀K sp(AgCl)

D

向适量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约5 min,

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并加热混合液中无红色沉

淀出现

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反

应生成葡萄糖

【答案】B

【解析】苯与溴水不反应,向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充分振荡,静置,因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所以下层接近无色,故A错误;CuSO4是重金属盐,CuSO4溶液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所以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量CuSO4溶液,有沉淀析出,故B正确;碘化银比氯化银更难溶,所以K sp(AgCl)>K sp(AgI),故C错误;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应该向适量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约5 min,冷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并加热,若有红色沉淀出现,说明淀粉发生水解,故D错误。学.科.网

2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以及原因完全对应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原因

A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01mol·L-1的BaCl2

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K sp(BaSO4)< K sp(CaSO4)

B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粉变为红色铁可以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C 向淀粉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没有出现银镜现象

催化剂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发生

了反应

D

相同温度下,将相同大小钠块分别加到水、

醋酸、乙醇中生成氢气的速率:

醋酸>水>乙醇

三种电解质电离H+能力:醋酸>

水>乙醇

【答案】C

高考化学知识点全集

对于想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能力上略有欠缺。因此,调整好心理状态、掌握好解题技巧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适当的压力是一种正常现象,过分压力就不正常了,而且过分压力肯定会影响高考成绩. 对于同学来讲调整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复习来讲,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考试策略来讲,以简单题、中等题取胜的战略心理。对家长来讲,努力做到平常心对待高考。第二,不要唠叨孩子。第三,给孩子说一句话:只要你尽力就行了。 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高中化学常考的100个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常考的100个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 1、混合物的分离 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 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 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 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 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 Na2CO3在BaCl2之后; 盐酸放最后。 (3) 蒸馏装置注意事项: 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 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 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 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3、离子的检验: 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a2++SO42-=BaSO4↓ 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4、5个新的化学符号及关系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答案详细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分)(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 制氢气用于新 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 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 “天宫二号”的火箭燃 料 D.开采可 燃冰,将其 作为能源 使用A.A B.B C.C D.D 【考点】18: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一般来说,物质的熔点、状态发生改变,为物理变化,而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为原子的重新组合,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但原子不会改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甲醇生成氢气,为化学变化,故A不选;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原子核发生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故B选;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选;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故D不选。故选:B。 【点评】本题为2018年全国卷,题目考查物质的变化,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主要把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

别,难度不大。 2.(6分)(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 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 3 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 3 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 4→CH 3 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考点】15:化学反应的实质;H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分析】A.原子利用率是指被利用的原子数和总原子数之比; B.甲烷反应后生成乙酸,结合分子中化学键变化法判断; C.图中可知。①→②过程中能量降低,说明为放热过程通过过渡态形成了C﹣C 化学键; D.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和反应焓变; 【解答】解:A.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乙酸,生 成CH 3 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 B.图中变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新的共价键,必有C﹣H键发生断裂,故B正确; C.①→②的焓值降低,过程为放热过程,有C﹣C键形成,故C正确; D.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

高中化学高频考点精讲

高中化学高频考点精讲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考点1常用化学计量 (1) 考点2化学计量在计算中的应用 (4) 考点3物质的分类胶体 (7) 考点4离子反应 (9) 考点5氧化还原反应 (13)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 考点1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16) 考点2物质结构 (18) 考点3化学反应与能量 (20) 考点4 电化学基础 (23) 考点5化学反应速率 (27) 考点6化学平衡 (29) 考点7弱电解质的电离 (33) 考点8溶液的酸碱性及pH (36) 考点9盐类的水解 (38) 考点10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42) 第三部分元素化合物 考点1 钠及其化合物 (44) 考点2镁、铝及其化合物 (47) 考点3铁及其化合物 (50) 考点4铜及其化合物 (53) 考点5金属元素小结 (55) 考点6碳、硅及其化合物 (57) 考点7 氯及其化合物 (59) 考点8硫及其化合物 (61)

考点9氮及其化合物 (64) 考点10非金属元素小结 (67) 考点11无机物的推断 (70) 考点12无机化学工艺流程 (74) 考点13无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77) 第四部分有机化合物 考点1烃 (79) 考点2同分异构体 (82) 考点3卤代烃 (84) 考点4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 (86) 考点5烃的含氧衍生物—醛 (89) 考点6烃的含氧衍生物—羧酸酯 (91) 考点7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94) 考点8有机反应类型 (97) 考点9有机合成与推断 (100) 考点10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105) 第五部分化学实验 考点1无机化学实验综合 (107) 考点2有机化学实验综合 (114)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考点1 常用化学计量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记忆】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氧化物?????? ? 按组成元素????? 金属氧化物:如K 2O 、CaO 、Fe 2O 3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CO 2、SO 3、P 2O 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Fe 3O 4、Na 2O 2、H 2O 2 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C2H4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9)碱石灰:NaOH、CaO (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 二、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 题组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 (2)标准标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 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三、记“组成”,突破“物质组成”陷阱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评价选择题专项测试及解析

课后作业---选择题专项微测二 微测5化学实验评价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实验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B.乙装置:可用来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C.丙装置:可用来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D.丁装置:可用来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2.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SO3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c后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装置a只有干燥气体的作用 C.实验室制取SO2或O2可使用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D.V2O5是催化剂并且也会参与反应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将HI溶液加入Fe(NO3)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CCl4混合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液 体显紫红色 氧化性: Fe3+>I2 B取少量Mg(OH)2悬浊液,向其中滴加适量浓CH3COONH4溶液Mg(OH)2溶解CH3COONH4溶液 呈酸性 C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 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 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 石蜡油分解产物中 含有不饱和烃 D将海带剪碎,灼烧成灰,加蒸馏水浸泡,取滤液滴加硫酸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 I2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 A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固 体,红色变浅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 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胶状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 -2 C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集满某气体的集气 瓶口,试纸变蓝 该气体为氯气 D 向10mL0.5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5mL 2.4mol·L-1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 加氯化铜溶液,沉淀变蓝 K sp[Cu(OH)2]<K sp[Mg(OH)2]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doc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 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 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

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二)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3)、盐酸与碱反应 (4)、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6)、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 (7)、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8)、稀盐酸与漂白粉反应 (9)、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0)、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 (11)、漂白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说明碳酸酸性强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HF为弱酸,HCl、HBr、HI为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干冰、AgI)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三)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固体

高考化学提分高频考点资料

高考化学提分高频考点 【1】氧化物的分类 1. 氧化物的分类: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复杂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Fe3O4、Pb3O4等);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2. 易混淆概念分辨 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酐(CH3CO)2O等;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O、NO2、N2O4、H2O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ZnO(两性),Mn2O7、CrO3(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NO2因与碱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NO,因而不是酸性氧化物。 ※Na2O2因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O2,因而不是碱性氧化物。 【2】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氧化作用:Cl2、O3、Na2O2、浓HNO3;化学变化;不可逆 化合作用:SO2;化学变化;可逆 吸附作用:活性炭;物理变化;可逆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3及Na2O2 【3】能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质 1、有毒气体(NO 2、Cl2、NO等)——去毒; 2、色素——漂白; 3、水中有臭味的物质——净化。

【4】“黑色金属”有哪些 化学上把铁、铬、锰三种金属和铁基合金统称为“黑色金属”。 【5】Fe2+与Fe3+的鉴别方法 Fe2+与Fe3+的性质不同而又可以相互转化。中学化学中可用以下几种方法加以鉴别。 1.观察法: 其溶液呈棕黄色者是Fe3+,呈浅绿色者是Fe2+。 2.H2S法: 通往H2S气体或加入氢硫酸,有浅黄色沉淀析出者是Fe3+,而Fe2+溶液不反应。2Fe3++H2S==2Fe2++2H++S↓ 3.KSCN法: 加入KSCN或其它可溶性硫氰化物溶液,呈血红色者是Fe3+溶液,而Fe2+的溶液无此现象。这是鉴别鉴别Fe3+与Fe2+最常用、最灵敏的方法。 Fe3++SCN?==[Fe(SCN)]2+ 4.苯酚法: 分别加入苯酚溶液,显透明紫色的是Fe3+溶液,无此现象的是Fe2+的溶液。 Fe3++6C6H5OH→[Fe(C6H5O)6]3?+6H+(了解) 5.碱液法: 取两种溶液分别通入氨气或碱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Fe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的是Fe2+溶液。Fe3++3NH3·H2O==Fe(OH)3↓+3NH4+; Fe3++3OH ̄== Fe(OH)3↓ Fe2++2 NH3·H2O==Fe(OH)2↓+2NH4+; 4 Fe(OH)2+2H2O+O2==4 Fe(OH)3 6.淀粉KI试纸法: 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的是Fe3+溶液,无变化的是Fe3+溶液。 2 Fe3++2I ̄==2 Fe2++I2 7.铜片法:

最新最全面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精华版)

第一部分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双原子分子如:多原子分子如:He、Ne、Ar、Kr O2、H2、HCl、NO 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 + 4 阴离子:Cl–、O2–、OH–、SO 2– 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① ②③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 溶液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 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 5.同位素 O、Si、Al、Fe、Ca。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123 如H 有三种同位素:1H、1H、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 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 2- 种类型:根(如SO4、O 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 、—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 8.基·CH3)。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

高考化学与生活常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与生活常考知识点 鱼一跃便成龙,大鹏展翅震长空,善于整理化学的知识点助你高考更加顺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化学与生活常考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高考化学常考知识点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答案详细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答 案详细解析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分)(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 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 “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 可燃冰, 将其作为 能源使用 A.A B.B C.C D.D 【考点】18: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一般来说,物质的熔点、状态发生改变,为物理变化,而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为原子的重新组合,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但原子不会改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甲醇生成氢气,为化学变化,故A不选;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原子核发生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故B选;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选;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为2018年全国卷,题目考查物质的变化,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主要把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难度不大。

2.(6分)(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考点】15:化学反应的实质;H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分析】A.原子利用率是指被利用的原子数和总原子数之比; B.甲烷反应后生成乙酸,结合分子中化学键变化法判断; C.图中可知。①→②过程中能量降低,说明为放热过程通过过渡态形成了C﹣C化学键; D.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和反应焓变; 【解答】解:A.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乙酸,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 B.图中变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新的共价键,必有C﹣H键发生断裂,故B正确;

2019届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有机选择专题练习(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专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指甲花中存在的β-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 的原料。下列有关β-紫罗蓝 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与足量的H2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D.和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式为C14H15O6NBr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 mol NaOH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mol 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 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3 种 B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 .饱和(NH 4)2SO 4 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 .聚合物(—[ C H 2—CH 2—CH —CH 2—]n )可由单体 CH 3CH =CH 2 和 CH 2=CH 2 加聚制得 C |H 3 7. 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盆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苯与棱晶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C .上述三种物质中,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的只有苯 D .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棱晶烷的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8. 增塑剂 DCHP 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已醇和 DCHP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CHP 的分子式为 C 20H 14O 4 B 环已醇和 DCHP 的二氯代物均有 4 种 C.1molDCHP 水解时消耗 2mol NaOH D.环已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祛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3 种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 X 的分子式为 C 16H 16O 6 HO HO B.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O C. 1mol 化合物 X 最多可与 5molNaOH 、7mol H 2、4molBr 2 发生反应 D. 可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H 3C O O OH CH 3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分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 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 D.碳酸钡可溶于酸。 详解: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 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 D.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

。 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 【解析】分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 B.根据示意图分析; 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学科%网 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点睛:结合示意图的转化关系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氨气作用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本题情境真实,应用导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专题42 考前必练(九)-2017年高考化学高频考点穿透卷 pdf版含解析

1.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元纸币将逐步被硬币替代,硬币是合金 ②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③ “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H2O2,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答案】B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与水反应生成1 mol硫酸 B. 1 L 1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 N A C. 78 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 N A D. 1 mol N2与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 N A 【答案】D 【解析】A.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不可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醋酸是弱酸不可能完全电离,故B错误;C.苯中无碳碳双键,故C错误;D.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反应物的限度不可能达到100%,则1 mol N2与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 N A,故D正确;答案为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B配制Fe(OH)3胶体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并不断搅拌 C 除去Na2CO3固体中 NaHCO3 用酒精灯灼烧固体混合物 D制取NH3直接加热NH4Cl固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答案】C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4.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Y、Z、W分別是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甲为单质,乙为红棕色气体,Y为淡黄色固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C. D的氢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C. 相对分子质量W>X,沸点W>X D. B的氢化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C的氢化物常温下为液态 【答案】C 【解析】A、B、C、D为短周期内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元素,X、Y、Z、W分别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甲为单质,乙为红棕色气体,乙是NO2。Y为淡黄色固体,则Y为Na2O2,Y能与W反应生成甲为O2,X与氧气反应生成Z,Z与氧气反应生成乙,所以X是氨气,Z是NO,故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Na。则A. 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D>B>C>A,A 错误;B. NaH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C.水分子以及氨气分子间均能形成氢键,相对

2020高考化学考点

高考化学考点汇编 化学实验篇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③石油分馏。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②银镜反应.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①搅拌;②引流;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④转移固体;⑤醼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5.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6.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7.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8.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10.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11.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3.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14.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16.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7..焰色反应实验,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8.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9.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20.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1.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2020年全国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攻关选择题专练(四)(解析版)

选择题专练(四)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A中:Si是亲氧元素,在在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A错。B中:在发动机内,高温下空气中的N2与O2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合物,不是汽油中含有氮元素,B错。C中:明矾不能杀菌消毒,C错。D:用惰性电极作辅助阳极,铁闸接外加电源的负极,作阴极,被保护,成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D正确。选D。 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室温下,下列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NH4Cl、NH4Fe(SO4)2的两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含有的NH4+离子数目均小于0.1N A,且n(NH4+):NH4Fe(SO4)2>NH4Cl B.向1L 0.1 mol/L NH4Fe(SO4)2的加入足量Cu粉,转移电子数目0.2N A C.0.1 mol/L NH4Cl溶液中一定存在如下关系:c(NH4+)+c(NH3·H2O)=0.1mol/L D.加水稀释后,两溶液中c(OH-)均减小 【答案】C 【解析】等体积并不一定是指1L,,所以不能说NH4+的数目小于0.1N A,A错。B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由此可知:0.1molFe3+参与反应转移电子0.1mol,B正确。C:.0.1 mol/L NH4Cl溶液的物料守恒为c(NH4+)+c(NH3·H2O)=0.1mol/L,C正确。NH4Cl、NH4Fe(SO4)2溶液呈酸性,加水稀释,c(H+)减小,故c(OH-)增大,D错。选C。 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异戊烷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B.油脂属于酯类,有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醇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被氧化生成CH3COOH D.苯和液溴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铁粉,振荡,导出的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出现浅黄色沉淀, 【答案】A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复习.doc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复习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复习(一) 1、各种化学用语 如:核素、离子、原子的标记符号;各种化学式、方程式;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最简式、实验式等 2、原子、离子的结构特征 即:各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半径及性质(得失电子能力、氧化还原性) 3、周期律的内涵 即:原子离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原子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单质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周期表的结构及构成规律 5、反应速率的计算(表示、比较、换算等)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要求识别图像和绘制图像) 6、平衡状态的特征与判断、平衡移动的判断 即浓度、转化率、体积百分含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压强高考化学知识点7、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8、弱电解质(含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分析 9、溶液的酸碱性、pH(PH试纸及PH计的使用)及简单计算、指示剂 10、盐的水解的本质及表示方法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复习(二)

11、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共存的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1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无机、有机)的分析、简单的配平与基本计算 13、关于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的分析 14、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应用 15、同分异构体的分析与判断 16、重要官能团的结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化 17、有机反应类型及典型例证 18、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 19、以氯气、氯水、次氯酸及其盐、漂白粉为线索的卤族元素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复习(三) 20、以二氧化硫、浓硫酸为线索的氧族元素 21、以氮的氧化物,硝酸,氨气,氨水,铵盐为线索的氮族元素 22、以硅及其氧化物为线索的碳族元素 23、以钠及过氧化钠为主线的碱金属元素 24、铝、氧化铝、铝盐及偏铝酸盐 25、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26、教材上的演示实验 即掌握:目的、原理、装置、操作、现象、拓展等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穿透卷 含解析 (8)

考前必练(八) 1.化学与环境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燃煤中加人生石灰可降低含硫化合物的排放 B.可用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 C.酿酒工业中使用的“酒曲”是一种酶 D.可用蒸馏法、电渗析法淡化海水 【答案】B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0.5L 2mol/L盐酸中含有N A氯化氢分子 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含有N A个电子 C.常温下,24gC2H518OH分子中含有3.5N A个共价键 D.若2H2S+SO2=3S+2H2O生成3.2g硫,则反应过程中转移0.1N A个电子 【答案】B 【解析】A项,HCl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错误;B项,1个氖原子中含有10电子,在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是0.1mol,含有N A个电子,正确;C项,C2H518OH摩尔质量为48g/mol,1个C2H518OH分子中含有8个共价键,24gC2H518OH分子中含有4N A个共价键,C错误;D项,2H2S+SO2=3S+2H2O反应中生成3molS转移4mol电子,则生成3.2g硫,反应过程中转移0.4/3N A个电子,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3. 2017年春节期间,一种“本宝宝福禄双全”的有机物刷爆朋友圈,其结构简式如下:(-CHO, 一种官能团,其名称为醛基),该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中具有“本宝宝福禄双全”谐音且两个醛基位于苯环间位的有机物有 A.4种 B.6种 C.7种 D.9种 【答案】C 【解析】两个醛基位于苯环间位,F原子与两个醛基相邻有2种,Cl原子与两个醛基相邻有2种,F原子与两个

202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50个

202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50个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高考化学知识点50个,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高考化学知识点50个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 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 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 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