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检测样品采集、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及采样表填写注意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24.74 KB
- 文档页数:6
近年来,随着新发动物传染病的不断涌现,以及“老病”的继续肆虐,我国猪传染性疫病情况更加复杂,防控压力日益增大,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养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针对动物传染性疾病采取的防控原则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这就要求我们要搞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各种动物疫病病原体的检测,加强猪群一些传染性疫病抗体效价的检测,定期对疫苗免疫后进行抗体滴度的监测,做到以检测数据指导科学合理的制定免疫程序。
由于许多养猪场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普遍较低,个人防护意识较弱,经常出现采集的样品不能用,或者由于存放、运输不当,造成样品的不合格,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偶尔也有养猪场工作人员在样品采集过程中感染某些动物疫病,现就采样前准备、临床样品采集、保存和送检方法,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做简要介绍。
一、采样前个人防护和器械准备1.个人防护。
样品采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猪群可能感染有一些烈性的人兽共患病,在样品采集的过程中可能会通过直接接触、受损的黏膜等途径伤及采集人员,也可能经采集人员将病原体带到外界造成扩散。
因此在样品采集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穿戴安全可靠的的防护服(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高级别防护服)、一次性手套、防护帽、医用口罩、护目镜、胶鞋等。
2.器械。
采集血液样品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塑料采血针或真空采血管,分离组织样品时所有器械必须严格消毒,避免带入其他病原体。
应根据猪只大小选择采血针头的大小,同时,准备碘伏、记号笔、抓猪器、耳标等器具。
针对不同的采血对象选择合适针头;准备毛剪、消毒棉球、记号笔、自封袋等。
3.猪群。
对猪群采集血液样品最好在早晨,动物空腹时进行。
病死猪病理解剖应该有专业人员指导,谨慎操作,若发现血液凝固不良、天然孔出血等症状,怀疑为感染炭疽的病例时禁止解剖。
采集的动物临床样品应该具有群体代表性。
二、血液样品的采集血液是养猪场临床送检样品中最常检测的,主要是通过定期采集血液样品并分离血清进行一些动物疫病抗体水平的检测,用准确数据分析养猪场疫病防控压力,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浅谈动物疫病监测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应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实验室监测在重大动物疫病的诊断及防控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而实验室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除受实验方法、实验设备、监测试剂、实验操作等因素影响外,还要受到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等因素的影响。
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是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决定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检验结果能否反映疾病的主要病原、病因、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样品的代表性和质量。
实验室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是否能够反映出疫病的真实情况,都与检测样品的采集有重要关系。
笔者通过自己从事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多年的做法和体会,动物疫病监测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样品采集要有代表性、合理性开展疫病监测工作采样时,要根据监测方案的整体要求、目的、方法和措施,结合当地区域分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或养殖场(户),做到采样布局合理,应尽可能全面、充分地反映总体的特征。
同时,还要考虑动物的日龄、饲养密度、体质强弱,地势特点、交通特点等因素。
只有这样采集样品,通过监测结果,才能综合评估出总体疫病流行、分布趋势。
2.样品采集要有时效性、适量性由于监测对象和监测项目的不同,样品采集是有时间要求的,应严格按监测对象和项目所要求的时间及时采样。
目前疫病监测主要通过检测抗体和病原两种方法。
但是,疫苗免疫或病原感染后,机体内的抗体或病原浓度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往往监测到的数值是不一样的。
所以要根据监测的目的选取不同的时间采取样品,如果检测疫苗的保护效价,一般在免疫后10~15d采集。
监测病原时,由于感染初期病原在机体内存在较少,并在各组织内分布不均,所以要根据不同时期,采集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监测。
病死后的动物要立即采集样品,尤其夏季不应超过6h,冬季不能超过24h,拖延过久,则组织变性、腐败,影响监测结果。
另外,采集样品的数量要满足诊断监测的需要,并留有余地,以备必要的复检使用。
3.样品采集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动物疫病监测采集样品时,要根据检测的目的,以及实验室监测方法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采集样品。
动物疫病检测样品送检要求1样品采集1.1春秋两防样品采集1.1.1畜禽血清样品采集用真空采血管或者注射器采集动物血液3—5mL,倾斜放置到血液凝固后方可装袋(冬天最好在温和环境下放置以便血清的析出),然后在2000—3000转/分,5—10分钟即可分离到血清,将血清用1.5mL离心管分装,每管血清样品:家畜1~1.5 mL,家禽0.5~1.0 mL。
每个场(户)的样品用一个单独的采样袋进行包装,需在采样袋上注明乡镇名称、养殖场名称、样品种类和数量、采样时间等。
例如老鹰山街道办、大丰养殖场、猪血清30份、2017年4月20日。
1.1.2禽双棉拭子采集取无菌棉签2颗,分别插入禽喉头内/泄殖腔内转动3圈,取出放入2mL的无菌离心管中,去掉高出管壁部分,盖紧管盖,做好标记。
放入低温样品保存箱。
1.2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样品采集1.2.1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1.2.1.1活禽病料应包括气管和泄殖腔拭子10份,采集方法同1.1.2。
1.2.1.2采集病死禽或发病症状明显禽(不得少于5只)的气管、脾、肺、肝、肾和脑等组织样品。
1.2.1.3采集10份症状明显禽的血清样品,采集方法同1.1.1。
所有样品应密封于塑料袋或瓶中,置于有制冷剂的容器中运输,容器必须密封,防止渗漏。
样品若能在2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冷藏运输。
否则,应冷冻运输。
1.2.2口蹄疫样品采集1.新鲜水泡皮或组织样品(淋巴结、肌肉等)用装有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PH7.4)2mL离心管密封保存。
1.2.3小反刍兽疫样品采集1.2.3.1无菌采集病羊眼棉试子、口棉拭子、鼻棉拭子,放入2mL的无菌离心管中,去掉高出管壁部分,盖紧管盖,做好标记。
放入低温样品保存箱。
1.2.3.2采集被扑杀或刚死亡病畜的脾、肠系膜和支气管淋巴结、肠黏膜、肺等组织。
1.2.3.3无菌采集全血,用常规方法分离血清。
样品采集后,置冰上冷藏尽快送至实验室。
1.3注意事项1.3.1疑似炭疽的病例禁止解剖炭疽病常呈地方性散发性流行,干旱或多雨,洪水涝积,吸血昆虫多等都是炭疽爆发的因素。
关于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在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疾病防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关于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
1. 选择合适的采样器材:采样器材包括手套、采样剪刀、盛装容器等,要选择干净、不带有污染物的器材。
2. 洗手消毒:采样前要进行充分的手部卫生消毒,避免带入外源性污染。
3. 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选择相应的采样部位。
对于活体动物,可以采集血液、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等;对于屠宰动物,可以采集内脏、淋巴组织等。
采样部位要注意避免污染和避免对动物造成伤害。
4. 采集样品:在采集样品前,要先将采样器材准备好,并佩戴手套。
采样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尽量避免与外界环境接触。
将采集到的样本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并尽快送往检验实验室。
5. 标识样品:对采集好的样品进行标识,包括样品名称、采集日期、采样者姓名等,以便后续的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
1. 样品检验:将采集好的样品送往专业的检验实验室进行检验。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病原学检验、生化指标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
通过这些检验可以了解样品中是否存在疾病相关的病原体、抗体、生物学指标等。
2. 样品处理: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对样品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于血液样品可以分离血清、红细胞等;对于粪便样品可以制备粪便涂片等。
样品处理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
3. 数据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对标准值、参考范围等,判断样品是否达到检疫要求。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对动物进行进一步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 结果报告:检验实验室会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并将结果通知检疫部门和相关单位。
在将检验结果通知相关单位时,要确保及时、准确地传达结果,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上就是关于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的简要介绍。
在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中,合理采集样品、准确检测样品并及时发布结果十分重要,它对于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在动物疫病的早期预警、疫情监测、疫情防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
一、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方法1.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要求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要遵循"快、准、益"的原则,即要快速、准确、有效地采集样品,并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时间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时间应在疫情爆发后的早期阶段进行,以尽早发现和控制疫情。
3.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方式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方式根据不同的动物种类和疫病类型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式:-血液样品采集:通过静脉或尾静脉抽血或取耳缘血样。
-分泌物和排泄物样品采集:包括唾液、鼻咽分泌物、肛门分泌物、尿液、粪便等。
-组织和器官样品采集:包括肌肉、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等。
-其他样品采集:包括毛发、羽毛、鳞片、脱落细胞、划痕、唾液涂片等。
4.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工具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工具要干净卫生,以避免污染样品。
常用的采集工具包括无菌手套、无菌玻璃纸、无菌瓶、无菌注射器、无菌棉签、剪刀、手术刀片、采样枪等。
5.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标准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要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采集。
同时,还要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储存条件,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动物检疫样品的检疫方法1.动物检疫样品的处理动物检疫样品的处理要根据不同的疫病类型和样品特性进行,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处理方式:-血液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血液样品加入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并离心沉淀后提取血清进行后续检测。
-组织和器官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组织和器官样品进行消毒处理,去除外部污染物,并切割或研磨成适当的大小,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检测。
-分泌物和排泄物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样品进行离心沉淀或过滤除去固体颗粒,得到清晰的液体样品进行后续检测。
-其他样品处理: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目的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清洗、离心、过滤等。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NY/T541-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的样品采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病因(原)学、病理组织学、血清学、免疫学等实验室检验所需样品的采集。
2 样品采集的一般原则和采集前的准备2.1 样品采集所遵循的一般原则2.1.1 凡发现患畜(包括马、牛、羊及猪等)有急性死亡时,如怀疑是炭疽,则不可随意解剖,应采取患畜的血液,万不得已时局部解剖作脾脏触片的显微镜检查。
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进行剖检。
2.1.2 采取病料的种类,根据不同的疾病或检验目的,采其相应的脏器、内容物、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材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抗体检测、动物群体健康评估或环境卫生检测时,样品的数量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
采样时应/jxjD,.谨慎,以免对动物产生不必要的刺激或损害和对采样者构成威胁。
在无法估计病因时,可进行全面的采集。
检查病变与采集病料应统筹考虑。
2.1.3 内肌病料的采取,如患畜已死亡,应尽快采集,最迟不超过6h。
2.1.4 血液样品在采集前一般禁食8h。
2.1.5 应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
2.1.6 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病害肉尸的处理。
2.2 使用器械的消毒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消毒30min,使用前用酒精擦拭,用时进行火焰消毒。
器皿(玻制、陶制等)经103kPa高压30min,或经160C干烤2h灭菌;或放于0.5%一1%的碳酸氢钠(NaHCr~)水中煮沸10min 15rain,水洗后,再用清洁纱布擦干,保存于酒精、乙醚等溶液中备用。
注射器和针头放于清洁水中煮沸30rain。
一般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
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不可用其再采其他病料或容纳其他脏器材料。
采过病料的用具应先消毒后清洗。
检查过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器械要放在2mol/L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浸泡2h以上,才可再使用。
3 样品的采集3.1 血液3.1.1 采血部位大的哺乳动物可选用颈静脉或尾静脉采血,也可采胫外静脉和乳房静脉血。
动物样品采集时的生物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动物样品采集是进行动物疫病监测、诊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快速、及时诊断和处理动物疫病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样品采集应遵循下列原则:采取病死动物样品时,须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监督下配合采样。
采集有病变的器官组织,要采集病变和健康组织交界处,先采实质器官,如肝、脾、肾,后采污染的器官组织,如胃、肠等。
动物采样时应采取下列生物安全措施:
1、重大动物疫病未经允许禁止采样,怀疑炭疽时首先采取耳尖血涂片检查,确诊后禁止采样;
2、采样人员必须是兽医技术人员,要具备动物传染病感染、传播流行与预防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动物的保定技术和各种采样技术;
3、对采样协助人员进行培训,所有人员都必须了解被采样的动物可能带有的疫病,以及可能的感染与传播方式,了解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处理,以及个人卫生和其他方面知识。
动物样品采集时存在多方面的生物安全隐患,需要在采样过程中时刻加以注意,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1、活体采样时动物的自身活动可能产生新的危害,如抓、咬工作人员;
2、可能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小心或正在使用的器材设备等引起,
如刀片割破、针头刺伤等;
3、动物中也可能有隐性感染病,可污染环境,工作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不知不觉地吸入动物散发的气溶胶,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4、病死动物所带病原和复杂性、未知性,解剖采样过程可能对工作人员构成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水、血液)及对周围动物构成威胁。
动物疫病监测及注意事项刘娜(河北省饶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衡水053900)饶阳县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呈现出了重管理、重养殖、重效益、规模、散养、参差不齐的态势。
动物疫病也随之在一些防控技术差、管理不到位的畜禽场发生。
严重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饶阳县为了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的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疫情隐患,提高动物疫病预警预报能力,每年根据全县的畜禽养殖分布,疫病流行发生情况,季节温度变化情况,制定疫情监测方案,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固定和随机、集中和分散等方式进行监测,确保监测覆盖面广,兼顾到鸡、牛、羊、猪等畜禽,确保数据真实,确保科学精准监测,确保监测工作有效开展。
物疫病;监测;注意事项动物疫病监测是一种主动、系统深入的资料记录形式,是指对某种或某些疫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长期、完整、连续定期的观察,收集,核对,分析疫病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资料,跟踪疫病的发生、分布和变化趋势,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对疫病进行预警预报,提出有效的防控对策和措施,从而达到防控疫病的目的。
疫情监测方案具体到日常上级下达的监测任务和跨省调运需要监测的临时监测,及每年春秋季防疫后的集中监测。
动物疫病监测一直以来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效的动物防疫以及动物疫病监测,能够保证相关养殖人员及时地掌握动物生长实际,并及时掌握疫病和疫情的实际状况,结合实际和现有的防疫手段、监测手段等,去进行免疫工作,可依据检测记录去及时调整防疫措施、控制疫情。
现就今年春季奶牛口蹄疫集中免疫抗体监测为例阐述如下。
1采集样品具体信息某翔和某凯两家奶牛养殖企业,采样奶牛日龄均为成年泌乳牛,采样数量均为60份。
某凯奶牛场免疫的是中农威特的口蹄疫疫苗,免疫时间为2021年4月15日。
某翔奶牛场免疫的是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口蹄疫疫苗,免疫时间为2021年3月1日。
动物疫病检测样品送检要求1样品采集1.1春秋两防样品采集1.1.1畜禽血清样品采集用真空采血管或者注射器采集动物血液3—5mL,倾斜放置到血液凝固后方可装袋(冬天最好在温和环境下放置以便血清的析出),然后在2000—3000转/分,5—10分钟即可分离到血清,将血清用1.5mL离心管分装,每管血清样品:家畜1~1.5 mL,家禽0.5~1.0 mL。
每个场(户)的样品用一个单独的采样袋进行包装,需在采样袋上注明乡镇名称、养殖场名称、样品种类和数量、采样时间等。
例如老鹰山街道办、大丰养殖场、猪血清30份、2017年4月20日。
1.1.2禽双棉拭子采集取无菌棉签2颗,分别插入禽喉头内/泄殖腔内转动3圈,取出放入2mL的无菌离心管中,去掉高出管壁部分,盖紧管盖,做好标记。
放入低温样品保存箱。
1.2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样品采集1.2.1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1.2.1.1活禽病料应包括气管和泄殖腔拭子10份,采集方法同1.1.2。
1.2.1.2采集病死禽或发病症状明显禽(不得少于5只)的气管、脾、肺、肝、肾和脑等组织样品。
1.2.1.3采集10份症状明显禽的血清样品,采集方法同1.1.1。
所有样品应密封于塑料袋或瓶中,置于有制冷剂的容器中运输,容器必须密封,防止渗漏。
样品若能在2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冷藏运输。
否则,应冷冻运输。
1.2.2口蹄疫样品采集1.新鲜水泡皮或组织样品(淋巴结、肌肉等)用装有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PH7.4)2mL离心管密封保存。
1.2.3小反刍兽疫样品采集1.2.3.1无菌采集病羊眼棉试子、口棉拭子、鼻棉拭子,放入2mL的无菌离心管中,去掉高出管壁部分,盖紧管盖,做好标记。
放入低温样品保存箱。
1.2.3.2采集被扑杀或刚死亡病畜的脾、肠系膜和支气管淋巴结、肠黏膜、肺等组织。
1.2.3.3无菌采集全血,用常规方法分离血清。
样品采集后,置冰上冷藏尽快送至实验室。
1.3注意事项1.3.1疑似炭疽的病例禁止解剖炭疽病常呈地方性散发性流行,干旱或多雨,洪水涝积,吸血昆虫多等都是炭疽爆发的因素。
动物疫病监测样品的采集技术【摘要】样品采集是动物疫病监测和诊断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样品的质量好坏决定着检测工作的成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样品的代表性和质量。
这篇文章从不同检测对象出发,阐述了不同的采样技术要点,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才能正确地采集到高质量的检测样品。
【关键词】动物疫病;监测样品;采集技术实验室监测在重大动物疫病的诊断和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除受实验方法、实验设备、监测试剂、实验操作等因素影响外,送检样品的质量和数量的影响也很大。
下面将动物疫病检测样品的规范化采集技术简述如下。
1 样品采集要遵循的一般原则1.1 样品种类根据不同疫病或检验目的,分别采集相应的组织、器官、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无法估计发病群体的病因时,可进行全面的样品采集。
1.2 样品数量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抗体监测、动物群体健康评估或环境卫生检测时,样品数量应满足生物统计学的要求。
1.3 不可盲目解剖凡发现患畜有急性死亡,怀疑是炭疽病时则不能随意剖检,而应采取局部皮肤或耳尖的血液涂片镜检,排除炭疽病后方可解剖采样。
1.4 采样时间采死亡动物的病料要及时,以死亡后6h内最佳;对于感染传染病的则要在发病前期采样。
1.5 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的感染,做好环境消毒和病害肉尸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疫病的传播。
2 样品采集2.1 血清学检测样品2.1.1 数量用一次性采血器或一次性注射器(5ml)从畜禽静脉抽取血液3ml 左右,在注射器内留一定空间。
2.1.2 部位猪从前腔静脉采血,牛、羊、马等动物从颈静脉或尾静脉采血,用量少时也可以从耳静脉抽取,家禽从翅静脉采血。
2.1.3 标注在采血瓶上贴上标签,注明种类、地址、编号、日期等。
2.1.4 血清分离将采血瓶倾斜45°放在室温下静置,待凝固后血清自然析出时吸出,或经离心分离后吸出血清,将其装入无菌瓶,在瓶上贴上标签。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1期动物疫病监测的常用样品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吴学青1王志远2李华林3*1.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宁夏吴忠751100;2.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宁夏吴忠751100;3.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畜牧兽医工作站,宁夏吴忠751100摘要在动物疫病监测采样中,技术方法和样品质量决定着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采样必须遵循一般的原则,对采样技术人员、方法及操作程序都有特定的要求。
本文从采样原则、样品种类、采样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确保样品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重大动物疫病诊断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疫病监测;采样技术;注意事项收稿日期:2020-09-28*通讯作者吴学青,男,1967年生,兽医师。
1监测采样的一般原则1)应该遵循适时、典型、无菌、适量和生物统计的原则。
2)凡是急性死亡病例、发现有血液凝固不良、口鼻、肛门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等疑似炭疽症状表现的,应先采集耳尖血液制作血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呈竹节状排列的大杆菌确诊为炭疽病的,严禁解剖。
3)采样时应先采集无菌心、肺、肝等实质器官,再采集胃肠、粪便等容易污染的组织,避免交叉感染。
4)要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要求和对病例的初步判断分析采集样品。
采集的病料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采集的组织器官病变要明显。
病因不明时,可对组织器官、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全面采集。
5)采集血液、O-P 液等样品应提前禁食4~6h 。
采集血样应根据不同采样对象、检验项目及所需血量多少采取不同方法与部位。
6)采样时做好个人生物安全防护,穿好防护服,佩戴好口罩、帽子、胶套、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人畜共患病感染或环境污染发生。
7)采样数量要求:诊断时,可采样1~3只(头)病死动物的组织器官;疫苗免疫注射抗体效果主动监测时,免疫后21d 每个场(户)采集30份血样;种群疫病监测净化,制定方案确定采样次数和采样日期,逐头采样。
动物疫病检验报告1. 引言动物疫病检验报告旨在提供有关动物群体中可能存在的疾病的检测结果和分析。
这些检测结果对保护动物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逐步介绍动物疫病检验的过程和结果。
2. 选择样本在进行动物疫病检验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样本。
样本应代表动物群体的整体情况,并能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通常,根据具体疫病的特点,我们选择适当的样本种类和数量。
3. 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是动物疫病检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为了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采样原则。
常见的样本采集方法包括血液采集、组织切片、粪便采集等。
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采样器具的无菌处理,避免污染。
4. 样本处理一旦样本采集完成,就需要对样本进行处理,以获得可用于检测的样本提取物。
在样本处理过程中,我们通常使用化学物质或特定的试剂对样本进行处理,以提取目标病原体或疫苗抗原。
5. 检测方法在动物疫病检验中,有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可供选择。
常用的方法包括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微生物学检测等。
具体选择哪种检测方法取决于疫病类型、检测目的以及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能力。
6.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完成检测后,我们将获得一系列的数据。
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解读,以确定是否存在疫病以及疫病的程度和传播情况。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和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7. 结果报告基于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我们将生成一份详细的动物疫病检验报告。
报告将包括以下内容:样本信息、检测方法、结果摘要、数据分析和解读、结论和建议等。
报告应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快速理解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8. 结论动物疫病检验报告对于动物健康管理和疾病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逐步完成样本选择、样本采集、样本处理、检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等步骤,我们可以获得准确的疫病检测结果,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以保护动物的健康和福祉。
以上是一份动物疫病检验报告的步骤介绍。
动物疫病的检测和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专业知识的支持。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规范化流程1.样品采集:首先,必须根据具体的检测需求进行样品采集。
根据不同的疫病类型,可能需要采集动物的血液、尿液、粪便、组织等样品。
采样过程需要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3.样品处理:接收样品后,需要进行样品处理。
这可能包括样品的预处理、离心、稀释等操作。
样品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取目标物质,并准备好进行后续实验的样品。
4.DNA/RNA提取:对于一些疫病,需要提取样品中的DNA或RNA。
DNA/RNA提取的方法因样品类型而异。
目前,常用的DNA/RNA提取技术包括酚-氯仿法、磁珠法及商业化试剂盒提取等。
5.聚合酶链反应(PCR):PCR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目标病原体的DNA或RNA。
在PCR反应中,需要制备适当的PCR试剂和引物,根据反应湿度和时间在温控仪中进行PCR反应。
6.结果分析:PCR反应后,需要进行结果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凝胶电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即时PCR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显示出PCR反应后的目标产品,以判断样品是否含有目标疫病。
7.数据记录和结果报告:对于每个样品,都需要记录结果数据。
这些记录应包括检测结果、样品处理步骤、实验参数和备注等信息。
最终,这些数据应以适当的形式进行结果报告。
8.质量控制: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应该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这包括采用阳性和阴性对照样品、检测线性范围等。
质控数据应记录并纳入最终的结果分析中。
9.仪器维护和校准: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有助于减少内部变异和提高准确性。
10.回顾和改进:实验室应该定期回顾其操作流程和结果,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这可能包括技术交流、培训和采用新技术等。
总的来说,动物疫病实验室的检测规范化流程需要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分析和结果报告等环节。
这些流程应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并且要进行质量控制和仪器维护。
规范化的流程能够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结果准确可靠,有助于提高疫病检测的效率和科研水平。
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解析动物检疫在保护畜牧业和人类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检疫不仅要求检测动物是否患有传染病,还要检测动物的产品是否安全无害。
因此,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 动物体表样品采集动物的体表样品主要包括毛发、鳞片、角质、皮肤、蹄片等。
采集这些样品需要严格按照消毒程序进行,以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羊毛和马毛等长毛动物,应先用刀片将毛发切割到皮肤下,再取样。
对于体表生长的肿瘤等样品,要注意防治其流血,并用50%酒精消毒采集器具。
生物组织样品主要包括肌肉、血液、淋巴等。
采集肌肉样品可使用针头或切割方法,要防止混有毛发、皮下组织、脂肪等杂质。
血液和淋巴样品采集需获取适量的样品并迅速送至实验室,以避免因长时间而产生的变化。
采集动物粪便样品时,要避免与杂质混合,避免污染。
应选择正常粪便样品进行采集,避免腹泻等情况下的样品。
采样管应插入粪便深处并避免粘附肠壁,采集后立即送实验室处理,以避免因时间过长产生的变化。
动物检疫样品的检疫方法主要分为快速检测和常规检测两种。
1. 快速检测快速检测通常采用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情。
例如,采用PCR技术可对病情进行快速检测并确定病原体是否存在或反应阳性。
2. 常规检测常规检测是采用常规生物学技术进行检测,是目前传统检测方法。
例如,对于疑似牛瘟的检测,可使用筛选法、血清学技术或细胞培养等方法进行诊断。
总之,动物检疫是保护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采集和检测动物检疫样品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消毒程序,并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的结果准确可靠,对于疫情的防控和追溯有很大的作用。
动物疫病检测样品送检要求
1样品采集
1.1春秋两防样品采集
1.1.1畜禽血清样品采集
用真空采血管或者注射器采集动物血液3—5mL,倾斜放置到血液凝固后方可装袋(冬天最好在温和环境下放置以便血清的析出),然后在2000—3000转/分,5—10分钟即可分离到血清,将血清用1.5mL离心管分装,每管血清样品:家畜1~1.5 mL,家禽0.5~1.0 mL。
每个场(户)的样品用一个单独的采样袋进行包装,需在采样袋上注明乡镇名称、养殖场名称、样品种类和数量、采样时间等。
例如老鹰山街道办、大丰养殖场、猪血清30份、2017年4月20日。
1.1.2禽双棉拭子采集
取无菌棉签2颗,分别插入禽喉头内/泄殖腔内转动3圈,取出放入2mL的无菌离心管中,去掉高出管壁部分,盖紧管盖,做好标记。
放入低温样品保存箱。
1.2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样品采集
1.2.1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
1.2.1.1活禽病料应包括气管和泄殖腔拭子10份,采集方法同1.1.2。
1.2.1.2采集病死禽或发病症状明显禽(不得少于5只)的气管、
脾、肺、肝、肾和脑等组织样品。
1.2.1.3采集10份症状明显禽的血清样品,采集方法同1.1.1。
所有样品应密封于塑料袋或瓶中,置于有制冷剂的容器中运输,容器必须密封,防止渗漏。
样品若能在2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冷藏运输。
否则,应冷冻运输。
1.2.2口蹄疫样品采集
1.新鲜水泡皮或组织样品(淋巴结、肌肉等)用装有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PH7.4)2mL离心管密封保存。
1.2.3小反刍兽疫样品采集
1.2.3.1无菌采集病羊眼棉试子、口棉拭子、鼻棉拭子,放入2mL的无菌离心管中,去掉高出管壁部分,盖紧管盖,做好标记。
放入低温样品保存箱。
1.2.3.2采集被扑杀或刚死亡病畜的脾、肠系膜和支气管淋巴结、肠黏膜、肺等组织。
1.2.3.3无菌采集全血,用常规方法分离血清。
样品采集后,置冰上冷藏尽快送至实验室。
1.3注意事项
1.3.1疑似炭疽的病例禁止解剖
炭疽病常呈地方性散发性流行,干旱或多雨,洪水涝积,吸血昆虫多等都是炭疽爆发的因素。
本病主要呈急性经过,多以突然死亡、
天然孔出血、血液不易凝固或血呈酱油色、尸僵不全、左腹膨胀为特征。
1.3.2 注意个人与生物安全防护
1.3.
2.1做好采样器材准备,确保数量充足、质量合格,随时可用。
1.3.
2.2所有采样过程应严格按标准规程操作,并做好个人防护。
按照相关技术要求选择正确、有效的采样方法,科学布点。
1.3.
2.4熟练仪器性能及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各种快速检测及应急检测方法,掌握国内外采样的新技术、新方法。
1.3.
2.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标识,认真填写送检单,保证相关信息完整,保证样品流转无差错,样品质量不改变。
1.3.
2.6采样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相关规定进行,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1.3.
2.7样本的包装和运输严格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进行。
1.3.
2.8做好采样后的现场清理工作,对废弃的采样器材、防护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1.3.
2.9按正确的运输保藏条件将样品及时送交相关实验室。
1.3.
2.10遵守保密制度,不违规泄漏相关检测信息。
2样品标识
各乡(镇、街道)要对所有样品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进行统一、连续编号、分号段编号。
号码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其中字母代表动物种类(A表示猪、B表示牛、C表示羊,D表示鸡、E表示鸭、F表示鹅、G表示其它),后面的数字表示样品的序号。
格式为“SC (水城缩写)+乡镇所写+采样动物代码+数字编号”。
说明:比如尖山街道采集的第一个鸡场20份样品,编号应为SC-JS-D01—SC-JS-D20连续编号,第二个鸡场编号应
SC-JS-D21开头,以此类推,其他动物类似。
3样品保存运送
所采集的样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县动物疫控中心实验室。
如果样品能在采集后24小时内送抵实验室,则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
只有在24小时内不能将样品送往实验室时,才可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运送。
重大动物疫情报告需包含内容
1. 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2. 染疫、疑似染疫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疑似某种重大动物疫病)。
3. 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
(何时开始发病,到接到反映时每天发病死亡情况,周边近期是否有疫情发生,养殖场(户)近期人员车辆进出情况,地理环境特点,圈养或放养,如果放养介绍放养情况,周围野生动物情况等)
4.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治疗,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情况等)
5. 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注:疫情报告必须以纸质档加盖政府公章后将原件送至水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附表6-1:
样品采集登记表填写
编号:
(此表一式三份,其中受检单位一份,采样单位一份,随样品一份)。